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新型全球城市国际研讨会暨南京城市国际发展论坛-速记稿

发布时间:2019-02-02 20:29:00

 

孔秋云: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今天上午聆听了南京市市长蓝绍敏先生等领导的主旨演讲,也分享了刘太格教授、马尔科•卡米亚先生发布的全球竞争发布报告,今天下午我们第一个单元是南京城市国际发展论坛,我们依托中国社科科学院邀请国内城市国际化一些主要的平级机构和规划咨询机构代表,就南京市城市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和政策做进一步建议和阐述,下面邀请第一位演讲嘉宾,科尔尼全球资深合伙人迈克尔•海尔斯先生,演讲题目是:全球城市指数分析及南京市提升全球竞争力建议,大家欢迎!

 

演讲嘉宾-迈克尔海尔斯

大家好!我在科尔尼工作,我们是大约100年前成立的最古老的管理咨询公司之一,我大约在1985年在中国开设办事处的同时加入了科尔尼。因此,我成为科尔尼最老的顾问之一,科尔尼是最老的顾问公司之一。过去五十年来,我们对全球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开始意识到,当我们做一些全球化研究时,我们会关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信心,以及全球服务地点指数,那么公司会将他们的一些共享服务地点放在哪里。我们开始意识到,公司不是在国家投资,也没有在国家投资,而是在城市。所以大约十年前,我们意识到城市将开始成为全球化中的一个关键角色。所以我们基于这种直觉启动了全球城市指数。

我们马上学到了一些东西,我们了解到最好的投资是在他们的员工、企业和文化中,建设卓越的能力。但是我们也发现他们做了另外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他们开始制定一项国际计划,就像彼得·泰勒今天早些时候所说的那样。就一些城市对而言,他们积极主动地审视自己,看看如何继续改进。我们发现,这样做的关键成功因素是城市领导和位于这些城市的企业领导之间出现了非凡的团队合作。然后,我们又后退一步,试图了解中国的城市是如何改善的,它们相对于城市和其他地区是如何改善的,我们发现中国的城市比其他地区的城市改善得快得多,我们将在稍后的演示中向大家介绍一些这方面的证据。

正如你今天已经听到的,南京是中国的一个领先城市,也是一个全球性城市。在我们的全球城市指数中,在中国排名第7。在我们的全球城市展望中,在中国排名第五。这只是《全球城市展望》中全球城市指数的一点历史。我们的设计基于一系列反馈,有些科尔尼内部人士,有些也基于学术界和市政府人士的反馈。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是城市崛起中所有关键相关方合作的结果。我们发现,它被高管们用来帮助他们将他们的地区总部安置在哪里,在某些情况下,将他们的一些总部迁至哪里,并让市长和城市领导开始制定他们的投资战略。因此,它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投入。正如我提到的,有两个组成部分。有一个《全球城市指数》,它看着今天的城市表现,然后是《全球城市展望》,它看着过去五年的数据,然后是预测未来哪些城市最有潜力的项目。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项研究的结果。正如你可以在左手边看到的全球城市指数得分,前两列是这些城市在全球城市指数中的表现。第三栏是该城市在《全球城市展望》中的表现。所以你可以开始了解城市今天的表现和未来的表现之间是否有关联。正如你所看到的,在全球城市指数中,中国城市以红色突出显示。中国在当今主要城市的表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我们转到页面的另一边看《全球城市展望》时,这里出现了一个异常现象,旧金山跃居榜首。他们一直被评为《全球城市展望》的第一大城市,这主要是由于他们非凡的创新能力。该榜单顶部的其他城市也是《全球城市指数》靠前的城市,因此有很多印证。

我们发现有17个城市在指数和前景排名前25位。因为这些城市在这两者中排名前四,所以我们将这些城市视为全球精英。很多这样的城市,你看着这个列表,不会感到惊讶,尤其是那些位于美洲和欧洲的城市。但是在亚洲的名单中,我们认为对于谁将成为未来的全球城市来说,仍然有很多机会和竞争力。当我们查看全球城市指数的所有指标时,有27个指标,所以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假设的完美城市,但是需要15个城市才能创建一个假设的完美城市。因此,完美城市的27项指标中,没有一个城市或几个城市占据主导地位。当我们在《全球城市展望》上做同样的事情时,我们看到了13个衡量标准或指标,这需要9个不同的城市来打造这个假想的最快城市,因此,我们看到了非凡竞争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哪些城市将继续是领导者,并继续与纽约、伦敦和巴黎的传统领导者竞争。

就像前面我提到的77一样,我们回头看看,了解各个不同地区的城市在一段时间内的表现。在指数和前景方面,中国城市的增长速度都快于任何其他地区的城市。红色的线是中国。当你站在谈论指数的一边时,中国城市的改善速度比任何其他地区的城市都快50 %。当你放眼未来,这是一个更具侵略性的故事,中国的城市已经被任何其他地区超过一半的城市证明了65 %。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在中国,商业、政府和社会活动之间出现了不寻常的一致。这种一致性使得中国的城市在当前的表现和未来的前景上都有了更快的改善,因为它们在多维度上有着坚定的目标。

再举几个佐证的观点来证实这种差异和快速增长的能力。正如你所见,位于中国的全球总部数量持续增加,中国开始发展自己的全球企业领袖。因此,《财富》100强和《财富》500强中的中国公司数量继续增加。重要的是,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开始回流了,他们回来了,并且真正扩大了这里的人才库。这将使中国继续进步。当我们对前景进行同样的分析时,从治理的角度来看,在中国做生意的便利性使得如此多的全球总部位于中国成为可能。重要的是,随着中国计划成为首批商业部署的5G网络之一,中国将很快有能力不仅成为制造业的领导者,也成为服务业的领导者。服务业经济比制造业经济大得多。

最后,当我们具体观察南京的表现时,南京在我们的指数中有稳定的表现。它最终可能在8688之间的位置徘徊。你可以在这里看到各种不同的组成部分,以及这个城市在指标的每个主要组成部分中的表现。但是这一分数相对较高,人力资本确实是南京未来的关键。正是人民和这些人民的非凡能力将推动这个城市向前发展。当我们将南京与中国其他城市进行比较时,你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它是最顶尖的城市之一。在这种情况下,竞争力强劲,在商业活动和人力资本方面都表现出色

最后,当我们做同样的分析时,看看《全球城市展望》。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对于南京来说,未来看起来确实非常光明,而从全球城市展望来看,在《全球城市指数》中,南京大约是88。这是在五十年代中期,所以当你看到这个城市未来的潜力和前景时,真是四两拨千斤。在这里,它几乎在所有主要方面都有所改善:它的创新表现、治理和经济都远远高于平均水平,并开始提升城市的潜力。好的,就说真么多,让我把话筒交给下一个环节。

孔秋云:谢谢迈克尔·海尔斯先生发言,第二位演讲嘉宾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李雪松研究员,上午大家也听了我们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的发布,大家也知道中国社科院联合联合国人居署合作从2010年开始发布《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运用环境指标和产业链指标等体系,对全球的城市进行分数比较,总结影响城市,并遴选可借鉴的最佳案例城市。今天下午,我们李雪松副院长他将针对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演讲,我们有请李院长。

 

演讲嘉宾-李雪松

李雪松:各位嘉宾、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想主要简要的讲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当前中国经济的运行情况;第二我们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第三我们的机遇;第四就是我们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一个问题当前经济形势,当前经济形势从实体经济方面来看,第一个整个经济增长还是保持在合理的区间,但是经济下行的压力逐渐加大,因为我们预计今年全年还可以增长6.5%以上,在全球比较高的增速,但是今年各个季度以来,不管是投资还是消费增速都在逐渐的在下移,同时我们沿海的一些省份经济也出现了一些减速,所以下行压力还是持续的加大。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从就业的方面来看,整个就业形势还是比较好的,基本上调查失业率在5%或者是还不到5%较低水平。所以就业还没有受到中美贸易摩擦较大的影响,但是明年就业压力会有所显现;第三个方面就是物价现在是走势也比较平稳,整个居民消费价格在2%左右或者2%多一点的水平。尽管就是说中美加关税,会对价格有提升,包括石油价格进口有提升,还有今年生猪,但由于需求减弱不会有明显上升;还有国外收资,明年美国2000亿关税要提高,现在进出口还没有受到中美贸易摩擦显著的影响,还是比较好的一个增势。但是我们项目差额在趋向平稳,因为我们顺差可能有3000亿美金,但是中国服务贸易也在3000亿,经常项目收支是基本平衡,到2019年经常项目的中的货物贸易顺差会下降,服务贸易的逆差有可能会进一步上升,这样在2019年甚至出现经常项目的逆差,这样对于人民币汇率会构成新的压力。所以总体来讲从宏观经济增长、就业、物价今年形势还是不错,但是各个方面都还存在一些压力。

 

如果从金融层面来看,今年在上半年在金融去杠杆也取得了一个比较显著的成效,但与此同时我们从去杠杆进入一个稳杠杆的时期,尽管如此现在金融风险仍然是不可低估的。我们货币政策现在从稳紧向偏松移动,市场利率也在走低,但是货币的流动性能否传导到中小企业上,这个传导途径还受到一些制约。因为在商业银行他还是习惯于向国有企业,像房地产,像投融资进行信贷,而中小企业货币政策传导途径还受到一些制约。同时现在金融风险方面,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居民杠杆率都比较高。风险还是不可低估。在美联储加息的情况下,每一次美联储加息都会造成危机,这些风险的传递效应都不可低估。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方面,当前的经济形势总体还是运行平稳,但是遇到了困难也在加大。

 

第二个方面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些突出问题,关注的突出问题第一个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影响不确定性在明显加大。现在进出口还没有很完全表现出来,但是市场信心表现非常明显,股票市场预期比较大,对于国际产业分工这方面影响和产业链影响比较大,一些制造业的企业和跨国公司在新增投资方面在犹豫,是在中国扩大生产还是转移到越南或者其他国家,所以对于制造业投资也有不利影响。如果持续时间长,对产业链影响和就业影响会更多显示出来。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对于人民币汇率也会造成影响,包括美国提出的一些,对中国施加的一些压力不仅是贸易方面,在技术和其他方面都会不断施加压力,所以我们外部环境还是不容乐观。

 

第二个方面当前实体经济面临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反映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比较突出,主要这么几个一个用工成本持续上升,包括社保、汇率、增收、管理体制改革移交给税务局,我们需要大幅度下调汇率;第二个企业的实际税率负担,我们通过营改增等实施了减税措施,但营改增以后增值税的税基有明显扩大,再加上税收增管驱严,这样企业的减税获得感不强,企业甚至觉得我们减税的效应还低于我们增值税税基扩大的效应,从税收增长也能看出来也是这样一个情况,所以还需要比较大幅度来降低增值税的税率。

 

第三个方面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在今年上半年我们多方面政策作用下,特别是在金融强监管形成下,一些通道业务被堵住,一些中小企业靠通道业务融资,这样有一些经营比较好的民营企业,面临着融资断崖式的收窄,所以有一些上市公司产品比较好,今年都出现了资金链断裂,出现了比较困难的情况,再加上股票市场价格下跌,很多上市企业股权质押比较高,造成被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强制平仓,加剧了资本市场下跌的形势,所以也要对这个平仓问题,反解平仓的问题。外就是企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就是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这是第二个问题,就是整个当前经济的困难。

 

第三个就是目前我们中国经济还是有很大的机遇,机遇就是中国经济发展潜力还是巨大的,我们现在困难和问题要从更长期的视角还是一个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发展潜力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巨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正在崛起,这个市场需求是非常大的,今天上午蓝市长讲到城市化的发展,讲到创新的发展,实际上我们现在很多大城市都堵车,这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有巨大的需求,我们的供给还没能满足这样的需求;另外就是人口老龄化也会形成需求;另外高新技术产业也满足不了,南京市要实施121战略,这方面也是为了提供一个供给的解决方案,如何满足技术供给不足,有巨大需求这样一个问题。另外绿色发展需求非常大。所以,我们不管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都有各个潜力,都需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四个问题就是关于我们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我们要做好中美贸易战长期化和复杂化的准备,中美贸易战我们回顾一小美日贸易战打了30年,从60年代打到80年代末期,最后经过金融战把日本打败,一开始也是商品贸易战,60年代到80年代不同行业的贸易战对日本。因为,面临着日本对美国赶超,所以我们要做好准备,尽管日美贸易战有谈判,中美也有谈判、缓和,但总的趋势会日趋严峻。

 

    在这些年来中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但是提升空间依然巨大,这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根据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位列第78位,在全球仅处于中等水平,所以我们提升空间是巨大,我们营商环境78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不相称,我们不但落后于前十像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还落落于毛里求斯在营商环境方面。比如说我们企业税费负担比较重,公共服务存在薄弱环节,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加强,对于这些问题要对照国际标准,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以营商环境提升为抓手,以市场主体感受作为评判标准,加快打造内外一视同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这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改善营商环境组主要还是改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减少政府对市场直接干预,放活微观主体,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最大限度给企业减负松绑,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在今年731号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六稳,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稳就业、金融、外贸、外资、投资和预期,当前把稳就业作为优先更加突出的位置,适当淡化GDP增长目标,只要就业没有出现大的问题,GDP目标可以低一点没有关系。重点来把就业目标突出来以后我们可以重点推动改革开放,来提升营商环境,改善营商环境,来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全要素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最近有一个报告,报告就是说日本因为过去我们都一直觉得人口老龄化挑战比较大,但这个报告讲过去四年中,日本劳动生产力增长已经达到了第七国家的最高水平,已经超过了美国和英国。所以,日本提高劳动生产力关键驱动因素,就是劳动力和机器之间一个互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计划和相关自动化技术,从根本上改变性质。不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范围内。日本长期以来一直是工厂自动化领域的领导者,特别在汽车和资本货物领域,这些方面都值得中国和全球学习。

 

    所以,我们只要稳住就业,大力来改善营商环境,如何改善营商环境。第一个深放管服和市场改革,过去几年大幅度减轻审批事项,推进上市改革取得积极成效,但是企业用工成本上升,税费负担,融资难融资贵仍然是影响因素,所以要将企业获得感作为营商环境的指挥棒。另外,要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大力破除壁垒,要进一步放宽可教文卫市场准入,这方面老百姓需求比较大,高质量需求更多,但是满足不了,满足不了科教文卫要大力破除市场准入壁垒,要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第二个方面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加快体制机制的改革。今年12月份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大会,以次为契机,出台一些实质性的改革举措,特别是在国企改革,民营企业的公平竞争环境方面,对改革要采取中性原则和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一视同仁。不同所有制主体在政府采购、科技项目、目标标准制定等方面待遇还不公平,有的垄断性行业为了自身利益限制排斥竞争。民营企业无法公平享受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民营企业的重要地位,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在这方面需要在基础方面改革,这个力度必须要显著的加大。

 

第三个方面我们产业政策需要转型,转向教育、融资等技术领域,而不是补贴具体行业,尤其不能补贴落后产能和行业。要有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功能性产业政策转型,过去以行业、地域等为依据,这样一些政策不仅不符合我们自己的发展需要,也容易被发达国家作为口实,认为我们政府干预太多。所以,我们要转变产业政策,要从扶持特定产业转向扶持特定的功能,也就是说比如说提升创新能力,弥补短板,促进绿色发展,都可以实施产业政策,但是这个产业政策不是针对特定行业,特种企业,特定地区,是针对功能。可以研发强度、安全、能效、污染排放作为产业政策的实施依据,提高政策普惠性和公平性,而无论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无论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国内企业还是外资企业,达到标准都应该平等享受产业政策。另外产业组织政策应该由向反垄断、反不正当转型,应该向创新政策转型。

 

第四个方面打造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要加快提升技术能力,培育经济成长的新动能,在市场化领域塑造自由环境,鼓励试错和探索,能否取得成功最终由市场决定。我们中国作为大国,创新创业多样性和活跃度足够高,就会有成功的企业脱颖而出,对于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要发挥作用,要改善财政科技资金的配置方式,提高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改进绩效评估和监督审计,要深化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改革,使这个创新活力迸发出来。同时,要加快知识产权保护,活跃知识产权市场,这既是自己的需要,也是发达国家不断对我们施压的方面。

 

 第五个方面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市场经济和开放体制。就是我们现在改革开放40周年要扩大开放,我们要扩大什么开放?我觉得尤其是扩大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而对于金融自由化这个还需要慎重。因为我们可能要控制在资本向下,金融自由化的步伐,要防止国际金融冲击,但是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应该大幅度的放宽。最近,宝马汽车加大对沈阳一汽的投资,他的股权也从不到50%提升到75%,德国巴斯夫也在中国加强了投资,这说明中国的市场潜力对于我们吸引外资还是有很大优势,今年上半年中国吸引外资,我们吸引外资今年上半年超过美国,美国今年上半年下降70%,特朗普宣称资金回归美国起到相反的效果,中国市场优势还是非常巨大的,我们加大开放这个潜力是很大的。同时要加快推进和区域的合作。当年日美贸易战日本就扩大对中国的合资,扩展了中国和俄罗斯交流,缓解了日美贸易战的影响。

 

第六个方面我们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我们要吸取日美贸易战吸取教训,防止货币放水,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对外需的下降,贸易战必然打击外需,扩大内需容易酝酿金融泡沫,当年日美贸易战就是广场协议签订之后,1985年之后日本内需不振,强化放水,这方面我们需要特别重视。在今年731号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遏制房价上涨,我们市场利率有所下降的时候,坚持防止房子用来住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企业建房等多种途径来满足住房的需求。有效遏制房价上涨,促进房地产稳定发展。在中美贸易战大环境下,我们短期有影响,我们要做长期准备。但是中国中长期潜力依然巨大,只要我们政策用的恰当,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可以变外步压力为动力,推动中国经济更快的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演讲嘉宾--德鲁德

下午好。我很高兴回到南京。我来过几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回来总是好的。现在,我想做的是介绍我们分析的一些背景,这些背景已经被介绍,实际上是对彼得的一些演讲的补充。事实上,我将会对彼得在演讲中用作证据基础的数据给出一些见解。我们制作的排名实际上是对一些已经讨论过的排名的补充。因此,《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也是由科尔尼发布的报告,例如,这类排名,我们试图补充它们。我们试图通过发展我们称之为关系或网络视角来补充他们。所以,在我的标题中,真正重要的是“网络”这个词。这意味着我们有一个非常具体和互补的关注点,也就是说我们关注城市之间的联系。所以我们不会总结有多少公司在城市上市。这座城市的生活质量对我们的工作显然非常重要,也是一种补充,但是我们真正关注的是城市之间的联系。那么南京在多大程度上与纽约、伦敦等相连。这是我们大部分研究的重点

我今天想做的是介绍这项研究的背景,并关注世界领先城市以及中国城市的一些研究,并关注南京在这方面的地位。因此,追求一个世界或一个全球城市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议题,尤其是在中国。这三个例子与南京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如果你看看上海、北京、成都和其他几个城市,你会发现这暗示着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无论是全球性的、世界性的还是国际性的。有一个暗指一个城市在功能上具有超越国界的重要性。现在,这意味着很多不同的事情,但是我们所做的实际上是通过观察城市网络的位置来观察国际世界或全球层面。然后我们有系统地这样做。因此,我们不逐个城市地使用它,但是我们试图开发一个系统的指标来显示世界上主要城市的联系。

所以我要做的是总结我们在这些书中总结的一些工作,所以我们有几本关于这个主题的书,关键的基本书可能在这几本中间——《世界城市网络》,《全球城市分析》。这是一本关键的书,因为它某种程度上总结了我们的数据方法和一些发现,你在右边看到的书实际上是该书的中文译本。我将利用今天的一些工作来突出南京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地位。在方法论的概念化方面,我不会太重理论,但是我需要解释一下,至少一点,我们的数据和排名来自哪里,因为这些都根植于关于推动城市全球联系的概念和理论。所以在GaWC,在我们的研究小组,正如我提到的,我们特别关注绘制和理解全球城际关系。我们研究的起点是萨斯基亚·萨森的著名研究,她提出全球城市本质上是知识工厂。很明显,他们远远不止于此,但是让一个城市变得全球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城市是一个知识工厂,这就是知识的来源。谁创造了这种知识?事实上,人们正在这样做。但是这些人所获得的许多知识都是在我们所谓的先进生产者服务的背景下获得的。因此,先进的生产者服务也通常被称为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这些是广告、法律、会计、管理咨询、金融方面的金融和商业服务,它们以城市为基点,作为收集和传播商业知识的平台。例如,我们看到了科尔尼提出的排名,但是科尔尼本身也是知识生产者。因此,他们得出的排名实际上是关于我们的城市、潜在投资、地点、潜在创新地点的知识产品。所以实际上,正是这些公司和他们自己内部和外部将城市知识应用到城市创新中,并吸引到城市中的人们。这些公司实际上产生了这些知识。还有许多其它产生知识的机构:大学、其它公司。但是我们使用这些生产性服务公司作为某种指标,因为它们在城市经济中有各种各样的联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它们被经济中的其他机构使用。所以我们把它们作为经济的一个非常具体的部分。这只是经济的一部分。但是随着城市全球化,经济的关键部分将成为我们的焦点。这些公司中最先进、最专业、最全球化的有一个以主要城市为中心的办公室网络,我们将利用这些信息来研究城市之间的联系。

因此,加州理工学院本身也是一个例子。我们看到了一张关于它们所处位置的全球地图,实际上,不同城市的位置选择反映了这些城市随着城市全球化的重要性。所以这将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是我大约十年前在阿姆斯特丹机场拍的一张照片,这是德勤生产服务的典型代表,在机场向人们发布的广告基本上是世界上所有主要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他们的确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德勤在那里。当然,这是一个具体的例子,但是我们在这里要做的是看看许多德勤分支机构,德勤,中国银行,科尔尼,所有关键的生产服务。和公司。我们看看他们的位置以及他们如何组织他们的办公室网络;这样我们得以提取信息,提取出城市连接的信息。这是位置信息。阿姆斯特丹的德勤,纽约的德勤,但是我们感兴趣的当然是关系。所以我们需要做一些事情来从位置信息中导出连接,所以这张幻灯片上有两个公式。这解释了我们如何从位置信息中获取城市之间的联系。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让我用两个不同的简单术语来解释这个方法。

联通性是基于公司在城市中的共存来评估的。这是什么意思?好吧,如果科尔尼在北京和上海有一个位置,这就打开了一个互动的机会,可以向对方征求建议、资金、人员和信息。因此,我们要做的是观察公司的共同存在,以确定联通性的潜力。所以实际上,我们的措施不一定反映真实的生产力。它们反映了城市在公司共存的基础上互动的潜力。对北京的上海来说,随着城市经济开始互动,因为像德勤或科尔尼这样的关键服务提供商将在这两个地方都有一个办公室,这就打开了互动的潜力。再一次,这是特殊的,这是特定的,但是这个想法是,如果你为许多不同的城市和许多不同的公司这样做,模式将会开始出现。在实践中,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虽然我们做的不仅仅是评估位置,我们也评估了位置的重要性。我们通过一项我们称之为服务价值的措施来做到这一点。作为一个城市重要性的标准衡量标准,服务价值值得肯定,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标准化,以便能够比较不同的办公网络,因为德勤、A.T. Kearney、中国银行有不同的组织等级和网络的方式,如果我们想将它们相加,我们需要标准化。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我们将在零到五之间对它们进行标准化。零很简单;一家公司在这个城市没有位置。五是总部。因此,一家公司的全球总部位于那个城市。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一切,某种有序的衡量标准:例如,“4”意味着亚太地区的总部;“3”指国家总部;“2”表示典型的办公室。因此,对于每一家公司、每一个城市,我们都有一份对该公司对一个城市重要性的评估。接下来,我们将少谈一些我们如何选择城市或公司,而是更多谈谈我们如何选择城市加公司,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现在下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是如何获得联通性。我们使用一个非常简单的交互模型。CDC的意思是城市的二进制连接,所以对于J公司来说,AI两个城市之间的关系就是服务价值的倍增。因此,如果你在伦敦有一个全球总部,在纽约有一个原始总部,那么互动潜力是五倍等于2020并不意味着办公室里的任何事情。这是一个序数量度。这意味着它大于15,小于25。我们将对其进行汇总。那么,最终测量的全球网络一号活动GC意味着全球联通性,这仅仅是将所有公司的“J”的所有连接加在和所有城市的“I”上。因此,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南京的生产力取决于南京和世界上所有其它主要城市为企业创造的联系。你汇总这些信息,标准化这些信息,你就可以衡量城市在全球化服务公司的办公网络中的整合程度。现在我们有比这些更多的措施。我不会指出公式和细节,但你能做的不仅仅是查看全球网络连接。

你可以像Peter一样,研究不同类型公司的定位策略,律所在哪里,会计师事务所在哪里,你与中国的联系有多好,你与前十大城市的联系有多好,你与纽约和伦敦的联系有多好,这种联系有多好,这种GNC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出更多的衡量标准。这是一种基本的方法,着眼于企业在城市中的共同位置,使它们标准化,并获得关于它们连接位置的信息。所以在让你了解我们对世界、中国和南京的一些结果之前,最后一件事需要解释:你从哪里得到这些数据?因为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有这些服务价值,企业对城市的重要性。现在,我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正如导言中提到的,自2000年以来,我们已经做了几次,稍微改变了方法,但总体方法保持不变。在我的大部分调查结果中,我将关注2016年。我们有2018年的新数据集,但我们仍需进行一些计算。所以我现在不能再详细讨论了。我稍后会给你一瞥,但我谈论的大部分将是2016年。所以我们选择了707个主要城市。一个大城市意味着什么?嗯,我们过去数据中的每个城市都还在那里,每个有一定人口规模的城市都会在那里,所以每个有超过150万居民的城市都会在那里。我们不认为它们有很好的联系,这只是在数据中,我们看它们是否有很好的联系。我们选择了5个部门的175家大公司:大律师事务所、大银行、大管理咨询公司。我们看看它们的位置。最后,我们是如何获得数据的?你有175家公司,707个城市。我们分析公司网站。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与制造业不同的是,很明显他们在哪里,因为这些公司倾向于炫耀。你见过一些这样的公司吗?我们见过德勤公司,我们见过科尔尼公司,他们喜欢强调他们在哪里。所以这主要是在网站上,一种叫做办公室定位器或全球地图的东西,它给你关于他们在哪些城市,他们不在哪些城市的信息,还有一些额外的信息,比如全球总部在哪里,地区总部在哪里,或者例如,对于一家律师事务所来说,他们有什么水平的专业知识,他们有多少合作伙伴。这是分配服务价值的间接证据。因此,对于175家公司中的每一家,我们看看他们是否在707个城市,我们签署了某种标准化的服务价值,我们把它放入我们的模型中,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连接措施,全球网络连接,区域网络连接等等。这是模型的工作原理,这是Peter展示的一些地图,这些地图是从这种连接信息中导出的。

在接下来的10分钟左右,我想做的是让你对我们的一些结果有所了解。也许这里最明显的问题是:什么是联系最紧密的城市?因此,这些是2016年联系最紧密的20个城市。再一次,看看这个尺度。这是全球网络连接。数字100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指联系最紧密的城市。所有其他连接性指标基本上都是伦敦的百分比。那么与伦敦相比,连接率是多少?因此,多年来我们一直有一个一致的发现,那就是伦敦和纽约是迄今为止联系最紧密的城市。排名第三的是新加坡。在以前的数据收集中,有时是香港。所以新加坡和香港非常接近。但是APAC城市网络的真实情况是伦敦和纽约遥遥领先。所以第三名远远落在后面。你确实看到的是欧洲、北美和太平洋亚洲城市的混合,因此他们是全球经济的核心,也有其他一些城市散布其中。例如,他们在那里有墨西哥城,也有迪拜和孟买,但是大多数城市来自亚太、北美和欧洲。因此,除了伦敦和纽约,我们还有新加坡、香港、巴黎,正如我们将看到的,排名也在不断变化。同样,中国的城市显然也在上升。显然,我们有香港和台北,但是像上海和北京这样的城市现在正稳步进入前十名。这对中国城市意味着什么?与其他一些排名一样,我们看到南京排名在(中国城市中)第十位左右。排名往往介于8910之间,因为其中一些连接性指标非常接近。因此,生产率的微小变化可能意味着排名的变化。我们对中国的看法与纽约和伦敦相似。他们确实是排名第一的三个城市,所以你将香港列为联系最紧密的城市,紧随其后的是北京和上海。我将它们与纽约和伦敦相比较,因为它们远远领先于中国的其他城市。如果你看看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互联城市,这当然是台北的一个特例,你可以看到广州和深圳。这些城市遥遥领先,所以北京、上海和香港实际上是连接全球经济和中国其他地区的门户。到目前为止,许多其他城市已经很好地连接在一起,但是这一差距相当大。除台北是个特例,你没有看到连接的紧密。但其它地方,首先是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有广州和深圳,然后是成都、天津,然后是南京。与该地区的其他几个城市一样,它与杭州相当,但与苏州相比,却遥遥领先。这就是世界城市网络中的中国城市。

在最近的排名中,哪些城市联系最紧密?(这一页ppt的)标题不正确。这是最近的一些研究,实际上是2018年,所以上一张幻灯片是2016年。过去两年发生了什么?这里的主要故事是中国城市的等级顺序没有改变。毕竟,短短两年内,也不能指望太大变动。你不能指望中国城市之间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的大逆转。但是他们之间的联系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如果你看看2018年的南京,它的连接性超过了30,而2016年还在20左右徘徊。这里的基本故事是,大多数中国互联城市,所有中国城市都变得更加互联,南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排名一直在上升,不仅是排名上升,而是与中国其他一些城市的连接性上升。正如我们的方法中提到的。除了简单地得出全球网络联通性的排名,你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这个排名向你展示了一个城市连接的地方。关键的联系是什么?因为南京显然与全球其他城市有联系,那么关键的联系是什么?我无法详细解释这种方法。但是你看到的例子是,这个排名往往是非常区域性的。如果你看看纽约,它显然是一个世界城市,它在生产性服务公司中的五个最重要的商业联系实际上是与美国城市的联系。因此,它的五个最重要的联系是华盛顿、波士顿、伦敦(从商业联系来看,彼得(Peter)谈论的伦敦似乎是一个非常美国的城市)、旧金山和洛杉矶。因此,伦敦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世界城市,它与纽约和华盛顿有联系,但也与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以及巴黎和香港这样的城市有联系。如果你关注中国城市,这种地域性会再次出现。例如,南京的五大商业联系中有四个与中国其他城市有联系,包括成都、深圳、广州和北京,但也特别与卢森堡有联系,这可能会告诉你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所在地。许多银行业务导致金融服务公司将这些城市联系在一起。但是你看到的是,南京不仅比上海和北京这样的城市联系稍差,而且更受限制。上海和北京的联系远远超出了他们的国界。他们也与新加坡、纽约和伦敦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是你在南京看不到的名字。这并不是说南京没有与纽约相连,也没有与伦敦相连。当然是这样。但是它的联系不如其他一些主要的全球城市和中国的一些主要的全球城市那么紧密。因为不仅联系不太好,它与一些关键城市的联系也不太紧密。

如果你看一下联系的整体地理,这是你可以在这里做的事情。这是雷达图。这个雷达图基本上需要这样解释。线条越突出,这座城市与城市的联系就越紧密

在那个特定的区域。如果看向南京图示的右边,你会发现它实际上和太平洋亚洲联系得很好。你可以看到,在雷达图中,有一个指向太平洋亚洲的尖峰。这意味着南京的全球联通性基本上是区域性的。其大部分所谓的全球网络连接实际上源自与中国其他城市和太平洋亚洲其他城市的连接。例如,如果你把它与伦敦和纽约相比较,这里的故事是你并没有真正看到一种模式。事实上,你并没有真正看到一种模式,这仅仅意味着它与世界上所有其他地区都有很好的联系。因此,这里的故事再次表明,南京不仅联系稍差,而且在联系的地理位置上,它更注重地区,更不全球化。北京和上海也在太平洋地区的联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略低于南京。因此,与上一张幻灯片相比,南京的联系稍不如上海和北京,而且其联系也更受地区限制。

我希望向你展示的最终排名是联通性的改变。如果你比较2010年和2016年,你会发现一些城市比其他城市联系更紧密。这就是全球排名,也是衡量变化的尺度。我不会讲述太多细节方法。这是标准化的变化,这是标准差。这意味着联通性的改变有两种方式,与分布中的所有其他城市相比,联通性发生了异常的改变。你在这里看到的是全球经济的一个更广泛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你几乎看不到任何或根本看不到来自欧洲或北美的城市,比如所谓的全球南部和中国的城市。你可以看到,像成都这样的城市,在2000年至2016年间,成为全球第三大联通性增长城市。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城市实际上在联通性上有所提高。我不确定这是否是能这样描述,但是你可能会说起如何在变得更加紧密的联系中迎头赶上。你可以看到中国城市分散在这个排名中,所以如果我们关注中国城市,这会产生什么结果。这里的基本情况是,如果你比较2000年和2016年,所有中国城市的联系都变得更加紧密了。没有一个中国城市的联系越来越少。他们都提高了联通性,但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一些城市显然已经变得更加互联。成都显然站在这里。南京位于中间。这意味着南京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获得了相当多的联通性,但实际上与中国其它城市并驾齐驱。与中国其它城市相比,它促进了联通性的变化,这并不例外。如前所述,2018年的一些新发现,你看到的是,南京的位置多年来稳定有序地保持不变。所以这是2000年到2018年。它大致排在第十位,但你看到的是,尽管如此,它的生产率在过去几年里一直在增长,从13.5增长到30.5,但这是一个与中国其他地区相当大的变化。

总而言之,我们对中国,特别是南京的研究有哪些关键发现?南京在世界城市网络中有着良好的联系。它在中国城市中系统地排在第十位左右。它一直在推动持续的联通性增长,并与中国其它一些城市并驾齐驱。我们发现南京和上海之间的联通性差距正在缩小。因此,在整个长江三角洲,这不仅是南京的发现,也是该地区其它城市的发现。这是市长今天早上提到的事情。上海和三角洲其它一些城市的差距一直在缩小。这表明它已经成为一个更加一体化的城市区域,但问题仍然是上海实际上在多大程度上剥夺了这些城市的一些潜在联通性。因为许多全球性公司倾向于设立办事处在上海,并利用该办事处实现整个地区运营。当然,这个想法可能是上海在多大程度上剥夺了南京的一些联通性,或者反向也有南京抢夺上海的联通性。在什么意义上,这些城市实际上通过与这些服务公司的办公网络合作创造了更多的东西。南京与中国其它一些主要的世界城市没有很好的联系,它的联系也更受地域限制,因为南京的大部分联系都是与亚太和中国联系在一起的。这里有很多可以说的,但是这给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涉及我们是如何实现城市联通性,以及南京如何融入更广阔的世界。感谢大家聆听!

 

孔秋云:感谢本·德鲁德。第四位演讲嘉宾是曾智华先生,来自于界银行,曾先生是高级经济学家,有请有请曾智华先生给我们做演讲,大家欢迎!

 

演讲嘉宾-曾智华

曾智华: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来到着力说一说全球化城市论坛我们城市的问题。我一直主要是从全球的价值链的角度来去入手,有很多专家之间也跟大家说到全球相应的城市排名,我将从经济角度跟大家说一说,如何能够把我们的城市更具有竞争力。

因为大部分的听众是中国人,我现在就是讲中文。我的PPT是用英文,请调一下我的PPT。我的PPT并没有备份到投影上去,不好意思。我主要侧重五个方面。第一个什么是城市竞争力;第二个看一下我们判断一个城市竞争力用什么样的模式,这个框架我觉得是非常重要,境外有不同的机构用不同的方法评判城市竞争力,但是总的来说集中于四个方面。再看城市与全球价值链的关系,我们今天谈的就是城市的国际化,城市竞争力,那么实际上很重要一个方面就是跟价值链是不是有国际化的价值链,产业能不能国际化,这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再看一下随着新技术革命,大家知道现在工业4.0已经在发生实实在在的改变着我们的产业结构,作为我们新兴城市、后发城市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大力体现城市竞争力。后面我谈一下南京怎么做。

根据定义什么叫城市?城市至少有15万人口以上才能叫做城市,什么叫中型城市,中型城市大概500万到1000万,超大城市就是1000万以上的人口,15万到100万就是小型城市,城市各种规模都有。我们总的来说城市竞争力我用四个方面来界定,一个监管框架还有法律体系,这是一个方面,这是软性的东西;第二个就是你的制度,制度建设;还有就是执行的机构等等,这些都是称之为制度;第三个硬件和基础设施,很多嘉宾都谈到联通性,这个是从基础设施角度是非常重要;第四个方面就是从软的这个联通,我们说软的基础设施,这个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先谈第一个方面,刚才谈的就是这四个方面,决定城市竞争力的。这个第一个方面我谈到我们政策和监管框架,这个方面探讨你要做什么,就是做什么才能城市有竞争力,我们知道第一个知道财政政策,怎么样用财政政策、财政收入用在什么方面决定城市竞争力方面。第二个就是营商环境,今天谈了很多营商环境,这牵扯到你这个什么样的服务、人员、资本,怎么样流通,怎么样配置最有效的领域当中去,这就是我们谈到营商环境,我们世界银行每年都有全球营商环境报告,那么除了国家层面之外,现在我们开始做城市层面的,在中国的话城市现在在这方面需且很大,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现在都希望委托西方做城市营商环境,我们也在谈、做这方面的事情;第三个方面就是对外经济政策,对外经济政策决定你怎么样,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价值链,外来劳工,外来的这些人才,怎么样跟他们打交道,怎么样城市定位。这就牵扯到对外政策。

第二个方面主要是我们称制度框架、制度体系,包括很多方面,一个政策还有法律环境、法律体系,还有就是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还有利益相关方,尤其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还有就是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这种是不是互动、合作也是非常重要。还有就是说个人领导力,领导层的素质也决定城市的走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是不是有好的愿景,好的愿景,作为一个城市你的城市标识,城市的我们称之为你的标识,或者是你的商标是什么。我们知道北京主要是政治和文化中心,上海是打造金融中心,武汉打造硅谷中心,我们苏州现在也有高科技的方面,杭州有他电商。南京定位在哪里,所以要有很重要的定位,然后打造城市品牌,这是非常重要的。最后一点就是要抓住机遇,我们知道很多情况,我们面临挑战的时候,比较困难的时候也是机会来了,中国机遇就是危机也是机会,这个在中国应该说是非常活生生的例子。当初我们从改革开放从深圳开始,当时就是中国面临经济为了才开始新政的改革,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空中的航线,还有陆上的航线等等这些不多说,这是非常周期,在中国做的很好,这个指数就说明中国联通性做的是相当可以。在全球的所有的港口城市当中,中国排的最上面最高的未来十个城市,最大的港口城市,这上面基本上都在沿海,这些港口城市在全球港口城市也排在前20名。然后全球我们称之为货运量最大的港口中国就占了10,把范围再缩小全球最顶级港口当中,中国就占了7个,所以联动性很好的。中国的技术创新领域,还有技术扩散和教育培训,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差距和国际上。还有创新的生态系统,尤其是给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非常重要,我们在2010年做了《促进中国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这个报告当中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怎么样给他们打造一个创新创业的环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还有一个就是说创业的文化,这个创业文化也是非常重要,我们知道就是在中国的主要的城市当中,有现在实际上北京上海,不是最创新性的城市,最有创新力城市反而是深圳,最有创新力企业大部分都在深圳,虽然北京,上海也有一些,但是深圳还是排在第一位。为什么是这样?就是因为他刚开始一个特区开始的,这个特区里面人员是来自五湖四海,相当于一个大熔炉,这样企业威胁最小的。还有知识产权保护,尤其今天的大数据,数据的储存、应用、处理等等这些方面从牵扯很多知识产权,监管环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等等显得尤其重要。还有一个是宜居性,我们知道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吸引高端人才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我们中国城市这方面应该做的越来越好,但是有些领域还是有提升空间。还有一个怎么样创立一种互信问题,做生意也好,人的相处,这个非常重要是建立一种信用关系,如果说人之间没有互信包括企业对政府,企业和企业,企业和银行之间这种信任关系是非常重要,我们称之为信任非常重要。最后一个就是你有多大的开放度,中国打造很多自由贸易区,一个重要目的既不增加开放度,又在开放自由港,自由港比自由贸易区又进了一步,对于联动对人员货物资金流动就更加容易,更加便利。

城市和全球价值链密不可分,城市有好的基础设施,还有好的人才储备等等,所以为全球价值链创造了条件。同时,GVC全球价值链为什么有帮助,为城市融入国际有帮助,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刚才谈了城市与价值链的关系,现在要讲现在面对的挑战,尤其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挑战,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周期相对比较长,甚至达到100年的时间,然后复杂度相对没有现在第四次这么复杂,现在这次产业革命最重要特点就是,应该说复杂度比以前高多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难度越来越大,但是周期越来越短,横坐标花的时间2030年,就发生了新的工业革命。随之而来就是制造业采用机器,就是人工智能,这是我们最新出的报告《制造业未来》,6个月前发布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使用从1993年到2015年突飞猛进,尤其在汽车、机动车、还有办公室用品,尤其计算机等等这些硬件的制造方面,机器人的应用速度是非常快的。再看看3D打印,3D打印也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2013年到2018年增长速度超过25%,到2020年市场有至少8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所以来势凶猛。

基于这样新的技术变革,所以说很多制造业的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右边图大家知道是干嘛的?有的人说是纽交所,这不是,这个就是波音747的机场,驾驶员机场就是说那个机舱这么复杂的。本来是有300多个零件,需要300多个供应商一般情况下才能做出来通过3D打印一次完成,所以全球价值链完成了变化,300多个供应商变成一个供应商,这是一些颠覆性的变化。中间价值链变的更简单,而且更加应该说是短了很多,中间很多环节去掉,导致结果就是我们的设计越来越复杂,生产这些零部件时间越来越短,效率提高也提供一个机会,这是以后我们制造业竞争不是按照规模经济来竞争,而是看你的效率,看你多快能够交货;另外多快能够生产有个性化的产品,这个方面是竞争力的核心存在。所以未来制造业就是说,自动化加物联网+3D打印这就是未来制造业。

这种情况下我们城市面临什么样的竞争,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就需要更好的信息通讯设施,更好的联通,还有就是需要更好的技能和教育体系。还有很重要很好的法律监控框架,尤其在数据的生态体系下非常重要的,因为大数据现在数据就是新的黄金,大家都知道,所以说如何创造好的新的生态环境非常重要,还有知识产权保护,今天很多嘉宾谈到知识产权保护是未来经济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政府怎么做呢?需要打造一个很好的营商环境,就是要符合这样的新技术革命带来的要求和挑战。

我想讲一下南京怎么样变成一个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城市,实际上最重要我说城市的国际化,其实最重要是两个国际化。一个是人的国际化,第二个就是你的产业或者是经济活动的国际化。这是最终一个城市是不是国际化,有国际竞争力就看这两点。要做这一点的话,底下四个方面必须要做的。一个就是说要找到我们南京,我们真正未来发展的竞争力的领域,尤其是基于现在工业4.0,咱们能够做什么,一定要找出我们的支柱产业,知道我们的比较优势或者是竞争优势,这个不是说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而是要非常科学规划。中国的城市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非常的雷同。除了外观上很多城市雷同之外,一个就是产业雷同高度的同质化,然后每个城市或者每个园区都有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材料,这样的竞争发展定位是不是以后能不能起来,这是很难说的。不是每一个城市都能成为一个汽车产业的一个地方,不是每一个城市都能成为电商,所以找到自己的地位很重要。

第二个要体现你的营商环境,国际大公司标准一个城市主要是营商环境,有注册公司,还有社会的服务,还有就是说法律监控框架,知识产权保护等等,这些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知道南京也一直在申请自贸区,到现在可能还没有成功。但是我觉得这个并不影响提升你的营商环境,也许这个反而是动力,要更好利用这个机会,提升你政府的办事效率,还有就是你的法律监管框架,让外商、外资企业来了以后觉得比较放心、安心这些是重要的。

我记得当时在苏州的时候,苏州工业园很成功的,但是发展产业的时候推出基础也不是很好,企业进来和上海竞争大公司的时候,那个故事听的很感动,苏州管委会好像是西门子,当时跟上海竞争西门子还是哪个,最后这个西门子还是决定在苏州投资而不是在上海,最终就是由于苏州园区的诚意打动了外资企业,给他们一种信心最后就落户苏州,当时上海感觉到挺震惊,因为没有竞争过苏州。还有一个例子大家也听说过,重庆其实原来基础也不是很好,而且是山城,他自从把惠普拉进去,整个手机电脑产业链就进去,他也成为这方面国际性有竞争力的城市,所以有些产业你要是前瞻性,看到这个地方有优势,就要真的去争取,也不一定要等着人家上门,不要被动。

第三个我们称之为宜居性,这个城市有多少绿色的绿地,你的空气质量,还有是不是很拥挤,房价等等,还有一个很重要就是社会医疗服务,医疗教育等等。这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一个可能大家都平常不太讲,可能没太想到就是说一个是语言问题,你要去国际上这些高端人才,或者是跨国企业,在亚洲首选就是新加坡和香港,当然那两个地方除了好的营商环境没得说,实际上跟他们说的生活条件各方面东京、首尔、台北为什么不是首选,一个很重要就是语言问题,人家说那个地方去香港、新加坡都是讲英文,虽然那个地方在左边开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所以现在珠港澳大桥去了不敢去,不知道去香港怎么开,但是由于语言优势,所以南京这个地方要想到这一点,这是非常重要。

最后一个就是对高等教育体系,尤其是教育和文化机构要高度重视,要引进大批量人才,这个当中中国千人计划做的非常好,但是有一点对管理人才的引进可能是有点忽视。因为一个城市除了技术人才之外,管理人才也同样重要,因为这两者密不可分,你看硅谷并不仅仅是科技人才,他有银行家、战略家,怎么样管理孵化器各方面人才集聚的地方,这方面我觉得南京我们需要学习国际经验,让他在现在做的挺好的基础上,能够更上一层楼。谢谢。

 

 

孔秋云:谢谢曾先生,这个环节最后一位演讲嘉宾是来自戴德梁行,戴德梁行是领先的房地产服务商,通过全球视野的房地产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价值,下面有请戴德梁行大中华去战略发展顾问部高级董事容亚当演讲。大家欢迎!

 

演讲嘉宾-容亚当

容亚当:谢谢孔先生的介绍,我的中文和英文比曾先生差一点,大部分也是中国人,我试试用中文给大家演讲。今天我的演讲三个主题:第一个新时代国际化的城市有什么样的标准,今天我们有很多的专家已经提到这些层面,所以我说的比较简单一点;第二个层面案例分析,用美国的波士顿作为一个分析,看新时代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如何规划,怎么落下来怎么成功的;第三个部分就是因为今天在南京,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些建议,对于南京怎么会成为真正国际化城市。

第一部分,就是讲一下国际化城市的定义是什么,今天很多的专家已经分析了,所以我就是简化两个内容。第一个就是对外经济水平,还有对外开放交流水平。如何看对外经济,刚才李雪松院长也讲到两个很重要的自由化的内容,第一个就是外贸;第二个就是境外投资。所以我们也是利用这两个外贸和外资投资作为一个国际化标准的一个分析,我们看外贸,外贸在整个城市占GDP的比重,南京现在是五分之一,就是说比上海、广州还低一些,但是也能看到南京外贸存在的GDP的比重已经高于北京了,那如果在中国任何地方高于北京,那就是说你的城市已经不错了。另外一个方面如果我们看境外投资,这是2017年境外资项目平均,南京不仅低于上海、广州,也低于苏州,所以对我来说这个外资投资是一个很大的一个空间,很大的一个机会了。因为我个人经验,2016年到2018年,2008年到现在最高的外资企业有进入中国阶段,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时间,抓住这个机会提高南京外资投资的境外投资的一个环境。

第二个表中就是对外开放的交流水平,我们用四个。大型跨国公司所在地,南京已经排的不错了,就是在各个城市大陆城市的世界500强中部数量,南京已经排在第二名了。另外一个方面金融当然是非常重要,今天也有很多嘉宾提到没有金融产业就没有国际化城市,南京已经排的不错,在全国排在第四名;两个方面我觉得还是稍微落一点。第一个就是国际旅游,我们可以看南京每年的国际游客的人数才7万,比上海、北京低了,我们比杭州、成都也低了,成都我说这个城市,不知道今天是不是有成都人在,成都口号就是说我是熊猫的总部,我去了成都100次一个熊猫都没有看到,但是南京是翻过来,南京真的有独特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很多城市你去郑州去石家庄,去什么地方,包括去北京,除了博物馆、故宫、颐和园之外,你真的不知道你是在中国,去了看中国房子,不知道你在哪里。但是到南京真的有一个特殊感受,你就是在独特很特色的城市,所以我觉得应该是南京的优势,成都做这个广告做的口号选的好,但是南京确实比较好;第四点也是国际会议的次数,国际会议次数当然不能跟北京、上海特别,特别不能跟北京政治会议不能比,但是我们每年才办了18个国际会议,我觉得确实是很低,南京有一个很好的基础,有很多大型的世界500强企业,也有不少金融企业,这个地方会议是可以发展更快。

第二点我就想经过一个案例分析,看波士顿是怎么变成大家都是说世界创新之都的,他怎么变成的。为什么选择波士顿,除了他很成功之外,我觉得波士顿地理位置在美国跟南京在中国真的有很多相同地方,如果我们把波士顿、华盛顿的坐位,美国世界重要城市群,跟长三角来比,我们可以看南京和波士顿地位是非常相似的。

我们经过研究波士顿的近20年发展历史,我们认为能力形成的过程我们叫做3T,就是包容性、人才和技术,什么意思?第一步就是波士顿会打造一个城市文化,城市的文化包容与产业多能力这么一个吸纳人才一个城市,就是因为他有多元的产业,因为他有很包容性的文化,他就能走到第二步吸引更有些的人才;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包容的文化和人才,优秀的人才会发展到今天我们能看到的非常有高科技的,技术很知名的波士顿的城市。第三步就是发展高科技技术,现在很多城市都说要发展高科技,但是当时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发展是有四个大产业的支撑:教育、旅游、金融和服务和搞新科技,这四个产业集成,在这个地域基础上建立到今天能看到科技,而且这四个不会跟硅谷和纽约有很直接的竞争,不会跟纽约有太直接的竞争。

怎么落下来,这个过程怎么落的。我觉得有四个很重要一个特点。第一个他就是在从1991年开始一直到201615年过程的,他可以说美国交通改造最大的、最重要一个阶段,就是在整个美国,他是用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系统建造一个TOD为基础的城市,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结果,现在波士顿有超过40%的同志是用轨道交通的,加上有接近15%的人同志是用自行车或者步行上下班或者上学,今天新加坡专家也提到这个问题,你到新加坡不会堵车,波士顿15年阶段是解决交通问题。第二点就是他有一个很丰富,生物发展政策基础,我现在除了中国之外也去南亚或者非洲发展中的国家,这些城市都会说,我们可以给什么样的优惠政策,免费给土地,给等等优惠政策,但是波士顿不重视这个方面,不重视这个免费的土地,这些东西他就是一个狠地方。第三点有一些专家提到绿色环保做的很好,绿色的环保会吸纳优秀的人才,会吸引全新的企业,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第四点不但是政府欢迎人,也是波士顿有名的大学和私人的一些都会有非常欢迎新来的著名的企业。深圳我觉得这个方面做的非常好,深圳口号:“你到深圳就是深圳人”。所以我觉得有这么一个欢迎人才、欢迎企业的这么一个文化也是非常重要。

最后看波士顿无论从理论上或者看波士顿其他成功的分析,我总觉得我有四个结论。第一就是商业和金融,你作为世界的,你迎接世界资本,你当然需要很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业,包括商业,这个我觉得南京已经做的不错了;第二就是从政府的行政管理他的建设和政策环境必须是为了引进创新企业;第三点就是文化产业,就是说媒体、艺术、设计这类的创新企业,或者文化创意产业也对国际化城市集聚非常重要;最后就是城市旅游业,我们旅游业的我们为什么认为这么重要,因为我们不是说最简单最基础的旅游了,我们是说旅游+的概念,旅游+的概念是旅游业可以带动现代化的服务业企业,旅游来了新的局面来了,也来了投资家。

第三个载体就是提到我们对南京的国际化未来发展提了三个建议,不一定是对,但提了一些建议。第一个建议就是关于交通系统国际化,我在波士顿案例也提到交通对于城市的改造和重要性,如果我们看到南京现在的轨道交通承载比例还是不错40%,但是跟亚太区其他的重要城市来比,东京、上海,还是比较低的,包括新加坡来比也是比较低的,所以我们觉得需要建立公交交通为主的一个交通新通道。第二点我们也觉得低碳生活,包括高质量的新能源的一些汽车行业,是代表创新,也代表现代化,也是对优秀人才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认为也非常重要。第三点就是交通规划和城市土地使用这个规划肯定要做在一起了,新加坡今天早上提到新加坡案例里面也提到重要性。

第二个建议打造国际文旅名城,南京已经有很好的基础了,这个历史人文一些旅游名片都在了,不需要新建,但是我也讲个人故事,1993年第一次到中山陵,我就是背着包去看,同时也去杭州西湖,那时候1993年西湖和中山陵一样的,都是拍个照片就走了,第二次昨天去中山陵,大家买一个门票,简单喝一杯咖啡,拍个照片就走了。但是你去西湖完全不一样,西湖完完全全变成世界知名一个旅游地点,不用买门票,大家很放松在那里待半天、一天,住下来吃个饭,聊天,住在精品酒店,所以我觉得搞的可以更好一点,利用已经旅游景点给大家更丰富的旅游经验。

第三个建议就是可持续的发展,这个不讲很多,我看别的专家都说的非常深,我们也认为有一个智慧城市是城市国际化很重要一个基础,我不说太多,因为我看今天有更多专家说的更专业了。

第四个建议就是说,我记得今天早上英国专家彼特说,如果有独角兽,那你的产业的发展计划必须是比较独特,就是所以我们也分析了南京独角兽的企业有哪些企业,然后我们的分析结果就是说这三个产业,就是最上面的产业医疗健康,新的零售,那就是包括汽车交通都是南京比较独特的一个优势,所以我们初步的建议就是简单建议就是这三个产业南京比较重要的一些发展机会了。

第五点这是我个人认为的第五点是最重要的一项,你觉得算了就算了,我觉得最重要,就是未来城市国际化最需要就是优秀的人才,而且南京已经有一个很好的基础,如果我们看这个标右边数量是现在在校大学生人数,我们能看到南京在校大学生有84万,已经高于上海,但是这个大学生有意向留在南京比例是非常低的,所以如果这84万人肯定是包含很多很多优秀的人才,如果这些人都能留下来,我觉得南京就已经成功了。所以,怎么引进这些最优秀的人才,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第六个建议就是我们如果要加强国际创新城市,我们需要加强国际的交流,包括吸引国际人才。所以我们也看了2017年就是外籍人才眼中看到有中国的这些大城市里面的重要城市里面,哪几个有最大的吸引力,其中南京排在第九名,所以我有三个作为抢注中国外籍人的角度,我提了三个建议:第一个就是为了引进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总部在南京是非常重要,除了这个之外现在在一带一路政策下,在走出去推动政策先面,我觉得南京企业也需要用这个政策优惠,往外走成立分公司,或者成立南京公司一些办事处在海外;第二点我觉得要引进国际影响力的会议包括赛事,这个说简单也简单不简单也不简单;第三点就是用优惠城市、友好城市平台,发展大国际一些交流合作,今天提的这些建议给大家参考一下,谢谢。

 

 

孔秋云:谢谢容亚当先生,下午我们第一段论坛到此结束了,下面休会十分钟,请大家十分钟以后进入下一个环节。

  

第四单元-城市国际影响力提升媒体圆桌论坛

Session 4 Roundtable Forum on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Influences of Cities

主持人-张燕冬

张燕冬:下面进入对话环节,首先有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赵剑英

每日经济新闻总编辑雷萍

南华早报出版有限公司执行总编辑周松欣

香港冯式集团利丰发展(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家敏

凤凰财经研究院院长刘杉

因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可能对话环节相对缩短一下,每个人七分钟,然后根据问题进一步讨论。第一个问题给赵总,赵总来自于社科出版社,然后社科出版社近几年出版无论是文化社科内容,走出去的涉及很多,所以也请赵总谈一谈,从你们出版的这些内容来看,走出去提高国际的影响力,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有什么感受?

 

赵剑英:谢谢主持人,非常荣幸今天出席这个会,也听了上午和下午非常多专家的发言,非常有收获。因为我们出版社承担了倪鹏飞教授刚刚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即将前两年20162017都是由我们出版,《国内城市竞争力》成果也是由我们出版社出版,非常荣幸作为学术传播机构,在出版书的过程当中我们强烈感受到这项成果国内、国际非常关注城市的发展、创新。关注度非常高,所以我们感觉到这项成果是作为智库成果影响力很大。

 

我想谈点什么,我本人学哲学,本来觉得致个辞,但要交流一下我没有准备,但是思考一下结合上午、下午学者发言。我想谈两点感受。这两年南京发展很快,我是杭州人所以长三角上海、杭州、南京,杭州发展也很快,休闲之都、山水之都,杭州有明确的发展之位,长三角三足鼎立之势已经形成。南京进入国际城市前50强,国内前10强这个非常可喜,市长也讲了南京正在努力向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迈进,这个目标我觉得非常好。同时也讲到了,经济发展同时要走人文精神与经济发展同步的路子,上午新加坡学者刘太格先生有一句话让我眼睛一亮,他讲人文学者的心是城市规划一个价值所在,这是人文学者的心,也奠定了城市生活的这样一个品味,同时科学家的脑是城市规划的一个技术之美,复杂的城市架构科学家脑要去点亮,同时艺术家的眼是城市的风格,所以我觉得讲的非常好,太格先生是规划大师。我关心前面一点,人文学者的心是规划的价值,这个也回应了人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回到南京正在朝着现代性国际化大都市迈进,要提升国际城市影响力,经济发展这两年也很快,但南京确实我觉得第一点,我两点建议。

 

一个怎么讲好南京文化故事,南京文化故事怎么讲?如何充分的利用和发觉南京深厚的悠久历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个人觉得北京、西安、南京,是三个大历史文化城市,就是说著名这样一个城市,历史底蕴文化非常深厚。南京特别我看了一下,南京从六朝文学中心,我们知道六朝文学到两晋南北朝,那是文化的高峰时期,到了唐宋你看这从李白到刘禹锡,到王安石等等都在南京留下了著名的诗词篇章。曹雪芹不用说,当代也有许多文学名品佳作,南京是名副其实的文学之都。从张大千等等都在南京,南京是艺术之都,所以我觉得这两张,这两个特点是许多城市所没有的,同时也是文化交融,地理到文化交融之地,所以这些特征怎么能够提炼出我们南京的城市,当代城市文化影响,我刚才私下跟南京同志交流,能不能说说南京的城市文化形象是什么,我觉得人有人的气质,城市要有城市的气质,南京城市气质是什么?我上大学经常对南京有一种感觉,我对南京我不知道对不对,我觉得南京有一种贵族之气,皇家的遗风,一种成熟的气质,同时又有伤感、沉郁这样一种气质,不知道讲的对不对。当代南京还有一种被包容、交融和创新的品质。我想这些东西,历史文化特征如何凝炼文化形象和文化气质,而且符号化,简单的符号化很重要,要被人记住和认知和传播,一个文化符号化、平台化和节奏化,就是时间化,几年搞一次活动,符号化、平台化、节奏化,如何对历史文化创新,我认为讲好南京文化一个故事很重要的方面。

 

不要说国际传播,我们国内对南京好多其实还不是特别了解他的优势,他的历史资源和文化的特色,还是不太了解,我个人非常喜欢南京。比如说符号化,上午市长讲到打造南京城市的温度,我马上想到朱自清《背景》,送朱自清上北京,描写父亲上月台,艰难上来再下来,看到这一幕流泪,看到这个《背景》我忍不住流泪,这个就展示了温度或者父爱,这个能不能成为南京的符号呢?这些文化资源都可以利用。

 

第二点建议当代的南京文化创新要特别重视学术传播,这个国际城市影响力除了经济和各方面大众传媒之外,我认为学术传播非常重要,要把大众传媒传播和学术传播深度传播相结合,我们出版社就是做深度传播。我们讲几个例子,倪鹏飞成果已经翻译成英文,有全球最大出版机构出版,我们中国“一带一路”主要和英国一家出版社办了一个季刊,把中国“一带一路”主要成果用英国期刊传播出来,深度传播就是学术精英、政界、商务精英,这些传播不像大众传媒那么多,但是力度和重要性是很大的。所以,南京为什么要注重学术传播,因为南京是高校和科研机构非常多的地方,这里面像许多高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大,南京艺术学院等等好多,比如说在哲学,在伦理学非常前沿,在教育学、经济学、艺术学等等可以搭好多台,搭好多戏,好多成果可以平台化。当然这些学术机构文化创新对于加强国际影响力提升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就抛砖引玉。谢谢。

 

张燕冬:赵总讲两点很好对南京的建议,从历史、人文甚至艺术的角度怎么把城市形象用符号化、品牌化这点缀出来,南京是六朝古都,有非常深厚的底蕴,另外一个赵总也谈到学术深度传播,这个也很重要。因为赵总一会儿430有事,我们再追问一个问题,您是杭州人我也是杭州人,我就想其实杭州也有很大的历史渊源,就是很强,那你觉得在南京和杭州这两个城市比较起来,到底有什么如果要定位,应该有什么区别性的定位呢?

 

赵剑英:这个问题确实问到我了,我觉得南京恐怕在历史文化基础和这种传承方面,我觉得还是跟杭州,杭州主要是南宋文化的影响,但是在历史的复杂性上,多元性上,我觉得南京,杭州是没法跟南京比,就历史文化资源,还有南北文化交融这种气质和地理特征、文化特征杭州也是不太具备,杭州更多是吴越文化影响,南京更多既有吴文化的细腻,同时又有北方的包容、大气、侠义等等这方面的气质,南京的前途或者前景还是非常的广阔的,南京有那么多高校有活力,从创业创新,还有很大的国有企业,还有民营企业发展也很快,还有大部队,南京军区等等有好多他的优势,谢谢。

 

张燕冬:非常感谢,南京底蕴以及南京的南北交融这方面,那种大气,实际上跟杭州定位也不完全一样,非常感谢赵总。下一个问给雷总,赵总也提到一个问题传播的重要性在城市方面,尤其他谈到深度学术传播,提到南京,不仅仅限于南京,其他城市也有需要关注,问一下雷总您怎么看媒体跟提升城市的国际化的形象,这方面的关系,您怎么看。

 

雷萍:谢谢大会的邀请,谢谢倪鹏飞教授的邀请,我们是大众传媒,同时我们也是一个财经专业的媒体,从去年广州开始我们就成为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的中文发布媒体,所以今天也非常荣幸再次来到大会的现场参加这样一个论坛。作为一个大众传媒和一个专业性的媒体,我觉得今天话题应该说是非常有意义,作为媒体我们怎么来看待城市国际影响力,我想谈自己的看法抛砖引玉。第一个媒体他本身天然就是一个传播非常好的载体,所以我们现在都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的生意,作为中国一个城市怎么样讲好自己的故事,你离开这个传媒我觉得是不可能讲好的,所以媒体作为一个重要的载体,天然他是一个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然后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同时本身媒体也是一个资源的聚集体,他可以通过自身的一个话语权和影响力来聚集这样的资源,然后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比如说像张博士所在的财经杂志和我所在的每日财经新闻,我们每年都要举行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专业性的论坛,通过这个论坛我们聚集了很多专家资源、学者资源和企业资源,也是城市平台上讲好城市故事,提升城市影响力非常好的载体。

第三媒体本身也是一个城市的一个非常活跃的一个主体,生活在城市里面不管是全球化的,像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还是上海、北京,都有一个非常活跃的这样财经媒体,就像大家想到纽约就想到《华尔街日报》伦敦想到FT,这些媒体就是城市的名片,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具体的标识,一个城市如果有这样一个有影响力的媒体,自然他的故事就能够很好的传播出去,我想媒体和城市天然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而一个城市主政人,应该着力去培育这样的事情。我们作为财经媒体所在的媒体,我们之前专注于资本市场报到,更多报道公司,后来我们感觉中国城市化发展,企业竞争实际上也很激烈,城市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家从去年开始人才大战,大家抢人给户口给资金,也变为新一轮城市之间的竞争,我们也关注每一个城市变化报道,从去年开始我们就专门成立城市报告部,我们还为此专门记者到了伦敦大学学院专门去学习这个城市规划,培养研究生去读研究生,回来组建专门的城市报道部门,同时我们还开了城市报道频道和公告,也希望更好的讲好城市故事,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包括我们为了传播这样一个城市的故事,我们开了中英文的频道和“一带一路”倡议,我们还开设了中版繁体的客户端,面对港澳台提出推出繁体版的客户端,在华人世界反响比较好,一个城市和媒体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所以作为媒体我们也希望在城市发展中,城市化进程中能够帮我们媒体,帮我们城市讲好他们自己的故事,所以我也想城市和媒体是这样一个关系。

 

赵剑英:感谢雷总,实际上媒体和城市发展一个关系,包括城市品牌影响力的一个关系,从中看到媒体不仅作为一个载体,也作为城市发展的肌体,怎么样为提高城市影响力做一些事情,下面有请周总,周总是南华早报来自于香港,从香港竞争力,以及一国两制谈一谈。

周松欣:大家好,非常高兴来到南京。香港是中国一个非常特别的一个城市,特别之处就在于香港城市竞争力核心是基于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是香港有别于中国或者其他城市,在亚洲可以起到很特别的作用。首先就是因为一国的原因,香港可以享受到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然后包括一些国内的优惠政策,香港都会比快速地方更早得到,更早了解;其次就是说因为一国的原因,所以香港比珠三角,全世界经济发展最有动力的一个地区,香港现在在大湾区发展下面也是因为在一国原因也可以加速融入大湾区,大湾区可以成为最有活力的湾区经济。因为一国香港不需要在其他地方有很大的投资,新加坡10%GDP要用在国防上面,香港实际上没有这个需要,香港财力可以集中到发展城市。最重要因为同香港一国,香港跟国内城市从本质上面不一样的因素,两制下面有很多东西,有一点就是法治,因为国内法律因为特殊的政治结构,历史原因,所以国内的这个法律体系有他的特殊性,而香港的这个法律体系是在英国人建立的法律下面构建出来,我记得刚刚出来做记者的时候,我曾经做过一年法庭记者,我觉得非常震撼,只有每天去法庭里面听不同的案件,你才会发现香港的法律体系是如此细密,像一个精准的钟,有自己的逻辑性,所以香港这方面在国际上面都有他的知名度,很多一些所谓的仲裁案都会来香港,这次当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的时候,实际上中国一个香港最大的竞争力,或者一个最大的商机希望成为这个“一带一路”仲裁中心,很多公司香港未必有那么多公司可以到“一带一路”去投资,但有很多国内的公司会到“一带一路”去投资,那在很多地方当地的法律状况和国内法律状况有一定的差距,在香港大家都可以找到放心、相信的一个仲裁地,这样的话他们可以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再出去融资,这个法治是香港一个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块。

第二点我觉得最重要就是资讯的流动,香港是世界上资讯流通最发达的地方,首先就是香港互联网,香港的智能手机的渗透率,那应该是全世界数一数二,再加上香港有他作为中国城市,但是他是有一个独特的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的空间那中国大陆因为你们知道他有他特殊政治环境,政治需要,还有历史原因,也就是说经常我们领导人说中国有1.4亿人口,这1.4亿人口什么芝麻绿豆乘1.4亿都变成大事,媒体在很多时候还有一个扩音器的作用,可以把这些问题再放大,那所以在这种框架下面,在中国现在发展这个,在现阶段我相信对媒体对资讯的管控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香港就不一样,香港是非常小的地方,而且有自由媒体的历史,所以造就香港资讯是异常发达,那这对城市竞争力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点因为资讯发达所以香港变成国外,外国人了解中国理想的平台,实际上香港大众我非常遗憾的讲,实际上并不很了解中国大陆,但是在香港有很多中国专家,他们以香港作为一个平台,去阅读、收集和分析中国发展,有很多的智库都是在以香港为基地。香港一共有59家正式的领馆,这些领事馆实际上跟广州、重庆这些领事馆不一样,因为他是直接对他们的外交部汇报,他不是像北京大使馆汇报,他们做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利用香港这个比较开放的一个环境去了解中国,他们也会工商会在香港会举行各种各样的讨论会,让投资中国大陆先到香港参加这些活动,然后去了解中国。

第二点就是传媒或者是这种通行自由,就是到香港可以吸引很多的国际一流人才,香港有8家大学,这些大学很多在国际上面都非常知名,他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这个相对开放环境,所以大学可以吸纳和吸引一些知名的学者,专家到我们那里做研究。

第三点以我们南华早报我们今年115年,我们建立的时候清朝还没有来,在过去115年服务最大的读者是在香港,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从两年前大力发展互联网,我们现在已经比两年前访客数量增加五倍,香港人口只有那么多,五倍里面美国是我们最大的读者市场,我们实际上30%的读者是来自于美国,香港只是20%。东南亚也是第二大市场差不多30%,香港这种南华早报为例,媒体的影响力现在不仅是局限于香港,而是影响到美国、东南亚的媒体,之所以可以做到这一点跟一国两制离不开,有一国两制才制造了这样的空间给南华早报。

 

张燕冬:非常感谢,周总强调一个观点香港竞争力之所以有竞争上的优势,除了法治、资讯流通跟媒体开放是密切相关,正因为这样增加了香港的竞争力,同时还谈到这种竞争力不仅是香港本地,而且也带给美国。你觉得就是大陆因为在这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还是有一点的区别,对大陆城市要提升竞争力,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周松欣:我是这样觉得,就是虽然在体制上面有限制,大陆城市还是有很多的选择。比如说我曾经去过深圳,在2003年到2005年我曾经是南华早报驻深圳的记者,当时的深圳和现在的深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圳的改变取决于什么,他有一个活跃的所谓的创客的文化,聚集了一大帮国际上的年轻,希望在高科技发展在深圳人才,深圳的手机品牌,他们的团队实际上并不是只是中国,他是有不同国家都在那里,他们为什么去深圳,因为深圳给他们的机会,深圳政府做了很多的事情去提供一些便利给他们,然后吸引他们到深圳去发展。那深圳现在我记得就是2000年时候,如果你去到国外介绍深圳,除非那个人做生意要不然不知道深圳是什么城市,但现在不一样,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深圳,而且深圳这个品牌也越来越出色。在长三角也有很多这样的城市,我觉得长三角有更大的优势,不管是杭州还是南京,他们的这种文化底蕴是比中国其他的区域可能更加丰富,更加有内涵,了解中国文化,随着中国国力提升,虽然在打中美贸易战,但是特朗普孙女还在学中文,随着中国文化力提升,长江三角洲也会提升。

 

张燕冬:生态环境也很重要,深圳、杭州实际上现在整个生态环境非常宽容,所以还不太一样。下面问题给咱们刘院长,咱们凤凰财经研究院的院长,就是说因为咱们题目是提升国际影响力,您觉得提升国际影响力容易吗?对一个城市来说。

 

刘杉:谢谢主持人,我觉得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很困难,依靠本地化的城市对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基本没有什么帮助,如果要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要借助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媒体未必能够提升一个城市国际影响力,要想提升影响力首先本身就是有影响力的城市。前几天我有一个朋友,美国的投资家谈美国新的现象,美国人在谈论城市的时候,他们怎么说呢?美国把美国分三个地区:纽约、硅谷和其他地区。就是说美国最有名是哪儿?是纽约和硅谷,这是同经济角度讲,这说明什么问题,一个城市国际影响力的形成有他的历史原因,有地理原因,有科研能力、文化背景和产业链的分布,国际上有几十万个城市,大家在平时通过传媒中了解到哪些城市呢?大概没有多少。

我们了解最多是哪两个城市:北京和华盛顿,他们是什么?他们是国际权利中心,这两个城市本身就有国际影响力,在国际政治,国际治理方面这两个城市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经济方面那么多城市都想提高影响力,但是不论做财经,还是做传媒的,我们政府关注哪些?纽约,因为他是金融中心。汇率定价,大宗商品的定价,原油定价。伦敦也是外汇交易中心,包括保险的定价在伦敦。中国也有像上海,像香港,还有新加坡,这就是对要素进行定价的城市,他有国际的影响力。还有哪些城市有影响力,就是创新中心有硅谷,中国有深圳,还有一些是特殊的能源的或者原材料的供应地,比如说一想起石油就想起中东城市,想起铜矿可能是拉美,铁矿就是澳大利亚的,还有一些重要城市是在产业链参与国际分工的一些重要城市。还有一些具有独特文化传统这样的城市,比如说艺术就想到维也纳,所以我说如果一个城市要想有国际影响力,首先他本身是在全球经济文化和政治生活中具有影响力一个重要节点,如果你不是这个节点,你不可能有国际影响力,也就不可能提升所谓的国际影响力。

那么,一个城市怎么样才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呢,首先我觉得应该努力的参与国际分工,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你占有中国一个地位,你才能成为重要的有影响力的城市。我们今天在南京开会,那么我们就说南京。南京他的国际影响力显然不如北京、上海,不如深圳,那么也不如香港,但是南京有没有提升影响力的可能呢?有,我们都知道今年一个重要的经济新闻,就是中国芯片生产受制于国际,南京在不久前吸引中国最大的一笔投资那就是2000亿芯片投资,因为南京成为中国通讯业和半导体重要分工的节点,他不仅会影响中国半导体行业,也会在世界对半导体对芯片关注的过程中,提升了城市的影响力。所以,我的简单的总结就是说,传媒是无法帮助你提升城市影响力,他只能帮你做扩大,一个扩充的功能。一个城市的发展,必然要靠自身的努力,提高自身的知名度、美誉度,更重要是提升城市的竞争力,通过你竞争力的提升,在全球的城市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一个位置,你才有一个国际关注的这种可能。那么,你才能再考虑会不会提高城市的国际影响力的问题。

我就说这么多,谢谢主持人。

 

张燕冬:非常感谢刘院长,意思就是说一个城市的影响力不是光靠媒体能够宣传,但是媒体只是扩大了一种东西,但是并不能提升一个城市的影响力。那您的意思就是说,事实上媒体的这种传播度,以及影响力、竞争力实际上不是同步概念,不是同一个概念,实际上有不同的含义。

刘杉:对。

张燕冬:您觉得您很重要一个观点,要提升城市影响力,就是说我必须参与到国际分工,必须成为产业链一部分,或者说纽约这样的城市在全球金融方面,或者伦敦在全球金融方面,就是经济方面不可缺少,实际上是实力提升才能真正提高影响力,是这个意思吗?

 

刘杉:是,从几个所谓的城市中心来看,你要成为权力中心几乎不可能,只有北京、华盛顿,连莫斯科都不可能,布鲁塞尔现在也在下降,因为欧盟的分崩离析政策出现了问题,成为金融中心也不可能,金融中心是经过几百年的磨砺才出现那么几个,中国香港和深圳还在努力,香港和上海还在想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成为一个全球的创新中心也比较难,除了科研的能力,我想你看北京、上海都有很强的科研能力,为什么创新城市是深圳,跟他的文化、国际化、包容度有关系。那么从其他的城市来讲,我觉得更好的融入世界,成为有吸引力的城市,那么最可能的办法就是通过积极参与到国际分工中,在整个产业链、价值链成为重要的一环,长三角城市有他的特殊性,这个除了上海以外我们看到长三角是一个城市群跟中国其他城市不一样,其他的地方从事集聚功能相对比较独立,只有珠三角和长三角整个依靠城市群的发展带动区域发展,所以如果说从这个方面讲,如果想融入城市分工体系,上海本身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南京、杭州一定要和上海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共同的城市群,才能在国际上有更多的影响力。

张燕冬:非常感谢。刘总观点非常清晰,雷总您怎么看?

雷萍:我觉得理解刚才刘院长就是说一个城市影响力不等于知名度,知名度很高,美誉度很高,但影响力讲的城市权力就是决策力和你的影响力是两方面,权力相当于政治中心,然后你的控制力包括你的影响力表现在经济功能,但现在社会我们讲互联网有一个流量,实际上流量有时候也可以变成一种权力,互联网,谁的流量大,声音大,也许有一定的控制力,我想也可以变为影响力。媒体对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关系不是主要根本原因。这个城市很差劲不管是不是政治中心,经济不是很强,媒体再忽悠也不可能成为中心城市,媒体是锦上添花的功能,我理解刘院长的功能,也许我们不能够把坏的说成好的,我们可以把好的说的更好。

但是媒体本身如果你这个城市有非常有强大的,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也许可以帮城市做更好的宣传,包括媒体的流量表,包括交易量也能够提升城市的这样一个影响力,我想其实不是绝对不可能,是一个相伴相生,或者相互促进的作用。

 

张燕冬:非常感谢,香港也是从正面回复这个问题,最后一个问题给张总,张总刚才刘院长提到影响力要参与国际产业链当中,能不能给我们讲讲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就是城市的影响力跟全球产业链的这种变动到底什么关系。

张家敏:谢谢张博士也谢谢倪鹏飞教授邀请我过来,我是来自冯式集团,我们在全世界有300个公司,我觉得一个城市和产业的变动很有关系,所以我今天来参加这个会议,觉得学了很多东西。我今天讨论主要三个方面。

第一个像刚才刘博士说从产业群的发展,看一看跟城市的关系;第二个我想看一看未来的产业群跟城市的关系;在学习的基础上,我也希望给增加城市的影响历提出七个具体的意见。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世界上出现很多产业群,实际上如果大家看亚洲的产业群,他跟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把一些产业不断的转移到不同的城市有直接的关系,先是去日本,然后亚洲四小龙,然后再是亚洲国家,再到中国内地,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我们看中国内地,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产业转移实际上开始的时候,是对他加工地方有特别大的影响,开始的时候中国改革开放,我们说他主要的发展的产业群事业,珠三角跟长三角两个地方,慢慢上去我们也发现这两个城市群开始价钱成本越来越高,我们发现有一个很有趣的情况,第一个这些城市不但是一个生产的城市,因为他的工资慢慢提升了,所以他开始有一些消费的能力;第二个这些城市好像在珠三角的城市在长三角的上海,他们发展像香港一样,成本高了就把劳动密集的生产部分移到旁边的地区里面,他自己变成我们可以说是一个生产性服务业、供应链管理的地方,跟香港一样。

不但是内地这样,整个亚洲开始有很多分工,大家都知道中国对美国产品贸易顺差,但是中国内地跟整个亚洲很多不同国家贸易是有利差,他们就是在产业链转移当中,不同的国家地区他生产的都是一些中间产品,把这些零部件搬到中国组装,然后再运到美国去。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个产业转移对一些城市跟城市与城市之间关系的一个影响。一个城市发展和我们大会主题和产业的转移关系特别大。

第二点我今天想说未来是怎么样?第一个我们发现全球变快了,过去在亚洲生产,美国西方消费,现在很多亚洲的中产阶级,亚洲都有很多的很巨大的购买力,这个城市群有新的交通,交通非常方便,城市之间变成一个城市群,所以现在的竞争不是一个国家跟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跟一个城市的竞争,是一个区域跟另外一个区域的竞争。区域定义现在来说就是说成熟的城市群,包括他的腹地,那么在这个情况下,这个地区由于有比较强的购买力,就是一个市场,这个是很重要的。现在全球已经变成在亚洲生产、欧洲消费、欧洲美国消费,变成全球生产全球消费。亚洲尤其中国内地变成消费中心,因为我们有一个强大的市场。拿中国内地来说,这次贸易方面的问题你可以看出来美国很多企业不但从采购的角度希望不要再搞贸易的竞争,还是从一个市场的角度很简单也很重要,实际上中国现在这个市场既重要发展潜力很重要,是他很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你有市场,可以把很多供应,很多设计搬到这里。现在,在亚洲有市场,所有的设计很多的零部件生产都回搬过来,所以全球城市的变化亚洲消费城市群升级。

第二个大的变化就是现在贸易战有一个很重要的产品来源地,刚才有演讲嘉宾说,现在很多在内地投资回报,我们两国现在的竞争不但是贸易的竞争,还是一个综合国力的竞争,我们不知道这次贸易战完了以后什么要开始另外一次,所以现在很多企业家都要把生产开始转移到一些跟美国有比较好的贸易协定,关税比较低的地区里面。全球的产业链完全换了,所以将来很多人都可以看成一个好像是30年前配额的时代重新的开始,很多人都会把产业转移出去,所以新的产业的网络会在全球组成,加上现在物联网把消费者要求变的很厉害,要求很高,所以将来生产的地方很可能是跟美欧消费市场很有关系的地方要快,所以第二点变化就是整个生产网络全球都会改变。

第三个我们可以看出来将来全球化的城市越来越水平更高,我们见到很多城市群里面的有一个龙头城市,这一个消费的中心也是一个生产协调的一个中心,在这个情况上如果我们再看一看中国内地的话,我们觉得这个情况会出现的特别快,很多重要的城市他开始会腾龙换鸟,所以走向高端的科技,因为他是城市群的一个龙头,还是高增值的竞争,中国现在的发展更重视内需。

对城市的具体意见,今天学了很多理论框架很好,我觉得很有启发。我在看研究城市竞争力最早的学者,提出几个重要的观点我觉得还是跟今天的讨论跟很多学者的研究架构是很合适的,很一致,包括这个地方天然资源,他的产业群、营商环境和这个市场,我希望从这些学习的理论和世界城市群出发,从一个企业角度看站在一个城市群的影响力,我简单说很快。

第一个一定是要跟城市另外的城市,国内的另外的城市跟国际的城市要更多的沟通改善,这个可以包括先进的通讯,这些蛮重要的第一点;第二个就是便利化,这个便利化不但是说营商环境这个当然是很重要,还是包括税务,还有包括跟一些先进发达体贸易协定方面;第三个城市内部他是有一个什么样的产业群这个城市群,这个城市里面的产业群也很重要,如果他没有一个全面的产业群,他一定要跟不同的城市群交往的很好,变成一个全产业群,这个是很重要,所以城市群的产业群这个联系是一个很重要的;第四个什么东西都不会无中生有,要建立一个强大的产业群,你自己一定从你的天然资源,跟你的教育、科技做起;第五点当然是说政府的关系,无论是营商的手续,当地的税务,IP跟公平竞争;第六个市场实际上特别重要;第七个就是宜居的环境,所以当地的居住的情况跟旅游,然后这七个因素加在一起,还有很合适的宣传,可以帮助一个产业的竞争力。谢谢。

 

张燕冬:非常感谢张总的讲话,我觉得也很受启发。前面强调是一个产业转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从产业转移的角度你来看这些城市,然后你又谈到未来当中,现在不仅仅是国家与国家,或者城市与城市的竞争,而是城市群出现了一个情况,是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你又谈到生产网络,就是全球这方面以及全球化城市群龙头城市的变化,你最后就提到七个建议:一个城市与国际城市的交通,实际上基础环境,包括便利化,城市内部产业化、教育科技、营商环境、公平环境、以及市场的环境,以及宜居的环境,非常感谢。很受启发,可以私下跟张总再继续交流,而且讲的也非常逻辑化。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个对话环节到此结束,结束之前请咱们每位嘉宾就一句话来谈一谈对主题的认识。

 

雷萍:媒体在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提升里面,可以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周松欣:我想讲的就是一个一流的国际城市,肯定有一流的国际媒体。一个一流的媒体未必能够打造一流的城市,但是他们的关系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

张燕冬:非常好。

张家敏: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不能无中生有,一定要跟周边的城市变成一个城市群,发挥合力。

 

刘杉:城市要做好自己,你就浑身散发着影响力和竞争力。

张燕冬:非常感谢,我们下午论坛到此结束,给我们四位嘉宾一点掌声。非常感谢,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