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浪网:合作共建“超级智库” 助力郑州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01-24 19:48:00

 2018-11-05  09:07   郑州晚报

记者 张竞昳  通讯员 李冰冰 唐广辉 文/图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要发展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11月3日,首届“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2018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秋季论坛在郑州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郑州研究院院长蔡昉,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以及来自北大、清华等全国重点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言献策。

[亮点]

  院地合作共建“超级智库”助力郑州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百人论坛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研究院、郑州市发改委承办。

   开幕式上,蔡昉表示,中央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意味着郑州要在高质量发展上主动作为,发挥好龙头作用。郑州研究院将开拓创新,积极融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乃至中原城市群发展,努力开创新时代国家智库与地方实际工作部门合作的新局面。

  据了解,2017年9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郑州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郑州研究院。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郑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研究机构,郑州研究院结合郑州发展实际,全面对接中国社科院战略资源,与各大院校加强合作,相继设立了一系列院地合作工作站,围绕城市建设、文化旅游、交通枢纽、跨境贸易、国际交流、招才引智、社保民生、互联网经济等诸多方面,开展深层次的研究工作。

[发布]

  郑州位列“潜在国家重要中心城市”

  上午,郑州研究院发布了4项课题研究成果,分别为“国家中心城市指数视角下的郑州方位”“E贸易时代跨境电子贸易规则研究”“郑州与美洲合作前景”“郑州文化传播与城市软实力”。

  在“国家中心城市指数视角下的郑州方位”发布中,课题研究小组选取了25个样本城市,在文献基础上结合大数据,按政治、金融、科技、交通、教育、医疗、文化、信息、贸易(物流)、国际交往等十大城市功能,创新性地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评价视角和评价指标,将其分为国家综合中心城市、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潜在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非国家中心城市(与国家中心城市集聚和联系全国的定位差距较远)4个层级。研究结果显示,北京为国家综合中心城市,上海和广州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潜在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有深圳、武汉、天津、成都、重庆、西安、南京、杭州、郑州。

  提升城市软实力,郑州须发挥本土优势

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城市,文化都是其重要的软实力,在其兴衰进程中发挥着魂髓作用。“郑州文化传播与城市软实力”课题研究小组认为,郑州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上,需要积极探索文化发展的本土路径。

  打造文化郑州——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文化、科技、资本、教育科研等综合优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营构活力充沛的城市文化空间,特别是引领中原城市群发挥本土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中原文化特色风貌之城和中原文化特色区域。

  打造数字郑州——瞄准数字文化科技,建设中原文化和华夏文明基因库,引领中原城市群完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中原突围”。

  建构功能平台——通过文化会展、出版翻译、艺术品与文化版权交易、文化科技公共服务、文化基因大数据、文化传播公平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推动郑州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原文化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中心。

[建言]

  郑州应发挥区位优势

  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协调分工

  每个国家中心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承担着引领区域发展的责任。当日下午,结合郑州特有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态势,10多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从宏观与微观、现实与未来、战略与政策等多个维度,分别发表主题演讲,并就如何实现城市差异化发展、如何做大做强国家中心城市等问题,亮出观点,给出建议。

  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郑州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引进人力、资金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中高端产业和产业链,特别要重视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郑州研究院院长蔡昉:郑州的经济状况、产业结构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的代表和缩影,在郑州的任何实践、创新都极具代表性,有复制、推广的意义。郑州发展很快,是中国从沿海发展向中西部赶超趋势的代表性城市,今后是中西部崛起的时代,郑州将是这一时代的赶超先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郑秉文:郑州的市政基础设施很好,但医疗教育等社会基础设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以国家中心城市的标准来提升城市承载力与群众幸福感。

  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所原所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肖金成:郑州产业结构要升级,应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另外,还需注意国家中心城市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分工协调的问题。

  清华大学交通科研所所长陆化普:未来城市将由两张网组成,即基于信息流的物联网、构成实体流的交通网。交通问题在以后大城市的发展中将愈发凸显。建议郑州应建设合理路网、改进路权、打造绿色交通出行,同时抓住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契机,破解“现代城市病”。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郑州城市空间布局上应发展成多核心模式,具体表现有城市郊区化、城市多中心化、城市区域化、中心城区的复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