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6年会速记稿(2)

发布时间:2016-10-27 14:49:50

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6年会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

时间:2016年10月15日上午13:30—17:10

地点: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四层第八会议室

正文如下:

   主持人郝寿义: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我们今天下午的会议现在就开始。今天下午的会议有四个议程或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三院报告;第二个阶段是主题发言;第三个阶段是重点发言;最后一个阶段是最后发言。今天下午的会议由我和冯长春教授共同主持,我主持前两个阶段,冯教授主持后两个阶段。现在开始我们今天下午会议第一个议程。

   首先,有请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教授钱易女士代表中国工程院做报告,钱院士的题目是“开发城市矿山、建设生态城市”。

       

   钱易:大家下午好!我代表不了工程院,发言只能代表我自己。我今天想讲讲开发城市矿山的问题,和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关系很密切。首先我要把到底什么是城市矿山说清楚。

   所谓“城市矿山”,说白了就是城市的垃圾,这是差不多20年前世界上出来的新的概念。我们城市里有各种各样的垃圾,过去大家都认为是脏乱臭,没有用的东西,讨厌的东西,现在西方开始把这个理念说成是“城市矿山”,因为所有的垃圾仔细分类的话,它都是很有用的资源。如果我们把每天排放的垃圾都能够分类化资源回收利用就可以节约大量的自然资源的开采。而且开采城市矿山资源的成本要比开采自然资源的成本低得多,而且这个品位要高,又可以解决污染物的污染,又可以解决资源的短缺。所以,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我们国家应该说开发城市矿山的意义更重大,因为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要比世界人均资源拥有量少得多。所以,我们有非常严重的资源量短缺的短板,实现再生资源的利用就可以减少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而且可以减轻垃圾堆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造成的损害,可以节能减排。而且还可以开发一种战略性的新兴产业,这样促进我们的经济绿色发展。同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重点城市矿山资源地域分布。

   (图)这都是讲家电的报废量,2010年-2015年颜色红的都说明报废量多,黑的就说明没有什么报废量。可以看出,随着年代的增长,报废量越来越增加。预计到2020年会有显著继续的增加,因为家电使用寿命到了。这是指废钢铁也是这样的意思,在东部沿海地区,现在已经扩展到北部和西部一部分,都有很多的废钢铁排放出来。这是橡胶,大体趋势是一样的,到2015年已经增加了很多,到2020年会更多。

   工业发达国家早就开始城市矿山的开发,取得很好的成效。欧美、日本他们积极地开发城市矿山,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他们对城市矿山的开发利用都有很多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制度,德国是最早建立循环经济与废物利用法的国家;日本建立了循环型社会的法律体系,一共有8部法律合在一块儿。所以,城市矿山的开发已经成为很多国家重要的国家战略。

   2009年美国从城市矿山开发资源的比例,产品循环利用率,汽车电池循环利用率达到了95.3%,纸张的回用也占74%。德国最早定了一部法律,而且它大力地推行循环经济,它提出一个口号“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他们把它叫“减物质化”,欧共体在1980-2000年期间GDP涨了57%,但是人均资源消耗只占2.5%,说明它不是依靠开采大量自然资源,消耗大量自然资源来发展经济,而是靠循环经济,靠利用废弃物。

   德国固体废弃物不同组份的收集率和回收率,我们看到都很高,有很多收集率达到了50%以上,回收率达到了90%以上,这就非常好了。日本也做得很好,日本全国有26个生态镇,他们叫Eco-Town,在小城镇里建了很多拿垃圾做原料的工厂。这些工厂把垃圾变成产品。这个地方是北九州的厂,有各种不同的回收厂,他们的垃圾分类分的很细。这还不是最多的,最多的据说垃圾分为32类,老百姓都配合把垃圾分类,哪个垃圾到哪个厂去回收。

   开发城市矿山可以有几种途径,总的来说。

   第一,实行循环经济的3R原则,就是要减量化、循环化、资源化。有三部分人对于开发城市矿山应该负责起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一部分是企业界;二是消费者,因为企业界和消费者都是恩产生垃圾的源头,而且企业界还可以回收利用垃圾;三是管理者,市政管理部门、政府。

   第二,科学技术的创新非常非常重要,怎么把垃圾变成资源让它重新利用。

   3R中间我们应该把第一个R减量化放在首位。前面不要说垃圾就是资源,我就多排放垃圾最后变成资源,这是不合算的,一定要在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3R都要注意无毒化、无害化,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如果不断循环,它对人的危害会越来越大。工业废物应该通过这几种办法来回收。一是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现在有个新的学科叫再制造,它把老的,淘汰的工业产品零部件用到新的产品上。当然,它的前提是新产品的质量、功能不能够有任何的降低。我们知道,所有的产品,比如手机淘汰率很高,但手机淘汰时要更新换代的零部件只有很小一部分,30%左右。所以,很多手机已经做到了70%的零部件是老的手机里来的,前提是这个手机升级了。再制造应该要好好地开发。

   我们还要建立工厂之间的产业链,现在西方把它叫做“共生代谢产业链”,就是工厂甲排放的废物送给工厂乙做原料,或者工厂丙也可以做原料。这样他们共同生存,就可以在减少废弃物的同时又减少自然资源的开采。我们还要建立很多的静脉产业,像日本的Eco-Town里做的那样,把废物做原料来做加工厂,变废为宝。

   绿色制造业,就是再制造业,我们得到美国的资料是,再制造的产品可以减少成本50%,节材60%,节材70%,要回收利用生物废弃物,每个人每天家里排放出来的,我们一定要注意减量化,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不要乱扔乱丢,一定要进行一定的分类。当然,这个分类,中国做不到像日本这样,现在很多地方实验都说做不到。但适合中国国情的分类方法到底怎么样,现在有不少人在研究,有不少意见。废物专门的回收工厂,那些静脉产业要起作用。

   根据西方的经验知道,产品的加工厂也要负起责任来。比如生产冰箱的加工厂他最能回收旧冰箱,他知道这个冰箱更新哪些零部件要更新,哪些不要更新,他很能够利用老的冰箱里的零部件,所以生产厂家也要负起责任来。

   杭州有个非常伟大的建筑师王树(音),他全部利用建筑废料,老的建筑拆下来的砖块建造新的砖房。这个房子很成功,外观也很漂亮,这位建筑师还得了世界建筑行业的诺贝尔奖。我刚才讲到的生产工厂要负责回收,这在美国和欧洲都在推行,已经推行好多年,叫“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生产的工厂不能够只是生产新产品,还要有责任带收集并回收利用废旧的产品。现在中国也开始做,但还不够多。

   我国城市垃圾的产生和处理现状。

   第一,我们城市垃圾非常非常多,因为我们是个人口大国,所以我们也是个垃圾大国。

   第二,我们有一些回收利用,中国有这个传统,有收垃圾的专门登门来收,钢铁、玻璃、纸张,厨余垃圾送去有些地方做堆肥。但我们主要处理城市垃圾的方法还是两条路:卫生填埋和焚烧。现在我们废物利用量已经有一些成绩,刚才提到的再制造,中国出了一位再制造的大专家,是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是解放军总后勤部装备学院教授,他在再制造技术创新方面做出来非常好的成绩。我们各地做的好多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城市矿山开发的示范基地等等,也有很好的,建筑垃圾的回收除了杭州,我还看过深圳,它可以把老的房子建筑材料、建筑废料都回收。

   我们也制订了相关很多法律法规和政策,这列举了一些。我们在很多城市都有一些城市矿山回收利用的示范基地。国家发改委统计的数字,这张图是不同的年份,我们再生的各种资源的数量,可以看到逐年还是有增加。

   现在废钢铁已经再生资源产业中占主导地位,当然,这和我们的钢铁产能过剩也有关系。

   废纸回收情况是,国内废止综合利用到2013年是44.75%,相比前面讲到的西方数字已经到了78%,所以我们还是落后于世界的一些水平。现在有一些专门以回收废物为主体的企业,比如个菱镁(音)他提出的口号就是开发城市矿山,点亮城市中国。习近平主席曾经视察过,对他们的工作非常肯定,说“你们把垃圾资源化,化腐朽为神奇,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我想这是很值得我们高兴的。

   废弃物回收利用,总的来看还是和国际先进水平差不多,这里列举了废钢铁、废铜、废纸,矿山资源总体我们都不如世界先进水平。所以,我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化过程中,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大问题。我们有非常大的潜力,这是列举了有不同来源的废物数量,看出来是很多很多。

   我们曾经算了一下潜力,算了资源需求量的变化,现在开采的情况,也看了进口的情况。如果国内再生量不断地提高,就可以满足相当的需求量,到2040年这个需求量就会达到顶峰往下降;进口需求量更可以往下降。

   中国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垃圾回收率、收集率水平都比较低,垃圾分类基本就是三类、四类,而且据说很多城市收了以后最后又被合并起来了,也有这样的情况,造成很严重的污染。现在200多个城市是“垃圾围城”。相反,另一边发改委已经公布了一个名单叫“资源枯竭性城市”,已经到了74座城市。所以,一方面是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垃圾堆在那儿。这个问题很大。

   2、落渣的问题很严重,矿山里尾矿废弃物都没有能够好好地回收。乡镇企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置也是一个大弱点,有很多的问题。城市生活垃圾,我们大量的都是扔掉了,无害化处理率很低,更没有回用。

   3、危险废物处理能力还很低下。

   4、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还没有得到重视。

   5、农村固体废弃物,包括秸秆和家庭垃圾也都有问题。

   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些原因,仔细分析,大家对城市矿山的开发,垃圾处理的重要还是认识不够,法制还需要加强;技术水平也还不够高,不能够高效地回收;行政管理没有到位,市场作用也没有发挥。今后,我认为,应该要好好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

   我曾经到地方上考察,地方上一些官员,环保局长、城建局长居然不知道城市矿山是什么,所以他们也没有那个概念要回收利用,我们去调查,他们给我们汇报的内容是城市里有个煤矿怎么开采的,他们不知道,一定要加强宣传。现在有个好现象,有些孩子们在小学里就受到教育,结果到家里他们去教育他们的父母垃圾要分类或要节水等等,我们一定要加强法制政策,一定要回收利用废弃物的高新技术,一定要建立综合的管理体制。现在有官的部门很多,一定要提高三类人对于废物回收利用的责任心。今天上午也有专家谈到责任心,就是管理者、生产者和消费者。

   我们开发城市矿山时不可待,因为晚一天就多一些垃圾堆在那儿,早一天就可以早早地缓解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矛盾。开发城市矿山任务非常繁重,我们一定要大力地开发城市矿山,来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来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谢谢大家!

   

   主持人郝寿义:谢谢钱易院士的精彩发言!下面有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志云先生,代表中国科学院进行发言!

   

   欧阳志云:首先非常感谢百人论坛秘书处邀请我做这个报告,感到非常荣幸,同时我也声明一下,我不能代表科学院,只能代表我自己,汇报一下我们做城市生态方面的工作。我的报告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全球城市化与生态学研究;我国城市化与生态的问题;城市生态研究机遇。

   现在我们处于快速城市化的时代,全球到2007年50%的人进入城市。地球总的来讲,2007年由农村人变成城市人,美国到2015年是82.4%,它的数字经常变的,有时候住到农村去了,基本上80%-85%之间波动。我们国家现在城市化率是56.1%,当然这个数字有各种看法,真正的城市居民人口可能只有30%多,但很多人在城市里工作,有很多农民工长期在外面工作。到2030年,估计全球10亿人口要住在城市里,按这个趋势来看应该问题不大,全球城市分布图的变化。

   城市化与环境关系非常密切,全球人口50%生活在城市里,城市面积占全球地表面积3%左右,但城市与环境也非常关系密切,设想60%的水资源是城市人饮用的,碳排放的78%,目前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直接或间接与城市化相关。现在谈的最多的是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酸雨、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等,这些问题都和城市问题相关。

   我们城市化走好的话,这些城市化的问题会大大缓解,甚至有些根本不会存在或得到解决。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和标志,也极大地改进了人的生活质量,城市化不是坏事,是个好事,关键什么是城市化。

   城市化和城市发展也是当前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剧烈的人类活动,这也是事实。这两者怎么协调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也是未来很长时间所面临的挑战。而现在城市设计以及科技界也开始进行关注,上次《Nature》、《科学界》,大家最注重或最认可的两大综合杂志,对2008年、2010年尤其2016年发表专辑专门讨论城市问题,快速城市化为科学提出了机遇和挑战。同时呼吁科学家来积极参与城市的发展。推这三个专辑里很重要的主题,生态学应该成为更好城市的科学基础。我们生态学在城市建设方面希望能发挥主动作用,希望生态学进入科学的主流,为城市建设做出贡献,这是整个主题的思路。

   什么城市生态学呢?

   搞植物动物生态学的对城市生态学理解一直持质疑态度。针对城市生态学界还不是来自生态学界,而是来自社会各界的呼吁。城市生态以城市生态学为对象,研究城市,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与调控方法的一种科学。把城市当作生态系统应该不是问题,因为人首先是生物,然后是人,人是社会属性定义。城市所有的环境、大气、水、土壤都受环境影响,所以把城市生态系统来讲,对生态来讲应该是没有矛盾的。研究内容包括城市生态格局、结构、过程、服务这些动态变化。所谓的格局,像土地格局里,城市布局,结构以及人的,经济的,过程,人流、物流、服务、净化环节调整等这类问题,以及它的变化。

   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与效率,人居环境的关系等等,城市建设生态理论方法与技术,城市综合管理与特色等等。作为一门学科最终目标要为人更好地生活,更好的人居环境服务。

   应对城市生态发展应该说是很近的时期,城市生态概念是一九六几年由芝加哥一位社会学者提出来的,中间有所停顿。70年代MMB计划开始重视,90年代经济走向前台,一个很重要的标志,美国1997年对美国科技今后的指导,建立两个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一个是巴尔迪摩,一个是在亚利桑那风城。2009年美国提出城市长期研究计划,21个城市获得前期支持,就继续往下发展下去作为长期研究。

   欧洲也是,通过长期生态研究主要研究自然过程,特别是森林、草地,后面的农业,进行长期复合生态研究,把城市生态研究纳入进来。我们国家也建立了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以北京为对象,观察北京的城市生态,水、土、气、生、要素、氮碳等生活过程,土地格局变化的数据,已经做了十多年了。这个工作也得到2014年习总书记在儿童节时在这里讲保护城市环境,这也挺有意思的。

   目前,城市生态研究主要方向:

   1、城市人与自然的耦合机制。现在人的行为变化怎么影响环境,城市环境和自然环境,城市的变化怎么影响人的行为或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2、随着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生态效应。什么样的城市布局对城市环境生态有什么影响。

   3、城市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4、城市生态梯度与城市化对区域的生态影响。刚才讲的全球生态化的问题和城市密切相关,区域生态化很多地方都直接由城市造成的。

   5、城市生态承载力与可恢复性。现在大家都在研究问题,到底城市多大的规模是比较适合的,当然这和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或和生活质量水平密切相关,但总之有个平衡的城市规模,这是承载力的问题。

   6、城市生态格局与过程的优化。

   7、城市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的途径与措施

   8、智慧生态城市,怎么把现代的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环境监测与管理。

   9、生态城市建设技术与措施,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建筑等几个层面把城市建设得更好。

   建设生态城市,降低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人居环境,降低对区域的环境影响,是国际城市建设一个新的趋势。特别是欧洲国家英国基本就把应对气候变化,建立生态城市这个方向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特色,因为他们的环境污染压力比我们少,主要是碳排放的压力。要生态建筑、生态社区、生态聚区、生态城、生态镇以及生态区域等等。

   前年开始,ISO国际标准组织建立一个新的标准体系,叫做可持续发展城市,其中很重要的目的把生态城市的理念引到里面。

   生态城市大家关注的是能源的管理,怎么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可持续能源利用。水管理,包括雨水管理问题,水的节约使用问题,绿色建筑湿地问题,建设生态城市不是一个单的层面,从建筑到社区,到城市等资源能源方面管理的综合体。垃圾处理,住房舒适型,与交通可靠性等都作为考虑的内容。

   生态城市在国际上也有很多的探索,像英国、阿联酋、瑞典、德国等都进行了探索,西方国家的探索主要谈两个问题,一是可再生能源利用和能源节约,二是资源和垃圾资源再利用、再循环。国内也进行了探索,有的进行了规划,有的进行了示范,像天津中新生态城也在推进这方面工作。

   建设部推动下也做了低碳社区,像南阳一个经济适用房区,我们把生态理念引进去,对土地利用、小区绿化、雨水管理和利用,节能低碳,热环境改善等等方面也进行了示范,这个小区已经建成了。

   广州有我们国家很多老社区,根据生态原则来改造,提高它的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人居环境也进行探索,对七个方面进行探索:改造方案包括:雨水集蓄,建筑节能改造、绿色交通、绿化改造等等。

   二、我国城市化特征及生态环境问题。

   1、历史问题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前提,刚刚完成我们和环保部、科技部联合做的全国生态系统调查与评估工作,向大家汇报一下。

   2、我国现在这么几个数字,城市化速度快,规模空前,城市化快,从1978年的不到18%到2011年超过50%。规模空前,1978年全球不到2亿,2015年城市人口7.7亿,新增人口超过5亿,整个规模超过美国、日本人口的总和,我们可以想象这个规模多大。

   近30年征地面积也挺大,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面积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荷兰/丹麦的国土面积,形成8个城市集群。未来20年,中国将有已有的7亿城市人口的基础上再新增3亿城市人口。

   3、城镇用地急剧、大规模增长,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武汉、长株潭成立我们都做了建设用地的分析,结果发现长三角城市化程度目前是最高的。

   建设用地规模在长三角这个位置,1990年到2015年基本形成连片的城市群。

   我们过程总体水平是偏低的,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镇化发展不均衡,大中小城市发展不协调。中西部差距非常大,大城市过度聚集,小城市发现无序和低效,地区发展失衡,把全国主要城市区分布区做的分析,发现差别非常大,中部、西部差别也非常明显。

   2、城市快速无序扩张,基本是摊大饼的形式,这个城市十年时间2000-2010年基本是外围扩张,不知道经济上怎么看待,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至少交通拥挤方面。

   3、城市建成区内部大拆大建明显,清变化非常剧烈。上海外环以内2010年再建、待建比例占整个城市面积10%;北京的五环以内五年时间2005-2010年新增绿地60平方公里,原有绿地减少3000平方公里,有的拆过来盖,有的盖过来拆,这样折腾来折腾过去,这在全球也是非常典型的。

   4、城镇化以耕地资源与生态用地丧失为代价。全国建设用地扩张大概十年间2000年-2010年损失了6000万亩耕地。长三角1.1万平方公里,非常庞大。损失的湿地将近1700平方公里。

   5、资源环境利用效率和效益低下。无氧排放量大。我们国家自1990年以来每年做的一个分析,提升还是很快的。但比印度还低,这是我们没想到的,当然印度改变不大,我们改变快,说不定哪天能超过它,这个要求还是低了一点点,因为我们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6、城市生态功能退化、生态环境加剧,人居环境恶化。

   1)排放强度也非常大。人均绿地面积下降,绿地结构简单,外来物种比例高。我们国家城市很重要的特点,喜欢栽树,说的不好听,领导喜欢栽的树,不考虑生态学和生物学的要求来载树。北京和杭州都是,很多树冬天要搭棚子保暖,夏天要灌水,防止干死。自然界载的树就自然,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干。这就是浪费资源和能源的问题,大家很习以为常。外来物种比例非常高,北京城市的树种53%不是北京华北地区的,是中国其他地区或国外其他地方,其中24.6%是引进国外来的,就算国际上也是最高的,我们比较过柏林、华盛顿等等,中国都是追高的。

   2)城市空气污染严重。今天PM2.5也非常严重。

   3)城市热岛效应显著、强度加大。北京、广州、杭州这些城市里,城郊温度6度以下,已经30度,最佳6度是个什么感觉?你想想是什么感觉。看新闻联播时,北京的温度往往高于全国平均温度。热岛效应的结果就是能源的无效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剧。

   4)城市内涝灾害严重。从中央到地方都知道,全国62%的城市发生各种内涝。

   5)城镇化导致区域性特征凸显,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演变为区域性问题。PM2.5基本从城市蔓延到区域,整个东部地区都成为污染的严重区域。

   6)城市水资源严重短缺,水污染严重。城市水资源污染不能满足城市,这是大家所知的,区域水资源问题也是非常大的。京津冀地区18个城市,100%的县,水资源利用量远远超过北京能供给的量,这说明京津冀地区地下水资源不能下价,解决不了靠南水北调和其他区域调水过来,这是城市造成的。

   7)城市热岛效应,也是桐城市变成区域热岛效应,整个京津冀的热岛效应不限于整个城市,而是区域了。城市生态面临这些问题和国际发展趋势,城市生态也面临很多新的区域。

   围绕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生态建设我们生态学也有新的发展机遇。

   1、城市绿色发展。我们国家生态环境这么严重,今后的城市路怎么走,首先要研究城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多大。生态承载力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应该不断变化的,我们怎么和城市建设、发展规模和城市生态承载力相适应是很重要的问题,否则我们容易牺牲人居环境来发展城市。

   2、我国城市化布局和城市群的形态。全世界10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多少个,美国只有1个,欧洲1000万以上的一个都没有。英国就一个大城市,伦敦及周边城市,还有德国与其他国家。为什么中国千万级的城市没有10个也有8个了,这么大,从我们国家生态环境实践来看,超级城市对生态环境压力非常大,有的环境问题超级城市无法解决。所以,今后的城市形态可能是区域城市集群,我们叫SuperCity到Mass City,Super City就是超级城市,Matt(音) City,就是生态这个词,叫Matt Pablition,由中小种群组成的集合,我们的区域城市集群这个概念,是不是往这个方向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就会减小一些。

   第二,城市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区域对城市发展生态支撑作用有多大,需要什么样的支撑作用,能不能支撑起来,这方面原来我们关心的不够,特别是水资源的问题。当然,能源问题已经全球化了,水资源的问题区域化,他流域的问题。有的环境像大气环境问题你没办法建。环境好的,把空气建到北京来是不可能的事儿,只能在当地解决。今后这个问题要更为凸现。

   城市发展对区域之间环境影响和压力这方面也关注不足。

   城市与区域协同发展的生态环境一体化管理,现在京津冀准备启动这个,全国一体来考虑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

   城市内部来讲,城市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耦合机制,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效应,城市内部不同的格局,不同的结构,不同的资源利用方式,它和城市生态环境有什么关系。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发展支撑作用到底能支撑作用多大,人与自然的耦合方式与测度。城市里所有的过程,像水、能源的过程都是人类的经济过程和自然过程的复合。当然,目前城市里建设中只考虑人的建设过程,不考虑把自然过程耦合起来,这是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很重要的根源。这些问题也需要进行研究。

   城市生态系统们与自然耦合模拟模型,把它定量化,可预测,可调控,这是最终的一个目标。

   第三个机遇,城市物质代谢与循环过程及调控。

   城市主要物质(水)、元素(碳、氮)代谢过程都有个复合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耦合的,我们需要进行调控。

   怎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环境效应,怎么增强城市代谢调控与优化方法,资源循环再生的技术与管理措施。

   城市生态风险与管理。

   城市生态风险很多很大,PM2.5,以前环境科学家肯定预料到迟早要发生,究竟什么时候发生,发生程度多大,我估计在座很多搞城市环境领域的人都没有预测到。但这么大的格局,这是个风险的问题,怎么进行评估,我们预测建立什么模型也是我们需要建立的工作,也是个机会,特别是生态风险调控政策,使生态风险最小化。

   第五,城市生态修复技术,怎么改善城市热环境,我们改善城市热环境不能因为减少空调来解决,牺牲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来解决,但需要通过技术方面,城市规划角度来解决,城市规划和绿色布局可以做到。北京绿地大约30%左右热岛效应相当好,分小区;同时绿地布局和绿地比例同等重要,不是单个量就可以,与结构有关。水文调节功能提升技术,像我们海绵城市研究关心的核心问题就是水文调节功能。城市生物多样性恢复技术。城市受损空间修复技术。老省去生态改造技术,老社区技术和资源限制对生态环境和资源消耗问题很大,改造时有没有考虑这方面。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与措施。

   生态城市建设,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优化城市格局,使城市生态功能比较好,人居环境比较和谐。如何提升城台省市功能,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终改善人居环境,这是生态城市建设所应该采取的工作。包括城市生态的评价、方法与技术,生态城市规划的实体与技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城市生态社区建设与管理,城市低碳管理,城市低影响开发技术,智慧生态城市,将现代技术对子利用效率、生态功能提升,人居环境改方面发挥作用。

   我的汇报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郝寿义:谢谢欧阳志云先生的精彩发言,按照议程的安排,本来是社科院代表赵培杰先生发言,因为下一阶段做重点发言的王国平先生要赶飞机。所以,下面有请原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现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副主任王国平先生做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PPP+XOD城市模式”,实际是讲资金问题。

   

   王国平:非常感谢主持人和赵老师,因为今天晚上还有点急事,要坐4点的飞机赶回杭州。我想谈谈PPP+XOD城市发展模式的一些想法。

   城市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巨系统,按照钱学森先生的判断,城市开放复杂的巨系统的变量有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个。所以城市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两单一星。所以钱学森先生晚年一直致力于城市学的研究。城市既然是个复杂开放的巨系统,有如此多的变量,它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是很多的。这些问题和挑战概括起来是四个方面:

   1、人从哪里来和去。

   2、钱从哪里来和去。

   3、地从哪里来和去。

   4、中国特色,手术(音)怎么办。

   这四大问题概括起来实际就是一个问题,或主要是一个问题,就是钱从哪里来和去。

   今天我们讨论的课题是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实际上在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两方面,认真地研究下去,在实施过程中碰到最大的问题也绕不过这四点,其中重中之重又是钱从哪里来和去的问题。我们在研究城镇化,首先要研究的是城镇化成本支付问题。但恰恰在这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上研究得太少了,所以,这几年我们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再专门研究中国城市化的成本支付问题。

   我今天介绍的也是我们一些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向中央也提出了相关建议。

   第一,谈谈何为XOD模式,按照联合国的标准,广义的城市基础设施应该由三个部分组成。

   1、公共事业、公共工程、交通设施在内的经济基础设施。

   2、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在内的社会基础设施。

   3、城市湿地公园、绿化地等在内的生态基础设施。

   我们提出的XOD模式是借鉴了城市交通领域较未成熟的TOD的模式理念,以城市基础设施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开放模式。也可以说是TOD模式的拓展,就是TOD城市发展模式,经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交通导向型的城市开发模式。现在几乎所有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都是按照TOD这样的模式在运行。但过去我们对这个基础设施的理解过于狭窄,事实上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在上世纪90年代就对城市基础设施做了拓展。有经济基础类的基础设施,也有社会基础类的基础设施,更有生态类的基础设施,而这三种设施实际都是既有投入又有产出的。

   所谓XOD,包括了EOD(教育)、COD(文化)、HOD(医疗)、SOD(体育)、POD(生态/公园),这些模式实际都可以参照TOD模式来办。XOD模式遵循的是以人为本,效益统一,多规合一,优化布局,绿色发展等城市规划建设的理念,通过规划引导,以空间规划为龙头,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五规合一,从而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贯彻经营增长,紧凑城市发展理念,切实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从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的历史性转变。

   我们认为,只有坚持XOD模式的发展理念,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土地进行一体化开发建设和利用,形成土地融资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之间自我强化的正反馈的联系。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企业的生产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这里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广义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三大类,经济的,社会的和生态的。进一步带动土地的增值,进而通过土地的增值反哺城市的发展,才能切实解决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钱从哪里来和去的问题。

   二、何为PPP+XOD复合型的模式。

   PPP国外已经提出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几年PPP变成了一个热词,国家也在全面地推广PPP。PPP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要有机地结合,或者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公私合营一种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模式。PPP现在关注的是经济类的,而没有把PPP模式推广到社会类和生态类。我们这里讲的,按照中央这几年出台的一系列文件精神,把PPP和XOD能够结合在一起,以城市基础设施、广义城市基础设施三大类和城市土地的一体化开发利用结合在一起,提高城市土地资产的附加值和出让效益,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积极进入城市三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从而认真贯彻好中央提出的五大理念。

   这不仅有利于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激发社会主体活力和发展潜力,整合社会资源,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调结构、补短板,提升经济增长动力,而且有利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公私分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益,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这是钱塘江边上其中一座新城,我们在钱塘江的四区段规划了十个组团,把它冠之于新城,主要是通俗一点老百姓比较能理解。我们规划了十个组团,其中有一个组团叫做杭州的奥体博览组团,这个组团面积不大,5.8平方公里,这个组团里经济类城市基础设施我们投了200亿,修了两条地铁,两条过江隧道来支撑这个新城的发展。同时建了200万平方米的体育、文化和会展的场馆。这400亿投下去,我们现在5.8平方公里的奥体博览城的开发建设可以不直接花财政的一分钱,还可以通过XOD模式基于数百亿的资金。我在规划这个新城时曾经代表过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做出承诺,这200平方米的场馆,特别是体育场馆和文化场馆,比如我们也有一个8万多人,和鸟巢差不多,实际有9万人,但不想说和鸟巢一样大或超过鸟巢,我们对外说是8万人的体育场。我们想和鸟巢反其道而行之,免费开放8万人的体育场。杭州有数百所中小学没有标准的操场,开不了运动会,只要到我们管委会登个记,所有中小学都可以到8万人体育场办自己每年一度学校的运动会。

   我们还有网球馆、游泳馆、体育馆、小球馆等等,这些场所除了经营性的活动收费以外,除此以外都免费向市民开放。我相信,现在的杭州市委市政府,到2022年,亚运会以后,相信这些场馆也是会向市民免费开放的。它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引入了XOD+PPP的模式。政府在投入建设200万平方米的,过去我们误认为政府只有赔钱的,没有产出的这些项目时,竟然有了巨大的收益。这是体制机制上,关键在于处理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关系。

   要认真研究房地产市场,要把房地产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其中一级市场是地产市场,二级市场是房产市场。要坚持做地,企业做房的理念,由政府适度垄断房地产以及市场,但政府必须彻底开放房地产的二级市场。通过政府做城市,做环境,带动市场做产业,做企业,以政府办好企业围墙外的事来带动企业做好围墙内的事儿。同时政府也要把住房工作的重点放在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上,通过扎实有效地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切实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贵、住房难的问题,又真正能够控制住地价,控制住房价的过快上涨。

   三、湿地保护的西溪模式。

   杭州原来在城市中有一个60万平方公里的湿地,就是所谓的西溪湿地,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湿地的面积逐步地缩小。到了2000年我担任市委书记时只有10平方公里,这10平方公里也要作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推向市场,合同都已经签了。当时我们认为这片湿地不能消失,必须保护,因为是城市特色。

   当时,我们了解了国家有关法规和实践,发现中国对湿地的保护只有一种模式,就是所谓的保护区的保护模式,而国外实际对湿地的保护有两种模式,一是保护区,一种是湿地公园。城市湿地比较适用的是湿地公园,而湿地公园是完全可以采取POD的模式来解决资金问题。为什么60万平方公里保不住呢?也是没有钱,杭州这样的地方也没有钱保护湿地。最后我们保护下来11平方公里,投了150多亿,当初国家审计署、国家有关部门都替杭州市委市政府担心,你投入这么多钱保护11平方公里的湿地,最后资金能不能够平衡,会不会成为政府和纳税人的负担。

   我们讲了POD的理念,最后实践证明,西溪湿地国家公园,现在我们投了150多亿,但它影响的范围达到30平方公里。所以,我们搞了一个西溪湿地的组团,30多平方公里进行五规合一一体化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城市空间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特别是生态保护规划。

   现在情况怎么样呢?

   周边的土地增值部分反哺湿地保护大大有余,现在不但我们已经还清了150多亿政府的负债,到今天十年以后,西溪湿地公园通过POD模式所产生的效益仍然在体现,我估计还可以继续收100亿以上用于其他地方的生态保护。这里要说全国各地的情况,湿地公元杭州是第一家,我们也是全国的试点,现在有700多家。600多个城市竟然有700多处国家湿地公园,超过10平方公里的湿地比比皆是,也邀请我们做课题,邀请我们去讲课。但我看了以后都碰到一个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学习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精神POD,仅仅把它看作湿地保护单纯的生态工程。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它无法支付湿地保护所必须投入的一次性的资金;二是即使一次性资金投入进去以后,长期的维护和保护的经费也没有来源。所以,这700多个国家湿地公园,领导一划,十年、二十年以后能不能继续保护下去得大大打个问号。

   所以,只有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解决了成本支付问题,只有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在生态保护过程中真正解决见从哪里来的问题,事情才办得好;办好的好事才可持续。谢谢大家!

   

   倪鹏飞:现在最热的是土地财政问题,他说这个钱很多,但房价、地价究竟定多高才把这个钱收回来,这是最重大的问题。现在全国特别关注。

   

   主持人郝寿义:所以他在杭州可以,因为它的湿地正好在杭州的中心地区,他一弄迅速带动周边地区地价升温。我们天津有个湿地,我们也努力这样做,做不到,投入之后它升值升不上来,还是补充回来。

   

   倪鹏飞:只有收上来地价采购合理的标准,太高了,钱从政府的角度循环挺好的。一方面完全垄断,政府在土地完全垄断。

   

   主持人郝寿义:我们国家土地二级市场是最开放的,竞争程度最强的,价高者得,这在西方国家都很少。这种情况下看需求。

   谢谢王国平先生的精彩发言。下面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代表,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培杰先生发言!赵先生发言的题目是“找回城市的个性和灵魂”。

   

   赵培杰: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事,很荣幸参加这次“中国城市百人论坛”,在这么一个雾霾的天气,空气重污染的天气。本次论坛以“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为主题是具有特别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我个人认为,我们所说的生态保护既包括自然生态的保护,也包括文化生态的保护,甚至可以说文化生态保护是比自然生态保护更紧要,更迫切的任务。

   文化生态保护是自然生态保护的前提和条件,如果没有健康的文化生态,没有良好的文化氛围,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自然生态的保护是难以实现的,也是难以持续的。基于这样一个考虑,我想就城市个性与灵魂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世界范围来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据相关统计资料,刚才欧洲老师也提到过了,目前全球有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且每周有300万人移居城市。这一数量在未来几十年还会持续增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64亿。因此,可以说,城市日益成为人类活动的中心,成为人类主要的栖居地。但面临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城市同时也面临着自身发展与文化传承的矛盾。

   许多历史城市中的文化遗产遭受到冲击,甚至面临着遭受破坏和毁灭的危险,人文关怀日益丧失,文化冲突不断显现,大家看欧洲都能看的很清楚,看美国、北美看的很清楚。城市记忆渐渐褪去,富有特色的区域文化和传统历史文化不断被格式化和消减、弱化的现象日益严重。从国内看,实行改革开放38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被提升到党和国家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但是,城市化在给人们带来工作、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文化个性失落,历史遗迹消失,千城一面等诸多问题,从而使城市发展遭遇文化传承上的断裂和危机。

   毋庸讳言,这与我们对城市价值的认定和把握上存在偏执和迷失是分不开的。

   现在,无论走到哪个城市,映入我们眼帘的几乎是清一色的高楼大厦,数百城市更像是一母同胞,而传承和凝结着中华文化精华的古建筑群却在毁灭性地消失,或被研磨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之中。在不可阻挡的旧城改造的大潮中,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利益驱动下,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石库门和农唐等传统建筑越来越少,甚至连中国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夫妇的故居也难逃被拆毁的命运,因为他的旧居就在社科院后面,原来我们还不知道,拆了以后我们才知道原来那是他的旧居。

   与此同时,像阜阳的“白宫”,抚宁的“悉尼歌剧院”,苏州的“大秋裤”,沈阳的“大铜钱”,杭州的“比基尼”,北京的“大裤衩”等山寨型、奇异型的建筑不断崛起于我们中华大地。大小不同档次各异的城市居民小区依然成为流水线上的批量产品。以正视为标榜,实际为伪传统文化符号的影视化、布景化的明清老街,唐宫宋城一个又一个地冒出来,被戏出来“暴发户式炫耀的摩天大楼”建设热情不减,争当中国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一的“地标性建筑比赛”愈演愈烈,而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对有的城市也有几千年,上千年,至少几百年的历史文化传统渐行渐远。城市文脉被切断,城市特色难以寻觅,城市个性不断丧失,城市品位日趋低下,城市灵魂不知归为何处。

   有国外认识曾经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中国在自己的城市里建造的不是政治领袖和历史人物的雕塑,也不是后现代的雕塑,而是一个遥远国度的地标,甚至是大洋之外的某个小村子。为什么在一个拥有悠久建筑传统的国家人们会花好几亿搞出山寨版的“凡尔赛宫”、“意大利小楼”和“丹麦小镇”。如果说一座城市的骨骼是大家都看得见的建筑,它的血脉是津液,那么它的灵魂就是文化。对任何国家和民族来说,只有在于历史文化的对话中,在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才能找到自己今天的位置,才我能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文化不仅是其品位的标记和灵魂的载体,而且是其内在潜力和发展动力的根基和源泉。城市作为人类最伟大的创造,它所拥有的各具特色的文化不仅见证着一个城市千百年的发展历程,而且镌刻着人类共同的历史记忆。它不仅属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而且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城市的独特标识,是一个城市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城市的品位和底气,也是一个城市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所在。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一个城市如果没有文化,就没有自己的灵魂,没有自己的个性,没有自己的品位,没有自己的凝聚力和活力,也是没有自己未来的。一个懂得尊重文化的城市,懂得尊重文化人的城市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城市,而一个有文化的城市才称得上有自己的灵魂。如果没有文化的基础性作用,没有文化实力的高歌猛进,没有文化氛围的云蒸霞蔚,没有对“文化密码”的不断“破译”和“解读”,一个城市是难以生长和发展的。

   巴黎之所以为巴黎,并不在于它拥有什么发达的工业和产业,而只是因为塞纳河左岸所散发出来的浓重文化气息足以迷醉整个世界;法国西海岸诺曼底的基维尼之所以吸引全球众多旅游者的目光,也并非只是因为它绝美的田园风光。我想更多是因为印象派大师莫奈选择在此终老一生;都柏林之所以是都柏林,并非它是欧洲最年轻的城市,而是因为这里拥有世界闻名的文学历史,那里流淌着叶芝的诗歌,乔伊斯的小说,或者萧伯纳的智语。北京之所以成为北京,也并非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经济和政治文化中学,主要是因为它拥有绵长而厚重的历史文化,包括许多其实恢弘的古代建筑。

   那些新兴的,后起的城市可以在经济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无法在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塑造上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不可能在几年、几十年时间里打造出令人仰慕和敬重的文化。因此,某种意义上讲,未来城市的发展将是文化的较量,将以文化决定胜负和输赢。

   客观地说,与其他国家相比,上午下午很多老师提到千城一面的现象,这不是中国特有的。但我们却是更有严重的。把几百年、上千年形成的千姿百态的,具有个性的城市都变成了千城一面,把这样的城市留给我们的后代只能说明我们这一代的短视、愚昧和无知。一位旅法的华人女作家曾经说,我希望一百年后,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可以对别人说,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有文化的民族,我们千万要记住,今天在塑造的城市百余年后将会由后人评说。

   现代城市发展的历程一再告诉我们,物质生活条件再丰再裕,也不一定能够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和精神愉悦感,高楼大厦再高再大也不过是资本和技术的结果,不一定能够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欧陆式的洋房再新再亮也不可能彰显中华文化的风范,让人有诗意的感觉。广场的马路再大再宽也难以承载胡同、里弄、曲径留下的乡愁。

   独特的城市个性,品位和文化内涵体现着一个城市卓尔不群的风格与魅力。除了良好的交通,发达的金融,繁荣的商业,丰富的人才这些共性的因素之外,城市还要有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良好的人文环境,与众不同的文化风格与文化氛围,这样才能拥有令世人神往的魅力,也会为其长期持续繁荣,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源泉和动力。

   可以这样说,一个城市良好的建设,先进的设施,优越的自然环境是其必具的硬件与形象,而其独有的文化个性、文化风格、文化品位则是其不可或缺的软件和灵魂。如果一个城市有着良好的硬件环境,却缺乏文化魅力,那就如同一个财富可观却思想贫乏,毫无逸趣的阔佬和土豪,是很难让人亲近和接受的,更没有什么魅力可言。

   早在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提出了诗意与恬淡的栖居生活理想。如何找回城市的个性和灵魂,摆在各级政府,特别是城市管理者,城市居民和广大专家学者面前的严峻课题,是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撰写的一篇大文章。习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对传统文化要多一分尊重和思考,在城市建设中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

   城市要想形成品格,展现特色,要找回自己的个性和灵魂,就需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把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注入城市的血脉,播撒到每个城市的角落,不断提升城市文化的品位和内涵,进一步彰显城市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当然,也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善于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包括城市发展的良好经验。

   让中华文化在交流互鉴中扩大视野,丰富内涵,从而全面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按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创造出为人民群众所欢迎和接受,又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先进城市文化。

   谢谢大家!

   

   主持人郝寿义:谢谢赵培杰先生的精彩发言。上述三位报告,我的感觉是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生态保护的科学和文化基础。实施过程当中它也确实需要一些条件,像资金,工程技术,政策。刚才王国平书记他是讲的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生态保护资金的问题,除此以外也需要工程技术和政策的支持。

   下面有请清华大学江亿教授从工程技术角度来谈“我国能源结构低碳化途径”。

   

   江亿:大家好!社会发展和国家能源、气候变化都非常有关系。现在中国政府批准了巴黎协定,巴黎协定说的是在2050年时要避免由于气候变化碳排放闹的,使得地球温升不超过2度,这已经很清楚地写在哪儿了,作为全人类的奋斗目标,恨不得有些国家还提出1.5度,巴黎协定写着要进一步探讨1.5度的可能性。这是什么概念?我是IBCC成员,IBCC给出2050全球人类排放二氧化碳量150亿吨,这可是个大事儿,也就是说到2050年,人类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要不超过150亿吨,而且中国批准了这个协定。

   中国去年排放二氧化碳100亿吨,实际106、107亿吨,超过100亿吨了。意思是到2050年我们能排的也就是30-35亿吨,亿现在到那里还有33年零3个月,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下降三分之二只剩现在三分之一了,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怎么应对这个事儿。因为33年零3个月不是太长的时间,这个事儿该考虑了,这和城镇化都关系巨大。

   这个图是(图)IBCC给出的报告,实现低碳排放的途径,发达国家也在奔着这个事儿走。第一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这么一个减排,提高能源效率。调整能源结构,中国去煤,发展核能。还有CCS,就是把电厂里出的烟气分离出来二氧化碳固化或埋在深层地下,这非常花钱,而且要实现10-15%成本的路子。能不走就不走。现在发达国家面临的状况是,他们实际进入了以油气能源结构时代下一步由这个时代进入低碳或零碳社会结构和模式去发展。

   工业初期世界是煤炭时代,煤炭用能80%、90%,那时候美国是后起来的,一开始就不像欧洲那些国家靠煤,他开始就变油,所以一开始煤炭占的比例不是特别大,而且逐年下降。从二战之后,各国开始进入了从煤炭时代向油气时代转型的阶段。英国六几年煤矿大罢工,政府把煤矿关了,就没有煤矿了,就进入油气时代,花了20年转型。以后转型之后碰伤能源危机,就是第一次中东危机,这40、50年进入油气时代,煤炭占20%-30%,只有丹麦升上去又降下来。而中国处于60%-70%的比例上,就是中国还是以煤炭为主要结构的煤的时代。

   面对低碳的事儿,欧盟大致说大多数到2050年变成可再生能源,像丹麦60%、70%都变成可再生能源,碳排放量大幅度减少甚至把产生碳的能源方式都给取消了。中国政府也珍重声明,2030年以前碳排放达到峰值,同时2030年可再生能达到20%以上,这是2014年时中美高层会谈开的APEC联席会长说的。

   到底这33年怎么办?中国该走什么道?

   一条路径,过来的发达国家现在都在喊煤改气,我们是不是就由煤炭时代转向油气时代?这是我今天想着重讨论的主题。

   现在中国的天然气占能源消耗总量不到5%,2亿多吨标煤,中国总共40多亿标煤,发达国家是30%-40%甚至更多,所以天然气是他们的主导能源。尽管是5%,实际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30%了,国内还没有自己的好气源,加大天然气进口量只能扩大进口,肆意现在向俄罗所、哈萨克斯坦,现在整个沿东边海岸好十几个码头弄出来了,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那里进。

   现在要从煤能源向天然气能源转型,就必须巨额投资建各种相应因天然气为基础的,供给侧开始的能源建设,包括系统资源都得重新来。另一方面,我们国家这些年燃煤清洁能源高效技术,世界上第一都是中国出来的先进技术。所以选择10-15年我们把煤扔到一边,实现从燃煤向尤其时代的转移,就像1950年、1960年欧洲那么办的道儿。当时伦敦雾霾,后来伦敦也干净了。再花15-20年时间想低碳能源转型,分这么两步走,还是我们不一样,弯道超车,和发达国家同步直接进入低碳和零碳能源时代?到底该走哪条道要深思,现在大的方向往哪里走,是煤改气还是改新能源。我早上的意思不是反对新能源,而是到底怎么走的事儿。这样可以把我们国家缺气少油这些不利条件,反过来可以促进我们可再生能源好好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反过来把煤这个事儿稍微缓点。因为我们现在是大量的能源用着,但是建设“美丽中国”硬基础设施(路、桥、大坝、能源系统)需要大量的钢铁堆着,堆完这就对了,把煤砍了变气,这对我们美丽中国的基础上建好会有一点的影响。趁这机会建完以后别再重复地做油气方向的转移,一下就奔到可再生能源和零碳结构中去,这事儿能不能这么走,能不能干成要有仔细的规划。

   中国现在是6万亿度电,到2050年怎么算,我说有8万多亿,9万亿度电就够了,应该够使的。这个数按照中国目前的现状,水电1.5万亿,现在1万亿度,核电1万亿,现在1.5万亿。风电1万亿,现在2000亿,因为风电上网的问题技术上没有很好地解决,把它解开就能大发展。广电也1万亿,目前1000亿在那儿憋着。这样就4.5万亿了;再拿燃气、燃煤电厂提供另外的4.5万亿电力,同时拿它承担电力调风,就能够完成电的供应,这点事儿造成的碳排放是22亿吨/年,刚才我说35亿吨还够。

   能源里的燃料供应规划要有17亿吨标煤就够了,生物质能源能提供8.5亿吨标煤燃料供应,包括林业秸秆、农业秸秆、动物分辨,餐厨垃圾,这些制成生物燃气可以制成生物燃气1800亿方,压缩颗粒燃料4亿吨,其中生物燃料可形成负二氧化碳1亿吨排放。因为在制造过程中可以把它分离出来,给它再埋、再处理,就解决CCS的事儿。做完之后生物质燃气的剩余物又可能成为优质肥料,返回农田,真是循环经济。在戈壁滩盐碱地再种植2亿亩能源作物,这考虑好的能够实行,它能产生一年2亿吨的生物质燃料,再用燃气、燃油、燃煤提供8.5亿吨标煤的化石能源,要排出15亿吨碳排放。15亿吨加上刚才的22亿吨再减1亿吨,得36亿吨,就差1亿吨了。就很接近,很好办了。

   说这件事儿可实施性,是不是一步往那儿走呢?实际这些技术方法已经有成熟的东西,要干这事儿。一玩煤山西、鄂尔多斯就可以发大财,一说用油气中东的人立刻就成了财主,说要搞可再生能源、零碳能源,它也需要资源,什么是资源?是空间,是土地,这些可再生能不是高密度的,是非常稀薄的,强度低。需要以巨大的空间和土地作为资源。哪儿有土地和空间资源?就是农村,农户须,戈壁滩、沙漠等空间资源使原来的能源基地,就像山西和中东油矿似的,这是宝贵的资源,这是他们未来发展该建设的东西。

   比如在农区,“十一”期间我们刚组织20位专家去内蒙仔细考察,20亩地,一年机械化,出3万吨玉米,其秸秆又能够造出1千万方高质量的燃气来,97%浓度的,比国外进口的燃气还要好,直接进大管道。戈壁滩在宁夏有固沙荆棘,它又能制成好的生物质能源3000吨/万亩。寸草不生种那个就能出3000吨/年。盐碱荒地在张北,这清华的技术,脱硫石灰也会改造出10万亩地来,年产10万吨生物燃料。牛粪、羊粪这些东西,在延庆利用养鸡厂生物质燃气发电,一年产生2万千瓦发电能力的电机厂。太阳能发电,汪部长还跟我讲,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49%的电来源于光电、风电。

   这些都有成功的现实,只要把力量搁在这儿,而不是大头在油气,别投在那儿,投在这儿的话,这事儿就能办成了,而且未来中国城镇化率70%,还有4亿人在农村,如果光是种吃的,农村应该以干什么挣钱养家来看。光城市里不算,光靠种粮食不能养活他们,还是得变向实业,但把能源搁进去就不一样了。所以,农村应该是种吃的,种能源和接待旅游这三件事儿变成农村人口,这4亿人,30%人口主要的经济来源。

   我们国家能源供应总量占GDP总量的10%,吃的也大概占GDP的10%,未来50%的能源是由农村生产的,这些加起来占GDP15%,考虑农村第三产业占50%,加可以可以占全国GDP总量30%。

   得到几条结论。

   1、未来将进入低碳能源时代,我们是积极挺进还是被动地卷入呢?该深思。

   2、低碳能源时代靠什么呢?资源是土地和空间,哪儿有这玩意儿就上哪儿弄去。

   3、农村拥有未来低碳能源生产所需要的资源,所以农村应该成为食物和能源的双重提供者。

   4、给它的定位,我们城市化发展必须考虑农村功能的定位。30%-70%的城市化定位它到底干什么?

   5、我国能源供给和消费的革命应直接面对低碳能源结构转型。

   6、能源供给系统革命的核心。还有进一步的技术要做,比如建立风能、光能、生物质能生产方式,解决惠及输送的问题,调节问题和多农户主,这些都需要做技术攻关,30年时间应该在这些事儿上应该能做得挺好,但你得把这个方向摆正,这是能源领域该干的事儿,也是我们讨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该在这些事儿也是我们讨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该往哪儿走的重要问题。

   7、建设农村的可再生能源生产系统应该成为新农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谢谢!

   主持人郝寿义:非常感谢江亿院士精彩的发言,确实为我们生态建设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路径。下面有请环境保护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先生进行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京津冀大气环境综合治理政策”。

   

   夏光:大家好!今天在怀柔还算是清澈的空气,但在四环、五环那确实很糟糕,局域大气污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规律,如何采取对策大家确实非常关心。

   从总体上来讲,这几年全年来看清洁空气的天数还是在上升,但特殊时期,比如冬春季节气候影响比较大,还有一定程度的有所加剧,单个次数的严重程度有所加剧。前段时间陈部长半夜召集专家开会,就是建立信息系统,现在面临大的雾霾也没有立竿见影的好办法,先建立我们的信息系统,把各个渠道信息也收集起来。

   总之,现在大家对空气一是关心,二是反映差异比较大,老百姓的感受和政府公布的科学数据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当然,这不奇怪,别的国家也有这个情况。老百姓根据身边的感受来反映情况,政府是从科学统计数据拉长评价时段来评价。所以,两者有差异并不奇怪。

   根据对雾霾PM2.5来源的解析,北京这种北方城市主要还是机动车和工业来源,前阵子关于周边地区对北京的贡献有争议,外地的人不认为他们污染了北京,认为北京也给别人输出了(雾霾)来源。这个事情没有定论。现在总体来看,对机动车的认识比较普遍,认为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根据大气污染情况来调整机动车政策,基本上没有,原来买的车还是原来那样,这么严重的天气也没有什么限行政策。所以,对机动车的反映比较大。

   京津冀地区是比较特殊地区,国土面积只占8%,但消耗的煤炭、柴油、汽油、钢铁、水泥都占了很大的份量,所以它是个特别的区域,加剧了PM2.5的排放。

   面对着这种情况,国家都在采取各种政策,首先要分析它的原因,来源是来自于工业等,但原因是什么?目前是三个学说,这不是我总结的,是科学家们总结的。

   1、排放说。因为我们发展方式太粗放、落后工业机动车大量增加排放,它的对策是大力去减排。

   2、生态说。从更广的城市化、城镇化过程模式来讨论,天地不交就形成了雾霾,他认为我们现在就是这样的,因为大自然本身有自动调节的功能,过去没有这么多人口和密集城市时生态是自然的,有草地、湿地和树林,天上的水能够下到地下去,到了气温高的时候水能够蒸腾到空中互相交流,要么晴空万里,蒸腾上去多了就变成雨下来,要么就是晴天,要么就是雨天,空气就很好。现在城镇化采取的是密集的方式,所有的自然土地要么就把它盖成了房子,要不变成了道路,要么修成硬覆盖的停车场,地下的水很难像过去蒸腾到空中,因为面积不够它也就难以凝聚成水降下来,所以就不晴不雨的状态,就是雾,雾混杂着排放物在里面就是雾霾了。生态学说对我们大尺度地解释生态污染的空气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回过头来说,对策里采取什么样的变化和模式。

   3、气象说。最近几年来各种极端天气变化,过去我们老说人头顶上有上百公里的净空,比较开阔,现在大气层压得很低,有雾霾显得很压抑。气候这么变化,人类很难调控它,独立的气象因素过来了就得承受。好在它的特点是短期化,气象学说解释的是短期严重雾霾问题。

   面对着这种情况所要应对的措施就是国家所要采取的,有规划指南,机动车应急,特别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以整治几个重点区域来进行防治。排放量太大,要从结构上解决问题,所以要加强治理,加强排放,使用低碳能源、清洁能源,非化石能源来解决,这些内容都很细致。

   现在贯彻执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中国特色,国家定一个大的目标,经过科学家等等反复测算以后的预期目标,通过我们的行政系统、政治力量往下推动,各个地方的首长要签责任书,各个部门要落实任务,要没做到就要问责你,这确实是一种中国特色,说白了也有点人治的搞法,不完全是科技创新,也不完全是法治的做法。

   但中国现阶段就是这样的,在这个阶段不动用行政系统不太见效。其他的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创新能力,在京津冀、长三角这样的地方实行特殊的能源政策,就是煤改气,或者再改其他的能源比例。代价很大,我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特别是京津冀火电厂强制实行超低排放改造,超低排放本身就是靠措施和投入实施的,再往上增加一层就是减少烟囱设施,边际成本上升很快。

   这是节能,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来推动领跑者制度,这是所谓的树立一些企业标杆,把他们技术创新成果向社会推广等等,鼓励大家来改变生产发展方式。这些内容非常得多。还有建立监测预警体系。时间关系,不详细说。

   为了应对大气污染也不断提升了环境的标准,特别实施了一个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部署政策,这是法律允许的特殊政策,政府有关部门在特殊情况下有权发布比正常法规标准还要严的特殊排放限值。现在在火电、钢铁等六大行业实施特殊排放限值,有些行业还没有算出来,所以现在火电、钢铁几个行业在实施。对钢铁企业发布一个特别的排放限制,很严,刚才说的超低排放就和这个有关。超低排放限值因为成本比较高,所以不在全国实行,只是在需要实施的地方,京津冀、长三角,47个地级以上城市实施排放限值。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京津冀企业反映最近环境成本上升比较高,就是从这里来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总之,应该可以看到,应对气候这种特殊情况下的雾霾,除了实施一些强大的硬性减排和特殊制度以外没有特别好的办法,要说什么革命性的科技办法把雾霾解决,现在还没有找到。

   倒是有一些市场上的企业在在这方面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比如有一个企业找到我们讲了它的道理,雾霾它自身已经产生了,但有时候我也需要一些特殊的空间净化空气,比如阅兵需要天安门广场那一带空气要比较好,两会3月份也是雾霾高发期,需要天安门一带亮堂一点,我有办法把它变得亮堂。什么办法?他说雾霾就是一些微粒子,我发明了一种生物制剂一样的东西,通过水泡,马路上行驶的像空气中喷雾地泡沫,这些制剂加进去以后发射到空中,到一定量时,生物制剂就可以发挥作用,就变成颗粒更大的东西,靠重力沉降下来。所以,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保证一定小空间里的空气比较好,可以降低雾霾,这就是未来科技创新的一个方向。这些小企业还是蛮聪明的,后来我了解到,他了解到这个技术被谁感兴趣呢?就是县政府感兴趣,因为现在省级对县级政府都进行空气质量排名考核,排后的要挨批评,县政府就说在我监测点周围几公里范围喷一喷,什么时候数字下降了我就把钱付给你。但我认为这是好事,一是县政府有积极性来降低污染,二是企业家有积极性发明技术,只是用的稍微听起来不是太带劲。那没有关系,总之,我们要相信未来的市场。

   三、提个建议,体制改革。

   针对特殊的情况我们需要一些特殊的政策,目前为止尽管大气污染严重,但在体制机制上面并没有进行重大的改革,目前京津冀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联防联控机制。但大家知道,这个联防联控机制是很弱的,大家只是讨论得多,贯彻执行下去很难。所以,我们提了一个建议,要建立京津冀大气环境管理局,要采取特殊措施,这个管理局不像平常环保机构已经有的,而是要形成一个东西,就因为京津冀地区这样的地方大气污染环境太严重了,所以要成立这样的机构。但它是临时性、应急性的机构,相当于特种部队,因为特殊任务要完成,需要组建特殊部队去打这个仗,配备好武器装备给他打,任务完成了,部队可以不用保留,进行撤销。最近我们要完成一个任务,要实行这样的体制改革。如果不成立区域性,有力的政府性机构,很难改变本地的产业结构、技术升级和科技研发,通过这样的措施加快完成这样的任务。这是我们这次提的重要建议,以中央事权为主,地方事权为辅。所以,京津冀大气管理局应该是中央机构,不能完全赖在地方,有人说是地方对空气质量环境负责,我们说不对,区域问题要中央负主要责任。它是一个强势的实体性机构,不是一般性的协调机构,但又临时地解决问题的机构。

   谢谢大家!

   

   主持人郝寿义:今天下午第二个阶段主题发言到这里结束了。下面开始第三、第四阶段发言,交给冯长春教授主持。

   

   主持人冯长春:谢谢郝老师的精彩支持,也感谢上面各位院士专家的研究,下面进行第三阶段的报告。接下来第一位演讲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王松霈教授!

   

   王松霈:我是研究生态经济学的,我根据8分钟简单地谈一个观点,就是建立生态与经济协调的战略指导思想。

   这个思想我认为它应该指导世界和我国的一个根本战略指导思想问题,同时也是指导城市发展的一个根本战略指导思想问题。这个战略指导思想问题到现在还都没有解决。所以我想探讨一下。

   具体过程是这样。联合国最近40年以来为了解决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每隔20年已经连续找买了三次大会了,实际上它是探索建立一个正确处理生态和经济矛盾的战略指导思想,但至今一直没有能够解决,它的具体过程是这样。

   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保护环境,但是经过20年却保护不住生态环境,也不那么支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问题。1992年也是6月,在里约热内卢也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这个大会的前提是把环境与发展,我理解的它的实质就是把生态与经济结合起来,并提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又过的20年,整整20年,问题依然没有能够解决,生态环境依然没有保护住,可持续发展问题依然做不到。2012年6月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一个可持续发展大会,有人称为里约加+40大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会上还特别强调,我们这次要切实实现可持续发展了,不能叫我们的子孙再开里约+40或里约+60的会议了,但大会仍然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战略指导思想,它的文章只有提出了一个发展绿色经济。这已经提出多少年了,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发展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依然是途径,人们依然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依然解决不了问题。

   40多年来的实践,向人们提出了要明确建立一个符合生态时代需要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十分重要的。过去长期以来,人们是不自觉地遵循着一个“战略指导思想”,那就是只顾发展经济,不顾破坏生态。他不认为这是个指导思想,实际是这么遵循的,使用这样的指导思想指导发展经济。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保护人类生态环境,这是个很重大的转变。人们又不自觉把它作为战略指导思想来看待了,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保护是保护不住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不能实现可持续的。

   当前,现在已经进入了新的生态时代,生态时代的任务就是要扭转工业时代的生态与经济的不协调,我认为生态与经济的不协调是工业时代的基本特征,生态时代就是要扭转工业时代的不协调转向生态实现一定的协调,因此,生态时代的基本特征就是生态与经济的基本协调。我国与世界都应该建立生态与经济协调的毡靴指导思想来指导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要用这个思想指导城市的发展。

   回顾1992年联合国大会,实际是个很重要的大会,当时已经明确提出了一个思想,就是环境与发展。我们认为核心就是生态与经济,要密切结合的这个思想。这已经提出生态与经济协调的思想,这就为建立这种应该建立的战略指导思想打下了基础。但可惜的是,当时的人们对这个重要一点放过了,只是记住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再加上20年来实际存在的,为保护而保护的生态环境这个片面战略指导思想惯性的作用,就认为生态与经济协调这个战略指导思想没有能够建立起来。

   当前,生态与经济协调作为一个智库思想应该提出来了,它就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基础和前提,只有协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它是基础与前提,同时也为指导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具体的途径。从前说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们不知怎么做。现在遵循着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大家就知道怎么做的,每一个实行,每一个思想也就考虑两个方面,协调出发,破坏就会少了。

   因为我们现在实际情况,经济部门主要的任务是发展经济,他在保护生态环境没有硬任务。环境保护部门任务是保护环境,各经济部门是放火者,他主要在那儿放火。而且发展经济越来越快,放的火越来越大。环境保护部门是消防队,在背后跟着救火,越救越力不从心。环保部副部长潘岳同志写过文章,越来越力不从心,疲于奔命,而且还曾经提出过环境保护要转型的问题,我为这个问题也写过文章。如果都建立环境与经济协调的指导思想,经济部门同时就承担着两个任务,你既要发展经济同时也要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也是你的责任之一,你在发展经济时,很多事情在破坏环境,放个火就消灭于发生之未然。这是个积极的变化,环保部门的工作也就好做了。

   最近几年来我常住海南,它是我国第一个生态省,我结合它建设的实践进行经济学的研究。我年纪大了,88岁了,在那儿也适合养生,也一居两得,我常住在那里。海南省通过省发改委也邀请我做过顾问,一起研究生态省建设的问题。最近海南大学又聘我当个荣誉教授,说最高职称,也是一起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我也当面向海南省省长和省政协主席开会表达过我的学术观点,也受到省领导的重视。

   现在我想,在我国第一个生态省能建立起这么一个明确的战略指导思想,在这个战略指导思想下,用海南省省长的话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实现可持续发展省级的样本,同时也就实现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城市,在这样的情况下,解决了我国与世界以及一些城市当前需要解决还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我认为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大的贡献。我现在做这样的工作,看看做到什么程度,正在为之努力。

   谢谢大家!

   

   主持人郝寿义:谢谢王教授!下面有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毛其智教授给我们介绍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的问题。

   

   毛其智:因为今天下午的主题是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在这个前提下来做讨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

   大家知道,在最近一系列的中央决定中,比如十八届三中全会若干重大问题,去年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意见,国务院和中央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都提出来了一个具体的要求,就是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有具体的这些任务,比如在若干重大问题改革里,空间规划体系要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在中央改革总体方案里,说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编制统一的空间规划,实现规划全覆盖。我的专业就是城乡规划,所以非常高兴中央这么重视这个方面的工作。但是中央提出也有两三年了,反应好像不太一致,学术界认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是个老问题,学术界研究多年,到底怎么做都知道的很清楚。但这显然不是学术界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是政府来建立。政府如果从承担我们主要工作的政府来看,一是住建部,二是发改委,他们应该都做些什么呢?如何落实?

   我想起毛泽东在82年前就讲,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有完成任务的方法,任务是河,如果没有桥,没有船就不能解决过河,就是空话,不解决方法,任务也是瞎说一顿。其实中央提了很多很好的战略思想,就是怎么落实的问题。

   最近住建部也有一些回应,在最近一次比较大型的会议上,某一个领导说,过去我们城市规划有这么一个体系,城镇体系,省域、城市、县域、村庄详细修建体系,它和国民经济、土地利用相结合。现在他又用了另外一张幻灯片,国家现在又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于是分别地把它作为各项任务。比如国家说了要编制空间规划,我们就接一个任务,要重新做一个事情,就是空间规划,做完了以后是不是满足原来的要求,好像并没有明确的这种考虑。

   所以,目前这种组织规划的思路是不是值得再进一步讨论呢?时间的关系,简单地说一下我的想法。

   1、目标。

   2、方法内容。

   3、实施管理。

   一、空间规划的目标。

   1、按照中央的要求,构建归属清晰、责权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目前资源所有者不到位,所有者边界模糊非常严重,我们讨论的很多问题,抓不到根本的问题之一,到底所有权是谁,管理权是谁,使用权是谁等等不明确。

   2、市县空间规划要统一土地分类标准,每一个部门都做土地使用分类,每种分类都有它自己的理由,但是如何把它统一起来,划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

   3、研究建立统一规范的空间规划编制机制。由一个部门负责市县空间规划编制,改革完善城市空间规划体制等等,这里面的要求就是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规划为主要内容,全国要统一标准,规划要相互衔接,国家-省-市各级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管理体系,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等。直到这个礼拜,习主席主持的中央深改28次会议,还审议通过了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是在制度、标准、机制都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如果要编规划,那实际上也还是一个先有鸡先有蛋,最后转来转去,这又编出来一个没有明确的制度,没有统一分类标准,没有一个合理的机制工作,到底怎么做?

   二、空间规划方法与主要内容。

   我们所重视的是在空间上,大家都知道,一个是以人为本,土地是空间的一种表达方式,前面很多发言也都提到,我们的经济、社会、自然、生产、环境都是发展的基本条件,在这个过程中,人怎么办?地怎么来安排?在这些问题上,我们的人某规划管理,土地规划管理,各种分类标准实际还是给现在的发展造成很多的困惑,很多时候的讨论就是因为这些标准、方法根本就不一致。所以,在一个平面上,在一个会议室里讨论,实际是笼子的对话,各讲各的内容,根本说不到一起去。

   目前中央又对这些空间规划要素做了进一步的明确规定,比如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明确规定这些落户人口到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每人占多少土地,对特大、超大城市提出瘦身,北京也积极响应。说2020年从目前缩到800平方公里建成区等等。目前,我们空间规划到底是什么样的方法。

   紧接着特别的问题是《“十三五”规划纲要》又提出形成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地方规划、年度计划等为支撑的发展规划体系,加快出台发展规划法。一方面中央在提倡的建立空间规划体系还不明确的时候,再提发展规划体系和发展规划法,这个问题是帮助他推动?还是把两个问题进一步混淆起来。

   最近,按照中央的要求,我们规划部门主要的改革目标:

   1、建立规划体系。

   2、推动多规合一。现在看起来空间规划体系应该有一套新的技术标准是不同于以往各家各说的话。同时多维合一应该形成一种新的制度安排,把各种相关的保护与发展的制度应该在多规合一里重新组织起来。

   3、什么是规划,规划是一种政府职能,是一种公共政策,所以还是要依法行政。我们提出规划有法定规划,还有一些规划是非法定规划。现在这个法定和非法定实际也是混淆在一起的。这样空间规划体系实施管理自然造成了相应的混乱。

   中央在一个文件里提出“两图合一”。北京市说今年年底就要完成“两图合一”,这个“两图”一个是传统的城市规划,城乡规划,它不是空间全覆盖的,主要还是在规划建设的范围里来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它是全覆盖,它是不是真正做到全覆盖再说。是不是可以把两图合一作为第一块石头扔到水里,我们来试一试。

   小结。

   我认为,1、在学校里教书应该给同学明确的概念,现有的空间规划体系应该立足于现有的城乡规划法和城乡规划标准,城乡规划管理体系,没有办法另搞一套,抛开现有的法律制度。

   2、不能简单地把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做成一种新规定,如果做成一种新规划,那就是一种非常危险的途径,而是应该建立一个开放的和不断更新的城乡规划工作平台,成为国家提高执政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一个过程。

   3、与其说是多规合一,今天我们讨论的一个非常大的前提是保护与发展,这是全世界的一个课题。我们有一个过去形成的空间规划体系,还有一个国家在另外一个角度,前面特别讲经济,讲钱时讲到发展规划体系,两个规划体系也要合一,在这个合一的过程中形成保护与发展的主题这么一张发展蓝图。

   回到问题的原点——怎么过河。可能改革开放30年,习主席讲的“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至少我们可以做的,还是踏踏实实先摸到几块真正落地的石头,然后再考虑将来我们怎么过河。

   谢谢各位!

   

   主持人郝寿义:谢谢毛教授的精彩报告,他从目标、方法、内容和实施管理这几个方面给我们做了建立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政策报告。这个问题也是当前规划界也关心的热点问题,后面我们可以进行进一步讨论。

   下面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教授给我们做报告!有请!

   

   李晓江:谢谢论坛给我这个机会。前期在承办规划工作中在思考一些问题,水平我们国家城市转型,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文化、生态,我认为是发展阶段价值观的变化。这个价值观的变化其实带动的是我们对城市空间价值的重新认识。

   一、我国城市空间的问题。

   1、既有的模式不可持续性。我们知道存量过多,价格过高,效率很低,同时企业的套利,不光是人群,企业在寻求规避高成本,寻求高性价比的地区。旧城市空间,经过30年发展碎片化、孤岛式,从社会层面和功能层面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反过来我们看城市空间需求在发生什么变化,我们讨论供给侧改革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理解需求。从人群的需求来看,中等收入是我们国家规避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的一个战略性工作。中等收入人群的需求同时它又对价格极其敏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城市的空间供给,怎么考虑它的需求。

   2、城市化过程中,大量进入的人群,迁徙的人群需要的空间需要多样性、选择性、流动性的空间。在社会分异背景下低收入人群,低成本空间需求一直是改革开放30年我们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从经济活动需求来看,特大城市、大城市在走向后工业化社会时他的需求在发生什么变化。我们经常讲,做大城市的规划,从每天上下班客流的流向大体可以判断这个城市的经济结构。北京、上海是一个上班向心的,一定是三产主导的经济结构;天津、郑州这样的城市还存在上班之后向外走的,很显然它的工业一直一定占很重要的比重,因为产业和空间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在大城市走向后工业时,从生产转向市场和消费组织,转向服务经济,转向新经济,它所需要的空间和我们在工业时代扩张式发展背景下的空间又明显不一样。我们城市要走向国际化,走向创新创业,他们所需要的空间是什么样子,特别是产业升级过程中,我们讲存量规划。我们腾退的这些空间,我经常在问,北京要腾退那么多非首都职能,腾退的空间到底干嘛用?是简单的搞房地产开发,还是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或者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

   3、在空间的背后实际是模式的转型。

   在模式转型当中很重要的一点,从扩展式的发展转向存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时,我们国家30年政府与房地产商高度一致的垄断模式会不会发生变化,如果我个人认为,是不是会导致我们的规划建设的程序会更加开放,我们的居民、企业、社会参与的机会会更多,空间的供给,由垄断式的供给会不会转向自主性的供给和多样化的供给。

   北京一个居住区的居民大家达成一致以后,仅用每个车位2.2万元,每年电费和经营费用600-800元解决了300个停车位的问题。按我们政府的思路一定需要向开发商建设几十万亿的停车位。所以,存量方转到这个背景下,我们经济的空间供给方是不是会变的?我们的共享经济和轻资产经济目标会不会实现?也就是说我们城市可能会更加有利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可能会更加有利于生态型的,低碳型的发展模式。

   在传统下面一些重要的空间类型它的价值在发生什么变化?

   老城区经常是我们富人和最穷人聚集的地方,是老龄化地区,但它的社会包容性、功能多样性,在未来后工业化时代的价值实际是无穷的。它经常是创新型活动所需要的多样性的,低成本的,需要文化,需要更好的人居环境、公共服务支撑的经济活动聚集的新的空间。我们的城市外围和新区是在城市发展当中,我们空间需要去重组、缝合的地区,这样的地区实际是中等收入阶层高度聚集的地区。怎么满足中等收入人群的生活需求,在新经济背景下看它的价值更新,这里面也有很大的文章。

   城乡接合部、城边村,它是非成规化、低成本和政府管制之间博弈抗衡的地区,但它恰恰也是我们城市中产阶级后备军的落脚城市,灰色地带,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运动地区,同时它也具有生态型、风景型、特色化转型的发展潜力。文化与风景的结合,我们认为它是在未来发展当中具有无限升值的新型空间,它可以是现在品质很优良的文化地区和风景地区,也可以去塑造文化和风景,一些被遗弃的棕地、荒地,被遗房的老住区、老厂房都具有再开发,实现它的文化和人文风景价值的潜力。这些地区我们应该怎么来看待?

   在这样的空间需求和空间价值转换过程当中,我们的空间重构应该怎么去思考?重要的是要观察一个城市或整个社会新活动和新空间的供给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也就是说传统的政府单一的,垄断的空间供给方式要转向存量的,它的特点是增量的,等级的空间组织模式要转向存量的,特色的,网络化的空间组织模式,要为新功能、新活动提供一个新的空间载体。它的特点,据我们很多观察,因为今天没有时间来讨论这些案例,比如中关村,深圳一些地区,它最大的特点是空间的模糊性,多元化/边缘化、多业共生、多元价值、地域跨界,而且我们可以用非来形容它,它是非传统的,非等级的,非清晰结构,非单一用途的,一些很活跃的创新型地区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反过来它是教育/科研+(中关村),生态/环境+(西溪湿地);文化/特色风貌+(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小镇);风景+,交通(空港/枢纽)+;低成本/高便利+。就是这些参与空间供给的因素和类型越来越多样化。

   目前的环境是当前特大城市重要的空间类型。

   1、创新空间,到底我们的空间活动在哪里发生,怎么转移,怎么扩散,怎么成长,和城市其他功能融合。

   2、层次来讲,从区域到城市到地区到场所。

   3、空间类型可以以来本地产业,可以依赖智力资源,可以依赖区域需求,中关村是一种类型,东湖又是一个类型,车公庙、板雪岗,深圳的松山湖,上海的张江。上海的张江原始创新到底在政府提供的正规空间里还是在边上的城中村里。大数据研究证明,恰恰它的原创动力并不在正规化的空间里,而是在边上的城中村里。

   4、新经济的一些空间现象我们看到,前面提到的特色小镇,大家知道华为要搬离深圳,要讨论的一个是深圳的成本问题,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华为从它橱窗时期的产业空间发展模式转向更加多元化的追求,松山湖大量的海归人才,他需要的是混合型的空间,恨不得楼下就可以送孩子上幼儿园,隔壁就是他上班的地方。他要把这些零碎的,空间碎片化导致的浪费在路途上的时间集中起来去度假休闲与工作,这样的空间变化后面实际是经济活动和人的需求变化。

   本质上讲,创新空间是利益导向,是独立盈利性的活动,所以它对成本极其敏感,我们认为创新空间应该是多元目标,多元价值共存,加上政府的各种资源和资产配置来营造一种创新生态,而不只是一个空壳。这里面要考虑创新活动的盈利性、商业兴特征;流动性、活动性特点;集聚性、交融性特点;便于交流的场所。中关村我们跟踪了6年的研究,得出清晰的结果,中关村重要的特征是它的混合型和模糊性,中关村核心区40万平方公里80%是政府无偿供给大院的院所,提供给它大规模灰色空间资源,才赋予它强大的生命力。

   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创新活动空间的成本控制,地铁4号线的开通对中关村是很大的交通改善,但现在我们深入研究发现,地铁4号线的开通带来的是创新型的原创企业被挤出,金融和房地产企业的进入。我们担心的是,这种重资产的资源配置有时候导致的结果是事与愿违的。既有的资源开放和降低成本,通过放松管制,降低成本是创新空间很重要的因素。

   国际化的空间。

   讲到国际化的空间,很重要的一点,它并不在于城市的规模和行政的层级,而在于它特色的功能和在网络当中,价值区段、经济链条当中独特的环节。这里面有一些案例我们耳熟能详的,海南有这么一句话“世界的领水,亚洲的博鳌,中国的三亚,海南的海口”。在浙江做规划时,我们也给书记、省长编过一个段子“世界的义乌,中国的温州,华东的宁波,浙江的杭州”,当然现在杭州不是,杭州越来越世界了,G20来了。国际化的起源和起步可能是偶然的,但怎么抓住机会,重要的是,我们认为,推进一个城市国际化的空间需要经济政治的必要条件,同时必须关注文化和社会的充分条件,没有后面这两个条件同样不可作为的。

   国际化空间提供当中,我们认为有几种类型,一是功能空间,比如CBD,前面王书记提到的奥运博览中心;二是特色场所的提供,就是文化+、生态+、风景+,特别要关注一些典型场所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我们给北京市政府分析了北京国际化功能的空间特征,我们发现在北京,它的亚运村、望京、五道口都是非常重要的国际化节点,这个节点我们并没有讲使馆区,其实使馆区是另一个重要的类型。它的成长和聚集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场所的空间感和认同感非常重要。一个人移民到国外很重要的一点,吸引他的第一是差异性,真正能留住它的是背后的相似性。所以,我认为,在空间场所提供上很重要的一点是怎么保持差异性,创造相似性。这是个挺复杂的问题,不能展开讲。

   必须注意,不同的族群对空间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北京做的分析,最后我请上海分院的同志在上海做了一个分析,结果是完全一样的。比如亚洲人喜欢聚居,北美、澳洲人喜欢现代化的品质,欧洲人全部住在老城区,不抱团的,是融在本地的社会网络当中的。当然,有些小众。我们期待大量的亚非拉人民。最近,我们在做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时给工程院汇报,工程院专家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中国的移民人口只占到0.1%,在世界上排名是倒数的,这对中国的未来的国际化是个重大的问题。所以,研究国际化,认识不同族群的选择是我们研究很重要的方面。

   如何顺应城市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空间价值变化和空间重构,这应该是城市领域重要的供给侧改革。30年改革开放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我们给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空间载体,这种空间载体怎么顺应未来的发展,去认识它的价值规律,去改变我们的空间供给方式和类型。

   谢谢!

   

   主持人冯长春:谢谢李院长从空间价值转换这种新的视角给我们做了中国空间城市发展精彩的报告。下面请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教授给我们做报告。

   

   诸大建:我想谈个简单的,但可能也蛮重要的问题,题目比较学术一点,但大家经常看到报纸上公布中国可持续兴城市的排行榜,生态文明城市的排行榜,绿色城市发展的排行榜。排行榜里有没有真正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应该好好思考。

   以上海为例,上个月相当于麦肯锡这样的大咨询公司公布了一个全球城市排行榜,国内城市里上海、北京都是可持续发展第一、第二名的。但它里面用的环境指数,上海属于他所有计算里倒数第几名。这里面就感到有问题了,经济排在很前面,环境排在很后面,加起来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在前面的,这个问题对不对?上海政府自己也不敢认,因为刚才江亿院士讲到,上海人均碳排放已经超过10亿吨,那是国内将近2倍多。所以,到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国内现在三天两头都有这样的排行榜,记者、媒体都很喜欢,事实上应该严重应该引起思考。

   流行的做法是。大家都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三根底线:经济线、社会线、环境线。如果你愿意扩展也可以用到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基本都是这个思路。怎么样做它的绩效评估呢?以可持续为例,可持续经济、社会环境,分为二级层面,最后分到可拿到的指标层面。怎么样做个综合指数呢?把所有量纲的,比如人均GDP,人均绿地,由标准化变成无量纲的,一层层接,接到最后搞一个经济指数,搞一个社会指数,搞一个环境指数,直到现在,我们基本还可以认可,经济管经济,社会管社会,接下去问题就来了,当把经济、社会、环境西格玛一下变成可持续发展指数时问题就出来了,因为它的排行榜就按照这个来的。其实这是严重的,误导我们发展的地方。

   尽管我们说要补短板,但实际评下来所有的可持续发展就等于经济发展最厉害,环境短板、社会短板都被社会冲掉了。打个比方,我们招博士生,总分350分你觉得他还不够,还要看他外语、数学是不是过及格线,但现在可持续发展只算他的总分,没有看子项目有没有过及格线,这和我们的底线生态红线完全对不起来。当我们再讲可持续发展时,许多学术研究、政策研究与这个是不对标的。

   几年前我们和UNDP一起合作,我们扣一扣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可以提出“两个半球”的理论。可持续发展是指资源环境可以承受的,发展是指经济社会发展。所以,这里边表示两个半球,上面是发展半球,发展应该做上去;下面是资源环境,应该做下来,这是反向指标。当你把它西格玛集成时就模糊了,特别是经济量很大,资源环境消耗时,一减总量还是增加的。我们经常有这种做法。

   我前面是个标题,对可持续续,中国到现在要好好理解了,经济学界和环境学界有两种可持续发展概念,一是弱可持续发展,把三个方面西格玛一下;现在非常公认的碳底线,包括行星边界都讲的是强可持续发展,是什么意思呢?资源红线、环境红线、生态红线,这三根红线保底,不冲破的情况下你做什么?这是学术上我们要实现从弱到强,整个国家是堆起来的。

   二、实证:中国城市的四种情况。

   把中国的城市按照两个维度做个举证。横向是表示发展,比如经济、GDP、社会这些当然越高越好。生态的投入,它不是越高越哈,是反向指标。如果里面每个都有达标线和阈值,可以看出什么是发展指标,GDP人均1.4万是个门槛线;人类发展指数0.8是个门槛线,就可以看出发展不发展,这就是可持续发展当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就可以看到它的生态有没有超过承载能力,超过承载能力即使发展,像北京、上海滩排放量高,你是发展,但不能叫可持续。

   贵阳搞生态文明论坛,我和钱先生很多年前当他市政府的顾问,我一直讲贵阳你生态是集成了老的,但发展还不够,要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没有金山银山,光是生态文明那就不要保护了;所以,把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等于环境保护也不对。

   (图)这是四个象限,过去四年来我们做了四年来的实证,把中国城市一拨之后基本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我定了一个国际创造性门槛线。这是我们的目标区域,就是发展也是达标的,生态环境消耗也是达标的。但东部沿海地区基本落在上面象限——北、上、广、深。这边属于中西部地区,它是属于发展不达标,但声带环境蛮好的,所以它在下面;中国还有特殊现象,新疆、内蒙一些资源性地区经济既没有发展,资源环境又过度。

   目标是要进到这个区,但它的路径是不一样的,我们可持续发展不约而同提路径,这实际是有问题的,比如上面的区域,发展是非常充分的,但资源环境不够,所以它的目标是保持发展速度,把资源环境往下走,我把它叫做B模式。这边是发展不足,资源环境不足,转换为金山银山,不要转换为B才回到那个目标区域里,我叫它C模式。当然还有把A、B都要兼顾的模式,这是三种路径。

   我国什么叫东部优化地区,红颜色是生态赤字,黄颜色是中间,绿色是生态相对赢余,还没有开发的。优化开发地区就是B模式地区,重点开发地区就是可以做点增量的,这是对我们今后新常态,大家讨论新型城镇化的转化(都可以实现)。我打个比方,晓江院长搞的规划里经常提到增量规划和存量规划,我认为我的理论可以支持他的。

   中国人都讲打麻将,中国过去30年都处于打麻将、摸麻将的阶段。大家知道,打麻将是摸到13张牌,一个个摸,实际是圈地,这是土地财政做的贡献,城市都是扩张的。什么是新形态下的城镇化呢?麻将摸到以后不能再耍无赖,你说我要14张牌、15张牌,这你就犯规了。你说13张牌我打不来,做不好了,那你又傻了。现在的目标是从摸麻将变成换麻将,13张牌不动,存量不变,一个换出去,好的换进来,经过几轮一换,13不靠清一色你就胡了。

   大家仔细体会一下,即使人们也是这样的,小青年到二十几岁是长身体,增量发展,搞生态学的,生态学有个繁荣的退却,壮年时要报纸体质不变化,但要提高质量。每个生命体都有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数量扩张,是必然的,不要怪前面一个阶段;后面要不断优化存量,这是未来30年。

   发展的起初阶段是增量,重点是流量转化为存量,没有一点基础设施,经济学的物质存量一点都没有;到后来流量主要维护存量,存量更新为主。为什么现在存量更新变成主导,这是我们现在主要的阶段。当然,中国的城市要分开来,东部是存量优化为主导,中部和西部还有重要的增量空间,不能一刀切。

   (图)这是老模式,红颜色表示我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绿颜色是生态项目,原来以红颜色为自变量,绿颜色为因变量,把绿颜色用完了,绿颜色重新服从经济结果把它做大了。现在我圈地你绿颜色不动,绿颜色就是你的生态底线,你能不能做大。这样的变B模式以后,绿颜色变成自变量,红颜色变成因变量。同样单位下红颜色能不能以较少的资源环境达到同样的价值链?这就是优化的。

   到更高阶段可能红颜色都太多了,本来第三产业变成第二产业。(图)这是首尔,曾经是高架,现在变成了清溪川(音),那就是李民朴(音)当市长时,他把水泥空间变成绿色空间。所以,我开玩笑,上海、北京城市中心的高架就像纽约的高线公园一样,什么时候变成慢性交通,人行步道,而不是汽车道,人行道。那么我们的转型就实现了。

   谢谢大家!

   

   主持人冯长春:谢谢诸教授精彩的报告,下面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李锋研究员做报告。

   

   李锋:尊敬的各位院士、领导大家好!非常感谢组委会给我这个交流的平台,上午和下午听了很多著名专家学者的报告,我也学了很多的东西,我跟大家交流的一个题目是关于“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低碳城市建设”。

   我们都知道,我们正在经历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全球面临三大风险,全球安全问题,气候变化,经济危机等等,还有区域生态服务功能质量下降,环境污染、资源耗竭;人类人群的健康,从人的个体到生态系统,到人类基因退化等健康问题。

   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包括交通、污染、用地紧张、产业、社会生态等等。总结起来,我们现在生产过剩,生活过度,奢侈消费,生态超过了承载力。我们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实际用地的资源环境消耗换取高的产出和高的生活品质,目标实际是符合的,包括经济、环境、体质等很多方面。

   路径,它要通过可操作的,可以实施的,各个方面的措施来实现。新的应该是观念更新,体制更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威信(音)来实现,还有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环境转型。

   我们国家城市化和国外不一样,户籍人口的比例比财政数据,我上次算低了15个点,这对城市基础建设和各个方面都造成很大的影响。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经济和社会指标是容易达到的,但资源环境和效率不一定很大,比如人均公共绿地每提高1平方米都是很难的,效率提高零点几个百分点也是非常难的。这是我们未来非常大的挑战。

   城市化,我们知道,在人口、土地、经济、社会方面都是很大的表现,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是最大的,可能建设几十年或者非常得落后。生态城市,引用我的博士导师王尔松(音)院士对生态城市科学内涵的解释,它不是逐渐的目标,而是一个过程,健康的过程,进化的机制和整合的机制各方面综合,所以我们需要很久的过程。

   生态城市通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科技的创新和生态的微新(音)来实现。20年前我们做了亚洲第一次生态城市建设框架,在王尔松(音)院士的指导下我们做了20多年,现在建设的非常好,现在也得了联合国环境人居奖。

   城市问题实际是个复合的生态系统,这是我倒是王松院士和我的马松俊(音)院士在1980年代提出来的,比国际提出早15年,也指导了我国30年来复合生态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新型城镇化低碳城市建设,在这几个指导思想下,结合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有系统地辨识,分析总体的战略,空间的引导和公共政策。当然,我们需要各方面系统支持研究和提供参数。

   它介绍的关键问题,一是??的生态安全,自然的生态服务,经济的生态效率,文化的生态品位和管理的生态体制等等。它的目标是应该是宜居、宜业、宜行、宜民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下一个支柱是产业生态、人居生态、基础设施生态几个方面。它对绩效的评估不仅是经济GDP,还应该包括生态的服务种子,文化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发展。

   低碳城市实现的途径应该包括城市化模式、产业结构、能源,建筑、交通、生产和消费,体制和管理。低碳生态城市系统整合需要多个学科交叉整体论+还原论实现。城市管理与建设,需要把生态复杂度进行辨识,进行简化,抽象出来,调控生态可持续性,我们利用它的动力学机制和控制学原理来调控,通过评价、模拟、规划管理来实现低碳城市的建设。

   很多城市问题和基础设施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热岛、内涝、灰霾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城市地表硬化和基础设施密切相关的,很多问题和地表硬化密切相关,造成很大的生态环境的效应,这方面影响非常大,我们也可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一个重大的问题,生态问题是复合的,一是自然生态,基础设施需要从红色地表到绿色基础设施到生态基础设施的转变,这是低成本的,网络结构的,系统耦合,复合管理的转变。这是我们构建湿地、绿地、地表活化、污染控制相结合的,通过生态廊道结合起来的复合基础设施网络,并且进行工程示范和管理来实现。

   这是我在美国加州拍的湿地基础设施的图片,有水体,有滩涂,有乔木、灌木等等,是非常完整,非常好的生态服务功能,而我们国家的湿地都是水体和景观,很多没有它真正的功能。包括城市排水系统,传统的市政过程有很多问题,必须配合生态基础设施工程来调节它,复合管理,从源头来调节这个问题。

   经济生态,现在城市群城市的破坏非常大,一个生态修复的产业是很大的产业,包括自然、人文、经济生态修复产业。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生态产业园区的建设,我们经常调研过这样的产业园区,没有规模,土地占用比较多,产业比较单一,和周围的居民是分割的,垃圾到处都是,还有污水。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很多抓手、目标框架和评价指标需要做软的建设。需要有些抓手和平台、网络,供应链或者志愿者活动来实现。

   管理生态,城市表面生态,比如基础设施管理,城市到乡村一个综合的管理,污水和垃圾。

   城市生态资产占用与生态服务监管,就像经济资产一样管理生态资产,来控制性下规,生态补偿,然后决策,像物业一样管理给它。

   静脉产业对生活垃圾的全过程处理,从源流进行,整个是个系统工程。

   产业生态管理,很多城市问题是产业发展,代谢问题造成的,需要进行多生命周期和混合生命周期的管理,从后工业文明到后生态文明的管理都要进行耦合和综合。

   前面是自然、生态、管理等几方面的重点。最后我们通过研究提出了一些生态管理或者可能持续政策建议的意见。

   1、顶层设计和总体框架。

   2、生态资产与生态服务监管体系。

   3、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红线管理。

   4、信息反馈制度。标准管理模式不是一不变的,需要调整和规范的,它需要有人管,怎么去管,这需要把我们的城市和生态环境建设好。

   谢谢大家!这是我简单说的一些想法,通过我们的努力希望能拥有更好的城市和更美好的生活。谢谢!

   

   主持人冯长春:谢谢李教授的精彩报告。最后有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为我们做报告!

   

   李迅:大家下午好!我的题目是“绿色城市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构建的思考”。今年7月1号,总书记在纪念党的95周年大会上提出“中国方案”,他说中国人完全有信心可以为人类对更好的社会制度的探索提出中国方案。中国过去从追赶者现在已经进入到并跑者大部分领域,个别领域有可能成为引领者。当然,我们现在还不是特别中国模式,还只是提叫中国方案,包括“一带一路”,G20峰会。    

   一、关于绿色城市发展理论的构建问题提出宏观背景。

   人类发展以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提出来的。这也是学胡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是基于中国大量实践。中国建设量占到世界一半。我认为这需要大家一起来攻关。今天讨论的是中国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当中的生态和文化发展。斯蒂格里茨曾经说过,他认为影响21世纪人类两件大事儿,第一件以美国为代表的高科技发展;二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城镇化,它现在沿用的发展模式主要是跟着美国和英国。英国和美国的模式大家都认为不可持续,必须改变,工业社会以后人和社会发展了重大的改变,人在自然之中,或人在自然之外,或人在自然之上人定胜天的理念,现在自然对人类的行为进行了抱负,比如雾霾。所以,我们要重新审视我们发展的道路,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模式。

   生态文明我想有可能是中国对世界一个新的贡献,是我们提出来的,当然前面有基础,重新审视人和自然的关系,要改变原来线性的发展模式,而转变成为人与自然相对友好相处,包括运用生态学原理的循环发展模式,从摇篮进入到坟墓转变成从摇篮再回到摇篮。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一直在追求,工业文明以后,究竟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城市,已经有大量的探索者了。比如最早英国的社会学家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来,他提出田园城市的理念是基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成事不应该剥夺侵害乡村,城市应该和乡村像一对夫妻那样友好相处。

   今天大家早上提出了“山水城市”,那是钱学森老先生晚年在研究的。他认为,山-水-城应该融为一体,也就是今天早上吴先生提出的“诗意性地栖息在山水之间”,人应该那样生活,而不是像今天在雾霾中生存。最近我们提出绿色、低碳、生态。生态提出40多年,低碳提出也就大概十几年。

   为什么提出绿色这个概念,绿色在国家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当中已经明确提出来了,就叫国家新型城市建设的三大理念,加快绿色城市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注重人文城市建设。

   二、绿色城市建设的理论可以增怎样构筑。

   是不是可以从理念体系、目标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和示范体系这五个维度来构筑。理念体系,绿色城市建设中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里已经提到了,包括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产业园区、循环发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以及绿色新生活行动。这个理念也可以借鉴前年很多学者的探索,包括刚才好几位老师提到的,马思俊(音)老先生,王陆松(音)先生提到的生态城市是个复合系统,应该包括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和社会多个系统,构成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

   绿色我想它是一种象征,本来是一种自然延伸,现在是一种象征意义,代表着和平友善不要冲突。绿色核心核心价值观我们应该探讨,究竟什么是绿色价值观,公升、循环、自然,理念当中有很多技术领域,很多被动式技术应用,推动地球原动力是太阳,你可以自然而然运动太阳能,而不要主动式技术,变成硅板再去发电。

   目标体系,国际商也在追求,我们国家各个城市也在提出,国际商绿色社区,美国LEEDND,英国、德国也在推出绿色指数。可以对中外城市进行对比研究,因为发展阶段不同,各有各的不同,指标体系刚才也有很多老师提到了,我们现在这是一种构想,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多个维度来讨论。

   技术体系,构成复合的技术体系,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交通、能源、碳排放、水资源、固废、绿色建筑、生态社区、绿色产业、智能信息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人文多个维度来构成一个技术体系。

   标准体系,一流做标准,二流做专利,三流做产品,我们要引领国家一定要做国际标准,现在先订国家标准,这是建设部的绿色生态城区国家标准,很快要颁布了。网上已经可以下载,它是从8个方面构筑。其中关于固体废弃物放在资源与碳排放领域里,认为垃圾就是资源,就是钱院士说的城市矿山的概念。建设部也在做生态城市规划技术导则,规划过程当中要把一些生态的技术全面地进行应用,也包括了12个方面。绿色城市解决方案是个系统工程,可以从规划理念,规划目标,规划布局地规划技术以及规划政策形成一个系统,形成一个全过程。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绿色的人文,绿色最重要的是行为,个人的性非行文,除了生产以外。

   实践,我们已经有一系列的示范项目,生态城的实践,绿色生态城区的实践案例,这是2012年第一批国家8个试点,给钱的,每个5000万。北京市最近在大量实践,每年都在评选绿色生态城区,财政进行补贴,包括中关村、首钢、翠湖、金融街、科技生态城、雁栖湖、中关村软件园、密云生态商务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它不仅关注新建的,更多关注既有改造,非常之好。特别是金融街最近在做相关工作。还有浙江安吉,习总书记当时在当浙江省委书记时推行的美丽乡村运动,这是安吉县;太仓的现代田园城市建设都是很好的案例。这些案例可以总结,它们有一些特点,志存高远、系统设计、绿建切入、指标引领、标准领先、注重落实,示范引领、逐步推广。强调适用技术。

   最后我们做个展望,绿色发展既是一个发展目标,同时也是一个追求过程,既是一种价值行为,更是一种行为方式。今天我的发言并非成熟,但觉得已经有一定基础了,抛砖引玉,大家一起来探索。因为这是一个跨学科、多部门复杂的聚系统工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

   

   主持人冯长春:谢谢李院长的精彩报告。第三个阶段专家报告已经讲完了,这些报告都非常精彩,时间太短,我们听着还不过瘾。这些报告首先从战略高度,王教授从战略指导思想高度谈可持续发展,这部分是始终贯彻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这样的主线,从战略指导思想到空间,空间上有空间价值有理论价值的失灭到具体的体系,再到生态,低碳城市具体建设标准,以及李老师的发展模式,衡量的标准,都做了非常好的报告。

   下面是自由发言时间,请大家自由发言交流。

   

   倪鹏飞:首先我感觉今天下午好几位演讲都非常精彩,我受益非常深,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李晓江院长和诸大建所长,原来我一直做经济学的,研究空间概念和城市规划不知道怎么去思考,这一次我感觉李院长讲的使我豁然开朗,他讲的价值问题,实际是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来讲空间问题,空间的需求,空间的供给,空间的均衡。我们空间经济学也没有这样来提炼它。我觉得对我们将来的研究,空间经济学的研究很有启发意义。

   诸大建老师讲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也给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启发,我们将来是不是看最短板而不能再综合。谁的最短板差就从最短板的算起,就是马桶效应的最短板,其他几位老师我觉得都形成理论了,框架都非常好,这是我很大的启发。

   我现在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顶层设计最近也强调比较多,学者也喜欢从理论层面去设计去提炼。实际我们要实现这样的理想和目标,现在最最缺乏的是机制问题,也就是说怎么能够让社会公众,让企业能心悦诚服地,从内心深处去积极地做这个事情,而不是政府强制让他做这个事情,用行政命令和人治的办法去做。尽管中央讲了好几个层面,宏观上怎么弄,产业上怎么弄,其中也讲到了微观上机制要活,要在机制上下功夫。其实我感觉最最关键的是机制的设计问题,这就涉及到制度安排问题,因为只有制度才能使得市场主体去做。

   习总书记总讲,我们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但在现实中,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吗?不是的,可能谁保护环境吃了亏了。从机制设计,保护环境真的有巨大收益的话,那么谁不去保护环境。所以,我认为最核心的是微观层面的机制设计。

   

   周大鸣:我也向各位教授和院士们学习,觉得收益特别大。我也感觉到,怎么样把人文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东西结合起来是很重要的。就像刚才讲的生态,这与人的生活方式是密切相关的,像低碳、保护水源,这都和我们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连,市场化推动家庭电器化,各种各样耗能的东西;我们的取暖,以前用火炕、火道取暖,很节约能源的东西都不用,都变成空调取暖,整个生活方式的推动。如果你不去推动,市场运作是和你背道而驰的。存量方的改变对人的用水量改变有多大,如果我们不从基础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我和新加坡合作时,他就是要做一个中国人生活方式,就是用水的方式。我们中国人平时是怎么来用水的,来看水的污染。

   自然科学的顶层(设计)当然很有意义,家庭消费都是由市场来推动的,市场还没有来跟你讲怎么样来低碳,节约水的资源以及水的循环利用。这在过去的乡村和城市里,水的循环使用还是比较好,中国人比较省水,节约能源,反而把我们生活方式里好的传统扔掉了,因为商业创造了很多新的消费,这对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我们的生活方式怎么样研究?和生态结合起来可能是一个方面。

   

   主持人冯长春:过去污染保护,可能发展还是硬道理,富裕不了没法去保护。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这涉及到机制和政策呼吁,包括保护耕地、良好安全、生态环境,让它保护还是发展,如果让它发展一产,他可能发展二产,二产经济发展得快,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可能就是刚才你讲的自然、人文多方面的结合,是个复杂的系统。

   

   吴唯佳:我认为延续早上讨论的话题传统与现代,下午是技术进步与生活方式,尤其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是传统和现代方向的问题。我们角度有个呼吁,我国现代化进程到今天,也是对整个怎么样更加可持续,节约生活方式呼吁与传统之间的联系好像并不是那么密切。所有的技术进步能解决的问题总是有限,最根本还是人们的节约最主要,或者生活方式上有所改变,许多额外的工作不需要花很多的力气。这个角度看,我们国家目前更加可持续发展方式的治理,余秋雨老师早上呼吁大家引导新能源,作家来说创作部分是不是鼓励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对大众的推动是很重要的。

   我在德国留过学,虽然他们是后现代国家,但节约方面所有生活价值的贯穿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呼吁,我们国家差距太大。这个角度看不存在现代与传统,只是更加理性,社会群体对资源、环境、人口挑战下如何更好地生活,更需要靠人文科学类方面做工作。

   

   主持人冯长春:钱老师前面谈到的城市矿山里涉及到体制机制,比如垃圾分类,我们每天分类分得挺好,装到一个垃圾桶里,全倒到一起,你不是白分了吗?这是个系统。怎么建立起这个系统很重要,你费了半天劲分的,他给你倒了一车,这也是体制机制政策要解决的。

   时间关系,我们的交流就到这里,因为这个话题很重要,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很复杂。再一次对我们今天下午的所有做演讲、做报告的资深专家前辈也表示衷心的感谢,使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    

   下面主持接力棒再交给郝老师!

   

   主持人郝寿义:今天下午我们紧紧张张一下午,高度紧张,快速报告。今天下午谈到的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我们很多人出过国都看到,国外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中国用半个世纪在走国外200多年的历程,这个发展非常快。大家都感觉到我们的规划是发展的规划,总在变,国外基本不变,为什么不变?他不发展,一年盖几个楼已经了不得了,他在慢慢地沉下来,就在考虑很多的东西。我们现在在快速发展当中静不下心来,今年还没过去又换了一圈。这是个非常大的问题。

   现在我们谈保护,保护还有一个问题,发展怎么办?这都是各地方政府在考虑的问题。我认为发展要有一个大的思路,所以,我今天对江亿院士的发言感触非常深,要从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金水,得有一个大的方向。农村青山绿水,过去我们把它看作是资源耗费,要投资进来保护的东西,但我要把它新的发展前景看来,就是要变成一种新的要素,不仅是一种要投入进去,而且要更多产出的要素,这是非常关键的。

   现在我们说发展,慢下来就要冷思考,冷思考就要讨论我们各方面的保护,这需要全社会冷静,现在我们是全社会都在浮躁,大家都浮躁的时候来不及考虑这些东西,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今年选的这个题也是在高层次上选的这个题,这个课题也不是一时半会解决的。百人论坛的组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今年的会议我们有了很好的载体,就是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承办单位,我们的闭幕式很简单,就是请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张院长来做总结。

   

   张元勋:谢谢!说是总结也不敢当,刚才秘书长夸了我们一下,说组织的不错,实际很惭愧,很多细节考虑的不是很完美。今天和各位老师一样,我非常受教育,特别是涉及不同学科的,有工程、文化、技术和理论的,不同的碰撞之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次活动我此前没干跟学院里学生说,只有志愿者知道,我怕一说之后人多了秩序有点乱。我还有个职务是学校的教务部部长,我们组织了很多的讲座,昨天我们有个雁栖湖名家大讲堂,我们请了戴秉国先生给大家讲讲外交上的故事,再往前一期是东京大学藤岛校长过来给我们做报告。现在我这里也有个小要求,在座的专家教授们如果有时间的话,欢迎给我们学生来上一课,因为这次时间确实很紧张,刚才讲的意犹未尽,7、8分钟时间时间太短。邀请大家可以来看看,周末过来雁栖湖做个讲座,读个周末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今天我们学院资料口袋离放了一个简介。上午白校长也介绍了这个地方,正式启用这个校区不超过三年,我们资环学院的学生这是第二届开始在这个院子里学习。我们还在科学院的支持下建了怀柔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这个站我们当时提了很多的想法,当时我申请建这个站时和院领导说,本来这个地方是地地道道的农村,这个地方的名字叫坟头村,可想而知多么荒凉。可能马上要变成小城市了,因为我们来了,光在这个院子的学生就8000、9000人,加上教职工,各种各样的活动就多了起来。各个村子比起县城还繁华。

   所以,这个地方是我们城镇化过程的一个缩影,一个标本,这次我们把会议地址选在这儿我想也是机缘巧合,希望大家以后多关注雁栖湖地区的发展,这可能是我们城镇化发展的很好的研究对象。刚才我听各位专家的研究报告非常感动,尤其毛老师刚才讲的规划方面,上午汪部长讲的拿出来一些数据,有一部分是我们对面楼上做的大气观测的数据,上午给大家展示出来的图片,我们APEC期间就开始集中做一些大气质量的观测。

   文化传承,我说这儿是坟头村,没有文化,可能大家觉得确实是个农村。实际,我们了解了这个坟头村只有两个姓,一个是姓孔的,一个是姓孟的,大家猜测有可能这个坟头不是一般人的坟头。我们在谈到文化和哲学时,挖掘这个地方的细节会得出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刚才李院长谈到的规划,我们分门别类做这个规划时,这个地方因为我们的到来,三年前这儿的房价6000、7000元,现在到了2.3-2.5万元了,几倍的增加。怀柔是个美好的地方,希望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以后天气晴朗时更欢迎大家到这儿来,也更欢迎大家有时间到我们这儿来开会和作客,只要和我们联系就行了。

   谢谢各位!

   

   主持人冯长春:刚才冯教授对各位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的嘉宾表示了感谢,我们秘书处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中国科学院大学资环学院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场所,餐饮、住宿、志愿者服务。会议结束时,能不能我们所有的参会代表对他们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他们!

   今天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6年年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下午会议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