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大理现象”登上纽约时报头版

发布时间:2015-06-24 11:16:38

纽约时报原文:逃离北上广,去大理看蓝天白云

UrbanitesFlee China’s Smog for Blue Skies


中国大理——对于土生土长的上海女人林莉雅(音译)而言,这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早晨:去山边那所学校看看自己三岁的儿子;环绕洱海慢跑半个小时;最后去家附近的菜场逛逛,挑选些新鲜的蔬菜和肉蛋。林莉雅并没有生活在家乡上海,她举家搬迁到中国西南部的一座小城——大理——生活。

这一天,她结束了自己穿梭于蓝天白云下的晨跑,回到她与丈夫开设的一家海边客栈中,与北京来的游客闲坐漫谈。



“我认为,真正的奢侈品应该是阳光,新鲜的空气和干净的水。”林说:“但是在中国的大城市,你得不到这些东西。”

两年前,34岁的林莉雅和丈夫放弃了在广州让人羡慕的工作——林在一家挪威风险管理投资公司,林先生则经营有一家广告公司——他们告别了繁华的大城市,迁移到农村或不发达地区。这类人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叫做“环境难民(environmental refugees)”。

这种逆城市化现象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流行。当数百万贫困的农民为生计所迫,离开家乡前往城市务工时,另外一部分城市的中产家庭却在经历着一种反向的迁移。他们的选择背后,昭示着东部城市居民对城市污染、交通、生活成本等各方面的不满。

以空气质量为例。部分中国城市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已经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空气质量上限,而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超过,而是超过整整40倍!11月,中国官方新闻机构报道称,一个居住在上海附近的8岁女孩倍诊断出患有肺癌,她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肺癌病人。医生抱怨称,是空气污染害了这个可怜的孩子。


北京  VS  大理




像林女士这样的环境难民来自中国的各行各业,有商人,艺术家,教师或者厨师。尽管没有权威数据对此进行统计,但这类现象却在中国逐渐蔓延开。从安徽中部的小镇到西藏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在为更环保的生活迁移。

当然,其中也不乏一群小资们,除了逃避污染,他们也在找寻一种不受束缚的城市生活。林女士对此的解释是:“在大城市里,你穿什么,吃什么,都会成为与别人比较的标签,很累。”


该文刊载于纽约时报头版,作者为黄安伟(EDWARD WONG),文章略有修改,编译者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