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重大成果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入选。

发布时间:2015-12-31 10:51:37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5年度创新工程重大成果

(智库研究成果专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最高研究机构,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思想库、智囊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深入研究党和国家面临的一系列亟待回答与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问题,以及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政策研究,推出了一批系统性、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和具有现实性、建设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为提高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今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积极行动,构筑起院级、所级、专业化智库三个层次的智库建设格局。一年来,全院相关智库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两个一百年”战略构想、“十三五”规划、国家安全战略、全球治理等领域的若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完成了一批中央决策急需、具有战略和全局意义、现实针对性强的高质量成果。此次遴选发布的智库研究重大成果,展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2015年在国家高端智库研究领域取得的不俗成就。


《2020:走向全面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2020:走向全面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报告聚焦20多个“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对“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总体评估,进而分别就“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重大思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及短板对策、产业发展的方向与政策、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就业发展战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国人口发展战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策、社会心理和舆论引导、三农发展改革研究、中国工业转型升级、我国服务业发展改革、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对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城镇化和区域发展、资源环境发展战略、未来中长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收入分配问题及对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对合理制定“十三五”规划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基于量化分析的视角》

《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基于量化分析的视角》一书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了一套测算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结构的方法,并根据该方法对我国所有制结构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制结构调整使公有制经济效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当前,我国所有制结构已经处于较为适度的状态,进一步深化改革应该在优化公有制经济布局上发力,在保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同时,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最大程度地体现公有制经济的包容性,并以此昭示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的制度韧性和优越性。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杠杆调整与风险管理》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杠杆调整与风险管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新成立的11家专业化智库之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于本年度完成的成果。课题组在前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居民、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和对外部门,以及国家和主权的资产负债表进行了分析,深入揭示了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与控风险过程中面临的挑战,特别关注杠杆率调整与相应的金融风险管理问题,并对如何化解资产负债表风险提出了政策建议。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新型城镇化研究报告》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专门设立新型城镇化研究课题组,由赵胜轩、李扬同志牵头,组织经济研究所、工业经济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所、财经战略研究院、金融研究所、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拉美研究所共10个研究院所、60余位科研人员,分赴广东、广西、四川、湖北四省14个市县进行调研,形成10篇调研报告。这些报告共包含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耕地保护问题、农民工市民化与社会保障、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财税支撑、金融支撑、绿色低碳城镇化与城市空间布局及形态优化、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新型城镇化的国际比较以及拉美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转型等十个章节。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按照指标最小化原则,构建了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当前短期竞争力)指数和可持续竞争力(未来长期竞争力)指数,对2014年中国两岸四地294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289个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

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

  提出要重新调整中国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和城市体系。《报告》以“巨手:托起城市中国新版图”为主题,分别从市场、产业、要素、交通一体化角度论证了东中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并给出建议:中国经济分区应该由“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分区调整为自主发展区(东中)-政策扶持区(西部和东北)二分区。同时,《报告》还构想了“一团五带”的中国城市体系新格局。

《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经济蓝皮书《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2015年全球经济总体温和复苏,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全球贸易增速依然处于金融危机以来的较低水平。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物价保持基本稳定。面对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形势挑战,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7%左右,消费增速总体平稳,进出口增速下降,贸易顺差持续扩大,CPI与PPI背离的剪刀差扩大,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蓝皮书指出,当前政府应把“稳增长、增效益”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适当加大政府投资力度,适度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加快构建新的地方税体系,认真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2015-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在新常态下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

《2016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5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降,全球物价水平增速下行,部分经济体面临通缩压力。整体就业状况有所改善,但各经济体间存在差异。国际贸易负增长,国际直接投资有所恢复,跨国并购活跃,区域合作取得进展。金融市场波动剧烈,关联性明显。全球总债务水平处于历史高位,其不可持续性提升了风险层级。

  2016年,受到一系列不确定和趋势性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的运行有以下几大趋势:债务积累过快对增长和金融稳定造成威胁;竞争性的汇率政策成为隐忧;区域贸易谈判取得进展但其全球影响仍存争议;一些风险因素或推动新兴市场经济进一步放缓。

  预计2016年按PPP计算的世界GDP增长率约为3.0%。如果爆发金融危机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按PPP计算的世界GDP增长率将约为2.0%。

《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6年社会蓝皮书《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

  新的发展理念体系指引中国实现百年梦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理念把中国的发展理念提升到新水平。

  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劳动力的市场需求和供给连续多个季度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回落,劳动关系调节面临新的问题,城乡社区分化发展

  趋势更加凸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处于胶着状态,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和统筹层次仍待继续提高,等等。

  改革创新、协调发展是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预计仍可维持在7%左右,实现目标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大创新力度,做好调结构、惠民生、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的工作,并加快推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进程。

《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5)》

       反腐倡廉蓝皮书《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5)》课题组聚焦“建设”主题,以学术的视角研究和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5年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部署、新进展和新成效。从“高压惩治腐败、完善监督格局、治理权力任性、监管公共资金资源资产、强化党员干部纪律意识与道德诚信管理、廉洁文化建设”六个方面,分析了2015年度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的实践与成效。

  蓝皮书指出,2015年中央和中央纪委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划出不得触碰的底线和“红线”,着力重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继续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改变,惩治腐败不减压,严查违反八项规定问题不松劲。同时,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针对外逃腐败分子,布“天网行动”封“避罪天堂”。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集中公布了针对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的红色通缉令,海外追逃追赃也已走向系统化、规模化的国际合作之路。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专项“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的阶段成果。该报告共有《甘肃裕固族聚居区卷》《镇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卷》《大理市卷》《墨玉县卷》等18部调研专著,总字数约600万字。

  这些调研专著围绕调研地区21世纪初期以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大文明建设展开论述,全面回顾和总结上述地区在五大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分析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并针对未来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调研成果尽量全面梳理调查地区的历史与现实,力求把微观解析与宏观描述、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典型调查与一般概况结合起来,展示中国特色民族发展道路取得的辉煌成就,探寻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为党和政府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中国梦与浙江实践》

   《中国梦与浙江实践》丛书是中共浙江省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开展的“中国梦与浙江实践”重大课题的最终成果。全书共分七卷,即总报告卷、经济卷、政治卷、文化卷、社会卷、生态卷和党建卷,合计200多万字。

  丛书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2003年以来历届浙江省委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历史进程,深入研究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一系列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重大决策部署,从理论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进行了系统总结。

  全书立足于浙江人民在实施“八八战略”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基本经验,从历史的大视野和发展的大趋势方面着眼,就如何从容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展开了科学严谨的理论思考,对于广大党政干部和理论工作者而言,是一部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学习文献。

《全球智库评价指标体系》

      与其他智库评价标准和方法相比,全球智库综合评价AMI指标体系注重了评价指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这是与以往智库评价方法的一个显著不同之处。

  该指标体系从吸引力、管理力和影响力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更加注重指标体系设计契合智库的工作流程。具体而言,吸引力包括声誉吸引力、人员吸引力、产品/成果吸引力和资金吸引力;管理力按照7S理论,即:战略、组织、系统、人员、风格、价值观和技术;影响力则包括政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

  该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了专家群体和第三方评估的作用。在对全球智库进行评价之际,为了进一步检验“全球智库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适用性,特制定了“全球智库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015年试用版)”,使用效果良好。

《全球智库评价报告》(2015年)

   《全球智库评价报告》(2015年)于2015年11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发布。为做好智库评价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3年年底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并于2014年2月正式启动了全球智库评价项目。

 《全球智库评价报告》(2015年)从智库的界定、智库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全球智库综合评价AMI指标体系、全球智库评价的过程与排行榜、基于全球视角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五个方面做了阐释和说明,并着重介绍了全球智库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评价方法和理论依据。

  课题组多次邀请国内外智库,以及社会统计、信息管理、智库所涉及的各学科专家,就来源智库和评价体系进行研讨,并携带智库调查表和专家调查表走访了国内外多家智库,最终确定来源智库1781家。同时,课题组通过邮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尝试与所有来源智库建立联系,从1781家来源智库中挑选出359家最具影响力的智库。

课题组先后对美国、英国、德国、比利时、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的百余家重点智库进行了实地调研,最终发布了全球智库百强排行榜。


>>>>

内部研究报告成果

一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各个智库依托《要报》等成果平台,围绕中央决策急需的重大课题,聚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眼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地方债务治理、自贸区金融改革、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社会治理改革创新、人口战略调整等方面,提供了综合性、全局性、针对性的决策咨询服务;紧跟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热点问题,在气候变化谈判、全球治理、“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上海合作组织扩大与发展、中亚安全与新疆稳定、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等方面,开展前瞻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充分发挥了“国家队”的综合优势。其中的重要成果有:《保持平常心把握分寸感增强穿透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报告》(3篇),《日本国内形势及中日关系研究》(2篇),《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研究》(5篇),《土耳其政局形势及中土关系研究》(3篇)。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