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4年中国宜商城市竞争力报告

发布时间:2015-06-30 10:53:58

2014年中国宜商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

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

一、总体格局

1
总体格局:重点城市遥遥领先,其他城市整体偏低。

——十强城市总体未变,但位序发生明显调整。

       宜商城市竞争力指数的前十名分别是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武汉、南京、重庆、成都。与去年相比,进入前十名的城市没有发生变化,但排序有了重大变化:北京超过上海跃居第二位,天津由去年的第8位上升到第6位,重庆由去年的第10位提升到第9位,成都由去年的第7位下降到第10位。而前年位列前十名的佛山、苏州、青岛和杭州等已经连续两年未上十佳榜。从具体指数上看,前四名指数在0.8以上,广州、天津紧紧随后,高于0.7。武汉超过了0.65,随后的几个城市相差不大,均在0.6以上。从所属区域上看,东南四个、环渤海湾和西南各两个、中部一个,东南区域的城市在宜商竞争力上的表现明显领先于其他区域。

——整体水平下滑,城市差距扩大。

最新年度的结果显示,289个城市的宜商竞争力指数均值是0.262,宜商城市竞争力整体水平不高,而且与去年指数均值0.299相比,整体指数有所下降。另外,289个城市的宜商竞争力指数的中位数为0.227,一半城市的宜商竞争力指数位于中位数以下,只有23个城市的宜商竞争力指数在0.5以上,宜商竞争力指数较高的城市将全国均值拉到中位数以上,均值高于中位数,城市之间指数差距较大。

2
区域格局:东南强西北弱有所改变,竞争力越强的区域内部差距越小。

——七大区域明显分为三大梯队,西南区域垫底。

       对各区域均值进行排列,从大到小依次是:港澳、环渤海、东南、西北、中部、东北和西南。对照去年结果可知,西北区域超过了中部和东北,不过这三个区域的指数差别很小。从指数来看,各区域很明显地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港澳区域,指数均值为0.728,一如既往保持遥遥领先态势;第二梯队是环渤海和东南区域,两区域指数较为接近,分别是0.348和0.344;第三梯队为其余四个区域,指数小于0.3。

——宜商竞争力越强的区域,离散程度越低。

       从各区域指数的离散程度看(以变异系数指标来衡量),除港澳特殊区域外,中部和环渤海区域的城市宜商竞争力指数相对匀质,变异系数均为0.467,在各区域中城市差异最小;而西南区域变异系数最大,城市间的差距较大。

       从省级区域来看,除几个直辖市外,并排除青海这样仅有1个样本城市的省份,城市宜商竞争力均值排在前五位的省份分别是:浙江、江苏、海南、山东、福建,广东省由于城市间差异较大,整体均值排在第六位。排在后几位的省份是:甘肃、广西、四川、宁夏、云南。在离散程度上,除了个别特殊省份(如广东、河北、新疆等)外,指数越高的省份,离散程度相对较小。

——前50名城市东部超过一半,后50名城市东部仅有3席。

       各区域的前后50名的城市数量基本上体现出各区域的宜商竞争力强弱。从宜商城市竞争力排序前50名看,香港澳门均名列前五十。其他几个区域相比较,东南区域遥遥领先,有将60%的城市位列前50名。其次是环渤海湾,近15%的城市进入。西南区域是最少的,但在进入数量上比去年有所进步,有5个城市进入前50名,占了西南全部城市的10%以上。而后50名中多是西南、东北和西北区域的城市,他们分别有39%、24%和21%的城市排在后50名。中部区域和东南区域分别有12个和3个落在后50名,港澳和环渤海均无城市落入。


3
从宜商竞争力的六维度指标来看,可以发现制度环境维度较好,而主题联系较差。其中,港澳优势明显,西北、西南和东北区域表现较差。

——制度环境优势明显,主体联系较差。

       宜商竞争力六个指标维度均值从大到小依次是:制度环境、基础设施、企业本体、当地要素、当地需求和主体联系。其中,制度环境上,全面深化改革在开办企业便利度、企业税负和信贷不良率均有显著成效,城市的制度环境表现突出。基础设施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城市着力建设的重点,企业本体是经济活力的集中体现,当地要素体现出我国城市的劳动力素质、创新能力、投资准备(储蓄)状况,当地需求则表现为各城市的整体消费需求,这几个维度指数相当,然而“主体联系”整体较差,表明我国城市与外部的经济交往程度仍有待提升。

——港澳优势明显,西北、西南和东北区域表现较差。

       从各个区域在六个维度指标上的表现来看,港澳在各维度上均表现优异,六个维度都排在第一位。企业本体和当地需求上,西北区域最差;当地要素和基础设施维度上,西南区域排在最末;制度环境和主体联系上,东北区域表现最差。


——国际商旅人员数、大企业指数、专利指数等指标表现不佳。

       从具体指标上看,一些指标指数较好,但还有一些指标指数很低,低于0.1的水平,包括国际商旅人数、大企业指数、专利指数、城市客运总量、工资、GDP规模、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等。特别是,国际商旅人数表现较差,主要是因为香港和澳门比内地城市高出太多,使得其他城市指数较低。这些指标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点所在。

       具体来看,在企业本体上,大企业指数表现较差,均值仅为0.03,仅为标杆城市北京的3.4%(以内地城市第一名北京为标杆)。企业增长情况相对较好,均值分别为0.478和0.361,远远超过了北京的指数,分别达到了北京的112%和201%。当地要素上,大专以上人口比例和人均存款余额两个指标表现不错,均值在0.5左右,是北京的50%以上。但工资和专利指数很低,分别是0.08和0.04,是北京的38%和6%。另外,专利指数的变异系数超过了2,说明各城市的表现很不平衡。当地需求上,GDP规模、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两个指标表现较差,均值仅为0.09,分别是北京的9%和10%。社会零售总额的表现相对不错,均值0.5,是北京的50%。制度环境上,开办企业便利度指标均值由去年的0.3左右上升到仅0.5,达到北京的51%。企业税收负担和信贷不良率是两个逆指标,经处理后指数较高,分别是北京的169%和87%。主体联系上,各指标表现较差,城市客运总量、国际商旅人数的均值分别为0.072和0.014,是香港的9%和13%。各城市的货流状况好于客流状况,城市货运总量相对较好,均值指数已经达到北京的50%以上。基础设施上,航空和海运的便利度都高于宜商竞争力的整体均值,分别为0.835和0.364,特别是航空便利度已经达到北京的89%。铁路和公路便利度达到北京的25%和10%,但整体指数仍较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数据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

二、研究发现

从我国城市宜商竞争力的几年数据结果中,可以提炼出以下几点规律:

1
我国城市宜商竞争力指数集中分布在左端,呈“尖葫芦”形状

近几年的报告中,我们都绘制了城市宜商竞争力指数的核密度分布图,从而观察我国城市宜商情况的大体分布情况。多年的指数分布大体呈现相同的规律:集中分布在左端。以今年的情况来看,我国城市宜商竞争力指数集中分布在0.15-0.25的区间里,多数城市指数落在了0.5以下,只有一少部分城市指数超过了0.6,表明多数城市的宜商竞争力处于“中下”水平。

进一步,将我国城市宜商竞争力的核密度分布图逆时针旋转90度,并对称地接上另一半形状,由此得到我国城市宜商竞争力的“尖葫芦”状分布图:上部尖细,表明只有少数城市宜商竞争力较强;底部宽大,说明多数城市宜商竞争力指数较低。这种“尖葫芦”状分布结构与“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理想状态分布结构相比差距较大,表明我国城市宜商程度的提升和发展仍任重道远。

2
经济发达地区宜商竞争力较强,欠发达地区宜商竞争力较弱。

       无论从七大区域来看,从省级层面,还是从城市本身的细分指标来看,均可发现城市宜商竞争力与经济发达程度紧密相关。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宜商竞争力也越强,而欠发达区域宜商指数也就越低。从城市GDP规模与宜商竞争力指数的散点图中可以发现二者大体呈现正向相关关系。将宜商竞争力指数高于0.6的样本城市去掉,这一关系依然存在。这一规律实际上又一次表明了“发展是硬道理”,GDP并不能代表一切,但却影响着绝大多数指标的表现。

3
宜商竞争力指数越高(越低),离散程度越小(越大)。

从各区域及省级层面来看,宜商竞争力指数与离散程度大小表现出负相关关系。宜商竞争力指数越高的区域和省份,离散程度越小,指数越低的地区,离散程度反倒更大。我们认为,这主要缘于宜商竞争力聚集效应的发挥,一个地区竞争力越强,会带动周边地区共同走强,而竞争力较弱的区域则缺乏聚集效应,难以带动周边地区。从区域层面看,除了中部区域外,宜商竞争力指数越高的区域,内部城市间的差距也越小,而指数越低的区域,内部城市间的差距越大。在省级层面,除了个别特殊省份(如广东、河北、新疆等)外,也存在相应规律:宜商指数越高的省份,离散程度相对较小。从各省份的宜商城市竞争力指数与其离散程度的散点图上可以看出,二者呈现明显的负向关系。

三、主要问题

从近几年的数据结果看,我国城市在宜商竞争力上总体表现较差,而且在过去的几年里并未取得成效。分析认为,我国城市在宜商竞争力方面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
空间不平衡现象呈“固化”态势,影响城市长远发展。

多年的数据结果都揭示了城市宜商竞争力指数的空间不平衡特征,我们希望看到城市间离散程度的逐步收敛,但现实数据并不支撑这一点。近三年的结果都表明,城市宜商程度之间的差距是持续的,呈现“固化”态势。空间不平衡现象之所以成为问题,主要在于这种“固化”现象很容易陷入一种“赢者通吃”的状态,落后城市的落后态势不断固化,各区域和城市间由于“累积因果效应”差距不断加剧而非缩小,向上的流动性降低。这非常不利于落后地区实现追赶,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这一问题对于城市的长远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都是有负面影响的。

2
城市战略目标同质化严重,影响城市宜商竞争力的提升。

除了历史固化因素外,一个城市的宜商城市竞争力大小与其战略目标和战略路径等关联很大。然而,当前各城市政府的战略目标大多雷同,并没有找准自身优劣势,没有发展出自身的宜商特色。这一点在数据结果上有所体现:我国城市的优势和短板具有较强的同质性,特别是与香港、澳门相比,优势在于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而短板多为当地要素和主体联系。国内各城市的发展战略定位通常追求的是一种“普世”性质的城市发展:经济要繁荣有活力、环境要好、旅游资源要开发、高新科技也要上。不顾自身的资源禀赋,一味采用全盘推进的策略,并不符合宜商城市的打造原则。事实上,宜商竞争力指标体现在多个方面,每个城市的发展基础和市情特征有所差异,应依据自身禀赋条件制定更符合实际的宜商城市战略目标,对宜商竞争力的相关指标有所侧重和突出,不应盲目追求同一性和全面性。

3
宜商城市发展中重视优惠政策吸引而忽视内功修炼。

很多城市在提升宜商竞争力中打出很多招牌,但最重要的手段是优惠政策,包括土地、税收、用水用电等各方面的优惠。从短期看,这些优惠大大降低了“要素成本”,对项目落户有较强的吸引力。然而,正如“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之争一样,习惯于采取优惠政策等表面功夫来打造营商环境,往往缺乏动力去努力修炼内功,实现更为根本上的商务环境的优化,长远来看,这又成了问题和劣势。一个更普遍的现象是,不少地方的优惠政策往往“虚而不实”,一旦企业入驻,招商引资目标得以实现,又以各种借口,迟迟不落实,或大打折扣,或以各种名目给企业增加负担,缺乏市场契约精神,不尊重企业正当利益。多年的研究使我们更加坚信,宜商城市的打造更根本的力量在于市场,仅仅依靠政府以各式优惠政策方式吸引,难以健康长久。要长久的留住企业,打造真正的宜商竞争力,还是要做好内功,优化自身的商务环境,打造有利于企业长久发展的全方位的条件。

4
法制理念有待加强,制度政策不稳定、关系成本较高等成为制约因素。

       个别城市法制观念与诚信意识有待提高。地方政府换届导致地方制度政策出现不稳定性,上届政府的许诺,换了新的班子就可能不被遵守,甚至对于同一个领导班子,也有可能朝令夕改。同时,从开办企业便利度上看,我国城市的平均指数不足0.5,仍显偏低。企业在初创审批、经营运营等各方面的交易成本仍旧较高,难以清晰地按规则办事,找关系、走门子仍是公开的秘密。企业负担较重,难以轻装上阵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运营起来。这些对宜商城市竞争力的培育有着很大的负面作用。

四、未来趋势

通过几年的数据分析,我们对未来城市宜商趋势做出以下判断:

1
城市间差距短时期难收敛,宜商指数均值将进一步降低。

依据我们近几年基本可比的数据结果,我国城市宜商城市竞争力整体表现较为一般。从趋势上看,指数均值呈有轻微下滑态势,从0.3以上下降到0.262。从指标计算方法来看,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城市间差距持续扩大造成的。城市间由于资源禀赋、发展基础、行政级别等方面的差距,短时期内难以出现收敛特征。未来一段时期内,虽然个别城市的宜商程度将随着六维度指标的不断提升而有所上升,但全国城市的宜商指数均值可能会出现进一步下滑。

2
区域格局的前两个梯队地位稳固,东北下滑值得关注

从区域格局上看,港澳区域仅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城市,其均值指数遥遥领先于其他区域,未来这一绝对优势地位将持续保持,不过势头将有所弱化。从近几年的港澳区域指数可知,2013-2015年分别是0.804、0.759、0.728,指数逐年出现显著下降,领先势头逐步弱化。环渤海和东南区域的第二梯队地位也已保持多年,其指数显著高于第三梯队区域,在未来几年里,他们的宜商地位也是难以撼动的。第三梯队中,西北、中部、西南区域排序可能轮流排位,而东北地区在未来几年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仍将困难重重。

3
前十名城市地位将大体保持,与香港的差距缩小

       从具体城市来看,前十名城市,2014年相比2013年变动较大,但2015年报告则保持了稳定性。从这些城市的整体指数和各指标指数情况来看,未来前十名城市地位将大体稳定,不过5名之后的排序更换也将是大概率事件。同时,北京、上海紧追香港,未来北京上海的各方面发展将逐步成熟完善,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增长,这一态势料将持续。

五、城市点评

宜商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包括四个指数区间,0.8以上的包括香港、北京、上海和深圳,0.8-0.7的是广州和天津,0.7-0.6的为武汉、南京、重庆和成都。以下围绕宜商指标予以简单点评。

——香港:制度环境优越,营商监管透明香港宜商城市竞争力已经连续多年排在全国首位。香港的制度环境、企业本体、当地要素和主体联系指数明显高于北京上海,大企业指数和企业增长指数、工资、人均存款余额、开办企业便利度、国际商旅人员数等指数均为1,表现是非常突出的。其弱项在于当地需求和基础设施,需要提升的指标包括专利指数、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度等。

——北京:高端人才集聚,发展后劲十足。今年北京宜商城市竞争力首超上海,排在第2位。北京在六个指标制度指数没有一项位列榜首,但综合指数较好。当地需求和基础设施指标表现突出,而企业本体和主体联系指标维度相对较弱。需进一步强化的具体指标包括企业增长指数、企业增长指数、工资水平、企业税收负担、城市货运总量和国际商旅人数等。

——上海:市场规模巨大,拥有广阔前景。上海被北京超过,下降到第3位。六个指标维度中仅当地需求指数超过了北京,企业本体和主体联系指标维度相对较弱。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指标包括企业增长指数、工资水平、企业税收负担、城市客运总量和国际商旅人数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与北京相比,上海在公路交通便利程度指标表现稍弱。

——深圳:科技创新引领,城市转型升级。深圳宜商城市竞争力已连续两年排名第4位,始终跟随在香港、北京和上海之后,而高于广州。六维度指标上均表现较好,当地需求稍弱于前三位城市,在专利指数、城市客运总量两项上是最高分,在专利指数、大专以上人口比例、人均存款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开办企业便利度、信贷不良率、航空交通便利程度和利用海运便利程度等指标的指数超过0.9,凸显出其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优势。需要提升的指标包括企业增长指数、工资、城市货运量、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度等。

——广州:企业富有活力,商业地位稳固。已连续两年排名第5位,宜商竞争力指数为0.792,紧随深圳之后。其在当地要素、当地需求、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维度指数较高,而主体联系、当地要素和企业本体上稍逊一筹。需努力提升的指标包括大企业指数、工资水平、专利指数几个指标。

——天津:基础设施优化,发展势头强劲。宜商竞争力指数为0.702,排在第6位。在基础设施上表现较好,公路便利度指数排在各城市第一位,而在企业本体和主体联系两个指标维度上表现较差。当地需求和当地要素维度指数基本符合天津整体位次。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指标包括大企业指数、工资、专利指数、城市客运量、国际商旅人员数。

——武汉:交通优势凸显,经济腹地广阔多年来始终位于前十名中,今年排第7位,指数0.655,在前十名中属于第三阶梯。铁路交通便利程度在各城市中排第一位,相对较弱的是主体联系和企业本体,大企业指数、企业增长指数、工资、专利指数等指标有待进一步提升。

——南京:企业本体活跃,开发前景广阔。排名8位,宜商竞争力指数为0.62。各指标维度上的指数基本反映了整体位次,与前几位城市相比,企业增长指数表现较好。主体联系和企业本体两个维度较差。需要着重提升的指标是大企业指数、工资、企业开办便利度、国际商旅人员数和公路交通便利程度。

——重庆:主体联系广泛,投资潜力巨大。宜商竞争力指数为0.614,排名9位,在主体联系指标维度上表现突出,而在企业本体指标维度上表现较差。其中,城市货运量指标在各城市中排名第一,城市客运量指数0.85,高于前几位城市,而大企业指数和企业增长指数为0.13和0.18。特别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指标包括企业增长指数、工资、专利指数、开办企业便利度等。

——成都:西部航空枢纽,商务环境优良。排名10位,指数为0.609。在制度环境维度上表现较好,指数比多个前十名城市要高,而和整体城市一样,在企业本体和主体联系指标维度上表现较差。需要进一步提升在大企业指数、工资、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度、航空交通便利度等指标上的表现。


课题组长:倪鹏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执      笔:

李清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李  超,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王雨飞,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