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清华大学教授江亿:节能减排与新型城镇化

发布时间:2016-01-11 14:42:57

1月4日下午,由中国城市百人论坛、光明日报理论部联合举办的“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清华大学教授江亿出席座谈会并做重点发言。


清华大学教授江亿:

尊敬的各位专家,我是搞能源的,所以只能就能源谈点城市的关系。现在能源问题,碳排放、雾霾都是老百姓关心的最大的事,这些城都和城市建设、城镇化关系特别大。这样就衍生出一个问题,到底未来中国城镇化要变成什么样?城市改建成什么样?都在谈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当然这个化的过程也要中国特色,最后盖好的城镇是什么样的,是不是也有中国特色?这个事现在要好好考虑一下,未来“两个百年”道路后,中国城市是什么样的。

首先我们看和农业关系特别大,尤其是城市的建筑用能和客运交通用能这两个数加起来在美国总能源消耗65%,而在中国这两个数加起来占中国总能源消耗的35%,中国大部分是做工业生产的,美国大部分都在城市里。再看人均值,中国人均建筑用能和客运交通用能是美国人均值1/7,是西欧三点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中国城镇已经看着充分发展起来了,但是和欧洲、美国、日本相比,是能源消耗人均参数很低的状况下发展起来的,这可能是中国特色城镇化中的一个主要内容。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状况能否维持下去,是该维持下去,还是要和发展国家一样,随着经济上涨和生活水平提高就上去,会不会上去?这是摆在目前新常态下的一个特别大的问题。因为中国人均建筑用能和客运交通用能数达到美国,我们光这两项需要的能源是目前中国总能源1.7倍,别生产也别造东西了,都用在这上面了,这是不可能的事,而且从整个全球环境和碳排放压力来看,中国不可能在那个高点能源消耗状况下运行。所以,即使达到欧洲的水平,也得把全国总的能源消耗都用在这上面,这个事也干不成。

所以,现在怎么样不照着他们的那条道路走呢?现在我们发展看着城市一步步的发展变化,怎样维持现在的强度,不出现西方国家城镇化过程中,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的建筑用能消耗和交通能源消耗的巨大上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特别大的难题挑战,也应该作为中国城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南。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弄清楚差别到底是什么?怎么造成的?比如说交通,私家车、公家车到底往哪儿走;中国开创了通风,有人再开,没有人关上,最简单的使用模式是这样。但在美国就是和室外环境完全隔开,窗户不能开,一律都靠机械系统,有人没人都要连续维持室内环境,靠能源和机械系统。中国是不是也要慢慢不断提高要求,房子的高大齐,高舒适,和国外接轨,恒温恒湿恒氧,还是维持绿色节能生活模式,这是特别重要的事。目前出现的状况在一步步朝着那边走着。最简单的北京住宅空调,要是分散空调,家家户户装着分体机和北京有的一座楼中央空调,用电量一平米差10倍,但恰恰是那些高十倍的项目被冠之于节能建筑、绿色三星等各种桂冠,而能耗最低的戴不上那个帽子,慢慢都倡导那个走那样的路,就够呛了。

再比如这两三年南方要搞集中供暖,这是往哪条道上走。这两天闹雾霾,就说要学德国的技术,要把老百姓的窗户关死,不能再开了,这个事住宅能耗又要涨三倍,而且会给人民身体带来问题,但是使劲在吵吵,甚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都说这个要强制执行,我不知道住建部有没有这个政策,但就是把窗户关死不许开。高档办公楼使劲盖,但又有一批自用房,设计院自己盖的楼自用房的节能效果都特别高,但给别人盖的房子一平米150、160度,这个社会文化在鼓吹那个,接着以江苏省、广东省为例,大量推广集中供冷、热电三联供,只要一供就会能耗涨两三倍,一个分户空调和一个楼的差十倍,一个区域都做那个玩意儿,马上又不对了。所以,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和建筑形式上,在提倡理念上,在这些方面,包括公共的还是私人小区,时时刻刻要想着中国要走哪条路,走绿色低碳文明道路,还是都走向发达国家那条路上去了,这件事是作为我们现在城市化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做到这几条,首先建筑规模控制。现在中国建筑总规模560亿平方米,再加上110亿正在施工的工程,总共是670亿,很快达到700亿,700亿意味着除14亿人每人人均50平米,人均量已经超过日本人均总量,包括住宅什么都算上日本才40多,就成为了亚洲第一。这种事达到亚洲第一,在我们的土地资源和能源环境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人均拥有房屋面积达到亚洲第一,这就往那条道上迈出重要一步了,所以要好好控制住这件事。

所以,到底什么是小康大康,那时候该是什么样的生活模式,到底整个城市是什么模式就要好好考虑好。所以,要控制建筑总量,尽快实施物业税,建筑能要按照中央说的,要尽快把总量定个标准,三年还不出,尽快实现建筑用能的梯级价格制,交通主张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再就是文化、宣传、教育、影响、给大众灌输好的绿色低碳勤俭的东西,别都以为开着车住着那样的住宅才是现代化,这就毁了,所以,文化、宣传、教育、媒体也非常重要。

谢谢大家。

(发言内容根据会议速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