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勇:投资仍是“十三五”经济发展重要因素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在近日举行的2016年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表示,投资仍旧是支撑中国未来五年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且中国也有条件和空间支撑投资进一步增长,只不过这种增长的规模、增长的方式可能和过去30年有所不同。
高培勇表示,中国经济在过去30多年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投资带来的。谈论到中国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投资的增长潜力有多大时,他认为,当前制约进一步增长的因素不可忽视。比如说就制造业而言,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压力;就房地产而言,面临着房地产泡沫的威胁;就货币发行而言,面临着去杠杆化风险的现实。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对当前的投资增长是有着制约因素的。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是具有特殊经济体制特点的国度,投资也好,经济增长速度能不能实现也罢,有几个方面的事情在除了中国之外的土壤上是找不到的。
一是目标明确。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不能低于6.5%。 2010年,中国GDP大体是41万亿,2020年的目标就是82万亿;
二是我们有一个独特的举国体制。单讲“十三五”规划建议稿,就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最终形成的;
三是中国有广大的市场。虽然像北京这样的地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已经相对比较高,但是走出北京,就会发现区域间的发展差距,说明我们还有广大的投资需求和投资市场;
四是中国财政的实力。就中国的财政实力而言,单算一般公共预算的帐可能会发现,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财政收入的增幅下降了,财政收支的压力加大了,财政资金变得紧张了。与此同时,还要看到,中国的政府收支不止是一本预算,而是四本预算,“除了一般公共预算之外,还有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就2014年而言,政府财政赤字是16200亿,但是那仅仅是就一般公共预算的收支平衡的结果所报出的数字。如果能从一般公共预算走出来,把整个四本预算都统统包括在内,会发现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就不仅仅是16200亿这样一种财政赤字,因此我们还有着巨大的调控财政资金资源的空间;
五是从长远发展目标来看,我们正在进行结构性改革,从需求方拓展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身是需要既有增量调节,又有存量调整,在这个过程当中本身就是投资的巨大市场。
综合上面五个方面的分析来看,高培勇判断:其一、投资仍旧是支撑中国未来五年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其二,我们也有这样的条件、这样的空间足以支撑投资的进一步增长,只不过这种增长的规模、增长的方式可能要和过去的30年有所不同。其三,在中国特殊的体制能够使我们的目标确保得以实现。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