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5年会”文字实录(三)

发布时间:2015-10-28 15:58:3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主持相关会议。


侯永志:

      很高兴我来主持这次论坛,各位专家都发表了意见,下面继续进行发言。首先请著名的专家牛文元教授。


中国科学院城乡协同发展研究课题组牛文元

牛文元: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下午好。我也不完全按照这个稿子说了,中国城市化的协同发展也是新型城市化里面一个非常核心的内容,我接着就往下讲。城市的成功是国家的成功,城市化各家的定义不太一样。总体来讲,城市化基本的看法和内涵没有太大的差异,在过去一千年的时间里,世界十大城市规模扩大了75倍,现在仅东京一个城市的人口就相当于一千年以前全世界最大的十个城市人口总和的7.6倍。最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世界十大城市规模也扩大了6.3倍,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50年,世界上十大城市人口的数量可高达5亿,占当时全球城市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可见城市的发展还是迅猛的。在两百年以前1800年,全世界城市化率只有3% ,1850年7%,1900年15%到1950年30%,2000年将近48%,现在已经到了52%,大致和中国目前的城市化率应当有点接近,因为中国统计的城市化率和世界城市化率不太一样。但整体来讲,按照城市生产方式这个来计算的话,中国和世界平均的城市化率水平相当。这是几个发达国家、英国、法国、日本和德国,他们的城市化率从1920年到2000年的演化过程。

      (图)这是伦敦。从1840年,现在左下角的那个,一直到右上角的1940年,城市发展规模的变化,可见城市化率本身的增长和城市本身的扩大有同步的进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署长在2000年,就是本世纪开局之年的时候亲自写过一篇文章,“必须十分明确,城市的命运不仅仅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而且还要决定我们所居住的整个地球的命运“。”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

第二部分,中国城市化现状五大战略不平衡。这里我就不详细讲了。1、在世界格局中,中国城市和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尤其是解放以后的前三十年表现的更为明显,两者对应的不匹配,制约着国家城市化的健康发展。这里举出一个例子,上边的蓝线代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下边的红线是城市化的进程,明显是产生了差异。2.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这里也有一个图,(图)上边的红线代表土地扩张的过程,下边是人口扩张的过程,看来两个还是不匹配。3、中国城市化亟需克服“城市和农村、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不公平,这个也显著有所表现。4、中国城市化偏重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忽略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呈现出粗放式生产的非集约,包括我们所说的城市病等等。举一个例子,在城市化规模大中小城市的分布上,如果合理符合下边那条曲线,我们通常叫ZIPE系数。5、中国城市化必须建立现代城市治理制度、提升设计能力消解城市病。这里我们就不详细讲了,城市病的表现,中国主要城市的出行时间以及相对应的环境污染的情况等等。

第三,中国城市化新里程。在中国历史上,城市化率突破50%,意味着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中国发展的进程中是一个重大的指标性信号,大大促进五个重大转折。

1、中国发展结构将出现重大转折,发展结构上指的是三架马车,就是投资、进出口和消费,肯定要对消费的拉动带来强劲的刺激。2、中国的经济结构,也就是一二三产业也要出现重大的转折。3、社会结构,也意味着中国中产阶级即将走上社会主流的前台,通过城市化。4、人力结构,也就是人力资本的素质将从以体能为主转向以技能和智能为主的转换和加速。5、治理结构将出现重大转折,从传统城市的治理向智慧城市治理、统筹发展治理、和谐社会治理迈进。

第四,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习近平指出,城市化战略“要坚持协同发展、重点突破、深化改革、有序推进”。协同发展的内涵广阔,包含互联互通,城乡协同,城际协同、区域协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以及“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货币流、人才流”的五流协同,同时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消除二元结构,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协同发展是实现中国新型城市化的基本战略思考。

1947年一直到2003年中间有所变动,1960年的时候是199座,到了1965年就下降了,这说明我们当时城市化的指导思想还有一定的局限,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认为城市是产生资本主义的土壤,有一句话叫做我们都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没有把它看作是先进生产力表达的载体和平台,因此城市化在整个进程当中产生了一些曲折。

由于建国开始的发展战略中就有“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的主导思想,加上长期的“恐城症”的制约,中国在50年历程中,城市化的生长是缓慢的,这里列举了五次人口普查城市人口的状况。城市化进程的情况(图),一般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有一个飞速发展。截止到2010年,目前中国有330万个自然村、62万个行政村、5.8万个乡镇、2100个县域经济体和80717个社区、660多个城市,目前所有的人13.6亿人都居住在这些村落当中和城市当中。

城市理论研究指出,实现城市化的高级演化形态与最优空间充填,必须选择以区域为基底,实现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协同城乡发展,走新型城市化之路。

因为以往中国的制度设计、管理体制和建设规划一般都把城市和农村分开考虑,并分别制定政策,包括中央一号文件都是有关三农的,其实我们将来应当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由于这个结果缺乏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整体思考,使得区域差异、贫富差异、城乡差异的结构性矛盾难以从根本上得到克服。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的城市化虽然有进步,积累了很多财富,但是也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地方。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的社会阶层的对抗,城市发展成果得不到充分的表达,侵害公平正义,传统城市化在获得发展动力的同时,也在培育着迟滞发展的自身难以克服的巨大阻力,这是在新型城市化通过协同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UNDP在2004年报告里的说法,还有一些长期效应和心理预期,在城乡分配不公、机会不平等和社会不和谐的催化下,将会成为未来深层次矛盾的总根源,这也是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与黄炎培先生关于“政权周期率”讨论的核心所在。哈佛大学的东亚研究中心的一些研究成果,传统的城市化造成的城乡分离、城际分离,目前已经明显地影响到社会的公平正义,新型城市化战略将是破解整体发展瓶颈的有效选择。

城市化协同发展的战略方向,举出五条,新型城市化协同发展的战略价值,这里举出了四条,还有新型城市化协同发展的战略任务,这里提出了7项,这都不重要,因为都是把内涵如何进行表达的一种文字,这个并不是最重要的。协同发展要有六个坚持。以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统筹城乡发展、城乡治理水平、区域宜居幸福”为标志的新型城市化协同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形态、经济形态、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统一体。

第五,协同发展要有新动力。这个新动力像智慧城市怎么设计,要通过三个文本。一个是顶端规划设计,标准统一的设计文本一直到运行文本,共同来推动新型城市化下提升新一轮城市发展的动力和带动作用的基本要求。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意义。生产力水平、竞争水平、服务水平和幸福水平。目前,国际社会提出要建设试点智慧城市数目已经超过200座,这里举的例子,像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欧盟、澳大利亚、荷兰等等都在积极的推行这个方面。它有五大战略要点。我就不给大家念了。

第六,协同发展终结幸福悖论,因为过去亚里士多德讲过,人们为什么到城市去,是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什么叫幸福?不是财富本身的增加一项,是多元的组合,这里我们讲幸福悖论,怎么克服幸福悖论等等。我就不介绍了,英国、法国举了很多例子,还有日本等等。

协同发展中,民众可以感受到的真切幸福体验,可以用“三安、两信、五大空间”去实现。“三安”就是成品药品安全,否则就不幸福,生态与环境要安全,城乡与社会要安全。“两信”就是社会诚信和政府公信。“五大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社会空间、心灵空间等等。从城乡的“区域共同体”,到城乡的“利益共同体”,再升级到城乡“命运共同体”,构成了协同发展追寻的终极目标函数。

谢谢大家。


侯永志:

      牛教授的讲话很重要,也使我们看到了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使我们能够更深刻的理解什么是城市化的协同发展,特别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他说到“城市化的协同发展能够终结幸福的悖论”。我觉得他的发言是很有意义。

下面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钱易教授发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教授钱易

钱易:

今天讲的题目是这次百人论坛中唯一一个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也是关于资源管理的。我想讲的是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水是生命资源也是生产之基,也是生态之本,非常重要。但是我们国家面临的水太多、水太少、水太脏的三个严重水危机。这个水危机是严重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因素,也是对于我们人民健康、经济发展都有很大严重影响的因素

我们国家水资源的特点,一是人均水资源很少,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我们有5.5亿人生活在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地区,有的地方水太多、有的地方水太少。农业用水很多,用了四分之三的水资源,但是用水效率很低,数据统计可能有变化,669个城市当中,可能早一点的统计有400个城市面临缺水问题,110个城市严重的缺水。

(图)这是中国水资源分布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到分布很不均匀,在人口占了47%的北方,耕地占了65%,GDP产出也有45%,但水资源只有19%。我们降水量在季节上分布的非常不均匀,用水效率很低下,不管是农业、工业还是城市,跟世界先进水平都不好比。水资源短缺威胁着我们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江河湖海受到严重的污染,这个更加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

最近我们已经发现由环保部统领了好几个部一起做了地下水污染的调查,发现地下水除了水位下降以外,还有严重的污染。这个修复是要比地面水困难多了,每年都发生很多污染事故,影响了人民的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水污染造成的危害除了病原菌的影响,有机物造成的河水变黑、发臭,氮磷造成的富营养化问题。现在更加值得关注的一个是重金属造成了很多地方的人民得了很多奇怪的疾病,重金属中毒的病。另外还有一种新的污染物,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致癌、致畸、致突变,而且会使人的雄性激素减少,磁性激素增加,所以对人类繁衍后代的功能都会有很大的影响。究竟水资源应该怎么样来可持续的管理,解决水太多、水太少、水太脏三大矛盾,经过很多年的工作,包括参加工程院很多项目,我们一致认为应该有几大策略。

第一,控制需求,节水优先,因为水资源不够,所以一定要少用水,当然不是禁止大家用水,而是要用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来保障节水的优先。第二,一定要在源头开始就消减污染,把治理污染放在最根本的地位。最近五六年,或者最多到七八年,世界上跟中国有一个新的理念,治理污染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要治理污染以后把废水、污水变成资源。第三,要多渠道开源,不能在地下水有的地方就开采河水、地下水,而是要重视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所谓非传统水资源,包括雨水,包括污水处理以后的再生水,甚至气象学家告诉我们要利用空中水。第四,与洪水和谐相处,努力利用洪水资源。

要节约用水先从工业开始做起,现在工业结构不合理,技术采用的落后,耗水量就很大,污水产生量也很大,我们一定要推行清洁生产技术,而且一定要大力的采用循环使用、重复使用的水系统,尽量的使工业再增加,GDP再增加,但是用水量要从正增长到零增长,进一步到负增长,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用水量在减少,但是GDP还在增长。

我这儿也举一个例子,中国的钢铁企业,2000年炼一吨钢平均要用25立方米的水,但是到了2014年一吨钢用水量只有3.5立方米,其中更先进的比如唐山钢铁公司一吨钢只用1.8立方米,所以节约用水的潜力非常大,节约那么多水又可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又可以减少废水量,减少水污染的威胁。整个社会都要建立一个节水设备,有好多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就应该要防止。比如中国城市给水管网漏水率非常高,有数字,大概在40%以上。花了钱,建好了自来水管,但是这个自来水管变成用水大户,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图)这张图说明不同的用水单位平均每人每天的用水量差别很大,可以看出来用水量最大的是宾馆,其次是医院,再下来就是大专院校,再下来是行政机关,家庭每人每天的用水量是最小的,这说明在家里居住的时候,节水意识比较起作用,但是在宾馆就不管了。节约用水不仅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废水量,这是一举两得的措施。

第二个战略是一定要在源头消减,治污为本。首先把工业污染源控制住,刚才讲了钢铁工业的例子,钢铁工业的废水排放量就因为工作做的好就大量的减少,其他像化工工业、印染工业、食品工业,它在减轻污染方面也有非常明显的好处。城市废水我们要建设污水处理厂,而且把它变成再生回用厂。农业也要减轻水的污染,一个是节约用水,用节水灌溉,一个是少用化肥农药,使氮磷污染大大减轻。对工业废水刚才已经讲了,要实现工业污染排放量的零增长和负增长。要推广各种传统产业的绿色化,不能够碰到污染严重就关厂,你像化工厂、食品厂、印染厂、造纸厂,如果这些传统工业都关掉的话,社会不能正常运行,但是这些传统产业如果能够实现绿色转型的话,就可以做到又生产有用的物品,又能够减少水的消耗,减少水的污染。

城市废水要建设污水处理厂,现在新的观念就是废水是宝贵的资源,因为三大资源可以利用。第一水处理干净了可以用在农业、工业、城市。第二,废水中的有机化合物,只要用合理的方法,比如用厌氧微生物的生物分解的话,就可以把它转化为能源。第三,氮磷钾镁直接用到农业就是很好的肥源。除了废水以外,城市垃圾也是宝贵的资源,现在世界上流行的话就是城市是一座矿山,我们要开发城市矿山,所谓的矿山就是垃圾堆,垃圾堆里什么资源都有,如果把它开发利用好,就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

城市废水处理后再利用的前途很光明,我们曾经作过计算,如果回用率从15%增长到30%、40%,以色列现在的水平是城市废水的回用率90%,这个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也要开发一些合适的废水处理技术,我们把它定义为高效的、低耗的、符合生态原理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这个技术就不详细展开了。比如有荷兰设计的一个系统,全部都回收利用,应该提倡在村镇使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不能够和城市完全一样,不能照搬,条件不一样。

第三部分,重视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雨水、再生的污废水、海水、空中水。雨水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拦截,国外一些水资源很丰富的国家也重视雨水的利用,美国加州很缺水,他有一种概念叫“水银行”,其实水银行就是把地面水和地下水统一调度,把丰水季节的雨水集中存在地下,叫水银行,等到枯水的时候就拿到地面来用。城市废水应该利用。

第四部分,应该防治洪涝灾害,千万不要把洪水完全抗衡,我这里有一段话,是钱正英主席领导的小组文章里写出来的,他说应该和洪水和谐相处,不要抗洪,而是要好好的对待它,有水给它存起来,没有水就把它利用。有一段话大家可以自己去参考,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里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我希望在座各位城市近来的专家都能够认同维克多·雨果的话,不能够只看高楼大厦广场,而且要注意看不见的下水道。

所有这些措施都可以同时缓解水量和水质两个属性,花的费用不会太多,但是完全可以实施,这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还有一些关键问题,这都是水这一行里要注意的,不再多说了。

我希望最后是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支持城市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谢谢大家!


侯永志:

       钱院长的报告很专业,使我们认识到了中国水危机的严重性,也提出了很具操作性管理水资源的策略,还使我们了解关于水管理的新概念的水银行,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的,非常感谢钱院士。下面请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所长给我们作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

潘家华:

     谢谢主持人,大家下午好。前面牛文元老师讲到“协同发展”,我用的是“转型”,为什么叫转型?因为大家现在都在讲转型,后2015发展议程也是用的转型,让我们的世界转型。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个转型提到5个P的愿景,我们原来知道有很多3个P的,公司、伙伴、购买品评价等等3个P的,这里用5个P,人本、环境、繁荣、和谐、合作。这样一个转型,跟十八大所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转型,与新型的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五化”并举,似乎也有神似之处。

2013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包括一个目标领域,这个目标领域中有17个,169个目标,城市要建设一个包容、安全、韧性、可持续的城市。这个目标领域,大家可以看具体有七项子目标,涵盖包容、安全、可持续和韧性。我们现在所说的海绵城市、生态城市、可持续城市,从相当程度上也都是在新型城镇化的指标都有所涵盖。

当然,城市化的水平,现在发展中国家城市的人口远高于发达国家城市的人口,未来到2050年,大家说有很多新的城市或者怎么样。实际上发达国家基本上是没有大的千万人以上增加的城市的必要和可能,也没有发达国家像我们发展中国家这样一个大规模的人口聚集。从现在到2050年,发达国家的城市格局基本上是不变的,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也是有限的,而发展中国家大家可以看,基本上是属于超大城市,不仅仅在南亚、东南亚,而且在非洲这样一些特大城市都是雨后春笋一般。这样一个格局,说明城市是今后资源消耗,不仅仅是创新的中心,而且也是资源消耗的中心,这就要求必须要有一个转型。

发达国家城市已经到了比较高的品质的水平,他们的消费从人均的指标,碳的排放,今年有一个2030年减排的目标,在1970年中期,发达国家的人均排放已经达到峰值,达到峰值以后基本上人均水平没有降,发展中国家随着城市化进程排放是不断攀升的,这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南亚、非洲这些发展中国家,都按照这样一种格局来进行城镇化的话,我们的世界确实是没有资源,环境容量远远不够。这要求我们什么样的转型呢?就要从我们经常大家所说的“S曲线”转变成“倒U形曲线”。如果不进行这样转型的话,2030和2015议程中间所说的“5P”的愿景,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只是一句空话而已。我们各国对于巴黎协议所作的承诺来看,是没有一个够的,全部都不能够满足巴黎协议。我们两度温升目标的要求,因为在2030年实现2度温升目标的话,人均排放只能在3吨的水平,现在美国包括欧盟,其实中国也超出了3吨一倍的水平,而且在短时间内要想下降估计也会有一定的难度。我们要尽早、尽快的加大力度减排,但事实上做这样一些工作难度很大。从中国所做的承诺来看,我们也只是一个强度和峰值的目标,这与国内的国情有很大的关联,国内如果不转型的话,既使是峰值也存在很大挑战。

转型问题在何处?一开始专家讲,古代历史上一些知名的乡镇有很大的保护价值,之所以有这样乡镇的存在,就在于我们的资源相对来讲是分散配置,很难想象,在现在这样一种体制下,现在的一些乡镇还可以发展起来,因为所有的资源都垄断再到城市,特别是在大城市,但是资源垄断的就越厉害,城市病就越突出。

大家讲城乡融合,城乡融合是需要机制的,我们在改革开放以前,机制是工农业生产的“剪刀差”,农村工农产品的“剪刀差”,把农业生产的剩余全部转移到城市来,用于城市的发展。我们通过高考,通过当兵、征兵,把农村的优质人力资源集中到城市,使得二元差距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后,是用农村的土地、用廉价的劳动力来支持城市的发展,所以这是有机制保障的,现在讲城乡融合,机制何在?如果要城乡融合的话就必须要托拉并举,所谓的拖,就是要把农村的基本社会保障托起来,要把农业这样一个产业托起来。所谓的拉,就像我们乌镇,这些当年都是大的乡村,大的企业家,如果不这样拉的话,农村就不可能有现在所谓的城乡协同,城乡协同也就只是一个梦。当然,这样一个协同必须要考虑到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图)这是卡塔尔的多哈,但是他钱再多,也不可能建加州的森林公园,这是自然资产,是自然增值的,自然价值论在哪,是自然增值的,而人造资产是不断地折旧和贬值的,在价值观念上也必须要有所转型。谢谢大家!


侯永志:

      潘所长的报告内容很新颖,联合国的新议程刚刚发布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把它融到分析我国城市化建设的相关问题,另外也提出来以三线建设的思路来推进中国城市空间合理化的想法,我觉得他的发言对我们很有启示意义。这一节最后的发言人是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党委书记周大鸣先生,有请上台发言。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 党委书记周大鸣

周大鸣:

谢谢主持人,各位下午好。我讲的提高是从地域社会到移民社会转变,中国的城市转型。

实际上响应整个世界的一个潮流,从单一民族国家向移民国家转变,欧盟的国家里最后一个宣布移民国家的是德国,欧洲本来是单一民族国家的典型,中国也正在经历从地域社会向移民社会的转变。中国的城市也在经历从地域性城市向移民城市的转变,这是我讲话核心的内容。我做研究的时候选择了几个不同类型的老城区,东莞的虎门、南海西樵、天河城中村做研究,来看一个小的社区是怎么样从一个地域社会向移民社会转变的。

什么是地域型社会?我想比较简单的来讲,实际上这个地域型社会在过去根植在一个乡土社会之上的,以某一个地域的人群为中心来组成这样一个聚落的地方。乡土中国,我自己概括为三缘,血缘是宗族制度,姻缘是亲属制度,地缘是信仰制度,建立在土地基础上的社、庙。大家可能熟悉中国社会的人,这三套制度在中国过去来讲是最基本的,这三套制度的结合构成乡土的地域型社会最基本的核心。大家熟悉中国文化的都知道血缘、姻缘、地缘的重要性。中国城市建立的时候,把乡土社会的地域社会结构搬到了城市,中国的城市不管是单位制、大院制,像《骆驼祥子》里所讲的,在《三家巷》里所讲的,都是城市。但是在城市里大家可以看到还是以血缘、地缘为基础构成的熟人社会,这是在中国的地域城市跟美国、欧洲城市不太一样的地方,中国是把乡村这种熟人的地域社会搬到了城市。

实际上我讲的新的城市一个是以周边人口为主,二是以讲某种方面的人群为主体,三个某种行政区域的中心,还有是严格的户籍制度加强了地域性城市的形成。这是我自己的一个观点。但是现在变了,移民社会的到来,在中国人口的移动,昨天在出租车上出租车司机跟我讲,中国人口在动,飞机场、火车、汽车都在动,我们的人口流动极快,按照社科院的统计,每六个人就有一个人在流动,实际上这种流动,也使得我们城市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导致很多方面的变化。

(图)这是中国两次人口普查的资料统计。2000年和2010年比较,实际中国东部、中部、西北几个大的区域,人口的流动已经都起来了,而且在2010年,最大的变化是西部的人口流动的增长比例超过了东部,这是第一次,国家过去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现在整个中国已经开始了人口的流动潮流。中国的城市也在面临从地域型城市向移民型城市的转变。就是说这种转变值得在座的各位思考。

在移民社会里,这种族群的多样性,人群的多样性给城市带来新的问题,恰恰在今天,几乎所有的发言者里都没关注到人口的结构所带来的变化,因为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文化在一起碰撞,引起的东西会很多。所以今天我讲移民城市有几大变化。一个是人口的来源丰富和多元。现在有55个少数民族的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城市55个少数民族都是全的,所以前一阵在昆明的时候,人家说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地方,我说不是,广州就比你多,云南只有25个少数民族,可以看人口的流动。西南民族大学跑到广州去做藏民研究,贵州大学跑到广州去做黔东南的苗族研究,少数民族也从西部偏远的山区开始向东部流动。城市的新移民,所谓蚁族,所谓漂族,越聚越多的在城市里面不断的流动、沉淀,还有新生代的农民工、城市的白领。

第三个由于移民的多元化导致城市再转型期遇到多种问题,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问题、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问题。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多元和差异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在移民城市中各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融合很矛盾,随时都是可见的。因为过去是熟人社会,基本的生活习俗是一样的,现在各种各样的不同的人群集聚在一起,遇到各种各样的融合的问题更多。

另外,在表层文化事项融合的现象背后,不难看到各种差异的存在,城乡差异存在、族群差异存在和种族差异存在,我们要看到我们的社会各式各样的差异,我们过去可能是看全球,现在全球的差异可能集中在一个城市里。像各种不同多元的民族,北京的新疆村、成都武侯祠的藏族聚居区等等新的少数民族的聚集区在城市里面的出现。

从文化转型的角度来看城市转型。人群从地域性的文化向移民文化转变的时候,很多基本的都是要变的,小到一个个人和大家相处得关系,再扩大点,一个家庭,一个人群的邻里,人际关系最基本的信任机制发生了变化,用什么样的一套东西整合?用什么东西建立起人的信任?比如说婚姻,现在离婚率大大的提高,为什么会提高?就是因为通婚圈在扩大,我们不同文化的人聚集在一起,两个人的婚姻,背后是两个不同的人群,是两个不文化背景的人,生育观、孩子的教育观,各种各样的观念,不同文化的人观念是不一样的,才会导致离婚率上升,这是大家容易看到的例子。同样的道理在同一个单位也是一样的,不同人群的人在一起的,不同文化碰撞是随时可见的。所以在一个移民城市里面也不断上演着怎么样文化的融合、文化传播的现象,在一个移民城市里不再以某一种方言为主体的时候,其实面临很多的问题。很多的移民要求要取消以方言来播音的电视台、电台,也遇到当地的反抗游行,类似上海、武汉、长沙,很多过去讲某种方言为主的城市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中国社会的城市转型,以地域文化走向多元文化的转型,每个人的理念,每个政府官员的理念,每一个人对怎么样看待周边人的理念都要改变,怎么样认识周边的文化,怎么样理解周边的文化,怎么样去融合这样一个文化,所以如果不懂得这些基本的理念,一个和谐社会从何谈起?一个个人、一个家庭、一个邻里,最基本的东西都要改变。但是很可惜,现在地域性的歧视仍然存在,传统的伦理道德在弱化,现在我们强调法治,很多东西是法治可以做的,比如在法律里定了一条,我是最反感的,说子女可以不跟父母亲姓,这是姓名的权利,但是我说跟父母的姓是文化的法则,为什么法律要去破坏文化法则?怎么样利用传统的文化的法治,伦理道德的东西来鉴定一个社会的和谐。

另外就是现在复杂的人际关系,过去所看到很多陌生的东西,现在都在这个圈子里,不同的血缘、地缘、姻缘,基本的制度已经变化了,我们要以一种新的网络的方式来连接人群。

族群关系的复杂性,我刚才讲了,现在在一个多元族群的社会里面,我们不同的族群在一起怎么样去整合,怎么样去同化、分离、边缘化,还有我们主流的人群,我们在中华民族里面一个大的人群里面,怎么去看到我们族群的文化变得很重要,所以清华有国学院、北大有国学院,国学院是不是把所有民族的经典文化都在里面,还是只有儒学,还是只有这些经典,回过头来到底什么是国学呢?如果还是把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这套东西作为我们的一个基本理念的话。

最后讲怎么样从地域文化到多元移民文化,实际上怎么样建立多元性为基础的城市文化,这是我们今后要值得思考的东西。当然这样一种变化也是引起在座的人可以深思的东西。而且这个变化太快了,我们又从移民的输出国变成移民的目标国,现在可能要成为一个移民的国家是指日可待的,所以留给我们想要思考的东西,想要做的东西,国家想要治理的东西,难题会更多。

      谢谢各位!


侯永志:

      周教授的发言很学术,提出了地域型社会、地域型城市和移民型城市的概念,我想不只是概念,是有助于把握中国城市的本质,有助于我们形成一个正确城市化的战略和政策。是很有价值的。刚才四位发言人贡献了他们对于中国城市化的智慧。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就中国城市化协同发展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为这个题目做点贡献。

这个题目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讲区域协同发展,这两年讨论的比较多。城市协同发展到底讨论什么问题?这是值得我们很好的考虑的,我们讲城市各个功能板块的协同发展还是和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还是城市和农村的协同发展?我觉得虽然题目出来了,但是这里面讨论的概念还很多,其实不是概念问题,反映了我们对问题认识的深度。

李培林:

      问一个问题,周教授刚才讲的非常精彩,时间关系没有展开,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

周大鸣:

实际上刚刚因为没讲完,我觉得最重要的首先每一个人的理念很重要,我们怎么样改变每个人的理念,我们每个中国人认识周边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外推的,我们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也是这样的,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这种移民文化多元的社会里,怎么样去包容对待所有人的理念很重要。

今天我们讨论城市的时候很不自觉的是以自己的城市为中心或者以自己的人群为中心,不会考虑到,可能没有办法在这个地方表达它的意见人群的想法。所以实际上这是第一个,中国人要改变以自己为中心,以自己的家乡为中心,中国这种地域性的歧视是蛮严重的,每个人强调每个地域的文化比别人优越,这是过去大家都不集中在一起,但是当各个不同地域的人集中在一起的时候,这个问题会很大。像深圳、东莞,不招某个地方的人,是公开的,这种地域性的城市,在每个人的脑中多多少少会有一点。还有对少数民族的看法,有一些基本的刻板印象,老是认为少数民族就是落后的、愚昧的,还在净化的低级阶段一样,包括前一阵电视台在介绍少数民族也是这样,所以他们自己民族的人纷纷跟我写微信,这样不合适,我说是不合适。

另外,在制度方面,现在中国没有一个移民局,虽然我们成立了移民法,其实怎么样成为当地的居民,外国人怎么样成为中国人其实都是很难,我们没有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像广州市成立了103个外部人服务中心,其实这个都是中央编制办没有的编制,都是编外的,我们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三是没有专门的政策和法律来管理不同多样性的人群。这一套东西还是要有很多讨论。

侯永志:

      我本人对文化没有太多的思考,但是也经常考虑这个问题。比如我们经常讲文化相互包容,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主流文化怎么样形成?对一个国家来讲,主流文化是要巩固的,否则的话国家统一的基础会受到影响,但不一定对。另外也要想一个问题,文化到底有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这还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我的意思是不能简单笼统的说包容性,可能我们在推动人类文化进一步方面还需要做点工作,这个工作就要展示一下文化前进的发展是什么。社会主义文化前进的方向是什么,我没有研究文化,但是研究文化的思想可以多思考思考前进的方向在哪。

钱易:

      听了刚才周教授的报告收获匪浅,提一个建议,刚才你讲到移民化的城市,讲了好多问题,从离婚率提高开始,到种族歧视、地区歧视等等。但是我建议你能不能补充作一点移民化城市的正面的影响,比如我最近去了几次青海,我看到了这样的例子,就是从内陆移过去的,还有下一代,父母那一辈移过去的,很热爱青海,讲的事就像青海本地人一样,还有不同的地区文化有差异、习惯有差异,包括饮食可能都不一样,我想还是有很多正面影响。

周大鸣:

      今天是讲城市治理的问题,但是移民越多的地方,是在整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这是毫无疑问的地方,移民是正面的,移民对社会带来经济的发展肯定是正面的。像深圳是最有活力的地方就是移民最多的地方。

魏后凯:

       我提一个问题跟大家包括,因为这个会议主题叫“城市化的协同发展”,包括现在我们的政府文件都提出一个新概念,叫城市化发展、城镇化发展,我一直在琢磨这个事,因为里面没有这个词,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进程,城市化的演变。现在很多在城市化发展,我们一直在讨论怎么叫城市化发展?所以这个主题就是中国城市化协同发展,所以不好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严格来说城市化协同发展这个概念,从学习的角度来看不是很严格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        可以把它理解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协调发展,把城市化作为一个背景,谈了协同发展的问题,城市化只是一个背景,也可以理解为城镇化推进和过程中的不协调的因素或者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牛教授讲了很多,就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觉得由于主题城镇化的协同发展,有可能理解不一样,不是很严格,到目前为止,我研究城镇化没有看到英文的城镇化发展,都是演变过程之类的,但是现在政府的文件都这么说,我想请教大家,这个概念到底怎么来界定?假如从协同发展的角度来看,有很多的协同发展,比如从空间来看,有城乡的协同,城市之间的协同,区域空间上的协同,当然这个协同也可以是经济、社会、生态不同领域的协同。你是调水还是迁移人口,还是工业布局、区位的调整,这也是一个大的问题,是把水调到北京来还是我的工业布局分散,是不是更加符合资源环境相适应,就是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之间有一个协调的问题,这个也就是我们讲的第三个协同,就是要素之间的协同,就是人口、资源、环境。这从理论上有不同的理解,是很宽泛,含义很广的概念。我就提出这么一个概念,我就是没有想明白,什么叫城市化的协同发展,从我们研究的来讲没有搞清这样一个概念。

梁本凡:

       潘老师今天的发言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中央未来解决持续发展平衡的问题,提出了东北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如果不解决公共资源的高位锁定,尤其是行政公共资源按照行政级别高位锁定的方法,这些将来都有可能会形成。潘老师国际交往比较多,国外是怎么破解公共资源高位锁定的?

潘家华:

       如果我们现在有私立学校的话,那是属于市场行为,如果是公立学校的话,就不是市场行为了。如果我们现在把公共资源这部分纳入均衡配置,包括我们的医院,能够有整个这样的配置的效果,现在很多中小城镇城镇化率为什么没有动力,就是没有相应的公共资源的支持和公共资源的占位,这需要从根本上或者立法上进行约束,这样公共资源才可能得到均衡的配置。有些同志说,中国社科院也可以搬离北京,我说太对了,中国社科院就应该搬离北京,因为有智库,应该是相对独立性,并不属于一个政研室。但是问题在哪?社科院搬走最多影响一万人,学校是每年有几万学生,那是很大的服务和消费中心,这是有区别的,不过这是本人决定不了的。

侯永志:

       这个题目很重要,今天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希望下一次有机会再讨论。下面我就把主持权交给郝老师,由他来主持下半段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