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倪鹏飞主任:胡焕庸线能否被突破?

发布时间:2015-05-18 10:25:18

“胡焕庸线”是中国经济地理的一条重要标志线,一直以来尽管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反映我国经济空间布局状况的“胡焕庸线”一直未被突破,经济空间失衡更加严重,能否和如何突破胡焕庸线是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次研究发现,中长期内尽管有促进均衡的力量存在,但“胡焕庸线”反映出的空间失衡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但从更长期来看,随着西部地区人居环境的改善、中国向高收入国家的迈进以及全球格局剧变中欧亚大陆的再中心化,中国经济空间有可能突破“胡焕庸线”,实现更加均衡的发展。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了中国经济空间的另一条重要分界线。通过中国夜景卫星地图,我们发现:第一,东部沿海光点密集并向中部延伸,中部与东部逐渐连接成片,而东北和西部光点稀疏,表现为散点或线状分布;第二,东经110°线附近出现了一条光点暗淡,贯穿晋西、鄂西、湘西、粤西的断裂带,成为灯光密度自东向西由密转疏的分界线。


在演化趋势推动、内在联系深化、主要因素影响和经济规律发展的共同作用下,中长期内(未来20年)中国经济空间和城市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经济空间呈现出“东中一体、外围倾斜”新格局,中国城市体系呈现出“一团五线、开放互联”新格局。

顺应趋势,因势利导,实施五大发展战略。


报告研究发现

在中长期,中国经济空间将呈现出“东中一体、外围倾斜”新格局,中国城市体系将呈现出“一团五线、开放互联”新格局。


中国经济空间“东中一体、外围倾斜”新格局:

东部和中部集聚为中心,东中一体化趋势明显;东北和西部分散为外围,向主要城市群和城市带倾斜。考察全国人口密度,分化为两大聚类:东部人口密度最高,中部出现人口回流,与东部差距缩小,东部和中部形成人口稠密的第一聚类;东北人口密度持续下降,西部虽然出现人口回流,但发展重点向成渝和关中等重点城市群倾斜,其他多数地区人口密度仍处在50/平方公里以下的低水平,东北和西部形成人口稀疏的第二聚类。


中国城市体系“一团五线、开放互联”新格局:

未来20年,这一城市体系将支撑起覆盖32个城市群(5个全国性城市群、9个区域性城市群、6个地区性城市群、12个潜在城市群)、近1000个城市、近20000个小城镇,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居民点协调发展的城市中国新版图。

东中部“五横五纵”的群网状城市体系聚合成“一团”,形成“巨掌”,“五横”为陇海城市发展带、沿江城市发展带、沪昆城市发展带、京呼城市发展带、青太城市发展带,“五纵”为沿海城市发展带、京广城市发展带、京沪城市发展带、京福城市发展带、京九城市发展带;东北和西部的群带状城市体系延伸出“五线”,沿京哈线、沿陇海-兰新线、沿长江下游延伸线、沿沪昆线和沿海城市发展带形成五根“手指”,对内衔接东中部群带体系,对外联动“一带一路”战略,形成开放互联发展格局。京广城市发展带构成手掌和手指之间的关节线,向东对接东中部群网体系,向西发散出外围群带体系,协调指掌,均衡发力;包昆城市发展带带动外围群带体系互联互通,构成手指中部关节线,实现五带纵横联动。


在更长期,中国经济空间有条件突破“胡焕庸线”,实现更加均衡的发展。

第一,西部地区人居环境逐渐改善。长期以来,国家对西部地区的生态恢复做出巨大投入,治沙造林、退耕还林、南水北调等举措的成果逐渐显现。另外,国际上一些科学家研究发现,中国西部的气候正变得更加湿润。因此,更加宜居的环境形成本地发展的良好基础。

第二,国家能够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引导外围发展。大国转型需要更加均衡的经济空间,应反思过去西部大开发“天女散花”式的发展模式,采取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借力交通体系的快速化、网络化,由“以点带面”、“以线带面”逐渐迈向“以网带面”。

第三,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使边缘地区成为开放前沿。“一带一路”战略拓展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高铁网络的延伸将带动欧亚大陆重新成为世界中心,中国西部的广阔地区一跃成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开放枢纽,能够利用开拓“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实现转型发展。


报告认为

中国经济空间和城市体系的新格局是演化趋势推动、内在联系深化、主要因素影响和经济规律作用的共同结果。


历史演化:

   从经济空间演化来看,发现历史上中部和东部曾经先后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心地域,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加快”带动“中部崛起”,整体形成人口稠密、经济活跃的中心地域;从城市体系演化来看,经历了从点线城市体系到群带城市体系、群网城市体系的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全国呈现出中心群网与外围群带并存的城市体系。


内在表现:

   东中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从市场一体化来看,地区间相对价格趋于收敛,区域共同市场逐渐形成;从要素一体化来看,各地间职工平均工资趋于收敛,区域要素自由流动;产业一体化来看,东中部产业结构相似度系数均值趋于上升,区域产业集群初步显现。


基本原因:

   地理环境、经济格局和交通体系作为基本因素影响了中国经济空间和城市体系演化,其中交通体系的快速化、网络化尤为重要。从地理环境来看,东中部地区位于中国地形第三阶梯,环境宜居、人口稠密、经济活跃,外围地区总体人烟稀少、经济落后,只能向重点城市群和城市带发展。从经济格局看,东中部形成经济活跃的第一聚类,以接近20%的国土面积聚集了超过60%的人口,贡献了超过80%的国内生产总值,东北和西部形成相对低迷的第二聚类。从交通体系来看,建国后中国交通体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90年以前为铁路时代,支撑点线城市体系;1990至2010年为高速公路时代,支撑群带城市体系;2010年以后为高铁时代,支撑群网城市体系。基于超制图学,通过GIS的时间距离收缩地图发现,交通体系快速化、网络化使东部和中部收缩为超级中心,东北和西部没有产生明显的地理收缩,高铁网络将区域内多个节点城市紧密连结在一起,支撑起群网状城市体系。


理论依据:

   根据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中心外围效应(包括集聚和扩散效应)、交通效应(包括地理收缩、线带和网络效应)和断裂效应(包括小断裂和大断裂)的叠加作用下,中国经济空间和城市体系新格局将得以巩固并不断强化。我们判断,未来三大效应完全释放时,网络效应终将扩散全域,中国将在东中一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范围的协调发展。但三大效应的释放是一个有序过程,现阶段中心集聚效应占主导地位,网络效应主要作用于东中部,外围仍以线带效应为主。因此在中长期内,中国经济空间的中心外围格局和城市体系的一团五线格局将不断强化巩固。


报告建议

顺应大国城市化的客观规律、满足大国转型的迫切需要、开拓大国开放的全新格局,实施五大发展战略。


第一,对中国经济空间做出重大调整,从四分区到二分区。

将中国经济空间格局由“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分区调整为“自主发展-政策扶持”二分区。东中部构建自主发展区,采取市场主导的发展模式,实现东中一体,参与全球竞争;东北和西部构建政策扶持区,更加重视通过政策扶持矫正市场失灵,将东北和西部由边缘上升为对外开放的前沿。


第二,对中国城市体系做出重大调整,推进“一团五线”发展格局。

首先,推进城市体系网络化,加密中心网络,拓展外围网络。东中部增加淮河通道和大湛线,形成自主发展区“六横六纵若干斜”的网络骨架;政策扶持区依托包昆线、青藏线、渝新欧铁路等纵向和斜向通道实现外围轴带的互联互通,逐步形成覆盖全国的网络骨架。其次,推进城市体系集群化,以城市网融合城市群,以城市群提升城市网。以网络效应促进城市群的共融共生,五大全国性城市群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体量更大、纵深更广、层次更高的超级城市群。


第三,自主发展区重点实施“东中一体,群网带面”战略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到新的阶段,经济空间格局也必须由不均衡发展迈向均衡发展。自主发展区应依托“六横六纵若干斜”的群网城市体系,充分发挥群网效应,实施“东中一体,群网带面”的协同发展战略。在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优化网络布局,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在公共服务均等方面,完善供给机制,共享发展成果;在制度一体化方面,完善制度框架,实现区域网络化治理;在市场一体化方面,破除内部壁垒,建立区域共同市场;在要素一体化方面,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区际错位互补;在产业一体化方面,加强产业链协同水平,培育产业集群优势。


第四,政策扶持区重点实施“五线带面,开放互联”战略

依托五线做好沿海沿边互联互通,实施陆海全方位的开放互联战略:东北依托京哈线,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开放枢纽;西北依托陇海兰新线,构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正西依托长江下游和川藏线,面向南亚建设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西南依托沪昆线和泛亚铁路,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陆上通道;东南沿海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核心区。


第五,线外实施“以点带面,适度平衡”战略

根据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需要,对线外边境地区、特殊资源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城市、集镇、村寨、口岸等进行点状开发。在开发模式上,通过政策扶持弥补市场失灵;在发展方向上,通过专有要素培育内生动力。


本部分报告主要由社科院城市竞争力课题组倪鹏飞、李冕、王雨飞共同研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