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华社正部级记者的采访公开课

发布时间:2015-04-07 14:47:19


20151月底,正值数九隆冬,东北滴水成冰。

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何平总编辑率领新华社调研小组深入辽宁调研,主题是东北经济。总社总编室主任刘思扬、辽宁分社负责人赵承等和我一起成为调研小组成员。我们奔赴沈阳、大连两地,走访9家企业、召开3次座谈会,与40多位政府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一线职工和专家学者,就新常态背景下如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采访交流。

128日开始采访,到215日发出《事关全局的决胜之战——新常态下新东北现象调查》一稿,历经19天。这19天,终生难忘,受益终身。

深入调研的背后,是记者的责任、担当与情怀

总编辑是怎样采访的?作为一个入社12年的记者,很珍惜这样一次总编辑公开课的机会。

尽管有了吃苦受累的心理准备,但还是没想到,这堂课一开始就像上足了发条,节奏快、强度大,对体力与脑力的考验超乎想象。

真正的新闻是跑出来的。何平要求,采访一定要到车间、上码头、进家庭,这样才能拿到最真实的情况。

130日,大连湾码头。硬硬的海风就像冰粒子拍在脸上一样生疼。大船重工副总经理殷学林就站在码头上,与何平总编辑在凛冽海风中交谈起来。

这段冰冻彻骨的采访,也激发了《事关全局的决胜之战》这篇文章的一个灵感:用作为稿件的药引子。文中写道:我们正在吃老本。迎着刺骨寒风,站在码头上的大船重工副总经理殷学林对记者说:从去年到现在,我们只接到一个新订单。

何平总编辑改到此处,写下一句话:天气的冷对东北人来说算不了什么,但经济的冷却让他们不免忧心忡忡。

没有码头采访的亲身经历,笔下怎么会有这样贴切的语言呢?

4天采访,有3场座谈会,每次都在3个小时以上,其中两场是顶着太阳进,看着月亮出。几个小时下来,很多人都坐不住。何平总编辑没有起身一回,始终如一地倾听、记录、插话、发问甚至连连追问。有场座谈会原安排在宾馆进行,何平总编辑说:我们采访,怎么能让人家来呢?我们要去采访对象那里谈。于是座谈会从宾馆挪到了省发改委,10多位厅局长不用跑腿了。

记得采访最后一天,何平总编辑领着大家对几天来采访的情况进行梳理汇总,从晚上八点多研究到第二天零时5分。等到大家谈兴正浓走出会场时,倒茶水的服务员已酣然入睡。


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前中)到大连船舶重工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码头实地调研

这样跑新闻,新闻怎么会呢?

采访要带着眼睛、耳朵,更要融入思考与思辨。这是我跟随何平总编辑采访得到的一大体会。

有的地方是此消彼长,但东北二产不能下滑和削弱,三产怎么做呢?”“继续以投资为主要拉动,会不会有后遗症?”“经济增速下滑、财政收入负增长,就业、居民收入没受太大影响,什么原因呢?

何平总编辑的发问,总是一针见血直奔主题,在抽丝剥笋间找到我们最想要的东西。通过一系列问答,与不同采访对象的走访见闻,达到互为印证、相互补充、主题深化的效果。

无论面对省委书记还是车间主任,何平总编辑对每个采访对象提出的问题,总能令人轻松地进入受访状态,敞开心扉,讲真话、说实情,甚至动感情。

采访中,北方重工董事长耿洪臣、沈阳鼓风机董事长苏永强、辽渔集团董事长刘建君,三位国企老总,谈到困难与希望,几度潸然泪下,令人感慨万千。

新松机器人董事长曲道奎、大连光洋科技董事长于德海,两位挺立创新潮头的企业掌门人,谈及梦想与挑战,目光灼灼,信心满满,话语中透着冲天的干劲。

经济形势怎么样,企业家最有发言权;应对挑战,企业家各有各的高招。何平总编辑强调,文章要好看、吸引人,不能一般化地叙述,见物不见人,要有精彩的故事。

按照何平总编辑的要求,我们在《事关全局的决胜之战》第四节浓墨重彩地写下了以上那些人物。果然,这些带着感情和温度的人物描写,成为了通篇提气的亮点,受到了广泛赞誉和好评。

发人深省的背后,是思想的深度、高度与精度

登高才能望远。一篇稿件立意的高低,决定了传播效果的成败。

“深刻解析新东北现象这个样本,实际上就是回答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这是《事关全局的决胜之战——新常态下新东北现象调查》在导语中开宗明义做出的判断,这也是何平总编辑进行这次调研的目的。


从过去的两位数增长,到今天的增速被腰斩,东北的确堪称新常态下最具典型性的代表区域。如何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是东北乃至中国都需要认真回答的问题。


当我还停留在驳斥东北经济“断崖式下滑”论调的层面时,何平总编辑强调,不要生硬地作结论,要用事实来回答,用解剖东北来回答中国问题。

站在这个高度,何平总编辑将题目从“历史关头的关键之战”改为“事关全局的决胜之战”。几字之改,文章的意境焕然一新,高人一筹,更加积极进取,体现了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的高度与视野。

在稿件写作之初,何平总编辑反复强调,要把握大局大势,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的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深入研究东北地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找准报道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海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分析制约东北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讲清楚怎么看、怎么办,提振信心;要强化辩证思维,力求全面、辩证、历史地进行观察分析,防止片面性、简单化。


每一天采访结束,无论多晚,何平总编辑总要招呼大家梳理全天的内容,捕捉细节,提炼观点,碰撞火花。


——看待东北经济,要看总量,也要看含量;要全面看、辩证看、历史看;

——东北振兴十年,解决了许多迫切问题,但也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特别是深层次问题;

——机遇仍大于挑战。唱衰看法并不符合实际,是一种误导。——东北一些产业,仍处于“高端中的低端”,这也是“东北现象”。

……


新华社辽宁分社徐扬(右)在沈鼓集团采访


每一天的精彩点评与深刻分析,汇集在一起,恰好为稿件确定了方向、搭好了骨架。在稿件架构上,《事关全局的决胜之战——新常态下新东北现象调查》与众多稿件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不是传统的三段论,而是分为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是调查问题,最后一个部分是调查结论。


三问分别是:东北经济是否进入寒冬?东北振兴还有哪些问题有待破解?机遇大还是挑战大?这三问触及东北人的敏感神经,及时回应国内外对东北经济面临困难的关切,以问答的方式归纳总结了“新东北现象”的外在特征:冷中有热,降中有升,忧中有喜。


第四部分是调研结论,何平总编辑直截了当地将小标题定为“何以解忧,唯有改革”。这是点睛之笔,东北问题归根结底是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不改革无路可循,不能回避也无可回避。


“要有深入的分析、独到的见解、精辟的阐述,就要用思想的力量启发人。”何平总编辑如是说。

思想的力量如同火炬的光芒,能照亮前进的道路。《事关全局的决胜之战——新常态下“新东北现象”调查》发出后,立刻在多个舆论场引发热议。沈阳铁西区委书记闫秉哲说,新华社报道看的情况清、讲的问题深,提的建议准。东北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效,关键在于全面改革的力度、创新驱动的力度、破解难题的力度。


引发关注的背后,是文章的推敲、琢磨和锤炼


《事关全局的决胜之战》详版9000多字,简版也近4000字。这样的“鸿篇巨制”,许多读者却说是“一口气”读下来的。


这是逻辑和思想的力量,也是文字与表达的力量。


早在动笔之初,何平总编辑就强调,要注意还原细节,要深入挖掘典型的事例、精彩的细节、生动的语言、感人的故事,增强报道的可读性、感染力。


经济报道写不好就容易枯燥。但这篇长达9000多字的文章,却很少听闻枯燥乏味的差评。原因是什么?

这与文章的推敲、琢磨和锤炼密不可分。


“毛主席写的调查报告就善于讲故事,写的有声有色,有大量生动细节,把农民打土豪写得活灵活现。”何平总编辑对报道写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提示我们不要把故事、细节、场景、个性化的语言,埋在笔记本里。

“人家都在压缩产能,大连光洋还要再建一个地下工厂,扩大产能”;


“GDP增速下滑,但消费增长,大商集团的负责人说去年开了60万平方米的门店”;


“东北的变与不变,不妨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来说明”;


他一连串说出了10多个细节,将我们笔记本里内容重新激活,写入稿子成为了全篇的精彩片段。

我保存了何平总编辑2月14日改稿的大样。

这份22页的大样,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上百处批注,有的一页就有10多处修改。其中不乏结构性的乾坤大挪移,或是整段整段的删繁就简,同时还有大量文字甚至是标点符号的修改。


改后的表述,不仅精练了许多而且提升了文字气势,或是让文章平地起高楼,赋予了律动的节奏感,使上下衔接更流畅,让人产生“停不下来”的阅读快感。


对“辽沈战役”古今对比部分的改动,则是一次外科手术。何平总编辑修改后,这部分从导语位置直接切换到了结尾,不仅让导语变得简洁明快,也让结尾起到了龙头压阵的作用。

报道取得了成功。人民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等近480家境内外媒体采用了《事关全局的决胜之战——新常态下“新东北现象”调查》这篇稿件。稿件通过“新华社发布”客户端、“新华视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引发社会各界对“新东北现象”的热烈讨论。东北地区干部群众认为,这是新华社送给东三省人民最好的“年货”。

媒体人评价说,稿件逻辑严密、案例鲜活、分析透彻,彰显了新华社记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作风,发挥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领作用。

成功的背后,是对新闻的勇毅执着,对思维的严谨求真,对表达的精益求精。作为一个亲历者和参与者,我感触很深,受益良多。

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时代。但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记者的职业要求没有变化。在实践中淬炼我们的新闻品格和新闻力量,是每个新华社记者不变的职业追求。跟随总编辑这次走基层,留给我职业生涯一笔永恒的财富,激发了让我再出发的勇气与力量。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