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关于论坛的文字直播
文字实录
第十届中国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
-
[人民网财经频道]:中国社会科学论坛-第十届中国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将于2012年6月27-28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召开,人民网将进行全程直播,敬请关注![14:12]
-
[高培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在有关各方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数个月艰苦努力和紧张的筹备,中国社会科学论坛经济学2012暨第十竟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节要开幕了。世界11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新闻界朋友不远万里不辞辛苦相聚北京出席此次会议及并将围绕城市化进程中的全球平民住区发展模式的探索进行交流、探讨,我们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09:22]
-
[高培勇]:下面请首先允许我容幸地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研讨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他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院党组副书记王伟光书记,大家欢迎!中共辽宁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许卫国先生,大家欢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先生,大家欢迎!GUCP主席美国巴特内耳大学彼得·克拉索教授,大家欢迎!由于出席今天论坛的嘉宾人员众多,我下面一并介绍,然后大家鼓掌欢迎![09:25]
-
[高培勇]:出席今天会议的中央新闻单位的领导有求是杂志副主编夏伟东先生,经济日报副总编丁士先生,人民日报新闻协调部曹涣荣主任, 光明网孙明权主编,新华社经济参考部、理论部田如柱主任,出席今天会议的来自中国城市政府的领导有,成都市市长助理,市政府秘书长毛志雄先生,合肥市副市长吴春梅女士,日照市副市长陈刚先生,抚顺市奚克路常务副市长,北京市规划委王飞副主任,南通市市委秘书长刘锋,铁岭市政府刘国劲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杨群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王雷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曹克先生。[09:30]
-
[高培勇]:出席今天会议的来自GUCP境外成员及境外嘉宾有,世界著名城市规划专家,悉尼大学城市与规划研究中心爱德华布莱克利教授,世界银行低收入住区研究顾问安娜女士,哈佛大学商学院尼古拉斯.瑞提森纳教授,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琼 图伦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戴维斯.莫瑞斯教授,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奎多费拉里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沈建法教授,英国爱德华出版公司希拉里女士,英国纽卡斯尔市前市长杰夫•奥布莱恩,尼日利亚奥孙州土地与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姆伊瓦。出席今天论坛的还有国家相关部委国家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领导和知名专家,辽宁省委省政府有关部委的领导,课题组成员、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50余家驻京境内外媒体代表,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让我们大家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首先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先生致辞,大家欢迎![09:36]
-
[王伟光]: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中国社科论坛经济学2012第十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借此机会我仅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筹备、支持和关心这次会议的所有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09:37]
-
[王伟光]:低收入居民住区是一个人类发展的重要主题,第一,全球城市发展面临贫民窟的严重困扰,国际社会对解决这一问题束手无策,低收入居民住居是一个世界难题,2010年世界贫民窟人口接近全球城市人口的1/4,已达到8.276亿人,而且这一数字还在迅猛增加,联合国报告认为,国际社会在应对这一问题方面做的既不多也不好。[09:40]
-
[王伟光]:第二,城市化使大规模低收入居民向城市迅速聚集,中国对低收入居民住区问题继续补充经费,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加速进程,但是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面对汹涌而至的低收入人口向城市聚集,如何避免发展中国家城市贫民苦的肆意蔓延,如何妥善解决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国家急需经济实践检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举措。[09:41]
-
[王伟光]:第三中央要求十二五完成棚户区改造的任务,中国棚户区达11000多万户左右,这使棚户区的居民生活受到威胁,完成这一任务制订科学的战略规划,选择合理的制度与政策,提供有效的管理与服务。第四,解决低收入居民住区难题需要先进理论指导,但有关低收入居民住区的理论研究还比较滞后,低收入居民住区问题涉及政府、经济、环境、文化、空间、人口等多领域的复杂问题,需要实施综合集中创新,但目前一方面理论研究比较零散,没有形成系统综合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零散的认识只是对一些国家个别的提炼,还没有及其个别国家带有普遍性的经验。[09:42]
-
[王伟光]:辽宁棚户区改造创造了世界奇迹,其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辽宁省于2005年初在全国率先探索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方式,用了四年时间改造棚户区2910万平方米,新建成套住宅面积4400多完平方米,改善了221万人的住宅问题。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是一项重大成绩,辽宁省在改造低收入居民住宅棚户区的时候提出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并在实践过程中提出了诸多探索,其提供的经验问题为学术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样板,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棚户区改造提供了经验借鉴。[09:43]
-
[王伟光]:最近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进行了探索研究,他们实地调查和学习,利用第一手的调研数据分别从棚户区改造的土地、金融、经济需求、经济、社会、空间八个方面使用空间理论贯穿使用,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经验借鉴和政策参考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国际理论价值。[09:43]
-
[王伟光]:本次论坛将主题确定为城市化进程中低收入居民住区发展模式探索,中国辽宁棚户区改造的经验,以课题组报告和辽宁的生动实践为基础,约请全球的知名学者和政府官员进行研讨,我认为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全球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09:43]
-
[王伟光]: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思想库智囊团,肩负着从整体上提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使命,也负有提高国际人文发展的指导发展责任。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是社会科学院始终如一的责任,将对外交流推向更高境界,自2010年起设立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围绕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约请全球知名学者、政治家和企业家,开展高水平深层次的学术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度重视城市化的研究,尤其最近几年成立多个城市问题的研究成果,聚集一批城市专家的学术骨干和理论人才,他们不仅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而且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中央部委和城市政府提供战略与对策研究服务,他们联合国际专家创新探索合作方式,将全球城市专家聚集一起轮流召开全球论坛,发表全球报告,这些报告不仅推进城市化的理论研究,而且对城市的产生有积极的作用。我注意到这次出席会议的应约专家都是全球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各位专家会前都做了十分认真的准备,提供了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相信学术研讨会会取得十分成功,我希望各位专家以此为借,加深了解中国社会科学采取的形式,不断加强你们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加强各种形式的研究和交流,向国际社会贡献理论与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一贯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始终重视与实际部门的学习,近年来全球的城市政府在城市发展与住房保障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探索,取得了巨大成绩,城市的政治家们积累了重要经验,我们进一步总结经验,提炼理论推动城市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愿以此为契机与各位的领导开展合作,共同发展,使城市生活更美好,在会议筹备过程中,辽宁省委省政府给予了很大支持和帮助,对此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表示衷心的敬意和感谢,同时希望进一步与辽宁省领导加强合作,祝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09:47]
-
[高培勇]:非常感谢伟光院长的重要致辞,下面我们邀请辽宁省副省长许卫国先生致词,大家欢迎![09:47]
-
[许卫国]: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值此中国论坛第十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隆重召开之际,请允许我代表辽宁省委省政府对会议的发起者全球城市竞争力项目组会议的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莅临会议的各位来宾表示真诚的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表示深深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09:48]
-
[许卫国]: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在城市化进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如何解决低收入居民住宅问题是一个普遍面临的重要而现实的问题,辽宁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曾经为中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是随着资源的枯竭和体制的转轨,大量职工下岗失业,数百万工矿企业职工长期生活在棚户区中,这些棚户区大部分都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建成的临时简易房,房屋陈旧,阴暗潮湿,部分墙体开裂,多数地基下沉,动机漏风,夏季漏雨,基础设施条件极差,上水难,下水难,行路难,如厕难,取暖难,就业难,洗澡难,娶亲难,是棚户区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09:49]
-
[许卫国]:这些棚户区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产业工人,70%是下岗人员,50%是城市低保户和低保便户,生活可以说是相当地困难,日常生活靠的是政府的救济,根本没有能力投资改造建房,更谈不上购买新房。面对这样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辽宁省历届省委省政府对棚改工作可以说都是高度重视,并且做了大量的艰苦工作,特别是从05年开始,也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以来,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生改善,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辽宁省把棚户区改造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的改造工作。[09:49]
-
[许卫国]:这个工作的启动应该说是当时在04年的12月26日省委主要领导带领着我们省委省政府的有关同志深入到了我们辽宁省最偏远、棚户区最集中也是最困难的莫地沟进行调研、论证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决策,当时我记得非常清楚,天气寒冷,可以说是叫数九寒冬,零下三十度,主要领导带领我们深入到了贫困区的住户问寒问暖,当看到住的老百姓屋子是冷的,炕是凉的,白菜是冻的,含着眼泪讲到,尽管现在我们在推行振兴当中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再困难,砸锅卖铁也要改造棚户区,让棚户区的居民早日地喜牵新居,这样一个重大的深得民心的战略决策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人大及大班子共同咱们,而且形成了省内上下共识,从那时开始我们辽宁省打响了对棚户区的攻坚战。[09:50]
-
[许卫国]:从05年初到06年底,我们首先改造了城市5万平方米以上的集中连片的棚户区,全省共拆除棚户区房子1212万平方米,涉及120多万人,从07年开始又开展了城市5万平方米以下,1万平方米以上的连片棚户区改造。从07年到08年,我们全省共拆除棚户区2954000平方米,建设回牵楼441万2千平方米,涉及73800户,227000人。[09:51]
-
[许卫国]:09年以来各地依据本地的实际继续加大了棚户区的改造,陆续开展了国有工矿棚户区的改造,国有垦区棚户区的改造,以及国家下方棚户区的改造。辽宁分了三个阶段,从05年以来,累计改造棚户区高达2910万平方米,建设回牵楼高达4402万平方米,改造了7006000户,211万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可以说圆了他们50多年的梦想,用最短的时间最好的质量完成了建国以来50多年想集中干而没有干成的棚户区的改造任务,在实施棚户区的改造之中,我们始终牢固地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的是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科学谋划统筹兼顾,多措并举,规范有序,切实有效地解决了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困难,推动了社区发展,改善了城市的面貌,完善了城市的功能,实现了社会的和谐,促进了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对辽宁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而又积极的形成。通过棚户区的改造,形成了为民务实高效创新团结协作拼搏风险的棚改谨慎,成为了新辽宁的宝贵财富。[09:51]
-
[许卫国]: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先生们、女士们,中国社会科学论坛第十届全球城市竞争力的国际会议将城市化进程中的低收入居民住区发展模式探索中国辽宁棚户区改造的经验确定为会议的主题,对辽宁棚户区改造成果论证和总结更是对辽宁各项工作的肯定和激励,我们将以此次国际论坛召开为契机,一如既往地抓好重大的民生问题入手,深入推进和谐辽宁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城乡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住房、养老等各方面条件,确实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09:51]
-
[许卫国]: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辽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和自然资源既是投资兴业的热土也是旅游独家的圣地,热切地企盼着我们在座的各位能到辽宁多走一走,多看一看,我想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而会流连忘返,留下幸福、美好的时光,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祝各位身心康乐,万事吉祥,谢谢各位![09:54]
-
[高培勇]:非常感谢许省长的重要致辞,下面我们有请彼得先生致词,大家欢迎![09:54]
-
[彼得·克拉索]:各位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今天莅临我们论坛的有社科院的领导还有地方的领导同志们,主持人让我讲几句话,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哪些研究,我简短地用五分钟的时间给大家讲讲吧。[09:55]
-
[彼得·克拉索]:在城市竞争力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资源的枯竭,一些城市的领导人都希望能够担负起这个责任来应对这些城市化进程当中面临的挑战,能够使这些城市尽快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一些城市的领导人认识到这些他们所面临的问题的复杂性,他们所面临的这些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城市的继续发展的能力以及做出合理应对的对策。[09:56]
-
[彼得·克拉索]:在城市领导对于城市发展方面也有不同的意见,所以一些人认为应该用自由化的市场的方式,这样会使得城市自己不能自如地运用自己的资源,在历史上来看,可能尤其是在过去的一个世纪这两种不同的观点都在交锋,一些城市取得了成功,他们为其他的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一些地方借鉴了他们的发展模式,他们希望能够把一个城市的经验推广到更多的城市,对现在我们所面临的这些压力或者更好地面对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经济竞争,我们必须要有更好的治理,更好地运用现在我们所拥有的有限资源,更好地利用这些投资、劳动力等等,把这些因素都综合利用起来,使得我们的城市改变能成为现实。[09:56]
-
[彼得·克拉索]: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因为每一个城市自己所面临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一个政府的经验其实并不一定能完全被其他地方照搬,因为各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有一些城市借鉴其他城市发展模式的没有发展成功,他们的失败可能更多的是由于受到本地因素的影响,我们的一位社科院的同事曾经跟我们说过,我们中国的研究学者在接下来的一天半时间利用这个论坛来讨论怎么样能够更好地扬长补短借鉴有效的经验,避免错误。什么样的政府治理能够更好地帮助城市更快地发展,更好地利用我们所有的资源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否则的话我们就像青蛙慢慢地被文火煮熟,不知道外面的事情,我们希望城市能尽快地提升他们的竞争力,能够带来就业,能够更好地提升他们的产值。有些人认为随着就业和收入的增长就会带给城市更多的发展,会有更好的教育、培训,这些对于提高城市竞争力都非常重要。[09:56]
-
[彼得·克拉索]:城市怎么样才能够摆脱他们的过去而更好地发展?有更好的经济生活?使得他们的发展能够持续几个世纪避免那些曾经犯过的错误呢?改变低收入住区的这种发展模式,刚才我们也听到了辽宁省还有一些其他的地方的发展经验,他们在城市化进程当中去探索改善低收入居民住区的发展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创新和灵感的火花,谢谢![09:57]
-
[高培勇]:谢谢彼得先生!我们的开幕式就到此结束,下面是茶歇时间,请大家10分钟之后再回到现场,我们进入主题论坛。[09:57]
-
[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我们开始主题论坛。首先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先生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城市化进程中低收入居民住区发展模式探索,来自辽宁棚户区改造的经验,大家欢迎![10:16]
-
[倪鹏飞]:首先感谢在座的诸位嘉宾抽出宝贵的时间参加今天的这个论坛,还有各城市的市长以及一些国际的专家和国际的政府官员出席今天的研讨会,特别感谢!我代表我们课题组简单地把6个月以来我们对辽宁棚户区改造的一些研究向大家做个简要的汇报。[10:17]
-
[倪鹏飞]:首先我把这个研究项目跟大家做一个介绍,应该说贫民窟问题是一个困扰全球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国际社会对于贫民窟的改造一直以来是收效甚微,并且发展趋势是越来越恶化,中国在低收入居民住区的问题上一个在过去来说并不是十分严重,第二,过去我们也做了很多探索。但是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大量的低收入人口向城市里面转移。这个问题在未来是一个很大的潜在的威胁,如果处理得不好就有可能陷入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所谓城市化的陷井,落入贫民窟和城市病这样的陷井。所以一些低收入居民的住区问题已经开始显现,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提前应对,主动出击。[10:25]
-
[倪鹏飞]:中国老工业基地在刚才的开幕式里面辽宁省长做了很好的介绍,低收入居民的住区尤为严重,应该说迫在眉睫,急需要改造,也需要经验。但是我们在研究了国际社会改造低收入居民的经验和实践的时候发现尽管一些国家、一些城市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我们把它归结起来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尽管许多国家都在贫民窟改造前制订了规划,然而改造的规划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这是在规划上;第二个最为重要的是在组织和体制上尽管非政府组织在一些国家比较广泛,广泛的参与、主动的参与,但是各组织之间的协调较差,特别是我们注意到许多国家的地方政府在改造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第三个是在一些政策方面,尽管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推进贫民窟的改进进行了制度的突破,但是他们很多都是就贫民窟而贫贫民窟的政策,缺乏相关的配套政策,所以政策的发挥作用也不够;第五个是管理和服务上,一些贫民窟改造过程中尽管积累了部分的经验,比如说有的还施行了参与式的管理、自助性的管理,但是这些管理总体来说比较粗放,缺乏标准、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措施。[10:26]
-
[倪鹏飞]:最为重要的还有下面几个问题;第六个是资金问题,尽管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进行贫民窟的改造采取多渠道的政策,但是资金使用管理特别是资金来源的可持续性比较差;第七个是管理土地问题,国际社会关于贫民窟的改造没有找到破戒土地制约的办法,或者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我觉得这一点在这方面做的是比较成功的,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我们注意到有一个地方土地由于产权问题不能变动,那整个区域就无法推进;还有是就改造本身而言,大多数都是在原来基础上修修补补,没有进行系统的整体性的或者叫整拆整建,缺乏根本性的改观,有一些是修修补补,不但没有进行改观,反而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了;还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改造后的居民的购买力的问题这涉及到贫民窟改造的可持续性问题,对于提高居民的就业和再就业能力的培训不够,缺乏造血的机制,这个应该说是在全球普遍面临的问题,包括中国在内一些城市也面临这样一个问题,简单地说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贫民窟问题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因为低收入居民不再低收入了,当然有能力住有所居了,所以这个问题是核心中的核心。[10:26]
-
[倪鹏飞]:还有一个是国际经济环境方面的问题,也是国际社会值得进一步改进的,大多数对于以贫民窟的改造为目标,不考虑社区和城市发展的转型,没有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没有经济的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长,所以它最终的改进和改造也是无源之水,而这一点接下来我会有一个介绍,这恰恰是中国辽宁和中国其他城市的独特的经验,就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地方政府发挥积极作用,使得它有财力、有能力积极推进这项工作。[10:27]
-
[倪鹏飞]:从社会来看,国际社会大多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来改善社区的物质面貌,缺乏社区文化改造和居民精神面貌的改造,关于文化这个问题,关于社会这个问题,国际专家有诸多的论述,应该说对于这个问题探讨很多。还有一个就是基础设施和环境问题,在住房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是缺乏统筹、缺乏同步、缺乏配套。在一个是在整个城市的空间布局,包括贫民窟空间在内的布局方面,许多国家和城市没有很好考虑城市住区的空间结构,后来就导致了一方面是贫富的隔离,另一方面是贫困的高度聚集。[10:27]
-
[倪鹏飞]:基于这些,我们课题组经过认真的讨论,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研究和讨论形成了这样一个框架,这是一个矩阵的框架,一个是从公共政策的原则上看,一个是从棚户区改造的内容,包括思想与方法、战略与规划、组织与体制、制度与政策、管理与服务,公共政策的内容包括金融、土地、开发、购买力、经济、社会、环境还有空间。我们想这个框架就可以把有关贫民窟改造或者是低收入居民住房改造的有关内容都能够囊括到这个分析框架里面去。[10:27]
-
[倪鹏飞]:在形成这个框架以后课题组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尤其是我们邀请了国际专家联合国世界银行还有世界著名的专家进行了研究,他们亲自到辽宁进行了调研,包括入户调研,从这张图可以看到,联合国人居署,全球监测与研究部的主任,班吉、还有安娜他们今天都来到了现场,这是和本溪的一个小区的书记在交流。[10:29]
-
[倪鹏飞]:第二个,我们进入正式的介绍,关于辽宁棚户区的形成、演化和原因我简单地说一下就行了,因为前面都有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这是矿工休憩的场所,连片的工棚雏形逐渐形成。建国后至1990年成了产业工人的家属区,棚户区初步形成并逐步扩大,值得提醒的是当时它不是棚户区,当时可能是这个城市非常好的一个地方,非常好的一个住区。[10:29]
-
[倪鹏飞]:但是到19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经济的转型,辽宁产业的转型等等原因,这个棚户区的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并且居民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有收入高的可能就离开,收入低的可能就进来,居民过滤加速演变,它的形成原因我们在报告里面也讲得非常清楚,经济原因是最关键的,我们认为形成原因最关键的还是经济原因导致的,首先是由于产业资源枯竭和经济转型导致经济的短期衰退,所以经济恶化,住房失衡,空间原因是空间的割裂和贫困的聚集,社会原因是组织的失灵和社会的排斥,所谓组织的失灵就是这些人大部分是国有企业的,国有企业状况不好,破产、倒闭,它的组织作用就没有了,这些人就下岗失业了,所以他们的生计来源住房改造来源就没有了。[10:30]
-
[倪鹏飞]:生态原因就是我们认为这些棚户区都设置在工矿社区,环境都不太好,特别是资源枯竭以后,环境的状况更不好。这几个情况综合起来导致棚户区问题尖锐化的综合的原因。棚户区的基本状况和改造历程我也简单介绍一下,棚户区的基本状况,辽宁省里面有一个标准,很详细,但是概括起来就是棚户区里面居民生活水平低,住房的质量差。[10:31]
-
[倪鹏飞]:这个棚户区和国际上的贫民窟有一样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一样的地方是住房标准低,人口密度高,不一样的地方是产业工人的聚集区,土地的性质是公有的。这是我们当时拍到的照片,有巴黎的贫民窟和中国的棚户区,如果你不做说明可能就辨不出来。我们把联合国的贫民窟的标准和棚户区的标准做了一个对照,发现刚才我提炼的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别。[10:32]
-
[倪鹏飞]:在关于棚户区的改造我认为辽宁省其实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在做这项工作,尤其是2005年省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它的状况是这么几个方面,破旧的住房、贫困的生活,社区是落后的设施,混乱的次序,城市是痛苦的转型,艰难的发展,这是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到的棚户区居民的构成情况,从它的教育、就业、职业、收入和它的整个收入水平,它的基本状况就是刚才我说的家庭、社区、城市这三个层面。[10:32]
-
[倪鹏飞]:改造分成三个阶段,一个是2004年以前也就是从1990年到2004年,是局部改造阶段,全面改造是2005年到2008年四年时期,下面是持续改造是2009年到现在。[10:32]
-
[倪鹏飞]:在做经验研究之前我想最重要的是先对这个棚户区改造进行一个评估,究竟这个项目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它是一个成功的项目还是一个失败的项目,它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所以我们在评估问题上花了很大的精力研究,我们检索了全世界研究贫民窟评估的方法和论文,尤其是我们借鉴了哈佛大学两位学者做的文献综述,但是我们发现这个评估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定性的评估,一个是定量的评估,目前定性的评估在全世界比较多,定量的比较少,主要是由于数据的可得性导致的。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哪一个研究机构和组织对某一个项目进行非常精确的定量的、系统的长期的评估,包括哈佛大学两位学者做的报告也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评估。所以我们的评估是定性为主,同时有定量的研究。我们又借鉴了世界银行的投资项目——成功评估法,结合其他的方法设计了一套独特的评估方法,首先我们确定这项评估的预期目标,就是说它成功不成功有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当然,他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进行了梳理,有六个方面的目标,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说了,在报告里面做详细的论述。[11:19]
-
[倪鹏飞]:例如我们刚才那个框架,我们从十个方面用四十一项指标对它的每一个方面都进行了仔细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利用世界银行的成功方法,数据来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统计数据,一个是各地政府报告的数据,还有就是我们独立调查的数据。评估的结果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是从这个项目自身来看,它确实创造了世界的奇迹,从改造规模1万平方米以上集中连片到2910万平米,新建成套住房是440万平方米,它的规模大、时间短,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说了,涉及的人口多,2100万人口,完成率高,投资效益高,我们进行了投入产出的比较,发现它远远低于经济适用房的投入产出比。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从满意度来看,居民对住房舒适明显改善完善娱乐生活经济生活等等来看,都分别达到了90%、80%、82%、75%的认可和满意度,所以归结来看,它的规模大、时间短、人口多、完成比例高,投资效率和满意度高,特别是改造几乎相当于联合国对贫民窟改造提出的千年目标的年均量的近两倍,应该说从综合来分析我们说它是一个奇迹。这不是我个人说的,应该说是我们课题组说的,这个照片是本季和布莱克利参观了本溪棚户区改造以后发现的一个世界伟大的工程,再一个是全世界学习的经典的案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1:19]
-
[倪鹏飞]:所以根据这个内容和效果我们做了一个评估的结果,总体完全成功,但是应该说有一些指标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我门在这个报告里面都有所体现。[11:19]
-
[倪鹏飞]:另外从主题的角度,棚户区改造实现了四个巨变一个提升,一个是家庭巨变,住房状况明显改善,居民生活体面幸福,第二个是社会巨变,各类社区巨变,各类设施配套完善,社区环境整洁优美,第三个是城市巨变,空间结构明显优化,第四个是辽宁巨变,经济增长加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辽宁棚户区改造之后的这几年经济增长率快速提升。我记得原来是10%左右,08年以后是13%、14%,现在还在增长。第五个是一个提升,政府形象的提升,政府效率提高,党群关系密切,市民对政府的满意度提高。这是我们做的一些数据的统计,住房结构的变化,居民收入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明显是提高了,收入分配的变化,满意度的变化,居民对住房质量满意度的,对设施满意度的变化,同时犯罪率下降的感觉也是比较高,社区组织联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棚改居民对社会地位的感觉明显提高了,大概80%的居民认为他们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了,对棚改分配的满意度也是明显提升,社区公共服务的满意度,绿色空间改进的满意度,这个是国际专家非常关注的,就是它的环境满意度也是明显提高,社区便利满意度,社区居民的结构发生了很重要的变化,原来都是最低收入,现在已经有了很明显的改进。[11:19]
-
[倪鹏飞]:接下来我们想再介绍一下我们研究和总结的辽宁棚改的经验与模式,其实这个模式是辽宁省委省政府当时已经明确提出来的,我们也没有仔细问他们究竟看了国际文献没有,但是他们这些想法应该说与国际社会非常地吻合,我们稍微回顾一下国际社会关于贫民窟改造的模式就知道,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参与性的改造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模式,现在联合国2003年的报告里面主推这个模式,所谓参与形式得改造就是吸收居民由下而上改造,但是这个理论提出得很好,实际上很少成功,包括世界银行做了很多这方面的项目都没有很好地坚持下去,或者说没有实现彻底的成功。在这之后一些学者提出了贫民窟在低收入居民住区改造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发挥强有力的作用,没有政府这是做不了的,许多专家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在实践上很少有地方政府或者很少有国家的政府有那么高的力度来做这个事情,而现在我们研究发现,我们找到了一个例子,辽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并且他们提出的这个东西和国际专家所渴望的方法非常非常地吻合。它说的是三句话,如果第一句话我们可以放在国际标准上,加强政府主导,第二个是市场运作,第三个是社会参与,也就是各方参与这样就把政府与市场结合在一起,上和下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全面大家共同动员的一个机制。政府主导是说政府在规划上、制度上甚至在一些微观的建设上积极参与,比如说政府做好规划,推动这个规划,政府设计一些制度,对这方面的开发和购买进行补贴和激励。还有一个是政府通过它直接或者通过它的代理公司,比如说国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到住房开发建设上去,但是所有这些在整个住房改造过程中,包括开发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都是由市场来进行配制,政府的代理公司或者政府参与在这个市场的过程中也按照市场的机制在进行运作和交换,这样既保证了效率,又使得外部失灵得以克服。同时吸引各方参与进来,包括社区、居民、政府组织,包括辽宁提出了工会参与。我觉得领导人考虑得很远,不仅考虑这个问题,考虑的是非政府组织参与这里面来,涉及未来好多好多东西都可以吸收这个非政府组织参与,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时间关系我就把这个问题简单展开一下,接下来我就简单地说一些具体的一些做法。[11:19]
-
[倪鹏飞]:除了刚才的一个总的经验以外,我们从两个层面,一个是公共原则的层面,刚才说了,一个是从公共政策内容两个层面来提炼它的经验,这形成了一个矩阵,这个矩阵我们把它叫做五乘八矩阵,除了这五加八十三条以外,这个框里面有40个具体的办法和做法,所以辽宁棚户区改造一个很重要的做法是互相之间配合的,一个很重要的体系,不是一句话的原则,而是具有具体经验支撑的一个严密的体系。关于公共政策原则从几方面,一个是思想与方法,移民魏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第二个是战略与规划,顶层设计、统筹兼顾,第三个是制度与政策是综合配套、利民长效。第四个是管理与服务,规范有序,人文自治,因为是中文提炼的,讲得比较简练,但是报告中是用英文做一些具体的解释。从改造的公共政策内容和流程上,资金的使用方面多方融资动态平衡,土地开发上棚户区是无偿划拨土地,另外一些商业用地拿过来补贴棚户区的资金,所以它叫无偿划拨移商补助。住房开发这个问题上我们发现它是分类开发,刚才我说的政府与市场结合并不是说政府包揽,有一些是政府作用强一点,有一些是市场作用强一点,所以它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和开发,整拆整建是它最重要的特点,不是小打小闹修修补补,从居民支付能力的提升上来看,重在造血,适度输血,但是更重要的是提高他的创业能力、就业能力。经济转型刚才我说了这不仅是辽宁的经验,这是中国的经验,中国地方政府特别重视发展经济,通过发展经济有了足够的财力,有了经济的增长也给居民带来就业的机会,所以才可以更好地促进棚户区的改造,所以这是问题的核心。[11:20]
-
[倪鹏飞]:社会变迁,除了注重居民的再造还注意社区的重建,这个报告里面有好多故事,介绍了好多家庭和社区改造后的巨变的情况。环境方面是综合整治配套完善。还有一个是城市空间,一些城市在改造以后会不会再回到那个贫困的地里去,现在进行了一个改造,过一段时间会不会再有贫困的聚集,所以这里做了很周密的安排。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改造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还有待完善,如果这个经验要拿过来让全世界模仿或者学习,那么它还需要进一步地做到完美,也就是说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我们的判断有一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因为事情还在发展中。有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呢?比如说我们认为它要进一步完善棚户区居民长期住得稳的长效机制,能够可持续地居住下去,这是要在机制上逐步探索,实际上在机制上已经做了探索,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二个是进一步提升居民参与棚改的力度和积极性,这里面我们注意到,虽然政府发挥了有力的作用,但是居民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所以我们认为棚户区改造尤其是完成以后的管理和服务,居民应该调动积极性,让居民参与到这个工作中来;第三个是把握好棚户居民安置、聚散的工作,完全分散也不是好事,完全聚在一起也不是好事,所以这个问题要在未来根据情况的变化做逐渐的完善和调整。还有一个要进一步完善社区的管理机制,他们有一些样板社区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有一些社区我们认为还可以进一步地完善。第六个是进一步谋划资金偿付的问题,我们注意到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由于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辽宁这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应该说它的财政能力增长也非常快,所以应该说偿付风险并不是十分地大,但是也要注意这些方面的问题,尤其是有一些政府使用了土地出让金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土地出让金还是有一定的波动性的,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谋划资金偿付的问题。最后一个是需要继续关注棚改新区的物业管理的问题,随着建设、开发、入住的完成,物业管理变成一个突出的问题,并且会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需要各方,尤其是政府关注,要拿出更创新的办法进行。[11:20]
-
[倪鹏飞]:我的演讲完了,谢谢![11:20]
-
[主持人]:谢谢鹏飞的演讲。三月下旬的时候我们在辽宁开过一个这样的论坛,那不是国际论坛,是国内的研讨会,很多专家都到现场去实地考察过,感受到辽宁棚改经验本身的魅力之所在,所以这个题目特别值得我们包括今天在座的各位专家也包括今天没有到会的专家花点心思和气力去加以总结和提炼。正如刚才鹏飞讲的,它不仅仅对于中国,而且对全球都具有普遍的参考价值。[11:21]
-
[主持人]:下面我们来听一听来自于世界银行低收入住区研究顾问安娜女士的演讲,她也亲自到过辽宁考察,她演讲的题目是住房政策与住房改造,辽宁经验的国际视角,大家欢迎![11:21]
-
[安娜]:各位早上好,中国社科院的团队以及辽宁省政府邀请我出席本次论坛,我非常高兴能够参与四月前的这种实地调查,而且很高兴现在和大家一起来总结这样的调查的经验,我去了辽宁的本溪、抚顺和铁岭,我看了一下当地的改造项目,我觉得应该和国际的经验进行对比。在我的发言中,我会提到一些我对于国际发展情况的看法,主要是在一些新兴国家,这些国家也要处理贫民窟和低收入以及贫困问题,以此来对比一下辽宁的情况。[11:21]
-
[安娜]:为了这个目的,首先我先谈一谈中国住房政策的历史,当然我并不是关于中国问题的专家,我在写这篇论文的时候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在中国我感觉从80年到现在住房政策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最早的福利政策转向更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这一点和巴西、智利、墨西哥等地基本上一致,就是对低收入人群在70年代、80年代有大量的住房建设项目,然后现在更多的是以市场为基础的一些机制。从80年到89年我们知道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当时是有很大规模的住房的产出,对不起,这个数字的单位不应该是十亿,而应该是百万,每年有1100万的住房。88年是比较重要的年份,当时各个企业还负责建造他们的工人的住房,在那之前的工作单位是住房的负责单位,从88年开始他们就可以出售住房了,但是一般是以补贴的价格。[11:22]
-
[安娜]:到94年就出现了这种新的文件要加深城市住房的改革,它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包括经适房,还有建立住房公积金。墨西哥、巴西他们也都有公积金,这是不是建筑房的最好的方式?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这确实也是世界上所发生的常见的一种情况,他们希望能够有一个更以市场为基础的住房政策,比较大的推动是在97年之后,当时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住房领域被选做一个重要的战略领域来进行财政方面的刺激。这种工作单位不再建设住房,而更多地是由私人的房地产发展企业,从这样一个现金补贴的制度转向了房产开发项目,当然我们知道我们还有廉租房,还要加强住房的融资,也就是4个主要的银行,他们开始提供住房贷款,当时也批准了各种各样的法律文件,以便加强住房市场。今天我们看到的情况就是这样的,除市场之外我们还有限价房,限价房不超过90平米,当地政府制定限价,还有经济使用方,建筑是60平米,比市场价低20%到30%,主要是当地政府开发的工作单位或者商业的开发商,但是政府给予土地激励措施。另外还有廉租房,最大不超过50平米,主要是针对城市的穷人,由政府提供资金并且加强管理。[11:22]
-
[安娜]:第四个是我们今天要进行的讨论,也就是这种棚户区的改造。正如李教授所说,从国际社会的经验来说,在智利、巴西、墨西哥等等,他们也有一些住房会改变住房补贴的政策,但是我们确实会有一些非常穷的人,他们很难给银行任何抵押也很难长期地偿还这种银行的贷款。因此要针对他们的问题可能就会需要有这种租的房子或者提供高补贴的房子,但是同时确实也有一些家庭已经开始进入消费市场,在巴西也是在发生这种情况,中国、印度也是如此,出现一些正在出现新兴的这种中产阶级,这些人仍然没有办法付全款,因为这个房子对他们的收入而言仍然是太贵了,但是如果能有一小点的补贴,如果能有一点担保,比如说就业方面的担保或者是房子损失收入的担保,那么他们就能够获得这种长期的融资,并且获得市场的贷款支持。所以这样的棚户区的改造就像刚才李教授所说的,是新的移民到城市的居民来的包括像南非、墨西哥等等国家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也注意到在拉丁美洲地区,在七八十年代的墨西哥已经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些地区的情况恶化,必须期待要改善。所以中国和其他的新兴市场国家都面临这样的情况,我们都应用了同样的战略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刚才倪教授也强调,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地方政府必须要发挥一个关键的作用,他们也知道他们也负责城区的规划,所以他们能够同当地的棚户区的人去沟通,他们也能够了解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在一些这样的国家,他们仍然面临这样的挑战,怎么样克服一些中央集权带来的一些问题,而更多地去依靠地方政府,因为他们比较中央政府更了解当地人民的情况。中国的情况非常有意思,也就是说谁能够更了解当地民众的需要和困难,在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我想再多说几句,比若说像南非、巴西、墨西哥、尼日利亚,这次没有把尼日利亚放在里面,但是尼日利亚的确也算是在里面,这样的图片是在印度的孟买拍的,但是尼日利亚可能有同样的情况出现,这样的国家都面临这样的挑战,也就是说怎么样去克服都市的贫困,给这些人民提供住房,他们能够支付的住房,而且能够同整个城市的规划适应起来,怎么样能够和谐地发展。[11:23]
-
[安娜]:印度在09年的时候启动了一个计划,为了解决都市的贫民,也就是RAIN的计划,因为在印度有五千万的人住在贫民窟,他们仍然面临着一个向城市移民的困难,在接下来的几年他们还会遇到同样的挑战。印度的情况非常有意思,他们有一个非常好的计划,他们也在积极地推进,也在全国进行推广,我觉得中国和印度都有整个国家层面的支持框架,在印度的情况不太一样,印度在一些地方制定自己的政策,有自己的补贴计划、补贴政策,但是仍然需要大量的投资,就像我们刚才说的,我在反思贫民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们制定了很好的计划、很好的政策,还有一些有兴趣的NGO也参与,但是结果还没有足够的投资,要解决整个这个问题还需要大量的投资,我们没有足够的投资。在1990年的墨西哥也是这样,他们制定了一些新的计划,但是由私人部门参与,投入了很多的投资,主要是针对低收入的居民,但是最后他们对市场的依赖减少了,依赖金融市场,但是在城市的不同地区建立了新的地区,但是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他们过于依赖市场了,我去过那些地方考察,的确,当时建立了很多的新房子,但是60%都是空的,因为都是在城外很远的地方,交通也不便利,也没有配套的社会福利、医疗等等设施,所以正是因为这是中央政府的计划,由私人部门去自由实施的,就像尼教授说的,它缺乏协调统一,协调统筹,城市的规划者还没有准备好执行这些计划。他们没有能力、没有财力或者说没有这样的融资来保证这样的计划能够可持续,他们还没有这样的财力建立交通设施等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所以我们就要进行反思了,如果你没有一个整套的统筹协调一致的计划,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可持续性。 我们要为低收入居民发展可住宅区的话,要给他们一些中央的改造项目,但是同时也要有一些支撑的配套的项目,在新兴市场国家将来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在开发新区,发展新的居住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必须要大家一起参与,有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私人投资者、私人机构都参与。[11:23]
-
[安娜]:哥伦比亚也制定了非常有意思的计划,他们制定的改善战略,贫民区的改造计划,他们面临的主要的问题和挑战是犯罪、暴力,因为在贫民地区的暴力和犯罪现象非常地严重,我们也都是吸收了各个地方的经验,在哥伦比亚和巴西,我们没有太多的土地,没有太多的融资,所以他们已经同整个城区是连在一起了,所以我们的措施就是不再把他们迁移到别的地区,但是将这一地区进行改造。巴西是承认他们在这个地方居住的合法权益,比如说让他们公改私,因为私人已经投资了他们的住房很多,所以不能让他们搬走,我们给他们提高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让他们与同城能够密切地结合起来。在哥伦比亚有一种缆车、电车,他们需要有合适的交通工具,这是哥伦比亚执行的措施之一,他们对社区进行改造升级,他们最近通过了一个法律,从10年开始建立一些新的城镇、新的城市,私人部门必须要集中在低收入居住区,要更多地吸收私人的投资。我们在过去的70年代的时候可能做法不太一样,但是现在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有低收入居住区,又混合地使用土地,所以哥伦比亚也在执行这样的新城市发展规划。[11:23]
-
[安娜]:现在看一看巴西的情况,我也是从巴西来的,我在圣保罗市工作过,而且在世行已经工作了十年,所以我知道巴西的情况,我给大家介绍它的背景情况,现在巴西的都市化水准已经达到了84%左右,巴西不像中国那样面临一些民工进城等等大规模人口迁移的情况,现在我们的城市化水平已经很高了,就像大家在图上看到的那样,但是我们同样面临比如说家庭在不断地发展、扩大等等其他的一些问题,我们有5500多个城市,我们还有1亿9千多万人口,还有6700多户家庭,20多个州,他们也都是依赖联邦政府给他们资金和财政的支持。[11:23]
-
[安娜]:基本上,巴西正在做的跟中国做的差不太多,一方面我们追求经济的发展,短期来说是这样的,但是我们的眼光也要放得更远,就是要促进社会的发展。所以就是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民生,跟中国也是一样的战略,有4000万人口要摆脱贫困,中国在脱贫方面创造了非常令人瞩目的纪录。我们从01年开始就建立了一个城市标准法律,这是由我们的国会通过的,我们承认了这些人的居住权,因为尽管他们不是正式拥有土地的人,但是他们在这里住了很长时间,他们有这样的权利。我们的法律承认了他们对这个土地的权利,这样可以解决低收入居民区的土地资源问题。我们都知道当地的官员的服务权利如果说他们没有土地的所有权的话,那么就很难保证他们能在土地上发展并取得服务,我们在巴西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拥有土地的所有权,有水、卫生、社会服务、电力等方面的权利,地方政府到那里搭建基础设施,也就是说政府部门提供服务,土地已经归这些低收入的居民所有了。同时我们的社会已经做好了准备,因为卢拉总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的一些其他重要的城市,包括社会、住房、法律在我们的国会都通过了,所以这是一系列的合力,在我们的社会当中有这样的合力能够去关注低收入的居民,关注他们的权利,关注他们的发展和民生,所以整个社会都在考虑这个问题,我们的社会改革就继续推动下去了。我们不是说要去改变这个法律,不仅仅是在法律上得到保障,而且我们也进行了很多的投资。我们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中国之后有一个庞大的计划来改造棚户区,改造低收入居民的居住区,我们06年就开始了,我们把它叫做棚户改造,它作为我们的一个重点项目,在09年的时候我们也启动了这个补贴计划,像中国一样,尽管我们出现了国际金融危机,但是我们仍然制定了这样的一个补贴计划,比如说“我的住房、我的生活”这样的一个计划,现在已经有30%的项目已经完成了,当然我们不像中国发展那么快,但是我们仍然在非常关注这个项目,使300万人口摆脱或者说能够享受到这个改造带来的福利。[11:23]
-
[安娜]: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项目,这张图片能给大家一个基本的概念,这是在里约热内卢,我们有1240万人口居住在棚户区,它是一个挺大的棚户区,政府也投入了很多资金来改造这一棚户区,阿奈夫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这不仅仅是社会的支出,而且确实吸引了投资,我们一共投入了大概179亿美元以用在11年到14年,从07年到10年我们投入了130亿美元,所以实际上有一笔很大的投资。我们这个补贴计划是想让300万户居住在棚户区的家庭能够享受到福利,这是圣保罗的一些棚户区,大家可以看一下前后的对比,上面是改造之前的,下面是改造之后的,我们还是适当地做了一些调整,这样把街道也拓宽了,但是基本上让他们居住在原来的地方,这个效果是非常地精人的,大家可以看一看,这个图片是里约的,我们最大的开发商在巴西也参与了棚户改造的计划,这也带来了很多就业的机会,很多人认为因为所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棚户区带来了很多的方方面面的好处。对于环境来说,它的影响也是焕然一新,变化很大。我们在巴西还有一些新的规划,也建设了新的基础设施,中国有非常好的国家的法律,巴西没有这样的法律,我们在联邦政府那边有一些财政的支持,我们还希望从世界银行那里得到支持,我们执行了一些世行的操作规程,很多的社区也都参与了这些项目。从设计阶段就要有广泛的参与,我们在巴西了解到,如果一个项目不能够让社会最广泛地参与进来的话,那就不具有可持续性,这样的政府也不具备管理能力,我们的这样的一个新的框架是高度强调要让社会参加到改造和迁居的项目当中,而且要创造一系列的解决冲突的机制,这样就给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家属社会支持,这个社会支持不一定指的是福利,而是给他们一个综合的社会近来发展的机会和能力。[11:24]
-
[安娜]:中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框架从2001年开始就有非常好的一套的迁居的法律框架以及迁居和改造的法律框架,在新兴国家当中走在前列,同时拆迁也有相应的补偿的规则,也就是说对于迁居到新房,或者是在临时住所当中的居住安排等等都有很完备的安排。比方说在有一些新兴国家,虽然有一个暂时的迁居期或者是回迁牵前的住所的安排,但是缺乏对经济收入的补偿。巴西、印度都有这方面的问题,当然哥伦比亚做得比较好,他们有比较好的机制,中国已经有了很好的框架,我相信已经走到前面了。另外还有中国的这样一个迁居的框架当中,也考虑到了家庭成员包括没有登记注册的家庭成员的问题,在巴西我们还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刚才倪教授已经介绍了,他们的辽宁棚户区改造项目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项目,从2005年到2009年短短四年时间,这个项目牵扯到40万居民的生活,我们看到这个项目和巴西、哥伦比亚的情况不一样,因为在辽宁省的案例当中,这些棚户区是接近工矿企业,也就是原来工矿企业所在地,而且环境很差,所以要进行迁居,把他们迁居到离城市不远的,有就业机会和生活设施的新区。但是巴西和哥伦比亚的贫民窟就在市中心,没有办法进行迁居,而在辽宁我们看到这些棚户区是在工矿企业周围的,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另外在辽宁的经验当中我们也看到了它的提供资金的融资机制,也就是说有政府的预算资金,还有开发银行的贷款,还有减免税,还有私人存款,还有土地转让,还有社会的出资,还有市场运行,也就是说他们的这种供资机制是非常完备的,这其中还有一些比方说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在里面,辽宁的经验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特别是他们的杠杆融资机制很成功,在巴西还没有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巴西的私人企业也没有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做到充分的准备,在巴西完全是靠政府来推动有关的转型改造。[11:25]
-
[安娜]:从辽宁的经验来说,我们看到最后的结果也非常值得我们关注,整个融资机制是有赖于整个省的增收,这一点做到了,因为辽宁省的财政收入在七年当中达到了原来的九倍,然后在项目结束的时候达到了420亿美元,这是和中国的强有力的经济发展相等称的,而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当中房地产行业法治社会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这儿也可以看到在中国投资当中住宅的比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有非常大的比重,我不知道其他国家是怎样的情况,也许巴西也有这样的情况,但是像印度、南非、哥伦比亚可能就不是这样的情况。我认为这样的一个融资结构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市场的收入来为低收入家庭提供补贴,但是这样有市场风险,有可能在资金的供需之间出现错配,一旦出现了供需错配的话,那么将会对整个楼市都产生消极的影响。[11:26]
-
[安娜]:因为中国的整个楼市目前是处在一个禁锢期,一个紧缩期,同时有可能让辽宁省政府预算资金面临巨大的压力,因为总得有人最后买单,我总是担心的,这张图很好地说明了我的担心。我们来看一下房价收入比,北京是12.5,纽约是7,这就意味着中国的房价对于居民的平均收入来说,仍然是很高的,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经济适用房的供应在去年减少了,和市场住房的供应相比它的比例还是减少了,如果在全国不能够解决这样的一个供需错配的话,有可能影响到辽宁项目的融资结构。从社会的层面来说,我觉得这个项目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具有进步的意义,承认所有的居民获得平等的或者是住房和收入的权利,领先于很多其他的新兴国家,因为其他很多新兴国家并没有这种保护弱势群体或者是贫困人群的条款,特别是这些贫困人群在经历迁居的时候,很多新兴国家没有对他们保护,但是在辽宁的项目当中体现了对他们像合适的住房、收入、纯利的法律的保障,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11:27]
-
[安娜]:这些最佳实践都说明有关社区要参加到整个决策计划、实施以及实施后续的所有的工作当中,刚才倪教授已经说了,在辽宁省的迁居计划当中,我们一旦让社区参与进来,进步就会减慢,但是最终带来的结果又更加具有可持续性,每个国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这样的平衡,我们不能够让有关居民再等再长的时间了,他们在恶劣的条件下住了很多年,政府必须现在做出投资和改变法律。但是这些受到影响的人群也有一个参与权,要让他们做好准备,而且我们要用一种适当的方式让他们参与到有关谈判当中来,否则他们仍然是输家。在辽宁经验当中,这些迁居的人群过去很多都来自于同一个工作单位,同一家工厂,他们彼此认识,都是邻居,所以把他们迁居到一个新的地方,他们马上就能够形成一个新的社区、新的社交网络。在辽宁,这样的一个动员战略并不是以集体方式来做的,而是以一个一个的家庭来做的动员。现在让这些住户搬到新楼当中,整个的过程要管理好,因为智利碰到过这样的问题,也就是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智利建了大量的住房,现在我们必须要面对当时留下来的这样一笔遗产,因为这些当年由政府出资建起来的住房现在又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维护,然后把低收入的居民迁到这些政府建的居民楼里来以后,你只给他们居住权,也没有所有权,他们也不会维护这些房屋,然后这些房屋又成为了经济收入低下,犯罪滋生的社区了。如果我们能够解决这些房屋的所有权的问题的话,那么就会鼓励这些住户更好地去照料好这些社区和房屋。[11:31]
-
[安娜]:在辽宁,我们还要防止新的棚户区的产生,我们将之称为城市里的村庄,城中之村,我们知道中国不像巴西,巴西已经80%城市化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仍然在进行当中,仍然有很多农村的居民迁入城市当中,也就是说农村居民的住房得不到满足的话,有可能产生新的棚户区,或者叫贫民窟,我们看一下从1949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一直在上升,而且这种趋势仍将持续下去。这张图是一张对比图,也就是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就业之间的对比,目前进入城市务工人员的数量仍然超过了城市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的数量,这是一个问题。另外一方面是户口制度,也就是说无论是住房还是其他的社会福利都必须要有户口,必须要有户籍注册,这样的话有户口的人和没有户口的人之间就产生了一个很大的差别,这是一个全中国都有的问题,但是在辽宁项目当中我们也要注意户口带来的问题。[11:31]
-
[安娜]:我觉得在辽宁项目当中的政策以及措施是和国际大趋势相符合的,也是认识到了在我们的国家,在我们的省当中是存在这些要解决的社会问题的。政府必须要起到一个牵头的作用,包括在提供资金方面。但是我们要充分地发挥市场的机制,在发挥市场机制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要改变有关的土地登记制度,中国辽宁项目当中已经做到了,要确保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要考虑到投资决策当中也就是社会层面、经济层面和环境层面这三大支柱必须要兼顾,我们在计划、规划的时候就要做到高效,并且要吸引社区的参与,谢谢大家。[11:32]
-
[主持人]:谢谢安娜女士。联合国人居署全球检测与研究部也是这次项目部的参与者之一,研究部主任班吉先生演讲的题目是改变常规,创新发展,中国辽宁棚户区改造的制度创新,大家欢迎![16:06]
-
[班吉助理]:大家早上好,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四月份到辽宁做的实地访问对这些专家的影响多么深刻,我们当时走访了抚顺、本溪还有铁岭,当我们看到第一个城市的时候大家印象非常深刻,大家就问当地的领导,说还有可能比这更好吗?但是实际证明一个比一个好,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是令人印象非常地深刻。但是班级同时也说中国的城市取得的成功在世界上都是令人瞩目的,所以对于棚户区改造的整体的项目的成功实际上对于大家来说并不是那么出乎意料的,毋庸置疑所有城市未来的发展是取决于城市生产效率以及如何应对城市发展及其伴随来的挑战的过程,为了保持可持续的发展,一般城市可以有两种路径选择,首先可以保持高生产率的生产活动的增长,特别是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领域,因为这些产业是得益于产业积聚的经济。国际通过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分析表明大部分的这种国家都是通过城市依托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高速发展来主导整体的经济增长。从1980年到1998年发展中国家86%的经济增长值的增长是来源于依托城市区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部门取得的。但是同时还有另外一种路径,增强制度的创新能力,破除经济转型的障碍,做好行为主体和转型的关系,包括发展成果重新分配的能力同样能够达到促进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结果。我们这里所说的制度指的就是游戏规则,它可以定位为社会提供稳定性、连贯性和意义的认知的规定性的一个框架结构以及一些活动,包括正式的以及非正式的一些法规和规则。例如经济体系的结构,法律体系、法治水平、产权以及政府的体制,有大量的国际上的案例表明制度的元素可以决定一个城市发展的性质,制度的变化不仅仅影响着城市的数量、形成、演变,还可以影响城市的竞争力。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我们国家的深圳,它从一个小渔村成为经济特区,现在发展成一个在全世界都领先的先进制造业的中心,另外在其他国家也有同样的压力,比如说巴西的库里提巴(音)这样一个小城,它的规划结构不仅使得这个小城有投资机构,同时成为投资者的热选,另外国家的投资结构的调整也可以增强,迪拜通过发展服务业,增强它的城市竞争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一个辽宁的棚户区改造的例子同样证明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制度的改革能够起到如何重要的意义。在辽宁政府通过出台这种激励政策以及机制创新,原来只是商品房开发的房地产开发商进入了保障房的市场,这种过程的背后实际上是政府强有力的承诺要加大保障房建设的规模的前提。所以我们看到保障房项目不同于商品房项目,在利润方面是很低的,但是保障房为低收入居民提供住房,它的社会意义非常重大,它同样可以吸引多元化的建设主体,因为房地产商可以从其他方面得到收益,对于他们来说这是相当有吸引力的,首先是声誉的收益,通过建设保障房,开发商可以提高他们的声誉,这是一种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长期来讲还增加了同政府部门的互动关系,长期来说对他们是很有利的。另外开发商还可以很快地回收资金,它的投资收益远远高于它的表现价值。第三通过参与保障房建设,开发商可以把握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的变化,由于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的实施,现在对于政策性的需求要大大地增强,所以在快速的商品房成长的同时这种需求已经使得保障房有了一定的盈利空间。另外就是保障房的需求几乎是已经确保的,开发商不需要在营销方面花太多的成本,这对于建筑公司、开发商都是非常有利的。同时这些企业还可以享受政府给予的一些税收、土地费用方面的优惠。这一系列的激励措施都是有利于商业性盈利的开发企业来参与的。[16:07]
-
[班吉助理]:辽宁的棚户区改造刚才我们从倪鹏飞主任的介绍里都知道,它是跟中国老工业基地的转制改革是密切相关的,东北曾经是新中国工业化的脊梁,企业职工为新中国的工业体系的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随着资源枯竭、体制转型,大量的工人失业,生活陷入贫困之中。因此如何帮助他们摆脱贫困,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这些棚户区的住房质量低下,公共服务缺乏,基础设施不足,基本上居民处于社会弱势群体。中国的棚户区有比较特有的一些特点,它的起因是起源于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初期,它的房屋主要是安置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职工,职工的住房在八九十年代改革以后,从企业保障体系里分离出来变成了游离于城市保障体系之外的一部分,演化成棚户区,它的所有权基本上是属于国有和集体的,房屋的使用权归居民所有,大多数居民都是原来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职工,他们都是原来的国家工人阶级,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所以现在生活质量的低下也造成他们思想上的一个很大的反差。[16:07]
-
[班吉助理]: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问题,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市场协调能力,大多数政策的出台都是由政府主导,这个很容易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政府凌驾于市场的规律之上,造成效率低下的情况。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从供需两方面着手,特别是建设良好的制度方面,包括经济制度、金融制度、法律以及体制改革,在这个框架下,政府不仅仅是一个住房的供应者的角色,也是创造一种激励环境的创造者,并且它积极实施一些规章制度的改革,并且与私营部门紧密协作,这样就可以避免由政府单方主导造成效益不是最大化。中国的独特经验证明,政府有能力迅速有效地调动这个制度的要素,为长期可持续的社会福利体系奠定基础。[16:08]
-
[班吉助理]:另外发展中国家还面临的一个难题是没有足够支持实现为社会提供高效服务的组织的资金,辽宁的做法比较有特点,可以归纳为几点,首先它是多渠道融资,严格资金使用管理,使用政府、市场加社会的模式,通过九个方面,政府补助、政府免税、企业资助、个人支付、市场运作、银行贷款、社会捐献、单位赞助以及节省建筑成本九方面,它的资金是在严密的监管特定帐户之下,只能用于棚户区改造,由各个金融监管部门直接应对收支,审计和金融部门加强日常监督,另外在政府来负责筹集建设的资金并且负责偿付,向棚户区居民提供低息的贷款;第二点是政府积极与私人部门合作,根据棚户区的位置以及它的商业价值的不同,辽宁省定了不同的改造实施办法,对于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的项目,政府提供一些优惠条件,鼓励商业开发商来参与;第三是政府起到的领导角色,它在整个改造过程中起到积极协调和服务的作用,政府部门内部有一个高效的协作机制,有17个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各个部门各施其职,通过日常的规章制度定期讨论,迅速地当场做出结论,每一个市政府也有自己的领导团队,有一站式的决策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在棚户区改造的成果方面达到了几个体制上和制度上的的创新,首先实现了老工业基地的经济转型,与老工业基地的经济转型结合在一起;另外完善了社会的服务,建设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采用了灵活的产权形式,这也是一种制度的创新结果;第四它在用地制度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我就不展开讲了。[16:08]
-
[班吉助理]: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这种发展是与它实施了充分发挥公有和私有的资本共同作用的制度改革分不开的,在促进高速发展的基础设施的同时,政府也意识到这种老工业地区改造的问题,不仅使老城市重新焕发新的面貌,赶上其他的城市的发展,同时也强调了发展中的公平。这种发展跟亚洲其他城市的一些发展是同步的,因为我们都看到像印度的班加罗尔,现在它已经逐步地成为一个高科技的中心。辽宁的这个事实表明,实际上中国政府也是在同样地关注怎么样在提升生产力、效率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能够实现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并行的结果。辽宁的经验显示在微观和宏观的层面,成长的源泉与发展的基础正在被改写。所以这份报告命名为“改变发展的规则”,也就是说辽宁在制度上面的创新为世界的其他城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我的介绍就到这儿。[16:08]
-
[主持人]:在听完几位专家的分析和评论之后,我们来听一听来自辽宁棚改第一线的官员的演讲,辽宁省委住建厅王正刚厅长,他的演讲题目是辽宁棚改的特点、做法与思考,大家欢迎![16:09]
-
[王正刚]: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住房是居民必需的生活资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发展始终是伴随着棚户区的改造而进行的。但同时也带来了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住房价格步步攀升,城市低收入家庭依靠自身能力改善住房的希望实际上是非常渺茫的。刚才倪主任解释了一下我们棚户区产生的原因,当时我们许省长也提出了是我们历届的省委省政府都非常重视棚户区改造,而我们城市的棚户区改造,包括辽宁的各个城市的发展方面,棚户区改造是立下汗马功劳的,但是为什么05年我们集中这么大的力量,要搞这么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实际上是由当时的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当时应该说我们辽宁在建国初期是全国的重工业基地,也是原材料基地,也是资源大省,我们的抚顺、阜新、本溪、铁岭包括我们的鞍山这几个城市都是以资源兴市的城市。所以说我们的这四座城市的居民主要是哪儿有矿哪儿就有居民,是以资源兴市的一座座城市。所以现在我们好多的棚户区改造,为什么刚才几位专家也提到了,为什么辽宁的棚户区都围绕着企业产生的,就是因为我们是煤矿大省,我们是资源大省,我们也是重化工的大省,而这些国有企业当时都是央企,是国家直接管辖的企业,实际上我们省政府其实在棚户区改造的时候不包括这一块,因为当时的央企都是小社会,自己办企业、社会、居住条件。等到2004年中央决定把这些央企下放给辽宁之后,就出现了这些城市怎么样进行资源转型和枯竭城市转型的问题,所以就演变出了这些这么多的棚户区的规模,实际上应该说当时在做棚户区改造的决策过程中,我们有好多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就是因为我们建国初期为国家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后来04年又把包袱甩给了辽宁,所以大家可能还有一些想法,包括我在内,我们城市建设主管部门主要是研究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建设,包括棚户区改造,所以做了大量的工作之后还剩这么多棚户区,就感觉有不同的想法。但是04年应该说由于这些棚户区居民的产生,导致了一些人生活失去了乐趣,对社会失去了信赖,低收入家庭生存困难,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将会继续造成阶层对立,影响社会的良好局面。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良好社会环境的支撑,而解决低收入的困难则是优化社会环境的基础工作,在低收入家庭当中,城市低收入居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改善他们的住房,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既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需要,更是执政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当时因为我们省委也是进行了大量思想工作,我分几个题目跟大家汇报:[16:09]
-
[王正刚]:一实施科学决策,为棚户区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带来希望。我10恩年到哈佛大学学习,他们研究中国一党执政市场体系,感觉它有它的优越性,我个人感觉辽宁的棚户区改造实际上体现了一党执政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棚户区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改造的系统工程,既要解决居民的就业和再就应问题,国旗改造的遗留问题,下岗职工子女就学问题,还要解决城市城中村的问题,城镇化进程的问题,以及与改造人的问题相结合等等,刚才我们的省长也都介绍了,包括我们的犯罪率、罪犯等等,棚户区改造不仅仅是住房问题,而是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解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冲破现有体制、机制、政策的层层阻碍,如果没有一个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大无畏精神,做这个决策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大家可能还没经历当时那个决策的过程,这个决策应该说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简简单单的一个决策,应该说是方方面面的。刚才倪主任也讲了我们有几个方面作为决策依据时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同志,当时很多同志强调他不要捅这个马蜂窝,但是他讲没有一个和谐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届省委书记就要担得起这份责任,就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砸锅卖铁也要把棚户区改造好,省委主要领导的决定和决心,标志着辽宁棚户区改造的号角已经吹响,04年的10月30号,省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从2005年开始,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全省城市集中连片5万平方米以上的棚户区改造任务,省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上实现5万平方米以上连片棚户区改造。针对资金严重不足的实际,省委发动各有关厅局到各地,我们全省各个委办局都发动起来,包括发改委、财政等一系列部门,从不同角度摸底,测算制订棚改方案,我们提出以市对市,示威作为责任主体,包括责任也是落到各个区,决定中央争取一块,省市筹措一块,棚户区居民自筹一块,土地财税肩负一块,社会资金参与一块,最后争取软贷款加以解决,我们也不是说没有目标地进行远贷款,我们经过测算,我们当时测算的辽宁的资金每年9恩%以上的增长,拿出15年新增的比例投入到棚户区改造,但是虽然我们按照9恩%的增长测算,但是实际上我们05年以后基本上达到10%以上的增长,甚至现在达到13%、14%的增长。通过这个测算以后我们认为可以偿还开发商银行的远贷款,开发商银行也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派出大量的专家给我们制订方案,最后省委省政府召开各民族党派工商联、无党派认识、人大代表开会研究意见,最后通过新闻媒体、报纸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由于决策的科学、民主奠定了辽宁棚户区改造成功的坚实基础。从2005年开始省委省政府每年都把棚户区改造作为一号的民心工程加以推进,使广大低收入家庭改善住房的希望变成了现实,当时改造的有些棚户区居民是不同意的,因为自己生活成本很低,但是后来经过改造之后,因为我们好多的政策落实刚才倪主任以及其他的专家提出我们好多的一系列配套政策落实以后,棚户区改造当时不仅是要求改造,而且愿望是非常强烈的。[16:09]
-
[王正刚]:二,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为棚户区改造闯出一条新路,棚户区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全盘政府操作,会成为各级财政的沉重包袱,各级政府将不堪重负,棚户区改造的计划就难以实现。低收入家庭改善住房,提升生活质量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实施棚户区改造主要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一种是市场主导运作的模式,一种是政府主导运作的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把棚户区改造交给市场,从市场寻找资源,同时也为市场提供机会,不仅使政府甩掉了包袱,还为财政创造了新的来源,最终实现多方共赢的结果,但是这种模式需要一定的市场条件,需要房地产市场有相当程度的发展,辽宁在这次棚户区改造中,在具备条件的城市中首先采用市场化的模式进行运作,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来筹措棚改资金,极大地提高了棚改的效率,变政府财政负担为财政收入。像我们沈阳、大连、丹东、营口、锦州、盘锦和葫芦岛这些应该说房地产形势非常不错的城市我们采取的是市场化运作的办法。第二种模式主要适用于房地产市场不够发达的地区,传统的方式是由政府统筹包干,通过全额预算来支出,这样地方政府的负担重,也没有纯收入,辽宁棚户区改造采用的方式则是由政府主导广泛吸收其他社会资金,与市场主体参与的运作模式,在棚改中,市区两级政府分别负责,市政府作为投资主体,负责筹措资金、制订政策、编制规划、指挥协调和培训人员,各区政府作为责任主体,负责筹措社会资金、社会经济体共同参与,承担拆迁组织、工程建设和回迁安置任务,市场条件不十分发达的抚顺、本溪、阜新、铁岭等市都采取了以政府主导的运作模式,辽宁棚改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各地遵循市场规律,兵器传统模式,因地制宜地采用了适应现实环境,更能发挥各种要素潜力的高效创新的运作模式。[16:10]
-
[王正刚]:三,巩固棚改成果,为建设新型住房保障体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辽宁棚户区改造成果丰硕,无论是从社会、经济、文化、生态上还是城市化进程等方面,都使老工业基地发生了深刻变化,并为建设新型住房保障体系提供了借鉴。棚户区改造之前如果大家到我们这四座城市的话,你们现在再去看,实际上这个差别是非常大的,我们的棚户区改造跟我们的城市环境的治理、生态植被的恢复,包括河流的治理,包括规划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枯竭城市的转型是相结合的,我们的阜新当时就是一个煤都,现在我们是新兴产业,包括风力发电,包括光伏产业,通过棚户区改造和整个城市的治理,整个城市的结构和城市产业结构都有很大的转变。一是提高容积率达到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目的,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坚决贯彻国家提出的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由于原先的棚户区基本为单层的平房,容积率极低,棚改后在原土地上建造楼房,总土地面的不变,而总绵竹面积增加,从而使容积率大增,并通过合理规划住宅建设用地,提高单位住宅用地密度,达到了土地使用效率的提高。同时各地在规划设计中大多选择依山傍水或黄金地段建设新兴棚改小区,吸引人居,方便居民工作、生活,施工过程中各地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有关规定,切实保障了房屋质量,几年来的实施经验证明,辽宁棚改住房质量不逊于普通商品房,甚至比普通商品房质量还好,民生工程真正 变成了民心工程,刚才有些专家担心我们的棚户区改造之后变成了新的棚户区,实际上当时我们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就对城市的规划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整,我们采取的是配建的方式,而不是整体把一个棚户区的居民移到另一个棚户区居民的小区,我们是跟城市开发的规划和城市的整个小区相结合来配建,跟我们的城市居民是享受相同的城市基础设施。[16:10]
-
[王正刚]:二是棚户区改造通过让棚户区居民有尊严、有地位,通过加强管理实现了住得进,住得稳,住得好的问题,为避免新的棚改小区变成新的棚户区,我们采取了与商品房配建的方式,使棚户区居民与其他居民享用共同的旧学、就业、就医的方式,政府采取以记帐式租赁,一分钱不拿也可以上楼,等住进以后有了收入再交租金,同时采取社会资助生活用品,使他们住得好,并为棚户区居民开辟就业岗位,让他们住得稳,对无力增加面积的困难家庭,建设小弧形回迁楼,有效划界了支付能力与楼房之间的矛盾,政府多抽并举减少居民的支出,组织市政、环卫、卫生、法律进社区。[16:10]
-
[王正刚]:三是棚户区改造通过就业促安居工程,达到了和谐、平安、幸福的目的,就业率低是棚户区居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从根子上解决贫困问题,省委省政府组织实施了就业促安居的工程,各地一方面在新建住宅小区通过配套的物业管理来扶持社区服务业,吸收再就业人员,同时在我们新建的住宅小区内,我们建了大量的就业市场,建了大量的农贸市场,建立了大量的新兴产业的基地来吸引就业,既为小区提供了服务,也解决了低收入家庭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棚户区改造腾出的土地,通过新建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农贸市场、再就业一条街等形式,安排棚户区言住居民就业、再就业,解决了19347个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我们都有登记造册的,哪个家庭没就业,针对这些人的工作能力,技术能力包括他的身体条件安排他就业。所以在改造之后有80%的下岗失业居民实现了再就业,有效地划界了社会分配、治安、就医、就学等矛盾,犯罪率下降,林立和谐,小区平安,社会和谐。[16:10]
-
[王正刚]:四是棚户区改造通过引导低收入家庭积极参与,达到了政府与低收入家庭共同建设棚改新区的目的。为确保棚改新区工程质量,政府作为组织者,又是棚改新区的执行者,坚持牟利于民,坚持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管理,严把各个工程质量关,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事,让居民真正得到实惠。同时政府为保证棚户区居民的切身利益,积极发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建设棚改,在回迁充分提取他们的意见,在工程施工中聘请棚户区居民代表监督,把棚户区改造真正变成棚户区居民全程参与监督和建设的过程。因为我们的棚户区居民有些下岗和退休职工也有我们建设行业的,包括规划、设计、建设、施工人才,我们都把他们聘请过来,作为棚户区居民的代表进行我们的全面设计、规划、质量的监督。[16:10]
-
[王正刚]:五是棚户区改造通过合理规划布局达到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目的,在棚户区改造中,我们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统筹考虑城乡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与棚改规划,以土地置换为依托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优化工业结构,有利地调整了产业结构,统筹考虑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与环境建设。刚才有位专家说为什么我们辽宁的棚户区改造有些从原来的地方直接腾空走到新区呢?就是原来离我们城市太远,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备,所以迁移到离城市很近的区域。突出处理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了生态保护。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创作了良好的条件。我们把过去腾空出来的土地,我们进行生态化的建设,包括恢复生态,恢复绿地,甚至植树造林,使我们整个的城市绿化率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阜新市根据城市发展的态势和功能布局,科学定位城市资源优化配置,突出以矿区为主导,城市南部地区建设,把棚户区改造纳入经济转型规划,有效地划界了资源枯竭与城市发展的矛盾。2005年以来,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大规模棚户区改造,累计改造棚户区2910万平方米,建设辉县4402万平方米,改善了70.6万户,2009年以后,我省报纸性安居工程,从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逐步专项以棚户区改造、保障放建设并重的阶段,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到2010年底,我省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面已经超过了10%,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使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通过实施棚户区改造,不仅解决了棚户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和就业问题,又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形成的领导体制、运作方式、管理模式、资金筹措渠道、质量保障体系等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对建设新型的住房保障体系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探索,不断完善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措施办法,切实使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结果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谢谢大家![16:10]
-
[主持人]:谢谢王厅长的演讲,他的演讲使我们看到了辽宁棚改过程当中所做出的那些特别鲜活的事例和经验。上午的论坛还有最后一位专家是悉尼大学城市与规划研究中心的爱德华·布莱克利教授,他演讲的题目是改造旧城面貌,构建美好的未来,大家欢迎[16:11]
-
[爱德华·布莱克利]:我的英文名字没有在日程上出现,但是有中文名字,我在这儿花两分钟时间进行演讲。我想跟大家谈一谈我们处理这些问题的出发点,第一个出发点就是要为新的建设腾出地来,住在棚户区的人不想住在棚户区,但也不希望你来把他们赶走,告诉他该住哪儿去,所以第一个政策的出发点是应该理解他们的需求。第二,我们在做这些改造项目的时候,一定要做得更加聪明,所以在这儿我谈谈更加聪明的开发,什么叫更加聪明的开发呢?就是通过这样的开发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机会、社会机会和就业机会。第三个出发点就是更大和更好并不是一回事,我们在建更大的社区,但是更大的社区并不意味着更加适合人们生活的更好的地方。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不希望中国全变成麦当劳,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如果中国麦当劳化的话,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所以新旧并存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就是给人去住的,也就是说我们前面说了很多次了,就是建好了不够,还要让这里的人管好这个地方。为了做好管理,要赋予这些居民机会,让他们更新再创造并且生活在这个社区的强有力的机会,要让老旧的工矿区变成全新的新区。我们在新奥尔良看到最重要的工业城市的重建,现在城市重建的本领已经成为了新奥尔良的主要的出口技能之一,我想中国也有这样的技能把城市重建的本领出口出去,巴西和中国都有这样的例子。我们的主要经验是首先人在哪儿就在哪儿建设,第二更加聪明智能地去建设,一开始就把就业规划进去,而不是最后才讨论就业。[16:11]
-
[主持人]:非常感谢爱德华教授给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上午的论坛我们就到这里结束了。接下来请大家享用工作午餐。在享用工作午餐的同时,大家可以观看我们有一个专题片,这个专题片就是世纪变迁,今天下午还有明天我们分别举行城市首长的论坛和三个学术论坛也欢迎各位参加。下午开会的时间是2点钟,我们继续开会。[16:12]
-
[主持人]:今天下午的会议是城市市长论坛,都是一些城市的领导或者是某些城市规划部门的领导,欢迎大家来参加这个论坛。今天下午的发言人一共有五位来自国内外五座城市的负责人。首先我们有请成都市人民政府的市长助理,市政府秘书长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老朋友毛志雄先生先发言,大家欢迎![11:11]
-
[毛志雄]:尊敬的秘书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很容幸出席第十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借此机会我向大家介绍成都城乡一体住房保障情况,住房是市民生活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住房更是其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城市政府作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主体,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有利的住房保障,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其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也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成都是国务院确立的西南地区的通讯、商贸的综合枢纽,全球城乡统筹商贸区,下九区四十六县。近年来我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安排部署,结合城乡统筹实验区的建设,坚持把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工作摆在首要的位置,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有效满足了全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我市加强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11:12]
-
[毛志雄]:第一,构建应保尽保的住房保障制度。住房保障制度是城市住房体系的基础,我市从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始终履行好公共职能服务要求出发,不断完善应保尽保,尽最大努力满足低收入家庭的需求。一是保障区域由中心城区延伸到郊区的乡镇,郊区乡镇长期以来都是住房保障的薄弱环节。我市最初的住房保障区域仅限制于中心区域和县城,2008年我市在完善中心城区住房保障制度基础上,将住房保障体系向郊区市县延伸,明确要求所有郊区市县都要建立符合当地发展实际,覆盖所有乡镇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确保廉租住房收入标准达到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以上,住房面积标准达到人均建筑面积16平方米,09年我市在全国把住房保障范围扩大到全市310多个乡镇,实现了包括乡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在内的应保尽保。二是保障人员由城镇居民延伸到农村居民,城乡低收入家庭都是天生的平等派,都有享受政府住房保障的权利,我市最初的保障人员仅限于城镇居民。2011年我市建立的农村住房保障体系明确要求凡符合当地规定廉租住房保障标准的我市农村居民均纳入廉租房保障范围,可以享受廉租房租赁补贴或实物配住,凡购买社保在当地具有较稳定工作,收入和住房条件符合保障标准的我市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均纳入相应的经济适用房和公共住房保障,全市600万农村居民都有过从中收益,基本实现城乡均等化。三是保障产品,由廉租住房一个品种延伸到多个品种。政府如何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市民保障参与性需求,考量着地方政府的行政智慧,我市最初的保障产品既有面向低保户的廉租住房,近年来我市针对产品需求设计了不同层次的住房保障产品,分别把城镇、家庭年收入三万元、五万元、七万元和十万元以下的住房困难户对应纳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政策保障范围,建立了立体型基金式的住房保障制度,让不同收入水平的保障对象都能对号入座,各取所需,确保所有应享受政府保证的家庭都能享受到保障。[11:12]
-
[毛志雄]:二,推进按需供应的住房保障建设,保障住房建设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的关键,我市坚持保障性住房的按需建设,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强化建设要素保障,有利有序地推进保障房建设,确保有意愿的低收入家庭能尽快住进放心房和舒心房。一是把握保障住房的需求,只有这样政府住房保障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政府资源配置才会科学合理。05年我市定期开展保障需求普查,深入每个街道社区,认真排查全市住房保障基本情况,建立住房保障对象信息库和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实名制档案,强化低收入家庭动态跟踪服务,实行住房保障需求预约登记制度,准确掌握了全市符合申请标准和有意申请保障住房的真实性。同时我市建立两年一次调整保障标准,保持保障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步提升,我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保障房建设,按需供应确保供应逐步提升的建设,有效避免了由于一窝蜂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二是合理规划保障住房的布局。合理规划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布局,涉及低收入生活、就业等诸多利益,是优化城市布局结构,提升城市整体水平的基础工作,我市坚持相对分散和适当集中相结合的原则,综合选取基础设施完善,公交网络覆盖较好,配套相对成熟的点位;综合选取布局合理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的户型,由连片式向敞开式转变,目前中心城区保障性住房项目全部纳入到15分钟健康圈和15分钟文化圈,学校、超市、农贸市场等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小区居民10分钟内都能步行到公交车站。此外我市产业功能比较集中的区县,在工业园区也规划了公共租赁住房的点位,基本满足了产业功能的住房需求。三是有利推进住房保障建设,强有力的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是保障性住房按期建设的重要保证,我市建立土地净收益提取,公积金长效筹资机制,严格实施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用地供应的计划,优先安排和回收净地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了保障性住房资金的持续有效投入,土地的有效供应,质量的安全到位。08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318亿元,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360余亩,全市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1.3万套,26.3万户,住房困难群体困难条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善。[11:12]
-
[毛志雄]:三,优化无缝衔接的住房保障服务。住房保障服务直接体现了政府的行政能力,关系着住房保障长期的惠民效果和社会稳定,我市积极探索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服务的新模式、新机制,着力优化无缝衔接的住房保障服务,努力扩大城乡一体的住房保障的惠民效果。一是建立灵活选择机制,我市在不同的保障住房政策制度间设立了双边界,明确低收入家庭可在政府范围内灵活选择保障性住房产品,有效解决既买不起经济适用房又不能享用廉租政策的夹心层的问题,比如我市将廉租房保障对象从低保户扩大到年收入三万元的住房困难家庭,使这部分家庭成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双覆盖群体,让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廉租房或者购买经济适用房,经济适用房可足可售,保证了对象可以先租住两年以后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可以自愿申请购买该房屋。二是建立动态的退出机制,完善的保障用服的退出机制是确保应保尽保的必要手段,是实行资源合理配制和制度公平的合理机制,我市的住房保障动态管理机制加大保障性住房资格审查力度,及时掌握已保对象住房变动情况,探索刚柔并进梯度退出的办法。目前我市住房保障审核体系与公积金缴存、养老金缴存、工商局车辆政策实施联网。自有产权情况变动,根据其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及时调整和停止保障,比如说廉租户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但尚无力购买住房的,仍可以住用原住房,只是取消原补贴,经济适用房用户已购以后必须收会原住房,对于拒不退出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索回。三是保障性住房居民都为低保、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各方面的诉求非常复杂,生活困难与潜在的矛盾叠加,后续管理难度很大,我市建立了就业、社保、民政、房管、卫生等多部门联动的社会管理机制,推进公共服务基层社区保障体系,选配具有优良资质的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物业服务,在每栋楼都设立了明星联络员,加快推动小区由社区管理向居民自治转变,全市保障房小区公共次序良好,未出现一起重大的社会不稳定事件。经过11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构成的无缝对接体系。2010年12月,2011年6月,2012年4月,李克强副总理先后三次对我市住房保障性政策做出批示,成都城乡一体的住房保障,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条件,有利提升了城市竞争力,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中国民生成就典范城市等称号,被福布斯杂志评为未来十年全球发展最快的城市。目前全国500强企业数排西部第一;领事馆数目在全国仅次于上海和广东;成都双流机场客运量超过3千万人次,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明年第12届华商大会将在成都举办,我们真诚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多到成都莅临指导,推动成都深化城乡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为把成都建设称世界级城市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11:12]
-
[主持人]:谢谢毛志雄先生介绍了成都的经验,下一位有请来自尼日利亚姆伊瓦先生。[11:12]
-
[姆伊瓦]:大家下午好!我来自尼日利亚,大家可能都听说过阿布贾(Abuja)是我们尼日利亚的行政首都,在住房提供方面并不仅限于某一个政府,特别是提供一些可持续的住房,我们也需要有一些精确的数据支持这样的工作。我们这个政府的政策总的来说也就是六点相互结合的综合工作,包括我们要应对贫困,应对饥饿现象,应对失业,要恢复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提供教育,实现和平的进展,同时在所有的这些结合起来以后,住房问题、高质量的住房将有助于人们摆脱贫困,同时也会创造就业。另外对于我们在收购支付等等这六点都要相互结合起来,就是这六点的结合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给人们付钱,我们就问我们为什么要对城市进行更新呢?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全球现象,在20世纪初,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都有大量的人生活在农村地区,在我们这里可以看到,只有30%多人生活在城市中心。到了新的千年,这个趋势发生了变化,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农村人口数量下降,我们可以看到2000年的比例分配。而我们预计到2030年从全球来看,城市居民将会占总人口的60%,巴西人已经说了,他们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85%到90%,我们尼日利亚大概是40%-60%的比例,但是总的来说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会搬到城市中心去住。我们希望有一些小的卫星城,这些小的卫星城能够把人们吸引到市中心的因素在农村地区复制出来,因为我们要为这些人付钱。我前面没有提到我们这个国家是一个农业国,我们65%的土地是农田,要鼓励农业也就确保农民还会留在农村,如果你是一个农民,而且你所需要的这个东西都可以在农村地区生产出来,对政府来说我们关注的政府部门大概在每一个城镇传统中心的一公里半径之内。对尼日利亚来说,奥孙州特别地幸运,因为这个州里面的小城镇特别多,这个州里面有好多的城镇。而且在17个城镇中,我们正在更新其中的9个,如果第一阶段的工程成功的话,我们会进入第二个阶段。我们有一些传统的城市中心,传统上来说,市中心就是由这个所谓的奥巴的供电,奥巴在当地的语里是国王的意思,奥巴在当地会有清真寺和教堂,另外还有邮局以及市场,这个通常是市中心的主要建筑,大家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个圆圈,这就是市中心周边的一公里半径范围,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恰巧是城市最密集的地方,可以看到住房非常地密集。我们在全国特别地缺房子,我们缺1800万,我们在州内部需要再提供100万,我们要把住房方面的缺口补上。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一个城市,这是另外一个城市画到了一公里的圈,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发展很密集,每一个人都在干自己的事情。这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城镇,住在城市里的应该说在这座城里人们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这中心也是一个宫殿,它会向外辐射。这是另外一个城市,这是首府之外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在中心一公里圈内最为密集,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州的首府,州的资金主要花在这座城市里面,里面显然会有很多的拥堵。另外一座城市是我们这个州首府北面的一座城市,在这里它的中心点还是在城市中心,正巧在中间也有所谓国王的宫殿还有其他我前面提到的种种特征。这座城市被誉为我们文明的摇篮,其实是整个黑非洲的文明摇篮,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住宅的密度,大家在这里可以看到我们州的首府,这里我们投入了本州的大量的资金,但是同时我们需要使这个城市的中心不那么密集,需要更好地规划,因为最早的时候没有很好地规划。[11:13]
-
[姆伊瓦]:我们这个城市重心的目的是什么呢?首先我们要重新构造同时对非常集中的城市地区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出来更为有效而且对环境更好的交通设施和公路网络。另外还应该使土地使用更为合理化,土地使用特别重要,因为肯定地说,有了土地使用法案,尼日利亚的所有的土地实际上都是等于在政府手里,公民有权占用并且租赁99年,并且不断地更新和续租。为了实现合理的发展,我们需要研究一下这个法律是不是对其进行修改。很显然,作为一个土地的主人,其实你并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所以尼日利亚国内考虑修改这一法案,我觉得对巴西来讲也是如此,巴西政府可能做出政府做出相应的权限。在尼日利亚我太想当我们州的州长了,因为州长的权利很大,要确保土地拥有者拥有他应该享有的权利。另外城市的目标还包括重新将一些过时的建筑改造成一些现代而环保的建筑,同时促进城市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还要对那些失修的建筑进行及时的修改和恢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所有的工作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建筑,因为在这些城市中心大部分的建筑确实都过期了,有些有五十年的历史,有些有一二百年历史,有一些是历史遗迹,对于我们这个州旅游业也是重要的产业,我们有63个旅游点,我们要确保游客还能源源不断地来,这对于我们的收入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于每一座城市而言都有自己的历史,对每一座城市而言文化也都是独特的,我们并不希望在尼日利亚重建纽约、北京或者芝加哥,我们的城市中心其实是针对每一座城市自己的事情的,要考虑到当地居民的传统文化和风俗。这种保护要尽可能地符合当地的特点。同时这种保护还要实用,要符合当地的社会的网络。另外我们希望能够为那些有特殊需求的群体提供专门使用的住房,比如说老年人、残疾人。另外我们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提供更多的开放空间,因为我们确实也不少的土地,但是在城市里由于住宅非常地拥挤,很多人没有开放的空间,我们希望能够增加空间和社区活动的设施。我们选择城市更新区域,也就是所谓的一公里行动圈的选择因素包括我们看到人口在不断地增加,而且人口在向城市中心移动,他们对于我们的想法会有影响,我们发现在城市中心它的建筑和基础设施缺乏协调和规划,而且在这些地区建筑条件也比较差。而且在很多地方,实际上这些地方的街巷都非常狭窄,比如说如果发生了火灾的话,消防车都进不去,另外在城市集中地区饮用水也不是非常好,废物处理设施也不是很够,在这座城市的街道不够好,排水管道狭窄,人行道也非常窄,这就使得城市中心区必须进行改造。[11:13]
-
[姆伊瓦]:我们奥孙州的城市改造有什么样的改变呢?它对经济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是要以这个州为基础进行城市更新的,我们要看一看它对我们的影响,对我们的经济有什么影响。现在我们的这个城市,我们的公务员有三万,所以很多人是吃财政饭的,这个州的财政收入的83%都用于付公务员的工资了,你们可能就会问拿什么钱来进行城市更新呢?因为这些钱都用于公务员工资了。社会福利、医疗等等,要把我们的工作重点关注在人们的生活、健康、艺术、运动等等,也就是建立一个服务中心,让这些服务更加有效。所以总的来说我们需要更多的财政收入,我们的政府正在寻求一些私人部门,我们引入了一个BPP项目,使每一个社区都能够有足够的财政支出。也就是建立一个公私合营的伙伴计划,政府牵头制定计划,邀请一些私营部门加入。土地的资产价值上升了,开发商来增加土地的价值,我们收建了房屋之后能够让城市的居民更加可以支付得起地使用这些设施,所以基础设施必须由政府来建设,这样的话可以降低开发的成本。同样,各个地方可能没有太多财政收入,手里头的钱不多,但是我们最好能够跟联合国人居开发署、世界银行等等一些国际机构能够进行合作,能够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财政的支持,不管是基础设施,天然气、交通设施等等,不放过任何机会降低我们的成本,有好的基础设施我们都会去争取。要进行这样的社区改造的话还必须要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我们也在看有什么样的新技术能够把住房的改造项目成本降低下来,通过不同的渠道降低成本,使得低收入的人们能够负担得起。[11:13]
-
[姆伊瓦]:大家可以从图片上看到这是一家医院,在每一座街道、河流的后面,现在贫民窟的房子都是在河岸旁建的,所以每次一发水他们都会被淹,所以我们在河流渠道附近建立了一些医院。幸运的是有一些市的议会也关注这个问题,现在他们已经建立了一项立法,这项立法已经进行二审了,在七月份应该就能通过。它能够使得我们组织起来更好地去进行城市的规划,过去我们看见的一些贫民区扒掉的房子,一些腐朽的房子都已经是五六十年前的了,已经超过了使用期限,实际上是一些已经被荒弃的房子。大家可以看到房子已经被极端腐蚀了,路基都已经被侵蚀了。而且这些地方卫生条件很差,几乎也没有下水,有些人还住在这里,刚才大家看到晾的那些衣服也证明还有人住在这里,下水道都已经被破坏得很严重了,但是还有一些地区,大家还可以看到还有一些市场,在街市上进行交易,也阻碍了交通的发展。我们有些什么样的计划或者规划的选择呢?我们重新开发还是再进行改造升级?因为有些家庭在这些地区已经住了很长时间,有几百年的时间了,他们一直住在这里,有些人为了争夺土地还会残害大家的性命,我们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是开发还是重新开发?是改造还是把这些人迁移走?还是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并存?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我们有一些解决方案,比如说我们已经采取了一些项目,我们对这些项目的地区进行了整体调查,我们对九个城镇进行了选择,我们政府有一个基本的路线图,我们准备了一些详细的规划,比如说水、安全,我们把整个这个地区的图案都制定出来,详细的细节都制定好。拉戈斯(音)是我们的商业首都,我们把所有地图、地形图都详细地找出来,如果我们要进行改造升级,我们把所有需要的数据都准备好了。过去在尼日利亚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我们还跟社区的领导进行沟通,我们还鼓励每个社区都来参与,我们还告诉他们最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我自己也去参加一些股东大会,我们给他们展示他们自己的房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的时候,他们会高兴,心甘情愿地把土地让给政府进行规划。我们会告诉他们土地会归你们所有,因为这样的话才能使我们的项目可持续。我们还进行了实地考察,我们必须要对我们的每一所房子、每一户家庭进行调查,因为现在我们还没有这样的计划,所以我们必须要进行调查,要把我们可能遇到的存在的机遇或者说制约因素都调查清楚。还要把所有我们获得的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然后还要把所有的土地使用计划进行设想和规划,最后才制定我们整个的棚户区的改造方案。[11:13]
-
[姆伊瓦]:刚才我给大家展示了一些破坏很严重的房子,我们都必须要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人还住在这样的状况很糟糕的房子里呢?是因为社会问题?是因为贫困还是说生态的问题?当然了,生态肯定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要始终地去找所有关于这一地区的数字。在这一地区有几十个这样的城镇,其实都已经是超过使用期限的房屋。甚至有上万人还住在那里,其实这几十万人仍然住在这样的第二天有可能垮掉的房子里,这一现实是令人震惊的。在奥孙州我们进行了这样的图表分析,在尼日利亚36个州当中的一个州,奥孙州的情况,实际上这并不是我们独有的情况,实际上把这一数字乘以36的话,会发现我们尼日利亚所有的地区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择业的问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有待解决。这是破坏房屋的数量还有住在里面人的情况,有一些地区甚至是离拉戈斯是很近的,离我们的首都也很近,90%的是居住区,8%的是商业区,2%的是政府的公用建筑。在奥森州首府的平民区,大家可以看到在这些房屋中间基本上没有通道,人口非常地稠密,这些棚户区非常集中,没有下水道,没有排水管,这些棚户区的情况更糟糕,这些房子也都是超过使用年限随时会塌陷的。这不仅在城市里面,在农村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这是奥森州典型的一个市中心,大家可能听过苏珊•麦戈尔(音),她是一位奥地利的女士,五年前她在那儿去世了,这也是奥森州的城市照片。[11:13]
-
[姆伊瓦]:接下来就是我们的改造计划了,我觉得实际上我们不是要把这些扒掉重来,可能大家看不太清楚,但是大多数人都仍然想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留下自己的足迹,没一个人愿意离开自己住过的地方,叶落归根。所以我们建立了一些公用的墓地,把人们住的地方和葬的地方分开,现在王宫变成了一个公园,我们建立了工业园区,还重建了人们居住的地方,这些的话大家不用搬离这一地区,但是可以提供给给大家一个公共休闲的区域,大家可以休闲和活动。跟中央的社区、商业区能够混合起来一块开发能有更好的居住条件。在我们尼日利亚一个普通的家庭一般都有6到10个人,所以我们在重建这个新的房子的时候就都会考虑到这一因素,每个开发商都会按照这样的一个数字来进行。[11:14]
-
[姆伊瓦]:这些幻灯片是我们选的一些兴建后的图片,这些照片跟以前的完全不一样了,这并不是拉戈斯那样人口非常稠密的的地区,这是商业中心,刚才大家看到的都是住房,有年轻人的,有白领的等等,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商业中心,有各种各样的商店。因为这些城市都是自给自足的,不用再跑到大城市里去,我们这9个城镇的改造计划也带来一些新的想法,现在我们有180亿里拉,对于这些房屋的改造,主要的消费就是扒掉这2000万美元,在进行这一改造之后的重新安置我们又需要1670亿里拉,也就是11亿美元。当然了,这么一大笔钱我们需要更多的国际支持,比如说人居署、世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等。我们有很大一部分的资源是来自联合国人居署,非洲住房计划刚才提到世界银行实际上今天我们还带来了一行的材料,如果大家感兴趣也可以看,我们甚至跟中国的开发银行也在进行合作还有其他的一些机构。在奥孙州还有一些其他的参与,比如说重建学校、大坝、更加有效的垃圾的管理,还有新的中心。2012年还要进行一个新的开发法律,刚才也提到了,它会保证在将来的20到30年,我们能够进行法律保障的时候有支持,使我们更好地去发展奥神州,这是奥神州首府的照片,我们有广场,有更多的开放空间可以供大家使用,比如说可以用来展示广告,有一些新的市场,更多的商业活动可以把市中心变得更加分散一些,这样的话可以减轻商业压力。当然,这些十字路口也会进行改造,我们就不会再出现大拥堵的情况,我们会对交通状况进行改善。我希望大家也加入到奥森州的一些改造计划中,谢谢![11:14]
-
[主持人]:谢谢。下一位发言的是抚顺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奚克路先生。[11:14]
-
[奚克路]: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非常感谢论坛给我这次发言的机会,抚顺位于辽宁的东部,因煤而兴及因石油而发展,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从上个世纪初煤炭大规模地开采到五六十年代,抚顺在矿区及边远地带陆续建成了大批矿工简易住宅,并衍生成棚户区。截止2004年末,全市共有成片的棚户区318万平方米,十万户32万人。从2005年开始在中央和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在辽宁省率先进行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到2009年底全面完成了连片棚户区改造问题,让占城市人口1/5的棚户区居民圆了住房梦。抚顺的棚改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民主,先后有多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到抚顺视察指导工作,全国共有180多个城市到抚顺考察。回顾五年的大规模棚户区改造,我们主要是狠抓了以下几项工作:[11:14]
-
[奚克路]:一,坚持政府主导,集中力量推进。棚户区大都处于矿山和城市边远,附近附加值极低,不具备市场化运作的条件,棚户区居民平均每十户居民1.34人能够相对稳定地就业,月均收入仅为188元,低保户3.4万户11.4万人,占棚户区居民总户数的14.47%,棚户区居民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住房问题,同时为了解决这部分人的住房问题,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没有政府的组织、引导是无法实施的。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几个关键的环节。一,把棚户区改造当成一号工程来抓,棚户区改造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房地产开发,而是一项惠民益民的德政工程,从2005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就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和谐社会的一号工程,成立了市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安排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二上下协调联动,棚户区改造必须调动市区两级积极性,集中各方面力量,为统一全市上下的认识,先后组织局级以上领导深入棚户区通过与住户的结对子等多种方法了解民情,形成民意,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对棚户区改造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明确市与区责任分工,市组织规划和协调人员,区和有关企业作为主体承担拆迁、工程建设和回迁任务。三,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指挥体系和运作机制,由市房产局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对棚户区改造涉及到的近30个中省职部门进行协调,对涉及的人财物进行统一的调度,建立责权统一的机制,通过政府主导,一方面发挥了政府政治的优势,市委市政府把棚户区改造推进情况作为各区政府和市直各部门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标准,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积极性,另一方面发挥了组织优势,市政府与棚户区改造各责任主体签订了责任状,全市有1万多名党员干部深入到棚户区家当中,了解情况、宣传政策,各区政府组织专门队伍抽调近2000人进行支援,仅就调动能力来说是任何开发商所无法比拟的。[11:14]
-
[奚克路]:二,坚持因地制宜,妥善破解难题。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解决了存在半个世纪之久又涉及成千上万人的事情工作的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为此在工作中我们坚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科学制定政策,棚户区改造既需要政策保障也需要政策的支持,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符合绝大多数居民承受能力的拆迁补偿政策,即拆迁原房面积不收款,增加面积按每平方米600元收款,产权归个人所有,对解放前的房屋以及无房照的特殊情况特殊处理,避免了棚户区拆迁改造而使部分居民流离失所。二是解决资金的瓶颈,资金是解决棚户区改造的保障,没有足够的资金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是不可能实现的,居民个人筹一块,政策让一块,企业掏一块,社会筹一块,筹措棚户区改造资金50多亿元,另外政府通过无偿划分土地,减免收税,减少支出24亿元,由于得到了国家和省财政的支持,特别是贷款支持,筹集了足够的改造资金,办成了多年想办而又无力办成的大事情,三是搞好拆迁工作,在较短的拆迁期限内居民集中大量拆迁会出现租房难、搬家难、支付不起租房费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我们因地制宜调整了安置规划,仅拆迁棚户区内房屋,待安置房建好后再组织居民一次性搬迁上楼。三坚持阳光操作、公正透明。棚户区改造事关千家万户,需要大量的资金、材料等巨大的财物,绝不能是一般意义上的房地产开发行为,必须公开操作,将全部过程置于阳光之下接受各方面的监督,为此我们针对棚户区面积的确定,拆迁改造安置等各个环节制定了相应的监督措施,对整改进行全程的监控,确保好事办好,一是统一招标,二是公开选房,三是突出抓好质量,四是强化审计。[11:15]
-
[奚克路]:第四,坚持统筹兼顾,力求全面提升。在推进棚改工作中我们坚持五个工作思路,一是棚户区改造以推进城市发展和经济转型相结合,二是与土地资源的整合相结合,三是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相结合,四是与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相结合,五是与提高居民素质建设和谐社区相结合。按照这一思路,我们不仅有效地改善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还促进了就业、城市功能等各方面的大幅提升。一是确保居民住得稳,据我们测算,棚户区居民上楼后,当时生活成本每年每户上升1467元,怎么样才能防止他们上楼再下楼,确保他们既住得进又住得稳?我们利用棚改,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社区服务业、家庭手工业,创业市场,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大培训力度等措施,使棚户区有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92%实现了再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城市低保户的冬季取暖费由政府和企业承担80%,新建小区物业由社区组织居民开展自助式管理,用部分经营性用房的收入弥补物业管理经费的不足。二是完善城市功能,与棚户区新区相配合,陆续新建、扩建污水、燃气、供电、通讯管网,对28所中小学校进行达标改造,投资新建中学两所,小学两所。三是提高居民的精神面貌,开展以提高居民素质为核心的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使棚改居民自觉克服在棚户区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惯,讲究文明礼貌,注重公德和新风在逐步地建立和形成。[11:15]
-
[奚克路]:几年的棚户区改造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执政为民的体验,把群众困难特别是住房困难纳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政府关注民生首要关注最困难的群众,解决群体最直接最紧迫的利益问题,必须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作为国家曾经的的老工业基地和煤炭资源丰厚城市,我们转型的任务十分繁重,但是面对占全市1/5还要多的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我们宁可其他的事情缓慢一步,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一些也要竭尽全力解决好他们的住房问题。必须认清政府及职能部门职责,建立健全解决低收入住房保障体系,从我市的棚改实践来看,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不能单靠市场调节,必须由各级政府承担相应的公共服务职能,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有效破解各种疑难问题,棚户区问题千差万别,遇到的各种问题错综复杂,拆迁安置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建设,不能简单地套用法律、法规实行一刀切,否则棚户区改造议程难以推进,对少数特困家庭应该进行贷款救助,否则将造成这些人流离失所,实行一个城市拆迁两三万户,势必造成房租的租房难问题。抚顺的棚户区改造始终得到国家和省的正确领导以及开发银行等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否则我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大面积的改造任务。再一次感谢会议的组织者,我们将进一步借鉴好的经验,把棚户区改造后续问题解决得更好,谢谢大家![11:15]
-
[主持人]:谢谢奚克路副市长的发言,下一位请阜新市政府副市长李明山发言,大家欢迎![11:15]
-
[李明山]: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感谢给我这个机会汇报阜新棚户区改造的情况。我分几个方面汇报,一是基本情况,阜新位于辽宁省西部,1055平方公里,人口193万,其中城市人口78万。阜新是新中国建国后成立的第一座能源城市,由当时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和火力发电厂,号称煤电之城。随着资源的枯竭和体制的转型,这种单一结构所积累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短时期内集中显现出来,特别是住房和就业问题最为严重。当时全市下岗职工20万,占全市职工总数的一半,集中在棚户区的有17户47万人,超过市区人口的一半,特别是有8万人居住在采煤区上,居住情况非常危险,全市棚户区面积占全省1/3,而当时全市的财政收入仅占全省的1.1%,因此国务院将阜新确定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面对如此复杂艰难的问题,我们的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职各部门的正确支持下,特别是国家开发银行的帮助,全市齐心协力用七年时间彻底解决了困扰全市几十年的问题,虽然市政府负担了一些债务,但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改善了,城市面貌变化了,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了,近两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跃居全省前列,一个安居乐业的新阜新正展现在辽宁大地上。[11:15]
-
[李明山]:按照上述五个结合的原则,我们在具体操作当中把握了四个环节,一是将分散在全市百里矿区的60余片分散的棚户区在尊重多数群众意愿的前提下,相对集中向城市中心区靠拢,比如说东粮煤矿这个矿已经消失了,土地权属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我们征求这个地区的老百姓意见,有4200户同意就地安置,其他的同意异地安置,这样我们就帮他们跨两个县安置在太平区,两地相距20余公里。二是将分布在矿区的零散棚户区相对向新兴产业园区集中。三是在规划设计上,要求除了面积较小以外,在空间布局、环境建设、设施配套都要高于一般商业开发小区,要按照环境优美、服务配套、管理有序、文明健康的新型社区来规划建设,并且提出了10分钟服务圈的概念,即就学、就医、购物、健身、休闲等诸项服务内容,不出10分钟就可以得到解决。四是充分利用棚户区改造腾空地,建立了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度假区,北方皮革产业基地,全国煤化工示范基地等四个产业园区。[11:15]
-
[李明山]:做法的第二点,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高效率推进。在棚户区改造初期,我们也力图通过市场运作来解决,政府无偿提供了土地,特殊优惠政策,并且帮助贷款并且负责贷款利息。但是效果不明显,要想在解决大面积没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棚户区的改造问题,在阜新来说靠市场运作是很难解决的,因此我们提出了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共同参与属地负责的运作模式。市成立了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两个人同时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主要领导不仅挂帅而且亲自出征,亲自参与调研,现场勘察,规划设定,工程质量检查等诸多环节的具体工作。试点专门设计了棚户区改造的专门办事机构,由于坚持这一模式,充分调动了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的热情,仅企业无偿出资事业单位让利就超过4亿元,党员干部、群众自愿捐款帮助困难群众拆迁资金达几千万元。在全市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棚户区改造确实成为了全市的一号工程,保证了工程顺利进行。[11:16]
-
[李明山]:做法的第三点,多元投入加强管理,保证资金有效使用。我市在全省是棚户区改造任务最重的城市,涉及人口占全市一半,其中近80%是年过半百的下岗和破产企业职工,近80%是低收入群体,正像一位老职工所讲的,如果没有政府帮助我们,我这辈子也住不上新房。资金是困扰我们的主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坚持广开渠道,坚持七个一点,按照七个一点的原则我们共筹集棚户区改造资金110亿元,其中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3亿元,省补助资金10亿元,国家开发银行贷款25亿元,市政府税,减免居民14亿元,商业运作12亿元,企业出资4.28亿元,保证了棚户区改造资金需求。为把这些钱花好,我们始终把资金监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设计了一套完整严密的管理制度,确保了资金完整有效使用,保证了工程如其完成,群众按时回迁,也防止了腐败问题的发生。[11:16]
-
[李明山]:做法的第四点,强化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建设群众放心工程,质量是棚户区改造的生命,为了保证建设群众满意的工程,我们一是实行了群众监督,即在强化专业监管的同时聘请了近百名棚户区居民代表作为质量监督员,他们确实像自己的事那样来旅行职责,这一点效果非常好,防止了质量问题的发生。棚户区改造七年没有发生一起大事件。二是政府采购,我们不怕麻烦,不怕误解,坚持对钢材、水泥、素床、供暖器材、涂料等大宗齐采,做到了快、好、省,所谓快就是保证工程质量,好就是这些产品是国家重点产品,省就是整个工程材料采购的价格比市场一般要低10%以上,政府一分管理费不加,全部让利于企业。三是坚持按户验收,把问题解决在入住之前,所以群众入住以后的投诉率明显降低。[11:16]
-
[李明山]:做法的第五点是公开、公平分配,保证阳光操作,我们坚持方案、过程、结果等诸环节全方位公开,因此全市棚户区改造近50万人没有一位领导在分房子上说情,也没有一位棚户区改造地区的居民因分配问题而上访。[11:16]
-
[李明山]:第三点,初步效果,一是棚户区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人均住房面积由原来的10.7平方米,增加到20.8平方米,增加近一倍,并且他们由无产者变成了有产者。二是城市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城市道路、供气、供水、供热等普及率至少提高50%以上,人均公用绿地由5.4平方米提高到9.8平方米。三是经济持续增长,通过棚户区改造我们并没有背上严重的债务包袱,并且取得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好的局面。一是转型替代格局基本形成,由过去单一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已经向煤化工、新能源、农牧产品深加工、医药、装备等十大产业基地多元结构的新型城市转变。二,就业问题彻底解决,由过去的20万下岗职工到现在的招工难,三是财政持续高增长,棚改七年,财政七年增长七倍,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比过去也提升了将近一倍。应该说在国家和省的支持下,阜新的棚户区改造取得了明显成效,整个经济转型正在向创建转型示范市迈进。这次会议又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我们将借鉴国内外各地的经验,把阜新的事情继续做好,欢迎大家到阜新做客,谢谢大家![11:16]
-
[主持人]:谢谢李明山副市长。最后一位发言的是南通市委秘书长刘锋,欢迎。[11:16]
-
[刘锋]:尊敬的秘书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是来自江苏南通的代表,受我市市长的委托参加这次由中国社科院组织的竞争力国际论坛,听取各位的专家之见,我感到非常容幸,也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此我仅代表南通市委对中国社科院以及全国各位领导对南通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南通地区地处长江入海口,是我国首批14个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总人口763万,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总产值4081亿元,所辖县市全部是全国百强县市,是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50多项全国性荣誉,成为江苏唯一的全国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部分人向城市聚集,因此我市把住房保障工程放在民生工程的首要位置,通过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为达到住有所居打下了有力的基础。[11:17]
-
[刘锋]:第一南通市保障性住房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近两年我们南通把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作为首要任务,有五个特点,一个是探索起步较早,我市是江苏市最早实施住房保障的城市之一,2000年在全国率先推进经济适用房,2004年启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实行补人头与补差头双位并举,2006年同时探索在二手房市场上收购廉租住房,区域多元化的廉租住房大大降低了最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在有效解决中等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同时,我市还于2005年探索外来人员住房问题,截止2011年累计投资4.3亿元,成功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各县市根据各地实践积极探索。二是保障体系完善,针对不同困难群体采取不同保障措施,对低收入家庭中的特定住房困难家庭采取廉租住房,对无购房能力的住房困难家庭采取临住住房补贴,对低收入家庭中有一定购房家庭的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保障性商品房。对有购房能力的中低收入家庭采取经济适用房的补贴方式进行保障,通过多措并举,我市住房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三是覆盖面较大,我们南通把人均居住面积20平米以下,人均月收入低于1200元的人员纳入保障性住房保障,在全省处于较高水平2010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将农民工纳入经济适用住房保障范围,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在江苏省乃至全国开展城市补贴住房的试点。四是积极推进惠民规范,在社区、网站、媒体将住房情况供大家监督,保证了保障住房的公平公正,按年度对户头进行复合,通过劳动部门、民政部门核查被保障住户的情况。从2009年起,我市实施供房一站式服务。五是约束保障有力,加大土地保障性优先供应,加大资金要素保障,加大廉租住房保障补贴和住房解困资金,利用年度预算,形成以财政预算为主,土地出让政策收益相结合的住房保障资金筹措制度。从03年到11年市财政累计投入住房保障补贴11亿元。[11:17]
-
[主持人]:我们这一节已经超时15分钟,但是还是要留下茶歇的时间,下面是茶歇10分钟,请茶歇以后各位重新回到会场来参加下一节的会议,谢谢合作。[11:17]
-
[主持人]:城市首长论坛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第二单元的论坛开始,本单元共有五位嘉宾发言,第一位是英国纽卡斯尔市前市长杰夫•奥布莱恩先生,请发言。[11:17]
-
[杰夫•奥布莱恩]:很高兴受邀参加今天下午的论坛。尊敬的来宾们,我的同行们,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城市还有我们在开发当中这20多年来的一些经历,我现在是一名学者,但是过去我也是纽卡斯尔的前市长,我想给大家简短地介绍一下纽卡斯尔的历史,然后跟大家谈一谈我们的改造以及它同就业之间的关系。[11:18]
-
[杰夫•奥布莱恩]:今天我们讲了很多关于可持续发展,这个图表是我跟我的同事们之前做的图表,分析考察怎么样才能够达到可持续的发展,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有哪些意义,很多人都认为其实我们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还做得很不够,尤其我们在改革方面。我并不完全同意他们的看法,但是从政府采取了绿色发展的战略以来,其实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实现可持续发展,当然我们还需要做得更多。纽卡斯尔市在英国过去两年被评为最可持续的城市之一,当然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做,如果大家不知道纽卡斯尔的地理位置,可以看一下这张地图,它离海岸线15公里,在英国的东北部,纽卡斯尔是一个海港城市,在工业时代它发展得非常迅速,它是以出口煤炭、机车和重工业的发展而著名。当然很多很多的问题伴随着工业化而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它扩张得很快,但是也带来了很多贫民区,带来了住房条件很差,医疗条件也不好,城市的贫民化也非常地严重。大家可以看到这种非常贫困的房屋就像是恐怖分子住的房屋,现在仍然还存在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当时我们采取了很多努力来改善住房条件,贫富条件也出现了分化,富人去了更好的城区,有一些贫穷的人们的生活条件实际上还更加下降了。就我个人来说我确实并不太反对塔楼,但是这些塔楼修得非常差,条件和标准都非常差,但是遗憾的是这种塔楼很快地就流行起来了。同时随着这些项目的进行,在河岸边过去的港口重工业在短时期内都被关闭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很大群体的失业,这就造成了社会问题,犯罪率居高不下、毒品泛滥还有家庭问题,可能有几代人都失业,所以问题很严重,结果人口的变化也就很大。很多人都试图逃离这一地区,这一地区曾一度被看成是不安全的充满着暴力和骚乱的地区,很多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到处惹事,焚烧房屋等等,那时候的情况非常地糟糕。但是这是基于一种旧的政治文化,这就是我们给你们安排的,而不是说我们怎么样能够更好地一块来针对你们的需要解决你们的问题,这是政治家需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告诉人们说你们应该为我们做什么,而是反过来说我们能为你们做什么,能解决你们的什么问题。所以这种区块分格的街区仍然存在,所以要建新的房子,全部扒掉重建是不可行的,所以要在现在的现存条件下进行一些重新的改造,让人们过得更加体面,让他们的房屋也更加体面。这样的话人们才能够过得更有尊严,更加快乐。如果他们能够找到工作的话才会让社会和生活变得更加安定,这就是当时我们所面对的挑战,我和我的同事们都面临着这样的挑战,我们也勇于迎接这样的挑战去解决这样的问题。[11:18]
-
[杰夫•奥布莱恩]:这是当时的一张图表,大家可以看到紫色的区域还有深色的区域分布在就是码头集中的区域,大家可以看到颜色最深的地区就是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也就是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大家可以看到要减少不平等,这是在纽卡斯尔53%的房地产是私人拥有的,25%是由委员会也就是社会团体所拥有的,主要是慈善团体所拥有的,剩下的12%是由私人拥有的,实际上这些地方是大家根本就买不起的地方,大概的分布比例就是这样的。过去几年来我们进行的工作的结果怎么样?现在我们是把新老结合起来,我们给他们开发,我们怎么做呢?我们开始跟他们讨论,征求他们的意见,问他们想要什么样的房子,所以有一些房子我们重建了,给他们重建的房子是他们想要的,因为是征求了他们的意见。我们还进行了一些维修,也就是说在原来的房屋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维护,大家可以看到这就是在临街上的一座房屋,重新装修,重新给它做个脸,我们还给它做了一些强抗压的测试,让它能够有能量,有暖气,大家都知道英国的冬天非常地冷,所以这些房屋必须要有暖气的设备而且还要抗洪、抗灾等等。我们的老年化也很严重,所以我们在改造区域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老年人需要什么样的房屋,他们需要更加节能的高能效的房子,所以我们的居住成本在不断地升高,比如说你要用的电、气、水这些成本都在增加,但是老年人的收入又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就要考虑解决老年人的贫穷问题。如果他们的收入超过10%都要用来支付煤气的话,那么他们有没法接受了。今天我们可以建设各种各样的房子,我们不需要装暖气的设备,即便是在零下20度的温度下,所以技术上不是问题,实际上是政治问题,也就是说从技术上我们已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了,我们可以实现更加可持续的未来。我自己本人十年前就参与了一个计划,到现在这个计划也有影响,这个计划是从2000年到2012年已经12年的一个社区为期十年的新发展计划,它允许大家可以以社区为主导的改造升级。我有一些当时在政治上的同行们还持那种观点,我们高人一等,我们要告诉大家他们需要什么,他们要干什么,而不是去倾听人民的声音。所以我觉得这种看法应该改变了。实际上我们应该要由社区来领导,也就是说我们政治家要和社区的人民一块来合作,在我的一些政治朋友们当中,他们有的支持而有的不支持。所以这一计划大概是4000户家庭占整个城市3/4的比例。在英国我们选了一些最破败的一些地区,主要是在城市的西部,而且过去由于重工业的夕阳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失业、犯罪率、教育程度很低、医疗条件很差等等,所以我们的解决重点就是教育、就业、医疗等等。过去在西部内陆的那些计划都失败了,所以我们想要做的就是要把所有的社区成员都纳入进来,在改造的时候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当时这也是很困难的,我们要提高能力建设,所以要突破政治的桎梏,打破过去的思维加强人们的信心,培养人们的能力,让他们自己来做出决定,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当突破了这一过程之后我非常惊奇,他们能够这么快地就适应了,这么迅速地就做出决定,而且这么明智地做出决定。这种想法是我们的社区过去总是觉得这个社区的人自己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没有这样的聪明才智,但是我不相信,通过实践证明他们也有这样的能力,应该给他们这样的机会,他们能为自己的将来做出决定。[11:18]
-
[杰夫•奥布莱恩]:我们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呢?我们解决了一些犯罪的问题,我们有很多不同的计划,我们改善了2000多栋房屋,我们起动了16个社区的安全计划,我们帮助了1300多位当地人民,给他们带来了就业机会。同城市的差距也降低了5个百分点,当然我们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去做,我们的犯罪率也降低了50%。这张照片可以看到我们把过去的那些破败的房屋拆掉之后修建了新的绿地,过去60年代修的一些房屋我们进行了重新的整修。我们使这些房屋的内外都焕然一新了,它们非常坚固而且非常地高能效,我们把这些称为廉租房和公租房,这样低收入家庭就能够住得起。这些房屋有点像中国的经济适用房或者是廉租房,这只是针对那些收入低的家庭出售的。[11:18]
-
[杰夫•奥布莱恩]:我们把一些存量住房进行了翻修,比方说墙壁的隔热,门窗、锅炉进行了翻修和重装,同时在老的住房周围增加了一些儿童娱乐设施和社区设施,并没有做多少高科技工作,但是这些设施是管用的。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这些项目给后代留下一些遗产,我们买了一些能够升息的资产,同时我们还建立起了一栋建筑,我们称之为灯塔,这个灯塔成为了社区中心,这是纽卡斯尔环保标准最高的一栋楼,在这栋灯塔大楼里我们建了一个小的孵化中心,这个孵化中心是对于创业企业家提供服务的,除了创业企业家之外还有一些艺术家工作室还有广播工作电台,还有办公中心,还有办公室可以按小时来租,比如有一个小企业有时候可以按小时租用这间办公室,比如说一小时80块钱。另外还有一家餐厅,还有一个大型的混合用途的空间,你能想象到的用途都能在那个空间里安排进去。我们来看一下这座叫做灯塔的大楼,今年年初已经开放了,而且正好是坐落在新政(音)地区,从灯塔大楼当中获得的任何的收入都将重新地投入到纽卡斯尔市中心西部这块公益事业和工程当中。我的结束语就是过去的错误不能够再被重复了,我们千万不要再去重复前人已经犯过的错误,我们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要让社区参与大规划和设计当中来,这是一个困难的过程,而且会带来很多挑战,但是这项工作必须做,一旦做好了会带来非常丰厚的回报,而且会非常高效。同时我们要把住房改造的项目和就业机会联系在一起,我们就是这样做的,我们帮助那些失业的人获得各种不同的支持方案去重新就业,特别是我们帮助年轻人,向他们提供一些廉租房,在廉租房当中还给他们提供了成套的家具,让他们有一个起步的机会。这就叫做新政项目,这是一个相当小的项目,但是这个项目已经获得了英国方方面面的关注,而且整个市政府的总体的政策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不应该告诉人们我要为你们做这个做那个,而是告诉他们我们一起来合作一下,怎么样通过合作给你们提供你们需求的方案,这才是我们推动的政策的转变,当然这样的转变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为了实现这样的转变我的电话都被打爆了,有时候还参加一些会,有时候还碰到一些听众对我非常敌对,有时候是一个充满敌意的过程,但是一旦做成了确实能带来不同,因为我想每一个从政的人都希望能够带来不同,这个不同是变得更加美好,不光是改善我们自己的环境和条件,也要改善我们周围人的环境和条件,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工作的原动力。我们给大家介绍了新政的介绍,我也听了其他人的项目的介绍,千万不要放弃你们的方案,说服其他人接受你们的方案,因为你们的方案是正确的工作。[11:18]
-
[杰夫•奥布莱恩]:爱因斯坦说,我们不能够用造成了那些问题的思维再来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敢于与过去不同,敢于标新立异,谢谢大家![11:18]
-
[主持人]:非常感谢杰夫•奥布莱恩先生的精彩发言。奥布莱恩先生的发言使我们更多地了解了纽卡斯尔市,特别是他谈到对低收入居民住区的改善,对于减少社会犯罪增加就业等等,解决这些社会问题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些应该值得我们借鉴。[11:19]
-
[主持人]:下面我们请合肥市政府副市长吴春梅女士发言,大家欢迎。[11:19]
-
[吴春梅]: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本次论坛并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刚才听了我们几位领导的演讲很受启发,现在将合肥市保障性住房的有关情况在这里做一个介绍。[11:19]
-
[吴春梅]:大家都知道合肥是安徽的省会城市,也是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去年行政区划调整以后,在所有的省市当中合肥是唯一一个拥有五大淡水湖巢湖的城市,现在的面积是1.14万平方公里,人口是752万,十一五以来,地区生产总值由926亿元增加到3637亿元,特别是去年行政区划调整以后,我们抢抓多重的政策叠加的机遇,我们提出了主要的经济社会指标新跨越进十强,在加强现代化大城市的基础上,全力打造长三角地区继沪宁杭之后的现代化信息中心城市,从十一五以来在我们加快推进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对民生工作也特别重视,坚持把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重要行动,我们廉租房建设,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扩大低收入群体住房补贴,不断完善全市保障性住房体系。保障性住房各项任务,我们连续保值超额完成,住房的供应结构也是得到了进一步的调整,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不断地得到改善。[11:19]
-
[吴春梅]:我要介绍的第一个方面是我市保障性住房的总体情况,十一五期间建成保障性住房8.76万套,784万平方米,共为9.7万户中低收入户提供了住房保障,全市享受住房保障的家庭比例达到了城镇家庭总数的11.7%,城镇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常住人口的人均居住面积由24.2增长到30平方米。十二五时期我们规划建设各类保障住房24.5万套,1433万平方米,其中廉租房1.74万套,公租房12.8万套,经济适用房8300套,我们的目标是以公租房为重点的全面有效的住房保障体系,住房的保障覆盖面超过20%,实现城镇居民住有所居这样的目标。我们截止5月25日全市开通的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拆迁47个,安置房27942套,完成投资25.66亿元。各类住房的情况在这里也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廉租房的保障情况是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尽保,2008年以来我市陆续开工建设廉租房建设项目50个,14450套,69.33万平方米,其中市区级9712套,45.83万平方米,已建成并交使用的有3606套,16.35万平方米,实际配租3561套,配租率99%。基本建成和正在办理竣工北岸的有2437套,11.8万平方米,在建和建设准备的3669套,17.68万平方米。从06年以来我市已经五次降低廉租住房保障准入条件,将申请家庭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线由3120元提高到目前的8840元,保障面积由人均的10平方米提高到目前的16平方米,我市的廉租住房保障收入水平线已达到我市低保收入的2.3倍,保障面积列中部省会城市第二位。第二个方面是以公租房为主的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近几年来合肥市每年新增人口约20到30万,基于这种情况我们以开发区工业园区为先导,加快公租房建设,十一五期间政府和企业自主的公租房达113.8万平方米,20454套,这样不仅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也增强了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吸引力。第三个方面是我们其他形式的保障房的建设工程也是在加快地推进,一个是经济适用房小区建设,我们从07年到10年建成了3个经济适用房小区共21.5万平方米,3325套,同时我们支持一些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支持建房,解决了一批国有企业困难职工住房问题。[11:19]
-
[吴春梅]:第二个方面是我们的一些主要做法,第一是完善政策,不断健全住房保障的制度体系,我们先后出台了合肥市关于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实施意见,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棚户区改造实施意见,开发园区公租房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这样健全和保障了住房保障工作管理的体制和运行的机制。我们第二个做法是建立机制,不断加大住房保障工作力度,我们构建了市政府总揽协调,职能部门和各区政府分工负责,市区联动的格局。我们分工负责,市、县区签订目标任务,分解任务,量化指标,三是建章立制。我们制订了住房保障工作理会制度、月报制度和季调度、月同胞、日巡查的制度。我们第三个做法是强化保障,切实落实保障性住房的各项政策,这个我们是从几个方面推荐的,在资金投入方面,市政府通过从土地出让金、公积金计提,预算安排等多种渠道来筹措住房保障专项资金,并且是逐年增长的,同时我们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住房保障领域,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我们又积极支持国有困难企业集资建房,鼓励开发园区建设职工公寓和集体宿舍等,在建设用地方面,我们是有限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做到应保尽保,在优惠政策方面,对保障性建设项目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按政府规定的价格向保障对象免征房产税,我们从08年到11年共减免各类税费计83.77亿元,各类水、电、气、通信等各类设施也基本到位。第四是突出重点,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针对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的新就业职工、新毕业大学生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夹心层阶段性住房问题,进一步开拓思路,实行多条腿走路方式,以各开发区、工业园区为先导,快速起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在我市的7.7万套保障住房当中公租房达到4.4万套,占全市总任务量的57%,其中市本级财政投资公租房9877套,将首次面向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保障。第五个做法是加强监管,提升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一个是严格履行建设秩序,第二是明确资源主体,另外我们采取分户验收的制度,对有一些不合格的一票否决。另外我们努力打造精品,我们有一系列的这样的措施。第六个做法是严格界定,确保保障房建设惠及于民,与保障房同等合理的是公平的分配。我们在保障房的分配、管理、退出等环节健康制度,避免只进不出,一保终身的现象,我们严把审核关。二是把好摇号分配关,坚持公开摇号,按需摇号制度,做到公正,做到摇号的房源配租对象、摇号过程、摇号人员六公开。三是把好保障服务关。四是把好内部管理关,加强相关政策法规培训,解决工作流程。五是把好动态使用关,我们建立了承租户不定期回访制度,我们努力做到有进有出。第六个方面是加强廉政防范,实行廉政风险防范与住房保障同步协调推进,一个是推行管理中心下移。实行建设管理全县中心下移,采取合同委托的方式,将保障房具体建设工作交由县区、开发区负责。二是规范公开保障信息,三是加强重点环节的监督。截止目前在补贴当中,我市没有发生一起弄虚作假骗保骗租的违法违规的行为。[11:19]
-
[吴春梅]:我介绍的第三个方面是我们的体会,我们的体会有以下几点:一是领导的重视是保障性安全工程跨越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建设,从去年11月以来我八次召开市委常务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全市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研究部署,分管领导组织协调和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司其职的领导体制。第二我们感觉到机制创新是不竭动力,这个我们在前面也有介绍,我们的第三个体会是多部门联动是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关键。市直相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分工协作,在规划管理、计划安排、资金保障、土地供应、政策落实等方面全力支持,确保了住房保障工作的高效、有序地突进。特别是在土地的供应、建设许可、工程招标、资金拨付等环节,各部门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对确保保障放的开工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四个体会是广泛宣传是推广保障性住房的有效举措。[11:19]
-
[吴春梅]:因为是一个论坛,我们想介绍第四个是我们的思考,在工作当中我们也感觉到进一步拓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融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前面我们几位领导在演讲当中也讲到。我们也有这样的建议,完善住房公积金投入模式,发挥住房公积金的进入杠杆作用,扩大住房公积金的保障范围,将中低收入职工和城市自由职业者等松散就业形式的劳动者纳入公积金覆盖范围,逐步拓宽公积金的收益范围和收益面。第二个是进一步健全住房保障工作的联动机制,在工作当中我们感觉到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标准是核心,与之配套的家庭人均人收入,家庭资产核定等问题比较难,配套政策往往难以跟上,所以加强住房保障与劳动保障、民政、财政、公安、税务、公积金、工商、银行等政府部门及工会、社区等社会组织联手协调行动,建立信息共享工作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三个我们也感觉到进一步加大保障房的后期管理,享受政府廉租房是城镇最困难群体中的群体,有的连租金都支付不起,租金不够管理维修,维修管理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我的发言到此结束,感谢论坛的组织方和各位领导和朋友对合肥的关注、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11:20]
-
[主持人]:感谢吴春梅副市长的发言,我想您作为一位女副市长分管改造棚户区,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一定很辛苦,特别是确保保障性住房的政策能够惠及于民,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谢谢你们!本来第三位发言人应该是日照政府副市长陈刚先生,但是他因为有急事赶回日照刚刚走了。所以下面我们请铁岭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波进发言,他演讲的题目是铁岭市棚户区改造的特点、做法与思考。[11:20]
-
[刘波进]:尊敬的各位领导、同行、专家和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给我们这个机会,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非常容幸。我们铁岭市是位于辽宁北部的一个农业大市,面积是1.3万平方公里,人口305万,是一个生产快乐的城市,因为我们出了赵本山,许多朋友都是通过赵本山了解到铁岭。[11:20]
-
[刘波进]: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建设了中国北方魅力之城铁岭新城,铁岭新城拔地而起,并且成功地上市,开启了我们铁岭建设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05年以来,我们铁岭市棚户区改造以不求政绩求民心,不图形式图满意这么一个基本理念,行动快,和谐拆迁,科学施工,阳光操作,公平安置回迁户,供给住房105.4平方米,10万平居民喜迁新居,棚户区改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决心大,力度大,成效显著是对我们铁岭棚户区改造工作的生动概括。这一规模浩大的一号工程为铁岭的民生画卷绘就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城市综合环境改善,经济发展潜力提升,社会幸福和谐,从移居到兴业,从环境改善到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棚户区改造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提升的综合效应。[11:20]
-
[刘波进]:今天我也把我们市的经验和体会在这儿跟大家做一下交流,我们认为棚户区改造最难的应该是三件事,可能我们一提起棚户区改造就认为资金是最难的,但是我们觉得资金应该是第二层次的,第一层次难的是要把这件事情办好,办得老百姓满意。我们认为资金不是最大的难事,最大的难事是拆迁、建设和安置,因为这三件事办不好,老百姓是不会满意的。在解决拆迁问题上,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加强领导,干部包户,实施和谐拆迁,我们的具体做法有三项,一个是把棚户区改造列入全市的一号工程,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政治氛围,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27次会议,专门研究在拆迁过程当中和建设过程当中老百姓最关心、最想回答、最想知道的这些问题,使这些问题都以市政府的相关文件为标准出台,让百姓看到市政府的决心,看到市政府的承诺,打消百姓的这些疑虑。二是制定落实优惠政策,为回迁安置的特别是困难群体给予政策上的倾斜,都以文件的形式公布。第三个是创造实施了领导干部包片,机关干部包户的做法。因为棚户区居住的居民相对生活比较困难,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各种情况比较复杂。特别是由于前一段时间各种开发商进入棚户区以后做了多次的测量都没有动迁成功,所以居民已经对拆迁和动迁失去了信心。政府来了以后,百姓也是怀着迟疑的态度,到底能不能动迁,动迁之后到底能不能建房子,有很多疑问,我们3000干部下到每一户以后一户一户地做工作,一户一户地宣传市委市政府的政策,同时帮助他们解决他们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困难,而且都不是拆迁范围之内的,比如说孩子上学、就业、低保的办理、社会救助都是在拆迁以外的,我们干部把这些事情解决好了,密切了干部和群众的关系,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所以实现了和谐拆迁。同时在拆迁过程当中,由于干部的深入实际,真正使干部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教育,而且对今后为市民服务应该说增加了主动性,这是第一个问题,拆迁问题。[11:20]
-
[刘波进]:我们认为第二年的是建设,我们采取的办法是科学施工,全方位监督,保证回迁楼顺利完工,因为回迁楼的建设不像一般的开发商建的毛坯房,我们是要把它建成百姓拎着扫帚就能上炕的房子,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所以我们强化了以后的工作,一个是强化了棚户区改造,吸纳了房产、财政、土地、检察院各单位人员参加,要求各单位人员本单位本部门在指挥部办公,就地拍板行使职能,不允许把问题带回本单位,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在户型设计上我们设置了35、45、55、65、75五种户型来满足棚户区居民的选择。第三个做法是公开招标,选择最优秀的队伍,最有诚心的队伍来参与建设。同时我们邀请了相关的部门做监督,包括我们回迁户的代表对招投标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第四个是严把质量关和安全关,回迁楼工程我们提出一定要建成市优工程,指挥部从市指挥监督站和建筑业同行当中的优秀人员抽调组成甲方代表,并且吸纳了回迁户代表做甲方代表,甲方代表和监理人员24小时监督,回迁楼的主要材料全部实行政府采购,保证了回迁楼的建设,这是第二个问题。[11:21]
-
[刘波进]:第三个难题是分配的问题,回迁楼的拆迁面积大,而且同时拆迁,能不能公平公正地回迁是我们这件事能不能办好的一个关键。我们的办法是阳光操作,全程透明,保证公平回迁。一是制定了紧密的回迁安置方案,而且这个方案是在拆迁之前向所有被拆迁人公布并征得拆迁人同意的,被拆迁人按搬家顺序号在所选户型范围内自主选择户型、楼层、房间,将回迁的房源和方案全程公开。二是公开召开回迁户选房大会,各区回迁户都到回迁大会现场公开选房,纪检、监查、公正、新闻单位、群众监督代表、人大代表等全程监督分配过程,真正做到了阳光操作。目前我们回迁房没有一名因为回迁不公平上访或者提出疑义的。2005年以来,铁岭先后荣获了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1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优秀范例奖,并成为唯一入选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的中国城市。市民居住条件和环境、城市面貌、城市功能发生了巨变,得益于铁岭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做到的四个结合,一领导重视与群众广泛参与相结合,省领导先后多次专程到铁岭市视察棚户区,提出一定要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是供艰克难的重要条件,全市上下充分认识到棚户区的改造不仅仅是一件住房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政治问题,广大棚户区居民的直接参与成为保证棚户区改造目标,实现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工程建设中,我们聘请棚户区回迁户代表和街道代表组成特邀监督员,充分发挥广大居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既保证了棚户区工程质量,也赢得了棚户区居民对棚户区改造的理解和支持,为顺利完成任务奠定了基础。二是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铁岭市在棚户区改造建设中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方式,在发挥政府的组织领导作用的同时,重视发挥市场要素的积极作用,实现了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充分利用政府的信誉和信用作为坚实的后盾,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解决棚户区改造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另一方面在改造过程中坚持以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手段,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开发设计施工单位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通过市场化运作与政府保障的结合,动员社会力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棚户区改造领域,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对有商业价值的棚户区土地采取招牌挂的方式用以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三棚户区改造与提升城市功能相结合,在棚户区改造中,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与棚户区改造规划统筹考虑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与环境建设,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改变了基础设施环境。围绕着棚户区铁岭市新建和改造了七条道路,道路总长8.3公里,许多道路达到6车道以上,部分车道达到8车道,如此高密度高标准建设宽敞道路是以前从来没有的。过去因出行不便而破旧不堪的棚户区将成为市区新的黄金地段,在棚户区改造工程交付使用的同时,服务于小区的集周边的商业、餐饮、娱乐、便民生活等设施也相继建成,提升了城市功能。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与整体生活质量提高相结合,铁岭市棚户区改造在确保民生搬走住得进的城市,在重点解决困难多的问题,采取有效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居民住得起、住得稳的问题。市政府把零就业家庭和回迁下岗居民统筹安排起来,一是开展单位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活动,二是通过专门召开针对市区内棚户区回迁居民的大型招聘洽谈会,三是落实优惠政策,实现就业。棚户区棚改居民优先予以小额贷款、代办执照、提供场地等一站式项目服务,奔流不息,永立潮头,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中,铁岭市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为建设势力、魅力、幸福铁岭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11:21]
-
[主持人]:感谢刘波进副秘书长的发言,从你的发言中我了解到铁岭市生产快乐不仅仅是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一群笑星及还有你们这些棚户改造工作者,你们在这个工作中实际上也在生产着更大的快乐,惠及于民。[11:21]
-
[主持人]:最后我们请本溪市副秘书长马刚先生发言,大家欢迎。[11:21]
-
[马刚]: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这次国际论坛为致力于解决贫困人口的学者和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借此机会我很愿意把本溪市实施棚户区的工作跟大家做交流。本溪由于先生产后生活和工作条件所限,逐步在老城区形成了30余处总面积达270万平方米集中连片的棚户区,棚户区公共基础设施极度匮乏,饮水难、排水难、行路难、取暖难、洗澡难、如厕难是棚户区居民的如实写照。本溪市从05年开始起动棚户区改造工作,节制到10年底共拆迁棚户区住宅面积269.2万平方米,新建和谐安置小区22处,新建住宅215万平方米,供给7.5万户22.4万居民乔迁新居,这也是近年来本溪市各级党委、政府为百姓创造的最大实惠。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参与的原则,突出民生导向、和谐导向,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第一,构建强有力的组织指挥体系,我们将棚户区改造列为全市一号民心工程,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常委等参与的棚改领导小组,实行政府统一组织,各部门分工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制,相关区域政府负责稳定保障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棚改、支持棚改、参与棚改等。第二实施科学惠民的相关政策,本溪市实施棚户区改造方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坚持棚改与新区相结合,在新区中心地段高标准规划建设的成家(音)社区,采取棚改居民与市民混居的方式,坚持棚改与采煤治理相结合,针对许多棚改区与采煤区居民集中居住的情况,对受损的房屋不考虑受损等级全部按统一政策进行拆迁改造,在棚改过程中我们还实施了零成本以旧换新,优惠价保障住房,成本价以小换大,限制价让利于民,市场价求大求好等惠民政策,按照政府得利,棚改居民得利,开发商有利的原则,我们先后出台了棚户区改造房屋安置有关规定等11项对外文件,为棚改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强的法制保障。第三是优化土地和资金等要素资源配置,土地方面,把棚户区改造项目优先列入土地供应计划和房地产开发计划,棚改项目中的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用地,按照经济适用住房全面实行考核,对列入年度计划的保障性住房项目,资金方面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政府补一点,政策减一点,银行贷一点,个人集一点的原则,中央政府投入18.3亿元,借款和贷款11.8亿元,居民出资4.8亿元。第四抓实棚改实施过程的关键环节,一是抓好拆迁,在房屋丈量、协议签订、安置补偿等方面做到房屋状况清,动迁面积清,补偿情况清,群众意愿清,本溪针对拆迁难的情况开展了万名党员入户解难题,实施四位一体保拆迁活动。二是高标准建设,在棚改新区建筑设计方面,坚持从现时商品房同等规定,对各种主要建筑材料全部实行甲方供应,棚户区改造工程全部达到了50%的节能建筑标准。三是分配公平,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回迁分配方案、分配程序、分配结果张榜公示,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拆迁居民的合法权益。四是完善保障,要把棚改工作抓到底,老百姓首先要住得进,还要住得稳、住得好!这是时任省委书记李克强同志发出的要求,建立了覆盖各层面的社会救助体系和集资,特别是本溪市总工会形成了工会帮扶站与工会帮扶超市一体化的模式,对棚改低保边缘户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和救助。本溪市棚改历时6年时间,不仅解决了大批工矿企业职工的住房困难问题,而且为本溪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四是群众收益,棚户区居民告别了低矮的平房,新建了41个总面积达38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和40余个面积近3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组织了17支文体活动队伍,通过棚户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二是推动科学发展,棚改拉动了经济增长,极具消费因素的影响,联动经济效益非常明显,棚改安置区合理分化,拉开了城市发展的框架,促进了城市布局结构的调整优化,通过集中建设棚改新区,实现了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腾空土地90公顷,有40公顷按照规划改造为工业用地,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调节了住房供应结构。05年本溪市商品房每平方米均价为2122元,08年均价为2712元,年均增长率仅为8.5%,有效抑制了房价过快上涨,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改善了生态环境,极大地提高了本溪市的城市承载力和发展力。三是锻炼了干部队伍,通过深入了解和亲身感受棚户区群众和积极参与棚改各项工作,显示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及作风进一步落实,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在工作过程中对群众充满负责的精神,创新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已经成为新本溪的强大精神力量。尽管本溪市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有部分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和零散棚户区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已经完成的棚改新区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少数棚改新区的物业服务还不十分到位。当前我们正在按照十二五部署,全力打造三都五城,展示了钢铁深加工,生物医药、旅游度假三大主导产业的外在形象,优秀旅游城、国家森林城、国家园林城、国家卫生城和全国环保模范城,展现的是幸福宜居的现代化城市。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城市的做法,进一步把解决贫困人口住房问题抓好抓出成效,真正把棚户区改造工程的成果惠及更多的百姓。感谢大家![11:21]
-
[主持人]:感谢马刚副秘书长的发言,让我知道本溪还是那么漂亮,以后一定要去看看。我们第二单元的发言到此结束了,但是我们还有一点时间,我看我们的外国同行都在一起,大家要不要互相谈一谈?互相提提问题?[11:22]
-
[姆伊瓦]:我想说,就业问题的确在我们第二阶段的讨论当中我们也谈到了纽卡斯尔的经验,我想说,政府在这个过程当中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快地取得成绩,在中国棚改区得到了政府很多的支持,这也非常有益,我想问一下,有没有其他的一些机构,不管是地方的或者是全球的还是中央政府的机构给予支持呢?比如财政方面的支持,因为刚才我们看到有很多项目都是很大型的项目,几十万人、几万人都因为这样的改造项目受益,有没有争取一些国际机构的帮助呢?因为从尼日利亚的经验来说,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财力,我们的政府也没有那么多的财政资源,所以我们必须要从国际机构那边寻求支持,我很好奇,中国的城镇尤其是在辽宁的棚户区改造当中有没有一些国际机构参加呢?包括我们的外国同行纽卡斯尔有没有参与呢?[11:22]
-
[杰夫•奥布莱恩]:我想说我们采取的新方案的资金主要是来自于中央政府,如果你要有钱的话你的钱才能生钱,一开始的时候必须要有钱,这样的话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我们的做法是加倍地投资。同时当你有了这一笔钱就可以去影响其他在这一地区活跃的组织愿意来投钱,如果他们看到你们这个想法不错,而且你们已经有了一些钱,受到大家的欢迎,他们就会愿意来参与,所以其他的手里有钱的项目的那些机构愿意来投入。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刚才中国的同行们介绍了他们的情况,我感到他们的改造有社会各个团体的参与,而且吸引了当地的住在棚户区的人也参与到改造当中,这一点是不同寻常的,这也是将来可以让我们的项目可持续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这是我们将来要继续努力的一个方向。[11:22]
-
[主持人]:谢谢,铁岭和本溪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有没有有关机构的资助?[11:22]
-
[奚克路]:整个棚户区中央政府给了不到10%,剩下的钱都由地方财政自己解决。但是靠地方财力全部自己拿,拿不出来,有相当一部分钱是通过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来解决的,这个贷款要还的,但是开发银行不是普通的商业银行,利息很低,贷款期限长,就相当于世界银行一样。就抚顺而言,其中有很少一部分的钱是利用的世界银行的贷款,这个贷款原来是用于旧城区基础设施改造的贷款,正好这些项目结合起来,你建新的住宅区就要通水通电,就要把路网迁过去,就把项目很好地结合起来了。[11:23]
-
[姆伊瓦]: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小旗子,我们的标志请大家多拿一点走,那是我们带来的纪念品。[11:23]
-
[主持人]:谢谢!本单元的发言到此结束。[11:23]
-
[主持人]:请大家入座,各位学者、各位嘉宾,媒体的朋友,上午好![15:05]
-
[主持人]:受会议主办方委托,今天上午城市竞争力论坛的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由我来主持,我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杨群,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会议,尤其是今天早上从城市的各处到我们会场,今天是阴雨天气,无论是坐车还是自己开车或是坐地铁都是非常不容易的,谢谢大家参加我们的会议![15:05]
-
[主持人]:今天上午的第一个单元由英国爱德华艾格尔出版社的希拉里•奎恩先生为我们介绍《2011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的英文出版情况,以及爱德华艾格尔这家英国著名的英国学术出版社的有关情况,大家欢迎![15:05]
-
[希拉里•奎恩]:大家上好!会议开到现在我相信大家非常荣获,非常感谢倪教授和社科院能够让我以及我们出版社有机会来参加“第十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非常感谢!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在英文版的出版过程中做出贡献。倪教授的研究当中包括了世界各地的500座城市,我们出版社今年二月份出了这个版本,在这里我们用了集合了近一百名专家的研究,而且对于这些城市的优劣以及相互的相对竞争力都做了比较和分析。在这本书当中,谈了城市竞争力的四个因素以及对于竞争力进行评估的评估体系、指标体系以及最有竞争力的城市是怎么做的,我们非常容幸能够和社科院的学者、专家进行这次出版的合作,我们也期待着将来能出版更多的中国专家的著作,谢谢大家![15:06]
-
[主持人]:谢谢希拉里女士,我们下面有一个小小的仪式,由奎恩女士向中文版主编倪鹏飞教授赠送英文版的从书。[15:06]
-
[主持人]:谢谢!第一单元到此结束,非常简短,可能由于昨天的会议有一些拖沓,所以今天各位学者专家发言一定要严格控制时间,我们这一单元已经节省了很多时间。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单元,由中国社会科学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教授做关于《2012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文版的有关情况的报告,大家欢迎![15:06]
-
[倪鹏飞]:虽然我的英文不大好,但是我还是坚持用英文做这一报告,因为这是一次国际会议,这一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了全球城市竞争力的分析方法,我们看一下分析方法当中受到有一个全球城市竞争力的一个研究背景,我们也看到了全球的生产、贸易和金融格局的演变,这是第一个背景。另外全球新技术革命正在孕育之中,新兴经济体的城市群落正在强势崛起,我们看一下这些著作者和机构,比如有赵东成、彼特等等。接下来我们做了一个概念框架的介绍,这是全球城市竞争力的含义,也就是说一座城市和其他城市相比吸引和使用资源,控制和占有市场,尽快地创造财富以及为其市民增进福祉方面的能力,这是由这座城市的产业体系以及方方面面的综合运行要素影响的。我们再来看一下城市竞争力的结果以及我们用的一些数值、评判的过程、输入要素、指标体系、产业竞争力、城市的样例。[15:06]
-
[倪鹏飞]:第二部分,比较分析的结论,这是一个结论性的报告,比方说城市在金融海啸中谁主沉浮,所谓世界城市的竞争力是绝对下降的,纽约的指数降幅最大,同时亚洲的大都市继续崛起。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看,内部环境和公共制度是影响城市竞争力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高科技产业、金融和公用事业是城市竞争力的支撑要素。在这里对于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做了一个分析,我们看到一些金融中心在衰落,与此同时一些技术中心在崛起。高收入城市在下降,中等收入城市在崛起。[15:07]
-
[倪鹏飞]:我来介绍一下这次专题报告的撰写团队的简介,我们有六个团队,这份报告也介绍了全球城市竞争力的格局,谢谢大家![15:07]
-
[主持人]:谢谢倪鹏飞教授,今天上午第一、第二单元的时间应该到9:40,我们前边的爱德华艾格尔公司的奎恩女士和倪鹏飞教授的演讲都非常简短,现在提前了6分钟,我想在下一阶段的报告提供了10分钟的支持,今天上午第一、第二单元的报告到此结束,谢谢大家![15:07]
-
[主持人]:请爱德华•布莱克利教授做下阶段的主持。[15:07]
-
[爱德华•布莱克利]:下面我们进入第三单元,我们希望在第三单元仍然能够保持这个守时的趋势,请每位发言人的发言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这一单元主要谈全球城市竞争力理论研讨,本来应该由班吉主任主持的,但是他临时有事,所以现在由我来主持,我希望我也能胜任交给我的这一重要的任务。班吉对于棚户区改造的项目也非常了解,我们的第一讲将由李晓西教授来演讲,他是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名誉院长,他演讲的题目是绿色发展与城市竞争力,有请李教授。[15:07]
-
[李晓西]:各位来宾、先生们、女士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这次会。看了今天在座来了这么多非常著名的教授,我感到和他们在一起讨论非常高兴。我的发言题目是绿色经济与城市竞争力,我想首先还是要祝贺我们中国社会科学财经战略研究院和城市经济竞争力研究中心在城市竞争力研究上坚持了10年之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记得在两年前我也参加了这个课题组参加的中国竞争力城市报告会议上,当时做了绿色经济与国家竞争力的简评。我今天谈的是绿色经济与城市竞争力,这是我突然在昨天晚上翻电脑才发现的,自己都没有这个意识,发现这两个题目怎么这么相似,原来从内心深处对绿色经济还是有一种特别的兴趣,我想专门评论一下竞争力报告中间在绿色经济方面的内容。我谈两点:[15:08]
-
[李晓西]:第一点这份报告怎么样体现在绿色经济方面的重视,也就是说本报告中怎么样体现绿色经济,我想有三点突出了,第一章里面在全球竞争力当中包括了三类指标,有全球城市竞争力的产出指标、要素指标还有产业竞争力指标,产出指标是由绿色GDP的规模等等六项指标构成,在第三章当中又提到这六个综合指标叫做绿色GDP规模,人均绿色GDP,经济增长、专利申请、跨国公司,也就是说综合指标中间的六个指标有三个带有“绿色”,可见很重视绿色。而且这里测算出来了东京、巴黎09年的绿色GDP规模分别达到了6千多亿美元和5982亿美元,这些数字还是比较有价值的。第一章和第三章都提到了绿色GDP,尤其第三章有三个带有“绿色”,第一章只有一个。再一个是综合指标中间的六个指标有三个有“绿色”,可见对绿色的重视。第三是第一章锦盒组织国家经济增长的绿色治理中是专门就绿色写的,他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他们介绍了2012年以后金和组织起动了绿色城市的项目,评价绿色城市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怎么样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经济和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对国民经济增长、生活质量还有竞争力的贡献,也分析了城市在促进绿色增长方面的独特作用和它的明显优势,也就是城市在促进绿色增长有它的独特的作用和明显的优势,提出了灰色污染的城市专项绿色城市的一种变化,提出了发展中国家有可能在走向绿色城市有后发优势,有尽量少走可能把这个城市搞灰了再变绿的弯路,同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数据,比如说全球能源使用的67%和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1%都归因于城市,这是国际能源所的2010年报告中体现的。也就是说这个报告专题中间专门有一章是经和组织三位专家写的对绿色经济,对城市竞争力、绿色城市在经济增长改善国民增长的质量和提高质量提出了专门的论述,我认为很有价值。第三章中间当前的格局,倪鹏飞教授这一章专门回答了一些问题,其中第七个问题是技术变革和绿色经济对个别城市和全球城市的竞争力有什么影响,他引用了很多国际上的,可能在座的很多教授的观点来回答,比如说切瑞斯说在未来的几年里面,没有什么比绿色科技更能够成为竞争力的主要基础,这句话对绿色经济和竞争力给了一个关系很强的概括了,没有什么比绿色经济更能成为竞争力的基础等等。[15:08]
-
[李晓西]:我举上面的三点仅仅是说本报告在指数测算中间,在理论上,在对未来的预测上都很重视绿色经济在一座城市的竞争力中间所起的作用。这是我看报告当中的一点体会,就是讲到绿色经济和城市竞争力在本报告当中的反映。我讲的仅仅是很粗的线条,我想在测算中间还会对权重怎么选,或者是说它在里面占了多大的贡献度算出来排序的时候我没有仔细看,也没有时间看,我想在这里还会有影响。[15:08]
-
[李晓西]:第二方面我想就绿色经济和城市竞争力的关系再引申几个观点,因为10分钟我就把观点说说就不展开了。第一个观点是城市发展绿色经济有助于环境改善而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城市发展绿色经济有助于环境改善而增大对人才的吸引力,一个地方一座城市的环境很好,空气比较新鲜,水比较干净,你的交通比较便利,小孩子上托儿所、幼儿园办起来很方便,有一些人才就愿意在这儿落下来,人才落下来对城市竞争力是什么概念?城市竞争力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我说城市发展绿色经济是有助于人才竞争。中国古代说要引来金凤凰就要种植梧桐树,引进人才竞争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觉得绿色经济有助于改善环境;第二个观点城市发展绿色经济有助于根据未来市场的需求加大对绿色科技的推动力,什么意思呢?在发展绿色经济是一个世界潮流,大家都看到了未来的市场中需要有绿色科技推动。正像我刚才引用的一位专家说的没有什么能比绿色科技更能成为竞争力的基础了。因此未来对绿色科技对绿色产品的需求那么大,绿色科技的作用就非常大,因此我们发展城市绿色科技就非常重要;第三句话就是城市发展绿色科技有助于发展绿色产业和产业的绿色化,因而能提供城市产业的新的竞争力,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城市搞绿色经济,一个是绿色产业,就是现在我们新兴起的产业,传统的产业绿色化,不是说我们传统产业就不搞绿色了,也要搞绿色,这两个绿色中间就包含了产业升级,用更少的资源和环境的成本取得更多的产品和消费的价值,这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种竞争力;第四点城市发展绿色经济有助于提高城市与国际联系而提供国际竞争力,增加了它在全球的话语权和占有率,因为全球都认识到地球就一个,我们大家都要搞绿色经济,既然这样,哪一座城市搞绿色经济搞得好,那么全球的城市就愿意跟它结为伙伴,愿意接纳它的产品。现在的世界贸易当中的所谓壁垒实际上很多是绿色壁垒,如果你要想在贸易产品被人家接受你的城市是绿色城市,那么你的产品更容易被人家接受;最后一句话,城市发展绿色经济,有助于城市管理迈向新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发展绿色经济政府要想怎么样更好地发展绿色经济呢?我的财政怎么样搞成绿色呢?生态补偿怎么搞呢?就要搞这些东西,在这些当中使得城市资源的配制就会有一些新的思路,城市的管理方面也会提升管理水平,这也是一个促进,我的时间到了,谢谢大家![15:08]
-
[主持人]:谢谢您准时地完成发言,下面我们有请韩国的同事赵东成教授,他会谈一谈城市竞争力和企业发展。[15:09]
-
[赵东成]:各位,早上好!首先我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今天上午想要发言的内容,城市的更新实际上是我们这次会议的一个主要研讨的问题,我觉得这种城市的更新是一个特别有吸引力的研讨主题,不仅对于政府官员而言是这样,对我们这样的学者而言也是如此。我对于韩国所做的情况做了一下研究,我发现城市更新这项工作有几个阶段,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开发的一个框架来研究韩国城市更新方面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三个非常有趣的案例,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可能只给大家介绍一个案例。[15:09]
-
[赵东成]:首先我来定义一下城市更新到底是什么,这里我有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和城市更新没有任何关系,而更多的是涉及全球的管理,但是即便如此管理的重点是什么,这家公司可以选择根据企业自身的优势进行,或者是根据本国的来进行选择。另外一家公司也可以决定在国内市场上运作或者是在全球市场上运作,那么这两项标准就可以组成这样一个四格矩阵。在右上角我们可以看到是全球化,在整个全球市场上利用自己的优势,另外还有本土化,也就是企业利用当地所提供的优势在国内市场上发展,但是也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这一新现象就是全球的本地化,也就是说这家企业可以在某个特定的当地市场上利用相关的优势,最后一点大家研究的不太多,因此在这里我自己编了一个词,就是本地的全球化,也就是说把本地的实践经验用在全球市场上,也就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利用本地的经验,我不知道这个总结是否合适,但是或许在这方面也有一些好处,我知道有很多公司在本地市场上都发展起来了,他们利用本地市场上获得的这些力量可以走出去,并且可以跟全球的公司进行有力的竞争。因为我来自韩国,我可以给大家举一个韩国有力的例子,就是三星和现代汽车,他们在韩国市场上非常强大,因为韩国的消费者需求是非常高的,比如说对于汽车的售后服务要求,他们在本国市场上在这方面发展起来了,发展起来之后他们到外国市场上,比如说中国、日本、美国市场上,他们在售后市场上做得非常好,这就是本地全球化。下面用另外一个例子说一下城市更新的问题,顺便再说一句,有一个经常看到的现象就是全球公司利用的,从全球化发展到全球的本地化,然后再进行真正的本地化,也就是根据它在本地或者是当地的市场上获得的一些经验再次带到国际市场上去。比如说宝马就利用了全球化进程,然后在宝马到韩国、中国、日本的时候也要先进行一下调整,要把他们在全球具有优势的产品调整成适应亚洲市场的产品,在这时候他们就会开发出仅适用于当地市场的产品。比如说在韩国的一个典型的模式,比如说开宝马的人,四个人都是去乡间俱乐部打高尔夫,但是宝马汽车后备厢太小了,装不下高尔夫球包,所以在韩国宝马后备箱都超大,卖得很成功,而他们现在正把这一车型带到中国和其他市场上去,这就是当地的市场化。现在我们就用这个框架分析一下住房开发政策,我觉得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类似的模式,比如说利用纵轴和横轴,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主要的角色,这里面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他们有自己的住房开发政策,不管是区域市场还是国家市场上都有,在右上边有国家土地开发政策,在左边可以看到是国家土地发展,再下边是城市更新的第一阶段,然后还有城市更新的第二阶段,这个第二阶段正是我根据韩国案例研究并且想在今天主要讲一讲的,类似的我们也可以看到和全球的大公司一样,国家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会一道转变住房开发的情况,包括先从国家的土地开发到建设新城市,然后到城市更新的第一阶段,然后逐步发展到城市发展的第二阶段。[15:09]
-
[赵东成]:现在有一种伙伴模式,他们从不同的地方到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国家到不同的国家,在某一个国家也有过渡,从国家过渡到地方,也就是说这些地方可能更加有兴趣,而且也是更加重要的。地方的全球化成为加强竞争力的核心的要素,地方的这些组织也成为了核心要素。当地的地方政府成为提高竞争力、创新力的核心要素和驱动力。对于城市的更新产业来说,怎么样才是一个城市更新的产业呢?[15:09]
-
[赵东成]:第一个阶段就是当国家政府发挥作用,在改造老城区或者是低收入区的时候,这是第一个阶段,是由中央政府来参与的。到了第二个阶段就是把这种更新作为一个驱动力,不仅要改造一个老城区,而且要让这座城市更有竞争力,让它增加外在的竞争力。这一模型也跟大家介绍了一下城市的更新,生活方式、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后成就一座城市的复兴,经过这样的过程达到了城市复兴的目的。城市的更新是作为一种工具,社会的一体化是第一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它吸引了一些高层次的居民,也吸引了外来的游客更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这就是第二个阶段。也就是说总体来说我想说的是第一个阶段的城市的更新化只是通过改变一下外在的面貌,而到了第二个阶段就是改变内在的要素和内核,让它能够更加提升内部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高素质的人才。如果用算术表示的话,原来城市的得分是负的,第一个阶段使得从负变零,第二个阶段是从零变正,60年代到70年代土地开发由中央政府开发的,土地改革由公共财政支出的及新的开发阶段是从70年代到90年代,现在我是在给大家介绍韩国的情况,70年代到90年代我们建立了很多的卫星城,这一阶段还是以国家为主进行城市的规划,这也是政府的一项创意。到了第三个阶段,也就是80年代到2000年进入了城市改造后的更新的第一阶段了,这也是刚才我们提到的,主要是改变它的外在的环境,这是通过公有部门和私有部门形成这种伙伴的关系共同参与的。2000到现在就是第二阶段的都市更新了,由社区参与为重点,着重在人力资源而不是财政的投资方面,主要是为了让经济、社会、文化都有重新再造,不仅有公有部门、私有部门,而且还有一些NGO参与了,所以是一个三位一体的参与计划。[15:09]
-
[赵东成]:我给大家介绍一个例子,我们的釜山是韩国第三大城市,在这一地区我们也对城市进行了改造,这是30年前这座城市的面貌,这是我们改造之前的图片,这是第一阶段改造之后的,外面已经彻底焕然一新了,现在已经进入到改造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说它的内河,这座城市的文化和风貌完全发生了改变,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它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这是崭新的变化。这成为游客的吸引点,有很多游客愿意到那里访问。50年前的时候是一个渔村,在朝鲜战争之后开始形成的,大概有4400多户人,当时是一个典型的贫民居住的老城区。后来我们进行了很多的开发,我们保留了它最初的那些地理的环境,也就是说它的地理风貌并没有完全地被彻底破坏掉,保留了它原来的风味,但是进行了一些改造,它的内在的文化等等都不会被改变,这样的话能够保留它独特的文化要素,晚上看上去它金光闪闪,我们都叫它“黄金村”,现在它已经有了这样的一个绰号了。有一些艺术家、音乐家也都愿意住在釜山,他们的存在让这座城市更加有特点,更加有吸引力。[15:09]
-
[赵东成]:刚才的幻灯片给大家展示了三个不同的村子,时间关系我就不再提了。[15:10]
-
[赵东成]:现在我们要分析一下,首先你需要领导有合适的环境,而且还要有资源,但是你需要一种机制能把所有的这些东西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过程能够达到效果,这是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中间需要一个机制。首先你需要一个主体,你要改造的对象是什么,NGO也能够发挥胶水和黏着剂的作用,把大家的各个方面都集合起来。钱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人的要素是非常重要的,中央政府、NGO都需要参与,而且需要长期不懈的参与。它的结果是一座废气的城市最后焕然一新,也增加了活力。它不仅是一个旅游目的地了,而且很多人来看它的改造成果,吸引了很多人来研究它是怎么样改造的,而且这一改造也带来了很多就业机会,很多媒体也都在对此进行报道。这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一些变化,我把它叫做第二阶段的城市改造,谢谢![15:10]
-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精彩的演示和陈述,我们请下一位发言人,他参与了很多的机构,也跟我们有很多的合作,他就是戴维斯。[15:10]
-
[戴维斯]:非常高兴能够给大家介绍,我今天准备了一个PPT,请工作人员帮我开启。在我们等待的期间我想说我参与了两部分工作,所以我很多的工作都是与两部分的内容相关的,我在大学担任教授也参与指导了一些项目,这就是我同一些地方合作进行的研究结果。在昨天和今天的会议当中也谈到了一些怎么样加强不同部门的伙伴计划,也就是说怎么样形成合力能够更好地更新城市,刚才我们也谈到了城市的改造和更新,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注意力。我们怎么样找到最好的方法以便能够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呢?通过我今天的陈述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怎么样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城市的全球竞争力,同时增加发展又减少不平等。减少不平等是对城市将来的城市竞争力非常重要的一点,大家可以看到幻灯片上有一些数字,其实我们这次大会也多次谈到这一问题,城市化在不断地迅速发展,它改变的速度也证明了我们有这样的紧迫性解决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要达到城市的更新同时又避免不平等。的确,城市更新化使一些人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另外一方面也使贫富差距更加地明显了。而且贫困程度更快地加剧了,如果我们要提高城市竞争力,我们必须要对此进行改变。在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而且发达国家也都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比如说美国、英国现在都在针对贫富差距做出一些努力,纽约可能也是这样的,否则的话纽约就会像巴西一样,一些贫困区越来越集中了,现在全球有10亿人居住在贫困区,到2020年这一数字还会再加倍。所以这一问题是非常严重的,我们也必须要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紧迫性,所以我们必须要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张幻灯片是我们会议上讲到的内容,昨天我们也谈到了。[15:10]
-
[戴维斯]:现在我们城市的竞争力有相互依赖的关系,低收入的居民总体上也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其他居民,所以他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最后这座城市会不断出现贫民窟,它会降低城市的竞争力和活力,所以这种互相依赖有些时候大家可能觉得有点模糊了,大家可能觉得提高竞争力好像跟减贫没有什么关系,大家好像就忽略了脱贫的问题,但是实际上这两者是息息相关的。随着都市化速度的不断提高,在都市当中贫民窟的集中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了,这成为影响都市化的一个严重的问题。现在随着城市当中的贫民的数字的增加和集中,它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鸿沟,已经成为现在我们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在全球化的时代已经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包括教育、饥饿等问题,我们必须要制定战略解决这种都市化进程当中遇到的问题。我们的确非常有必要制定这些战略,所以在不同的部门之间要建立起伙伴关系,刚才我们也谈到了政府部门、社会单位和私人部门必须建立战略性的伙伴关系才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有许多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之间已经建立了好的联系,现在我们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制定战略的话,我们要让更加多地的社会单位参与,他们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他们能够听到贫民窟的这些居民的呼声,有了他们的声音就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听到了他们的声音,我们就可以更多地让社会机构来发挥作用了。这也是我们现在全球不管是南半球国家也好,北半球国家也好,都是同样的情况。所以我们必须要建立伙伴关系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这个关键的挑战,我们看一下最脆弱的群体,看一下居住在贫民窟的居民就会了解,贫民窟的人有什么样的资产呢?怎么样跟他们接触呢?怎么样改变他们的环境呢?这就需要一些专门的机构和组织让我们更多地倾听他们的声音,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在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社会机构可以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传递这些居民的声音,所以在贫民区有一个组织,比如说贫民区居民国际组织,它就能够把所有的这些组织集合起来代表城市贫民的意见,比如说它代表了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三大洲的贫民窟的居民的意见,它能够让大家更好地加深对政策制定者和居民之间的理解,所以我们有一个模式让我们更好地倾听贫民窟的居民的意见。实际上在城市当中的贫民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比如纽约、伦敦都是一样的,都是有不同程度的贫民窟的存在,但是我想还是有借鉴意义的,在纽约、伦敦等一些地方的居住成本非常有挑战性,很难居住得下去,他们虽然可以居住下去,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大的障碍。比方说他们的收入不足,不能够很好地解决他们的生活需求,而且他们的孩子在当地没法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在很多这样的城市环境当中我们确实有一些区块,我们将之称为具有某点意义的机构,他们能够围绕着这些机构在城市建设当中开发一些城市机构,什么叫某点机构呢?这些机构会扎根在当地的环境当中,他们是和当地的福祉以及利益息息相关的,比如说在某一个区域有一座大学,这座大学设立在这儿就会对周边区域的发展起到某点的作用,因为这座大学往往会成为周边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而且学校的师生也能够帮助周围的社会解决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特别是低收入阶层面临的问题。在纽约市我们有一个叫做“住房合作伙伴”的非盈利性组织,他们主要解决像经济适用房的开发、融资和法律等问题,开发、融资和法律等方面的力量必须集合在一起,这些机构就是做这些工作的,同时还要吸引一些企业主到这些地方来培训和雇佣低收入人群的劳动者。这样的组织正是促进所有有关各方围绕着经济适用房进行合作,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5:10]
-
[戴维斯]:在英国,有一个叫“地方战略合作伙伴”的组织,已经遍布了80多个社区,在每个社区把当地的社会团结起来,并且联合制定一些战略计划来提升这些社区的质量,因为这些被瞄准的社区里面往往贫困人口较多,我们看到大学、政府、盈利性企业、非盈利性机构共同制定了针对这些社区发展的战略计划来解决当地社区的问题。所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概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理念上来说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在实践当中要想建立和管理合作伙伴关系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对长远做出的投资,只要我们越有长远的观点,合作伙伴关系就越容易建立和推进,因为今天做出的投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我们要坚信在将来会得到回报的。在这样的合作伙伴关系当中,我做的很多工作是不断手机在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在世界各地的成功案例,同时下个月我还将出一本书专门将这个话题。[15:10]
-
[戴维斯]:做一下总结,我提出了一个模型,这个模型是我们公司提出来的,这个模型现在我们,这个模型我们用了七年了,公司有十二年的历史,这是一套干预策略,干预合作伙伴关系更加行之有效的策略。我们认为一套干预策略形成的合作伙伴关系必须包括这些要素:首先我们要理解需要哪些合作伙伴参与进来,因为我们在谈合作伙伴关系的时候首先要把人挑对了,要找对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合作伙伴,在各个合作伙伴关系当中是不是把共同利益界定出来了,这是通过这一模型要解决的问题。[15:11]
-
[戴维斯]:最终的结论,我刚才一开始就谈到,我们要做的是增进对于跨部门的合作包括合作伙伴关系的成功要素和成功案例的理解,这样才能够更多地推动城市的一些社区的更新、再生,并且为一些弱势人群的教育、医疗以及他们的衣食保暖以及居住周边环境的保护都做出贡献,这种合作伙伴关系以及我们方方面面的干预策略本身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途径、方式,我们既要重视事业本身,也要重视推进这项事业所采取的策略。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做法是不断收集一些最佳实践、成功案例、先进经验、常见的错误和教训,这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搭建此类的合作伙伴关系,我相信我是守时的,谢谢大家的倾听![15:11]
-
[主持人]:谢谢您,讲得非常精彩!这几位讲都讲得非常好,我也记了很多的笔记,因为我们此前也谈到了城市的衰退,以及我们拿出的对策,我们请下一位讲者彼得•克拉索教授讲述城市的衰落。[15:11]
-
[彼得•克拉索]:非常高兴能够来给大家做这一讲,我要讲讲1973到1979年石油危机之后在美国的工业腹地出现的城市衰退,大家看这张图,这是宾夕法尼亚州的西部,这是皮斯堡市,像克利夫兰、底特律还有芝加哥这些五大湖区的城市,底特律是汽车城,绿色区域是有色金属和冶金行业为主的城市。然后我们看到在美国的工业腹地内,比如说彼得堡,还有底特律,芝加哥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但是前面提到的几座城市受到了工业衰退的很大的影响。我们来看一下人口情况,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些城市的人口在我们的整个统计结果当中是减少的,只有芝加哥和纽瓦基(音)人口是增加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芝加哥和纽瓦基的城市郊区人口大幅度地增加了,在批次报,其他城市是微弱地减少,我讲的是郊区人口,但是在核心城市人口都有下降,只不过是纽瓦基和芝加哥减少得少一点,这些地区的城区人口都大幅度下降,我们来看一下底特律,它是美国的汽车城,是一个产业做主导的。底特律的历史给它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使得底特律没有办法向其他方向发展,这是底特律的火车站和一栋房子,这是一个剧场,这是一栋也楼,这是一个车身工厂,这是一个已经报废的汽车厂,这同样是一个报废的汽车厂,这个在当地是一个图书馆,这个城市的衰落是由几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首先是在汽车工人工会当中,白人和黑人,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的分裂,以及企业把不对他们的投资撤出来投资到其他方面才造成的令人悲哀的局面,我们已经把很多废气的区域改造成400到500个社区花园和小农场,大家想想在社区中心有农场,当然每座城市都希望能够通过廉价的住房和设施吸引一些艺术家、创业企业家或者做视频游戏的人过来,或者有廉价的办公空间。底特律就在采取这样的策略,对底特律来说有这样的一个分析结果,当一个咨询专家无论去世界上哪一个大洲和城市都会开一些所谓的处方,要发展知识经济、高科技、旅游业,老年人至少要有65000美元的收入,因为我们知道老年人一般不再存钱了,他们主要是消费,比如说购买艺术品和买房等等,所以达到这样的收入水平的老年人都是在寻找的消费者的群体,然后还有底特律的原来的汽车工业,同时我们看到底特律从全国的经济衰退当中走出来,现在已经有人在谈底特律的复兴了,我们拭目以待。[15:11]
-
[彼得•克拉索]:我们来谈谈匹兹堡,匹兹堡是钢铁城,没有衰退,只是市中心出现了发展停滞,零售业出现了衰退,而且匹兹堡是北美的两座墙壁城市之一,另外一座在加拿大,这个地方在二战时候产出的钢铁比全德国的钢铁厂和全日本钢铁厂出产的钢铁产量还要高,在二战的时候的钢铁厂在二战的时候有这样辉煌的历史,现在却荒凉了。我们看一下这是从北边流进来的三条河流在匹兹堡交汇,刚才点出来的是钢铁厂的地区,现在点出来的是中心商业区,这是一条高速公路,这是另外一条高速公路,是一个橄榄球场、棒球场,住在这儿的居民如何来到中心商业区参加活动呢?非常难,都被隔开了。这是一个老火车站,跟法国的里昂站的一条街很接近。这边有一段很陡的破路,住在这儿的人很难进入中心商业区吃饭。这一区域主要是美国黑人或者非洲人住在这里,更富有的人住在东边,富人进入商业圈也是很难的,过去匹兹堡到处都是障碍。匹兹堡实现了和自己的过去的决裂,他们大力地发展计算机、教育行业和医药行业,比如说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行业,以及机器人研究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另外还有匹兹堡大学在医疗、技术和药学方面都是领先的。所以我们在匹兹堡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和过去的钢铁工业已经说白白了。目前匹兹堡的橄榄球队仍然叫匹兹堡钢铁人队,因为这还是跟过去的历史相联的,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告别了这段历史,另外现在河边已经设立了文化区。[15:11]
-
[彼得•克拉索]:第三个介绍芝加哥,芝加哥有它的“路径依赖性”,如果我们看一下《世界的城市和地区事务》期刊有一讲是专门讲路径依赖性了,我就不专门讲了,但是我觉得芝加哥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让我们看一下路径依赖性如何指导未来。首先19世纪芝加哥是一个古物粮食交易中心,当时芝加哥作为一个中心城市,主要是和爱华的州相邻,周围的谷物都拿到这里交易,而且有粮食期货,粮食期货也是一种大众七品了,所以他们的衍生产品行业非常发达,今天的芝加哥发展可以追诉到19世纪,芝加哥周围有五大湖还有水运,这是过去了。今天芝加哥主要是以铁路、航空以及卡车运输为主的读书联运交通,已经从19世纪的模式走出来了。另外过去芝加哥主要向约翰迪尔公司做农用机器和钢铁,现在芝加哥的经济已经转变为高科技制造业芝加哥已经是世界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中心,并不是普通的线材,而是有工艺保护生产出来的产品,比如说有专利保护生产出来的冷轧、热轧,和19世纪已经不一样了,芝加哥发展仍然有对过去的路径依赖性,仍然有过去的一些基础设施。在危机过后芝加哥仍然专注于制造业,因为他们认为要为工作者创造就业机会还是不能够创出其制造业的。而匹兹堡已经走向了高科技行业和服务业,而芝加哥仍然非常注重制造行业,同时还进一步地促进了他们的工业区。同时还遏制了一些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因为房地产开发商把一些老旧的建筑都开发成了购物中心或者是高档公寓,但是芝加哥说这是不行的,这就是工业区,另外也是向21世纪建立了很多基础设施,比如说芝加哥出入市的铁路枢纽连接,因为过去他们希望能够加快铁路交通在芝加哥流转的速度,大家看一下芝加哥的布局图。大家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个竖条,这是非洲裔美国人居住的地方,这里可以看到小西西里、华人节、德国人的不同民族的人聚集的地点,我们还有一个更大的圈子是需要通勤的人的地点,我们主要关注的是黑人的住区,他们更多的是在制造业,在危机发生的时候男人会失业,家庭会分散,有一些家庭也会搬进这种社会保障房。在男人离开的时候这个公寓里就只剩下了单身的妇女、和他们的孩子以及老人,犯罪集团就搬进来,包括卖淫、毒品以及有组织犯罪就会发生。我们做了什么事情呢?我们就把这些房子爆破了,一切都从头再来。纽约也做了很多类似的事情,他们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房子,不管是小房子还是学校以及其他的一些设施等等。这是芝加哥,成为现在美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大家可以看到现在芝加哥的情况。[15:12]
-
[彼得•克拉索]:而我们从这些经历当中可以学到什么东西呢?首先我们可以有一个城市的过去,实际上你的战略根本不可以打破过去的做法,比如说芝加哥要考虑过去的情况,而匹兹堡和过去决裂了,或者还有一个情况是还根据过去的情况进行城市的改造和调整,比如说我们在这里看到的过去的一些地点还成了景点之类的地方,这里有非常有合理的经济,可以给城区带来生命,就像芝加哥那样,而且我们要保留一些制造业的活动,这对于城市的零售以及居民区的活力至关重要。在这里正如在所有的这样的地方一样,我们希望所有的青年人进来,建比较适当的住房,他们自己会创造出来环境进行娱乐,不管是酒吧还是迪斯科舞厅都会逐步进来。这就是我前面所讲的底特律所做的工作,谢谢,我就讲这么多![15:12]
-
[彼得•克拉索]:主持人[15:12]
-
[彼得•克拉索]:谢谢您遵守时间,下面我们请我的同事理查德•莱根特先生,他要演讲的主题也是全球城市的竞争力的问题。[15:12]
-
[理查德•莱根特]:非常感谢您的介绍,我非常高兴能够到社科院开会,我和彼特还有其他人一起开会,我觉得这次会议开得非常好,在这里我想讲四点,首先是关于城市化和全球的城市竞争力,在前面大家已经听了不少的发言,有些人提到,有些人没有提到,我们首先知道世界的人口大大地增加,大部分增加的人口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耿绍的是在工业化国家,城市化和人口增加并不完全一样。这幅图片是我经常在学术发言中所用的图片,有一位学者叫做戴维斯(音),他曾经说过城市化总是遵循一个持续的“S”曲线,它开始平稳逐步地发展,然后向上缓慢地发展,比如说在英国就是如此,英国1740年工业革命开始,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S的几乎陡的曲线,然后会平缓下来,戴维斯说会有很多的S曲线,法国的S曲线上升阶段会出现得更晚,德国和他们差不多,然后日本开始上升的阶段会更晚。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曲线特别地不寻常,实际上它跟欧洲的城市化进程不一样,因为它涉及的历史比较复杂,包括殖民主义、革命、革命后等行动。现在中国仍然处于城市化进程比较快的阶段,也就是S曲线比较陡的阶段,我们也听到今天中国大概有50%的人居住在城市,将来可能要达到70%,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量。我们看看国民生产总值和城市化的分布情况,大部分国家都集中在一起,亚洲和非洲的穷国都集中在左下角,而随着GDP的增长,城市化的比例一般来说会更大,这是一个通常情况,当然也会有一些不寻常的案例,比如说有会说巴西已经过于城市化了,不是有人说了它的城市化比例已经达到85%以上,或许巴西在曲线上面的一个点,中国现在还在下方,这些数据会有帮助,但是总的来说中国的城市化对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切都会有影响。[15:12]
-
[理查德•莱根特]:当然,我们可以花很多时间谈中国的城市问题,不过我们还是看到中国的经济发展使得收入增加,这一点改善了很多人的生活条件,这种改善的速度在世界其他的国家都还没有看到过。在这里我可以看到成都附近的一个村子的村民家庭,当时我做过一个调查,当时我走进这个家庭,实际上这座房子很像我在旧金山附近的居住区,或者在德国以及其他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两层小楼,有水有电,附近有很有吸引力的学校以及社区设施等等。实际上住这栋房子的人原来就是一个农民,这只是1300个村子之一,这是成都的数据,2003年以后建设的新农村的房子,这样的村子有1300个。我们在成都的郊区可以看到,但是我们知道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是比较大的,我们知道在改革初期城乡之间就有差别,但是在那之后城乡差别拉大了,因为东南沿海的城市包括香港周边特别繁荣,城市人口平均收入增加的非常多,与此相对比农民的收入增长没有赶上来,现在的收入差距大概是3:1,过去几年稍有变化,但是总的来说收入差距依然非常大,在这里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有一些中国的农民住着这样的房子。右边的这幅图,我们也知道在北京周边有很多类似这样的房地产,在上海也有,所以他们之间的对比是非常明显的。[15:13]
-
[理查德•莱根特]:在住房政策方面,我们都知道没有达到标准的城市住房有各种各样的,还有一些解放前的房子情况已经恶化了,另外还有一些城中村,还有所谓的蚁族,还有50年代到70年代的工人宿舍等等。对于现在这些没有达到标准的房子能有什么战略呢?可能你允许进行非法的改建或者容忍这种情况,但是限制盖新房子,另外可以拆掉这些房子再重新盖。这里可以看到,不知道这个房子是不是有名字,这个房子离上海的同济大学只有两站路,我时常要去一次同济大学,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解放前的房子,这个很可能是在大跃进或者60年代初给工人盖的房子,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我觉得特别像中东的老房子,巷子很窄,情况很糟糕,实际上它是要拆的,我们还可以看到附近还有很高类似于香港的那种高楼大厦,我有一个学生在做相关的论文,大家在这里就可以看到更大的背景,这里有人在收垃圾,这里的污染也非常严重,因为屋子里是没有下水的,所以人们必须得把晚上的家里的便喷拿出来到公共的地方倒掉。[15:13]
-
[理查德•莱根特]: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已经拆除的地点,新的房子将会覆盖整个地点,这里还有一个所谓的钉子户,他们就像钉子一样钉在地上不肯走。当然在这一区域还有一些全新的房子,他们可能会拿到拆迁款使他们能够想办法买房子。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早先的老房子就像贫民窟一样,我去过这样的一个曾经是两层的房子,下层是非常穷的安徽来的打工仔,在上面的两个房间里住着7个人,非常地拥挤,你可能觉得这个情况特别糟糕,但是他们自己其实很高兴,因为很多人住在房子里从来没有迁过户口,主要是因为官僚问题。他们其实因为拆迁得到了五套新房子,现在他们对自己的这一状况特别地满意,实际上他们发了一笔财。[15:13]
-
[理查德•莱根特]:这里大家可以看到一些广州的城中村,因为随着城市的扩展,这种集体所有的农村土地后来被逐渐地被大楼包围起来了,在北京可以看到,实际上在南方更多,比如说在广东,广东的发展非常迅速,这些土地并不是城市建设用地,这是农业用地这是农村所拥有的农业用地。大家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房子,这是一些城中村的房子,这里有一个两层房,然后又非法地在上面加建了四层,然后可以用于销售商品,中间可以租给外来工,他们住在最上面的一层,或者把最上面的一层也租出去,他们通过出租房子收入不菲,他们可以住在好房子里。我们在北京可以看到蚁族所居住的地点,这是两年前的图片,其实现在这个地方已经没有了,所谓的蚁族或者是学生或者是大学刚刚毕业的这些人,他们还没有得到工作,据我所知,一个屋子里可能放六张床,一个月可能要花上35美元租房。北京现在正在采取大动作来消除这些群租的地方。要协调城乡发展,我在成都做过一些研究,成都在中国的四川省,实际上四川的面积和人口都比德国还要大,有4000万人口,这是我们的调查课题组成员的照片,这是成都城乡发展委员会,自2003年以来成都一直在考虑要协调城乡的发展,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的方面,包括农村和城市的各个不同的方面,在成都比较重要在其他地区也很重要的情况就是我觉得是地区的规划和治理,因为很多中国的城市很复杂,在成都有区、县、镇,还有2000多个村子,他们都是规划的组成部分,他们有这样的大的规划图,这里面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资源分配,其中最重要的可能就是成都澄清了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其实在这方面已经写了不少的专著,包括荷兰多(音)写的《神秘的资本》这本书。实际上成都成了一个农村土地交易中心,我想澄清一下,实际上农村土地交易的不是所有权而是使用权,左下角是农民按的手印表示他们同意出让,把他们的土地打包拿到类似股票交易所的市场上来销售30年使用权,农民很高兴,其中一些人继续搞农业,另外一些人也开始搞现代化农业,另外他们对基层的参与也特别认真,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公章被切成了五瓣,在中国的国家博物馆可以看到这个物品,把所有的章集在一起才能盖这个章,他们加强农业的发展,富士康在当地雇了10万人,大部分人都在这样的生产线上工作,同时还改进了物流,不仅仅是要运输,而且实际上这栋大楼会有一些高科技的数据和信息,这些都涉及到成都的发展战略。因此城市的问题说到底是城乡问题,他们与农村的村庄和城镇的发展有关,还和人民的牵引或者出外打工有关。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和政治的问题,城市的问题是大城市的区域问题,而城市周边的区域特别地重要,住房的解决方案对于全球的城市竞争力特别重要,很多人都讲到了这一点。因此要实现城乡的发展和住房的发展一定要采取一个整体对待的态度,而且你要考虑到住房和城市的发展,要考虑到城市、郊区还有农村的住房,而且你也要对现在和未来的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如果你事先进行规划就可以避免原来提到的一些贫民窟的问题。有很多关系是需要我们处理的,包括乡村的发展需要一些支撑产业,它能够支持乡村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你都需要财力各资源建设更好的社会,要有更好的城市周边地区的发展以防止出现城中村也就是贫民区,不管是成都、昆明还是其他的城市都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我们要减少移民的压力,有很多调查研究都发现有很多人不再向沿海地区牵引,而是更多地涌向了内陆城市,这给内陆城市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我们必须要集中地开发,增加可耕的耕地,而且要减少建筑工地的出现。[15:13]
-
[理查德•莱根特]:非常高兴能给大家做陈述,谢谢![15:13]
-
[主持人]:我非常嫉妒后面的两位先生,因为你们给了我们一项非常有意思的任务,就是对我们的论文进行评价,我们邀请哈佛大学的教授给我们做评价。[15:14]
-
[尼古拉斯•瑞提森纳]:大家好!我想祝贺倪教授和他的同事还有我们这次大会取得了成功,他们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深度的报告,我用5分钟的时间对刚才五位发言人的陈述做出评述。我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就是竞争力是要创造一个环境,它要能够更好地鼓励创新和合作,能够创新就能够使城市有更多的竞争力,我想给刚才的每一位的陈述提一些问题,李教授刚才提到了绿色经济的发展,我觉得也许我们过于重视了,我觉得绿色经济并不仅仅是关于竞争力,我觉得怎么强调它都不过分,它对于城市的存在和发展都非常重要,我想说的是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仅仅有绿色经济还不够,还需要继续有其他的因素才能够持续发展。赵东成先生刚才提到了一些案例,怎么样创造竞争力,怎么样创新和发展。李教授谈到了绿色经济,您谈到城市是创新的中心,我的评价是你谈到的第一个阶段是要建设一个基础环境,这是对于城市的发展非常重要的,我觉得你说得非常清楚。道路、交通、车站、卫生条件等等,但是说到第二阶段我还不太清楚,实际上这些城市应该做些什么才能使自己更有竞争力?我觉得第二阶段还可以介绍得更充分一点。莫里斯教授,我非常喜欢你的陈述,我同意建立伙伴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和各方面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解决城市贫困集中的问题,必须要监理公司和社会的合作,但是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数据作为支撑,我相信你的说法,但是我不确定这种城市的贫穷的集中是不是城市化的必然的产物,我需要有证据证明我同许多机构合作,我也非常清楚不管什么部门,公有部门、私有部门还是社会部门的确需要建立合作,但是我还需要更多的证据。克拉索,非常感谢您给我们提供的陈述,您说到城市要取得成功是必须要注意关注一些问题的,我们要挣脱过去的发展模式。非常高兴不要总谈光辉的一面而要谈失败的一面,成功并不是理所当然的,有些时候失败是在所难免的,有些时候我们需要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您刚才谈到了竞争力方面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你需要很多新的战略合作关系,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还谈到了城乡之间的关系。[15:14]
-
[尼古拉斯•瑞提森纳]:做一个总结,刚才的这些总结都是非常具有价值的,但是我觉得还需要更强调一些基本的要素,有了竞争力并不一定意味着你取得了成功,因为在竞争当中总会有成功者和失败者,我们必须要提高我们的竞争力,但是不要把它作为唯一的评判成功的标准,否则的话我们就会给自己下套,谢谢![15:14]
-
[主持人]:谢谢尼古拉斯•瑞提森纳教授的评价,下面我们有请佛罗伦萨大学教授奎多•费拉里教授做评论。[15:14]
-
[奎多•费拉里]:非常感谢主持人的介绍,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15:14]
-
[奎多•费拉里]:首先尤其祝贺我们的教授和组织者组织了这么成功的论坛,这次论坛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就刚才五位陈述者提交的报告引发了我们更加广泛的讨论,我想再简短说几句,从李晓西院长刚才给我们做的报告说起,他的报告非常有趣,因为他讲的话题正好也是我非常关心和关注的,绿色经济和城市竞争力是息息相关的,针对绿色经济和城市的竞争在很多的研究报告里都表明重视绿色经济发展的城市,绿色GDP的城市会有更好的发展,就像我所理解的那样,李教授谈到了城市竞争力的可持续性。我个人也非常同意他的看法,要提升竞争力必须要改善城市的环境,要提升竞争力并不用损减城市的环境,或者也不用以社会和城市的环境作为成本的代价,我觉得这对于我们中国也是尤为有意义的,我们在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时候不应该忘记绿色经济可持续性。赵东成教授的报告也很有意思,他的报告给我们提供了韩国的三个例子,一他提供了一些新的定义和词汇,比如说本地全球化、全球本地化等等,他提供了一个模式,而且给我们讲解了在城市改造和更新的两个阶段,尤其是第二个阶段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而言非常重要,第一阶段是提升城市面貌,第二阶段是改变城市的内核,我个人觉得他的这种观点非常有意思,我希望能够看到他的观点能有进一步的发展,将来我也会继续关注。戴维•莫瑞斯的报告也很有意思,他给我们讲解了贫困和脆弱的城市人口之间的关系,他的战略是跨部门之间的合作,这样做很好,为了减少城市中的贫民,减少城市的贫民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们的研究也是很有启发的。彼得•克拉索跟我们谈了美国的三座城市的例子,他谈到了工业的衰落令我印象特别深刻,尤其是在底特律一些城市中心被废弃以及城市面貌的衰败,这些城市以前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城市,从城市的地形、地理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以史为鉴,我们可以从这些城市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更好地指导我们城市将来的发展,过去这些城市都关注制造业,我发现这些方法非常有趣,所以我希望能够跟理查德教授以及彼得教授做更深入的交流。还有理查德教授刚才谈到了全球化还有中国城市化进程当中所面临的挑战,您说多的模型大家都知道,而且在很多情况下都非常适用,还有一些图表,国内产值和收入和GDP都用图表的方式表现出来,也用图表的方式表现城市化,对于中国的发展过程当中城乡发展的情况很有意思,而且对于中国将来的发展方面,您的观点也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所以就像我开头说的那样,其实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更深入地研究五位教授所提交的报告和所做的陈述。在城市发展过程当中有很多的模式,我对你们的报告没有问题,我只是祝贺你们都发表了非常成功的报告。[15:15]
-
[主持人]:尽管尽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我们还是有一点拖时间了,但是我再补充我的一个看法,我看了这些学者提供的报告,有一些可能没说出来的言外之意可能更为重要,如果一些城市没有解决刚才我们提到的那些问题他们就会失败,而且不仅仅是工业的问题,匹兹堡有它自己的种族的问题,底特律没有解决它的种族问题,所以底特律的问题不仅仅是后工业的问题,而是种族间的问题。在底特律的鼎盛时期我去过那里,非常地漂亮,但是种族问题起冲突的时候整个城市被分裂了,所以在我们的城市发展过程当中有很多的因素需要注意,不仅有工业问题还有种族问题、文化问题、阶级问题,过去一些城市没有成功应对阶级问题。在韩国也是这样,他们正在应对不同的阶层之间的挑战,我们必须要找到合适的途径,我们必须要给他们提供就业机会,我们必须要找到一条发展绿色经济的道路,也就是说他们在不同的行业通过从事各自不同的工作对绿色发展做出贡献。[15:15]
-
[主持人]:我们下一次会议再进行进一步的讨论,现在我们进行会议结论的部分。[15:16]
-
[主持人]:诸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15:16]
-
[主持人]:第十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进入到最后的程序,也就是说进入到闭幕式的程序,首先我们请GUCP主席,美国巴克尼尔大学教授彼得•克拉索致辞,大家欢迎![15:16]
-
[彼得•克拉索]:几分钟前我刚在这里做了我的报告,我会讲得非常简短,在开幕式上我就说了几句,因为当时我希望GUCP做的全球城市竞争力的项目能够帮助大家奠定一个基调去应对城市的衰退和解决城市区贫民窟的问题,比如说辽宁贫民窟改造项目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15:16]
-
[彼得•克拉索]:在我们GUCP关于城市衰落的论文当中,我们也看到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方面的讨论,同时你要想让城市继续前进的话,整个经济也必须要有正面的发展,不光要增长,还要有整体的发展,因为发展当中包括了社会机制和良好的治理,因为增长只不过就是增长,而发展意味着社会的成熟和机制机构的成长以及人的成长。我们要让方方面面的人都参加到合作伙伴关系当中来,比如说在棚户区改造当中要让棚户区居民参加进来。在城市化发展进程当中,我们必须要把注意力放到知识和技术上,当然这也是一个疑问,大家也在不断地探讨,实现衰落的社区以及城市转型的过程当中知识和技术的作用,然后谈到住房,住房谈了好几个层面,也就是说住房的建设和发展在发展过程当中的作用,我们看到在好几个项目当中我们进行了棚户区的改造,为原来棚户区的居民提供了舒适的住房,同时也和相应的基础设施,像交通、教育以及社区的建设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综合的项目。在这里我们也着重地探讨了辽宁棚户区的项目和相关的活动。通过这次研讨会我们也深入地了解了棚户区与政治、社会的因素,以及城市甩脱的方方面面的的层面,我们只有把所有的这些问题放在一起才能解决问题,既有政府治理的问题,也有社会的问题,也有经济的问题,而不是人们住到新的房子里就会自然地富了。同时我们的中方和其他的同事,特别是在辽宁经验的分享当中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的信息和经验,而且对于我们未来的工作和项目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也向大家保证我们会继续按照我们的精神继续我们的工作。[15:16]
-
[彼得•克拉索]:当我来参加北京这个会议的时候给我们留下了深入的现象,我们看到全球有庞大的群体在研究这一课题,而且把经济和社会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加以研究,我们在我们的理念和分析方法上说的是同一套语言,不仅是语言学意义上的同一套语言,而且在概念和理念上我们也说着同一套语言,除了语言学意义上的语言之外,我们使用的术语和概念也是一样的,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有来自非洲、意大利、亚洲、北美等方方面面的专家济济一堂用同样的概念把各个国家的概念带进来,这对于GUCP课题组和我本人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印象。[15:16]
-
[彼得•克拉索]:刚才我们也谈到了我们这项工作实际上是具有全球的重要性的,我们的工作的意义最终是要由社会来评判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这些项目无论在亚洲还是在欧洲、北美,必须要能够带来就业机会,能够带来更多的机会。我们看到欧洲有一些国家正在采取紧缩政策,他们的经济正在萎缩。接下来我们也谈到,我们必须要去培育、建造社区,并不是把房子建好就有了社区,在房子建造过程中负责要赋予房子方方面面的功能,要治理、维护,同时在维护过程当中要有积极主动的热情,我们必须要注重治理和参与,治理和参与在我们各位的发言当中不断地提出来,最终是就业机会在这里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点,没有工作其他事情都做不成,所有的这些光鲜的例子当中都有一个就业的元素在里面,有了就业就能够帮助他们选择自己的生活,确保他们的生活条件,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创造工作机会的元素在里面。第三,开完这个会之后我们又打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脉的网络,大家通过参加这次会议成为了同事、同行、朋友,在会间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讨论彼此的想法、经验和项目,开国际会议就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希望这次会议开完以后可以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长期地合作下去。[15:17]
-
[彼得•克拉索]:我要讲的最后一点我的很多同事已经说了,我想再次感谢倪鹏飞教授,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特别是财经战略研究院以及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心以及所有为本次会议做出重要贡献的各方以及参会的各方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15:17]
-
[主持人]:非常感谢彼得•克拉索教授的致辞,刚才他谈到关于棚户区的改造具有很重要的社会意义,我觉得这一点说得非常到位。同时他谈到中国的学者和许多外国的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很重要的成果,同时我们这种研究的合作将继续下去,展望了前景,非常感谢彼得•克拉索先生。[15:17]
-
[主持人]:下面我们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博士做总结发言,大家欢迎![15:17]
-
[倪鹏飞]:最后的致辞我来做总结,我想讲四点:第一点是对咱们这次会议做一个总结,这次会议我综合了会议期间各位专家领导的评价总是出六方面,首先应该说这次会议的层次高,这次会议是第十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纳入到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最高层次的国际会议。第二个是参加会议的各位专家的层次高、范围广。今天参加会议的国际专家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他们有专门做研究的,也有既做研究又当政府官员的,也有只是政府官员的领导。以中国的市长作为主体发言人,他们也参与到这次会议。仅就今天上午坐在主席台上的诸位讲的层次高到什么程度?有四位都是国家领导人的顾问,其中有两位是美国总统的顾问,有一位是韩国总统的顾问,还有我们李晓西院长过去长期在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身边工作。所以无论是学术层面还是决策层面来看,我们的层次都是非常高的。我们请到了国内外的10位市长和政府的官员,这11个国家包括了非洲、欧洲、美洲、亚洲还有大洋洲,五湖四海全部都有代表,我们的学术机构最高的机构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尼古拉斯教授也参与了这次会议,所以我说这次会议的层次高;第二个我们的会议内容很重要,几乎所有的与会专家都认为我们这次会议讨论的主题非常重要,不仅对中国而言重要,对世界而言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议题。刚才彼得•克拉索也对这次会议主题的重要性做了重要的阐述,我就不展开了;第三是演讲者的演讲非常精彩,无论是昨天上午的主题演讲还是下午的论坛还有两个学术演讲,还有今天的第三个论坛演讲,大家都是集多年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多年的工作经验,从理论到实践各个层面进行了非常精彩的阐述,昨天和今天大家都跟我反映有很多的感叹,没想到国际专家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这么深入,也没想到中国的市场还有包括我们来自非洲的政府的领导、英国的政府的领导这么有思想性,应该说他们的思想对与会的专家来说是一个共同的分享,这是第三点,演讲都非常精彩;第四点是讨论非常热烈而充分,这次会议和我们前十届相比较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仅咱们的规模大,而且讨论也非常热烈,过去我们的时间短,只有发言没有评论也没有互动,这一次我们进行了充分的互动,进行了思想的碰撞,所以讨论非常充分,效果也非常地好;第五点是会议的形式比较学术化,比较规范。所谓的学术化,我们这次会议所有的专家,包括我们的市长和领导都是主持者,都是参与者,大家互相进行服务,我们这次会议没有设专门的人员给大家做什么服务,没有接诸位及也没有送诸位,也没有垄断地请大家吃每顿饭,而是按照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一般惯例,公布了时间地点让大家来开会就行了,吃饭也是非常简单的工作餐,这样就使得大家非常轻松,在相互交往有了了解,互相也都可以学习,所以气氛是非常轻松自如的。但是我们在研讨和演讲的过程中,大家都是严格遵守学术的规范进行的,包括这次大部分都是来自中国的学者都尽可能地试图用英语来发表演讲,并且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包括我自己在内也在尽量地用英语,但是很惭愧,我用的不太好;第六个是收获多,除了演讲和报告以外,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像克拉索所说的,我们通过交流又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网络,我们不仅在会议上相互学习并建立了紧密的关系,而且在未来要利用这种学术的网络关系为我们未来的学术发展更好地服务。当然,我们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都是我们的收获。但是正像诸位说的,每个事情都有两方面,既然是会议总结,我们也有一些不足和要改进的地方。因为我们会务的任务比较重,人手少,能力也有限,因此我们在一些方面还是有不足的,比如说很遗憾的是有个别非常非常重要的嘉宾计划与会但是没有能够成形到会,这显然是由于我们工作上的失误导致的。还有我们希望一些媒体给予充分的报道,但是目前还在报道之中,与我们的期待可能还有一点距离。再一个是我们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我们主编的这两份报告,我认为还有一些需要改进和提升的方面。[15:17]
-
[倪鹏飞]:第三点是致迁,由于我们工作的失误给大家带来的不便,照顾不周,希望大家给予谅解,我一直在自己谅解自己,咱们是一次学术会议,有一些遗憾,可以更好一点,更轻松一些,但是其实我心里还是有一些内疚的,照顾不周的地方希望大家一定给予谅解,因为我们毕竟人手有限,能力有限,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聚集这么多人,所以肯定有不周之处,希望大家谅解。[15:17]
-
[倪鹏飞]:最后一点是期待,期待诸位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人士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全球城市竞争力项目,支持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支持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第二点是昨天晚上我们GUCP开了一次会议,对我们未来也提出了一些计划,所以我们对这个新的计划和安排也有许多的期待,我们GUCP的成员将按照这个计划一如既往地进行合作和研究。最后一点昨天的讨论彼得•克拉索没有宣布,我们下一届第十一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将在美国的纽约举行,也就是在美国格林比亚大学举行,时间应该是在2013年的夏天,我们希望我们的学者们也欢迎城市的市长们,咱们2013年纽约见!谢谢![15:17]
-
[主持人]:非常感谢倪鹏飞博士的发言,他以学术的视角对我们此次论坛做了非常全面的总结,我想应该说是面面俱到了,但是在他感谢的名单中我想加上一句话,就是对我们的同声翻译应该表示由衷的谢意,是他们沟通了我们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桥梁,请大家鼓掌!为此次论坛的顺利召开,倪鹏飞博士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辛劳,应该说是他的人格魅力的影响才能使此次论坛如此成功,现在北京的这个季节是盛夏,是非常热的,但是今天是在飘飘细雨,一个非常凉爽的天气下结束的。希望外国的朋友们好好看一看北京,走一走北京的四合院,这样你们会对中国、对北京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让我们的友谊长存。下面我宣布中国社会科学论坛第十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圆满结束,祝大家旅途顺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