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7日:中国城市百人论坛召开2015年年会
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5年会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协同发展
新闻通稿
当今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这一划时代的伟大事件,不仅使中国告别传统的乡村社会,跨入现代的城市社会,而且将深刻影响着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程和格局。但国际的经验和中国的现实都已昭示:城镇化在创造巨大发展红利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的严峻挑战。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处理好城乡关系,保持城乡协同发展,实现城乡互利双赢,让每一个城乡居民平等分享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红利,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包容性发展,是当前亟待完成的重大现实任务,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理想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全面小康,进而实现基本现代化“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有鉴于此,2015年10月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在中国工程院共同举办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将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协同发展”作为年度主题,通过跨学科、多领域的沟通交流平台共商城乡协同发展大计,更好地为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咨询。
来自联合国人居署及中央有关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的成员出席了会议。
在论坛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
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角度阐述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华安﹒克洛斯博士从联合国官员的视角归纳总结了城乡协同发展的全球经验,并针对中国实际提出了几点非常有价值的政策建议;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认为,在当前的经济“新常态”下城乡规划也应该有新思路和战略调整的眼光;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从长期的三农工作经验出发,论证了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互动关系。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主持会议的开幕式及会议的第2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副院长蔡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陆大道分别以“中国新发展模式下的城镇化六大转型”、“作为改革红利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改革破除城乡协同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重大意义的简要解读”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代表秘书处就论坛工作及相关文件进行了汇报说明,提出了论坛未来工作的基本思路。中国城市百人论坛全体成员讨论并通过了论坛章程以及新增补成员事宜,调整并通过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组织机构。会议的第2议题和第3议题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毛其智教授主持。
中国科学院城乡协同发展研究课题组牛文元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钱易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研究员,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党委书记周大鸣教授分别就“中国城市化的协同发展”、“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与新型城镇化”以及“中国城市从地域社会向移民社会的转型”发表主题演讲。会议的第4议题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研究员主持。
中国工程院城乡协调发展课题组杜彦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教授,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首席专家仲建华分别从交通、财税以及城镇化模式比较等维度分别阐述了对于城乡统筹和区域协同发展问题的见解。会议的第5议题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教授郝寿义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乡协同发展课题组魏后凯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江亿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谢立中教授,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副所长武廷海教授分别从城乡统筹、住房需求、城镇化率以及城乡规划的视角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闭幕式环节,在完成各项学术议程后,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赵宪庚院士代表主办单位致闭幕词。在感谢各方为中国城市百人论坛发展以及2015年会圆满成功做出努力后,赵宪庚院士指出:2015年会主题“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协同发展”是一项急需答案的重大课题;年会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也达成了重要共识。呼吁论坛全体成员和支持单位,携手为中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奉献绵薄之力。会议第6议题和闭幕式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晋保平主持。
通过6个议题的主题演讲和自由发言讨论,出席会议的领导专家围绕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协同发展”的战略与规划、体制与机制、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环境与工程等议题:联合国官员,国内顶级学者、国家部委领导发表基点演讲,介绍国际经验、发表理论思考,进行政策解读;三院城乡协同发展课题组分别进行成果汇报;多位论坛成员发表精彩演讲;众多学者在讨论环节进行观点交锋与思想碰撞,从而最大化发挥了每位成员在论坛中的思想者作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应本着认真负责、由小到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重要的选题和合适的模式,尽快形成得到决策部门和学术界重视的成果,增强论坛对全体论坛成员的凝聚力和学术界的吸引力,形成论坛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进一步提升论坛的影响力,构筑新型思想交流平台和决策咨询渠道,为中国城镇化和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咨询。
人民日报、人民网、光明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经济参考报、每日经济新闻、北京青年报、新京报、中央电视台、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经济网、北京晚报、参考消息等驻京30余家媒体单位出席了会议。
中国城市百人论坛成立于2014年8月31日,是一个城市领域的公益性、学术性的多学科交流平台,论坛通过组织年会、讲座、研讨会、调研和学术交流等形式开展活动,并以论坛的名义向国家决策部门提交重大决策建议和发表集体研究成果。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共同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提供具体服务。论坛目前由中央有关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有来自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的67名权威专家组成,其中,两院院士14人,学部委员6人。
中国城市百人论坛成员及组织机构
论坛名誉主席:徐匡迪 陈宗兴
论坛主席:王伟光
论坛联合主席:白春礼 周 济
论坛召集委员会成员:吴良镛 徐匡迪 陈宗兴 王伟光 汪光焘 牛文元 白春礼(新增) 周 济(新增) 蔡昉(新增)丁仲礼(新增) 赵宪庚(新增)
论坛首批成员(59名):
吴良镛 张卓元 邹德慈 钱 易 徐匡迪 牛文元 陆大道 郑时龄 汪光焘 陈宗兴 范维澄 李善同 郝吉明 王伟光 周其仁 李 强 李 扬 毛其智 江 亿 王 战 郝寿义 仇保兴 裴长洪 翟振武 单霁翔 李晓江 肖金成 李培林 郑秉文 杨伟民 辜胜阻 蔡 昉 唐子来 范恒山 潘家华 谢立中 周大鸣 李 迅 史培军 王一鸣 高培勇 樊 杰 李国平 刘 志 倪 虹 叶裕民 杨开忠 杨保军 魏后凯 侯永志 董柞继 倪鹏飞 郑功成 张车伟 方创琳 武廷海 陶 然 陆 铭 郑思齐
论坛新增成员(8名):
白春礼 周济 丁仲礼 赵宪庚 王国平 晋保平 冯长春 吴唯佳
论坛秘书处 :
秘书长: 倪鹏飞(执行) 毛其智(联合)
成 员: 刘怡君 解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