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科院(财经院)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8次报告》

发布时间:2020-10-27 14:09:00

中国社科院(财经院)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8次报告》

劲草迎疾风:中国的城市与楼市

报告以“劲草迎疾风:中国的城市与楼市”为主题,对近20年来中国房地产成长受到的四次外部冲击及成功应对进行比较研究。报告发现:中国的城市和楼市不仅经受了“疾风”考验而且正愈益健强。

 

从城市看中国:四大要素绘制城镇化中国新美景

本年度总体报告聚焦从城市看中国,迈向“十四五”及未来15年的城镇化中国,以新假设与新框架为工具,研究发现:新需求力量、新交互力量、新空间力量和新供给力量等四大引擎驱动城镇化中国发展;聪明的城镇化人口、数字的城镇化产业、智慧的城镇化更新和星云的城镇化空间等四要素绘制城镇化中国新美景;以教育、居住、治理、城市体系等四支柱支撑城镇化中国发展。

 

2020年10月21日,中国社科院(财经院)与经济日报社在北京共同发布“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创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8:劲草迎疾风:中国的城市与楼市》”(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倪鹏飞作首席研究员,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联合完成。

通过课题组的长期研究,按照指标最小化原则,报告构建了综合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除此之外,其内部又分别有五个分项竞争力,分别形成“1+5”框架格局,共11个部分,2020年中国两岸四地291个城市的方方面面进行衡量。2020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前十城市依次为:深圳、香港、上海、北京、广州、苏州、台北、南京、武汉、无锡;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城市依次为:杭州、成都、宁波、佛山、澳门、长沙、青岛、常州、东莞、郑州。中国综合经济竞争力前十强格局基本稳定,中部只有武汉进入前十强,其余均为东部城市。相对于2015年综合经济竞争力而言,深圳、香港和上海综合经济竞争力维持不变,依旧保持为前3名,北京则上升1名,广州则相对降低1名,苏州、台北、南京、武汉、无锡则分别上升1名、1名、2名、3名、1名。此外,在前二十强中杭州、宁波、郑州上升幅度最大,其中杭州由2015年的第18名,上升到2020年的第11名,宁波由第19名上升到第13名,郑州由第25名上升到第20名,进入20强以内,综合经济竞争力较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以及中部的中心城市。

2020年中国综合经济竞争力研究发现:从总体格局看,大都市圈格局主导全国,经济增量竞争力是导致综合经济竞争力差异的主要原因;综合经济竞争力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东升西稳,南升北降”的状态格局;从区域角度来看,“南强北弱,东中一体”更加强化,区域中心城市主导的多中心经济竞争力格局引领全国,特别是中心城市引领周边城市形成的大都市圈格局,如北京及周边城市、青岛及周边城市、济南及周边城市、郑州及周边城市、西安及周边城市、武汉及周边城市、长沙及周边城市、成都及周边城市等等成为主导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的中坚力量;从层级角度来看,一二线城市内部差异较小、竞争激烈;从省份角度来看,各省基本均呈现一擎驱动、多擎驱动格局;从城市群角度来看,辽中南城市群综合经济竞争力大幅降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稳步提升,中部城市群迅速崛起。

2020年中国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香港、深圳、台北、上海、北京、广州、苏州、南京、青岛、武汉;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城市依次为:无锡、台中、天津、厦门、东莞、佛山、杭州、高雄、澳门、成都。具体而言,前6强城市香港、深圳、台北、上海、北京以及广州5年排名变化保持不变。从前20名分布来看,东南地区占据10席,港澳台地区占据5席,环渤海地区占据3席,西南地区占据1席,中部地区1席,总体覆盖澳门、北京、福建、广东、湖北、江苏、上海、香港等13个省份,发达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格局逐步稳定。从全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分布角度来看,可持续竞争力较强的城市也主要分布在主要城市群、都市圈和中心城市。

2020年中国可持续竞争力研究发现:从总体格局看,“东中一体”迅速崛起,总体呈“东中同升,南升北降”格局,发达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格局逐步稳定;从中国各区域角度来看,中部地区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迅速崛起,东部仍然为中国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引领者;东北及西部地区除个别城市外,大多处于较低竞争力水平,资源型城市转型压力较大;从各省份角度来看,省会城市为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主要引领者,但少数城市的非省会城市反超省会城市形成双中心城市格局,东部省份可持续竞争力更强,西部省份可持续竞争力亟待提高;从各城市群角度来看,人才增量的优势日益凸显;从各层级角度来看,一二三四线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格局趋于稳定;从可持续竞争力核心指标人才密度来看,南升北降格局已定。

研究发现,新理论与新假设:人口转移、全球分工、制度创新和空间聚集四要素耦合与轮动创造了城镇化中国奇迹。中国上半程城镇化的成就巨大,过去40年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加速过程,是中国真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贫穷落后的乡土中国迅速嬗变为富裕现代的城市中国。40年的城镇化使得中国城市从星星之火变燎原之势,使得中国的城镇人口惊人聚集且生活巨变,使得中国的城镇经济总量持续高速增长,使得城镇空间快速扩张和城镇环境日新月异。而由于中国城镇化具有大国特征、开放背景、制度转型和技术进步这四大因素共同作用,也决定使得中国城镇化具有中国的个性。

研究发现,新动力与新红利:新需求力量、新交互力量、新空间力量和新产出力量四大引擎驱动城镇化中国。未来,生活与居住带来的新需求力量是城镇化中国牵引力;全国化、多样化、服务化和智能化这四化分工交互带来的新交互力量是城镇化经济内生动力;高端聚集和低端分散、大尺度聚集和小尺度分散带来的新空间力量是城镇化中国空间内生力量;人力资本、技术与制度创新带来的新产出力量是城镇化的新红利。

研究发现,新格局和新趋势:聪明的城镇化人口、数字的城镇化产业、智慧的城镇化更新和星云的城镇化空间四大要素绘制城镇化中国新美景。未来,长寿化和知识化与人口城镇化同步、大学生与农民工分别是增量和存量城镇化的主体并在区际间双向梯度转移和流动、城镇化人口的职住与公共服务趋向一体化聚合等因素将逐步带来聪明的城镇化人口。产业发展将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新型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将广泛兴起和繁荣、国内分工将逐步清晰、经济空间格局将重塑、产业链将重新布局等因素将会带来数字的城镇化产业。城市从规模扩展转向密度提升、从开发建设转向智慧化更新改造、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公共服务的供给将会带来智慧的城镇化更新。而城市体系逐步演化为城市群、大都市圈、城市、城区、小城镇等多层嵌套的城镇体系又会形成星云的城镇化地区。

研究提出,新对策与新建议:四大支柱支撑城镇化中国。释放新红利,把握新趋势,应对新挑战,需要全面和系统战略规划、制度政策和管理服务,基于汇聚多方共识的考虑。为此,应当以教育为核心,建立城镇化中国的产业保障体系;以居住为抓手,补齐城镇化中国的公共产品体系;以城市体系支撑,重塑城镇化中国的空间体系;以治理为保障,建设城镇化中国的社会秩序,最终以此作为四大支柱支撑城镇化中国。

分项报告研究发现,2020年中国当地要素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北京、香港、广州、台北、成都、杭州、南京、天津;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城市依次为:重庆、青岛、武汉、苏州、东莞、合肥、长沙、佛山、西安、大连。总体来看,中心城市当地要素竞争力绝对领先;从区域角度来看,东南区域当地要素竞争力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呈现“一线主导、二线辅助”格局;从省份角度来看,省份集聚效应显著呈现“高当地要素竞争力-收敛、低当地要素竞争力-分化”格局;从城市群角度来看,城市群当地要素竞争力与变异系数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但就其格局而言又有所不同,当地要素竞争力分布体系决定了城市群的总体当地要素竞争力和差异格局;信贷市场融资便利度和青年人才是决定当地要素竞争力差异的关键变量。

分项报告研究发现,2020年中国生活环境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台北、香港、台南、高雄、台中、上海、广州、新竹、澳门、深圳;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城市依次为:东莞、北京、杭州、昆明、重庆、苏州、佛山、成都、长沙、武汉。总体来看,中国城市生活环境竞争力整体呈现“头小肚大”的矮橄榄型结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从区域角度来看,生活环境竞争力区域上呈现明显的“南强北弱,东部领先”的分化特点,港澳粤沪京,领衔全国;而消费水平与生活环境竞争力高度相关,住房价格在现阶段主要发挥“挤出效用”大中型城市因为行政地位聚集了大量优质公共资源,在多种公共设施和市民消费水平方面占据优势,但也面房价高企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与之相对,三四线城市在气候舒适度和居住成本方面表现较好,并且有部分三四线城市综合水平表现抢眼。

分项报告研究发现,2020年中国营商硬环境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上海、香港、天津、深圳、台北、北京、澳门、苏州、无锡、广州;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城市依次为:宁波、厦门、常州、东莞、廊坊、珠海、杭州、青岛、福州、中山。总体来看,中国城市营商硬环境竞争力整体呈橄榄形分布,网络信息传输速度和机场设施指数环形分布渐显,空间集聚与分化并存;从区域角度来看,发达区域营商硬环境竞争力加速分化,欠发达区域快速收敛,集聚与扩散并存;从各省角度来看,欠发达区域陆上交通优势渐显,空中运输劣势不可忽视,省内差异全面缩小;从层级角度来看,一线城市趋于稳定,三四线城市营商硬环境竞争力加速分化;从城市群角度来看,海峡西岸城市群奋力赶超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稳定,北部湾和中原城市群差异最小;此外,网络信息传输速度和机场设施决定城市未来发展。

分项报告研究发现,2020年中国营商软环境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北京、香港、上海、台北、杭州、南京、广州、深圳、武汉、西安;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城市依次为:天津、成都、大连、青岛、苏州、厦门、长沙、澳门、合肥、沈阳。总体来看,城市营商软环境竞争力的层级差异显著且中心城市的主导地位突出;营商软环境竞争力的“东西、南北”双向分化格局较为明显;此外,大学指数及产权保护是城市营商软环境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阻碍;此外,一带一路城市营商软环境竞争力更优,内部分化较小,海丝城市与陆丝城市的营商软环境竞争力各有优劣,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分项报告研究发现,2020年中国全球联系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上海、香港、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天津、青岛、西安、南京;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城市依次为:厦门、成都、大连、武汉、台北、重庆、苏州、宁波、郑州、长沙。总体来看,城市在全球联系竞争力方面整体比较集聚,并呈现了多中心分布状态;从区域角度来看,全球联系竞争力呈现总体“越落后、越分化”状态,“南强北弱”逐步固化;从省域角度来看,东部沿海区地区全球联系竞争力相对较高,且省域内城市相对收敛;从城市群角度来看,城市群全球联系竞争力整体阶梯分化明显,城市群内部则较为收敛;从层级角度来看,二线城市全球联系竞争力差距小、竞争激烈,北上广深领先且差距最小。

分项报告研究发现,2020年中国经济活力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深圳、北京、广州、上海、珠海、香港、南京、杭州、苏州、厦门;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城市依次为:长沙、武汉、宁波、成都、合肥、福州、西安、澳门、无锡、东莞。总体来看,中国城市经济活力竞争力呈现大城市领先,中小城市发育不足的多层嵌套城市体系;东部城市经济活力竞争力领衔发展,东北城市经济活力竞争力发展困难凸显;直辖市与行政特区经济活力竞争力领先,东北三省经济活力竞争力亟待提升;城市群经济活力竞争力发展呈内敛与聚集趋势,多层级城市嵌套模式显著;第一层级的城市经济活力竞争力势头强劲,占据绝对优势,第四层级的城市经济竞争力发展能力相对落后,经济活力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分项报告研究发现,2020年中国环境韧性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香港、深圳、澳门、台北、东莞、中山、新竹、佛山、厦门、广州;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城市依次为:珠海、汕头、舟山、台南、上海、苏州、盘锦、常州、高雄、无锡。总体来看,首先,中国城市环境韧性竞争力的分布与正态分布基本重合,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形分布特征;其次,中国城市环境韧性竞争力在区域间主要以东西向分化为主;再次,东部省份城市环境韧性竞争力水平较高、内部差异也较小,东部发达地区城市群环境韧性竞争力水平较高,但京津冀城市群在东部地区城市群中排名相对较低;因此,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是提升中国城市环境韧性竞争力的关键。

分项报告研究发现,2020年中国社会包容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台北、台南、台中、西安、高雄、武汉、南京、杭州、大连、苏州;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城市依次为:成都、新竹、上海、无锡、青岛、沈阳、北京、重庆、天津、广州。总体来看,中国城市社会包容竞争力区域差异显著,东部城市社会包容竞争力领跑全国,尤以港澳台、东南、环渤海城市为主导;而社会包容竞争力区域差异呈现“东西、南北”双向分化格局,省域社会包容竞争力“马太效应”明显,粤苏鲁城市相对优势较大;此外,城市群社会包容竞争力较高,且以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为主导;开放度是社会包容度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分项报告研究发现,2020年中国科技创新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香港、台北、杭州、深圳、武汉、广州、南京、西安;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城市依次为:成都、合肥、苏州、天津、青岛、长沙、重庆、济南、新竹、大连。总体来看,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呈现区域分化趋势,“东优于西”、“南高于北”现象明显;大学、科技企业是制约中国城市科技创竞争力提升的最大因素;从区域视角来看,科技创新竞争力及各分项指标均呈现区域内部分化水平与平均水平呈反比的规律;从城市群视角来看,城市群科技创新竞争力水平总体相对较高,并且内部分化程度大致与平均水平成反比。

报告以“劲草迎疾风:中国的城市与楼市”为主题,对近20年来中国房地产成长受到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非典肺炎疫情、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2019年以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等四次外部冲击及应对进行比较研究。

主题报告发现,四次外部冲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楼市的波动和分化。但由于楼市自身的潜力和政策有效应对,不仅都获得很好的控制和化解,而且使外部冲击促进了制度创新、潜力释放,进而楼市与城市随后发展。

主题报告发现,第四次冲击与前三次外部冲击在性质、宏观经济背景、楼市整体态势、政策应对、作用机制上均有显著不同,因而会给整个城市与楼市带来更为持久和深远的影响。

主题报告总结了成功应对四次外部冲击的经验启示是:要基建投资,更要技术创新。要政策调整,更要制度改革。要逆势而动,更要把握力度。要发掘潜力,更要防止透支。要发挥政府优势,更要适时退出。

主题报告还发现,受疫情以及逆全球化回头浪的外部影响,产业链在中国城市间的布局正在发生变化。从区域视角来看,需求结构转换引致的产业西移将给中西部地区城市带来巨大机遇;从城市群视角来看,产业链集群化发展将加速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崛起;从城市视角来看,不同层级城市在国内产业链体系中的位置变动将驱动城市格局发生较大变化。

这份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报告是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的第18次年度报告。利用指标体系和客观数据,报告详细评价了中国两岸四地291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及其它九个分项竞争力。报告从整体上衡量中国城市竞争力发展格局,以及有关方面距离理想状态的差距。报告对各级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部门、国内外企业、有关研究机构、社会公众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意义和研究借鉴价值。

附录:

202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指数及排名